IPHYSICAL EDUCAT10N>>>体育教育l 高校体育大学生“参与精神”的培养路径初探 口贾佳(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O11517)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参与精神的内涵、高校体育的属性及其特点、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 了大学生在学校中参加体育活动对于自身参与精神的形成的积极影响,并探讨了提升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方式和 路径,希望能为培养和提高高校大学生通过参与体育活动获得“参与精神”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体育大学生参与精神培养 高校体育作为体育的一个具体的分支,它具有体育运动的基本 学校的资源是有限的,要实现有效合理地利用有限的公共资源以达 属性,这些綦本属性包括竞争性、技艺性、合作性和游戏性。高校体 到大学生的体育发展目标,需要高校在整体上大学生的作息安 白 运动一般是 体参与竞技兼游戏性质的活动,需要参与主体之间 排,错开休息时间:最后,高校的体育器材和场地的扩充及其功能价 相互协作通过身体技岂的竞技获得集体荣誉.从而使得参与的个体 值的影响,能否得到最大发挥也是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 获得参与的真实体验和快乐的精神享受。 高校体育是高校整体教育的一部分.相较于其他动用脑力的学 科,高校体育是需要大学牛调动全身心参与的学科。高校体育具有 客观因素。 2、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参与精神的培养 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参与精神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高校体育的 以下特点:第 ,高校体育运动是人学生通过肢体的活动来获得知 属性和特点促进了大学生科学、认真、友爱、全力以赴、吃苦耐劳、负 识和技能,并以增进身体健康为主要特征;第二,高校体育通过组织 责任、合法等参与精神和观念意识的形成。 大学 参与 体性活动促进大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增进大学 牛的礼会件交流. .2.1、高校体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科学的参与精神 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和促进学乍身体健康 1、高校中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的属性能够给大学生提供更科学、合理的锻炼方法和成绩考牛炙体 系,大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遵循科学的锻炼方法参与体育活 方法习惯也会自然地应用到学习生活的其他方面 . 2_2、高校体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认真和全力以赴的参与精神 1.1、高校中大学身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 知高校中大学乍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主要呈现以下几种现象: 绛过对相天文献的查阅和对相关数据的筛选分析统计,我们可 动,形成一种相对科学的体育活动方式。科学的参与精神和科学的 其一.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可总结为身心健康、娱乐消 遣、丰_卜会性需要和满足考试需要四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多数是 体育活动是一种群体参与的活动,另外高校体育活动本身的竞 为了获得健康的身体和愉悦的心情,也有社交性的原因,另外,少部 技性,会使得参与其中的大学生自然得感受到获得成功的荣誉感和 分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只是为了满足考试的需求,不至于因为缺乏 重要性,以及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掌声和尊重的成就感,他们会更 体育项目的锻炼而影响学、 成绩 加认真努力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并为了集体和个人的荣誉全力 其二.绝大部分大学牛将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都集中安排在体 以赴,在体育活动中的体验不断得到加强巩固会促使大学生的认真 育课或者课外活动的H,tI'H】,这就对高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形成了较大 和全力以赴的参与精神的培养. .力 2.3、体育活动中有很多团体参与竞技的项目,需要团体成员之 其三,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种类有多样化的需求,体育器材和 间彼此相互信任共同合作 在这个过程之中,参与的成员肯定会有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但 i5}施也是必然的需求 高校中大学生参与的体育活动更加丰富,以 球类为例.传统的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都需要体育器材和 是在团体中必要的时候要牺牲小我,成全大我 成员之『HJ要相互友 活动场地来支撑和辅助教学活动和体育活动的开展。 爱,相互帮助,相互取长补短才能使整个团队发挥 最大的潜能 人 友谊和归属感.参与 其四,大学生对体育教师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在知识、技术和 在体育运动中通过共同努力更容易建立信任、能力 给予大学生必要的指导,还要有端正的教学态度,让大学生 到集体体育活动中也有利于参与者发展社会『生交往能力,学会友爱 在体验身体锻炼的同时也有与老师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能够促进 同学,团结合作互助。 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 2.4、高校体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合法、负责任的参与精神 体育活动是集体参与的有组织有规则的实践活动.在体育活动 1.2、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 主观因素是大学生在进入阶段之前基本都是接受封闭式灌输 准备开展到结束的全过程中都有正式或者不成文的规则约束活动 式知识教育,体育活动少之又少,且体育活动的设施场地、质量、持 的参与者的行为举止,以保证体育活动公平公正的有秩序的开展。 续性都不能得到保证,进入大学阶段之后,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致也 大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时,要对做出的行为和阐述的观点可能产生 已经被逐渐消磨,对于体力锻炼有消极懈怠的心理。 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在无数个体育活动参与过程中,大学生会 3、促进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措施 负责人参与的参与精神。 相较于主观因素的影响,客观因素更多,影响力也更大。首先是 逐渐形成和巩固合法参与、体育活动本身的趣味性、竞争性、文艺性等特点的影响;其次是体育 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态度及价值观的影响。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 意识到高校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参与精神形成的积极促进作用, 和技能是否过硬会影响到大学生内心对体育活动的喜爱程度,体育 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大学生参与高校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教师的态度是否端正不仅会影响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更会 和主动性,以期达到促进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参与精神。影响大学生参与到体育课堂的积极性;再次是大学生的时间安排。 首先.新时期的在校大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方面还有 58蚤篙罂哲 华 IPHYSICAL EDUCATlON>>>体育教育l 待提高。我们在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应该积极进行适当的引导,让 进作用。在促进大学生增加体育活动方面,需要学校、教师和大学生 大学生从思想层面认识到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提高高校大学生 自身共同的努力。大学生应强化自身的参与动机:学校应采取措施 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培养和丰富大学生的参与精 增加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另外通过增加体育设施和扩大体育 神。 教学场以为大学生业余时间参加体育活动提供空间上的可能性;体 其次,学校进行体育课程改革。不仅将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列为 育教师应积极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导体育知识的同时帮助 重点.也要将体育课程的游戏性、技艺性作为参考,提高体育课程对 同学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 学生的吸引力。另外,加强对体育教师的选拔,培训,完善高校体育 目标贡献力量。 教师评价体系.保证体育教师在知识技能上能帮助指导大学生,也 能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给予学生学习交流的空间和可能性,从而促 参考文献: 进学生科学认真积极的参与精神的形成。 【1】钱利安,黄诂.论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参与精神”的培养U].现 再次,学校加大资金投入,增加体育基础设施、高级器材,扩大 代教育科学,20I4,09 体育活动场地,从空间上保证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可能性。另外, 【2】李月华.多元文化下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精神”培养 学校从整体上统筹安排学生的作息,从时间段上错开学生的课外活 调查研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4. 动时间,从而保证有限资源最大潜力的发挥。 【31黄晓波.培育大学体育精神的现实意义及途径卟体育学刊, 最后,还应该从精神教育本身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012,01. 宣传呼吁大学生形成科学、认真、积极、负责任、合作、友爱、合法、全 [4]王建明,陈红喜论高等学校的体育精神教育 江苏高教, 力以赴、吃苦耐劳的参与精神,从而充分有效地补充体育对完善大 2005,02. 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和增强他们意志品质的作用,进而达到对大学生 【5]张华操.体育教学中体育精神教育的理论建构及路径选择 的全面发展培养的目标.也更好地体现高校体育的价值和作用。 卟运动,201 1,16. , 4、结语 【6】陈启文.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建设的理性思考U].未来与 参与精神是个体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思想观 发展,2006,1 1. 念,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对其自身形成良好的参与精神有积极的促 (上接第55页) 大。究其原因.传统的形体课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采用教师示 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范学生模仿练习为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能更容易的把握课堂 4、结论 进度.但不利于学生个性方面的发展.教学中不能体现出学生之间 (1)伴随着互联网的优化和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微信已经成 的互助学习.由于学生在认知能力和对动作技巧的接受能力方面存 为大学生必不可少的社交沟通工具.基于微信平台下采用翻转课堂 在个体性的差异,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的教学实施,可以提高 的教学模式,能更好的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以学生发展为主体,提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更好的以学生发展为主体,调动了学生学习 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从而能 的积极性和趣味性,从而能达到更好地学习效果。 达到更好地学习效果。 3.3、实验班之间学生身体素质方面指标的对比分析 (2)两个教学班学生对形体课的认知和主观感受方面存在较大 表4实验班间身体素质指标T检验对比 的差异,采用微信公众平台翻转课堂教学实验组对学生认知和体验 方面产生的影响更为积极,尤其是在审美能力方面和对形体课内容 的继续学习方面差异性较大。 (3)采用微信公众平台翻转课堂教学实验组学生所测试的身体 素质数据更好,尤其是柔韧性测试中竖叉和横叉这两项测试指标的 较为明显,柔韧性素质对于女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 形体的教学与训练是根据人体解剖学和专业理论的基本原理, 义,可以帮助女大学生塑造美好的身体姿态,对于纠正和改善不良 可以有效地促进形体的正常发展,通过形体练习,不但能增强体质, 的动作姿态如探胸、驼背、不良走姿等方面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提高健康水平,还能够健美形体,使生命力更旺盛、精力更充沛,并 能有效地清除身体上的多余脂肪,使柔韧性提高,肌肉力量增加,使 参考文献: 人体的健、力、美得到充分的体现。在l8周后,分别对14级护理1 [1】王蓁,钟雪艳.基于大学生视角的微信功能研究【l】.东南传播, 班和2班学生进了坐位体前屈、竖叉、横叉、仰卧起坐和立定跳远这 2013,(12). 样几项身体素质指标进行了测试,通过对比,护理2班所测身体素 [2]王丽娟.高职院校女生开设形4g-,;)rl练课程的重要性探析卟 质指标更好,柔韧性素质的测试对于较为明显,在竖又和横叉这两 中国科技信息,2009,24. 项测试指标上表现的差异性较大,柔韧性素质对于女大学生身体健 【3]赵艳,单涛;王大力.形体训练课程建i ̄.-b实践研究U].广州体 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女大学生塑造美好的身体姿 育学院学报,2008,(O4). 态,对于纠正和改善不良的动作姿态如探胸、驼背、不良走姿等方面 文20俺1年 月下 5嚣09与 禁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