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闽南地区普通高校羽毛球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闽南地区普通高校羽毛球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来源:爱go旅游网
科技信息 音体美 闽南地区普通高校羽毛球运动开展I ̄IIX与又J1策研究 福州工业学校 白亮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闽南地区高校非体育专业羽毛球选修学生进行 了客观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学校羽毛球课程的开课条件较差;教学内容单一、教材老化现象,不利于羽毛球课程的进一步 开展;羽毛球场地、器材配备情况不能保证学校体育活动以及羽毛球教学的开展;部分教师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新课程标准不适应等 问题,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结合上困难更大。针对此现状提出具体建议,为闽南地区高校羽毛球运动的开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闽南地区 羽毛球运动 现状分析 对策研究 前言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极具魅力而高雅的体育项目,在国际上享有极高 的美誉度和极强的影响力,羽毛球运动技术性强,技术要求细腻,速度快, 变化多,比赛竞争激烈,技术掌握和提高存在一定的难度l1l。该运动还是 项十分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体育运动项目,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性别、 不同技术水平的人进行锻炼,在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和人们对健身 项目选择越来越广泛的今天,羽毛球运动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青睐 和欢迎。近年来,随着羽毛球运动的普及,羽毛球运动进入了高校体育课 堂,并成为大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项目。研究闽南地区高校羽毛球的开 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对促进我校羽毛球运动的建设,推动本校体育 教育改革和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新时期新要求,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尽快提高羽毛球教师 的学历层次,改变目前基本上是本科学历的现状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口。 只有经过专业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学能力、善于总结经验的教 师,才能更好地胜任高校的羽毛球教学 。 表2羽毛球教师的学历结构调查表n=4) 学历 本科 研究生 人数 3 1, 百分比(%) 75 25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1.2羽毛球运动在学生心目中的喜爱程度 表3闽南地区高校2004~2007级学生羽毛球选项课统计表 年级 总人数 羽毛球选课 比例(%) 在选项课的 人数 2004 2O05 2006 2007 1387 1421 1469 1473 136 148 167 208 9.8 10.4 1l3 14.1 以闽南地区高校非体育专业羽毛球选修学生共150人作为研究对 象,其中男生50人,女生lo0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广泛阅读教育学、心理学、体育教学、学校体育学等方面的著作和 名次 3 2 2 1 书籍;通过中国期刊网查阅相关期刊文章,了解本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 沿动态。 1.2.2问卷调查法 针对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内容,制作与随机发放问卷150份,回收 142份,回收率为95%,有效问卷142份(男生47份,女生95份)有效 表4闽南地区高校2004~2007级学生羽毛球运动的活动调查统计表 (n=142) 率为100%。问卷的效度检验采用特尔菲法,请有关专家对问卷设计的 项目逐条审核,对专家认同的予以保留,对有争议的给予剔除,然后对 问卷内容效度做出定性评价。问卷的信度检验采用再测法,在问卷施测 后一个月内,对随机抽取的部分调查对象(发放100份)进行再测,求出 两次测验的一致性信度系数为R=0.86,证明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表明问 卷的内容是有效的。 1.2.3专家访谈法 利用邮件、电话和座谈的方式访问有关专家,了解羽毛球课以及羽 毛球教学改革的设想。通过这些访谈、调查,获得了有利于本课题研究 的第一手材料。 1.2.4数理统计法 数据统计采用EXCEL进行处理。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 内容 结果(%) 您是否喜欢羽毛球 运动 喜欢 68 一般 30.2 不喜欢 1.8 您是否经常进行羽 毛球运动 经常 9.8 曾经打过 80 从未打过 lO.2 用配对t检验,P<0.05为显著性差异,非常显著性差异为P<O.叭。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闽南地区高校学生羽毛球开展现状分析 2.1.1闽南地区高校羽毛球体育师资队伍情况 闽南地区高校体育学院共有专任体育教师5O人,其中4人为羽毛 球专任教师,占其教师总数的8%。 表1羽毛球教师年龄分布统计表n=4) 年龄层次 人数 百分比(%) 20~3O 2 50 职称 助教 人数 百分比(%) 1 25 31~40 41~50  50以上 I1 1 无 25 25 0 讲师 副教授 教授 2 1 无 50 25 O 对闽南地区高校2004~2007级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选项课人数 统计显示:羽毛球选项课的学生人数都排列前三名,07级名列第一,O4 级名列第三,其它年级都名列第二,这反映出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热爱 程度(见表3)。通过对闽南地区高校调查,结果显示羽毛球运动是学生 最喜欢的体育运动之一,超过一半的被访学生表示他们经常进行羽毛球 锻炼,80%的学生曾经打过羽毛球 可见,羽毛球运动已成为闽南地区高 校学生的首选健身休闲项目(见表4)。 2.2影响羽毛球运动开展的因素 2.2.1运动场地、器材的 学校现有体育场地面积41023.6m ,其中篮球、排球、足球三大球场 地占据了35168.7m 的面积,占85.7%,现有的室内场馆面积为 1767.4m ,仅占约4.3%,室内羽毛球场为8个。根据国家教委颁发的《普 通高校体育场馆、器材配备目录》 ,按在校生总数7500人的设施配备 来计算,室内场馆要达到约3000m ,目前尚未达到这个标准,这满足不 了校内庞大的爱好健身活动的师生的要求。由于场地的,在每年开 设羽毛球选项课时不得不减少开课班级控制选课人数,这严重地阻碍 了羽毛球运动的广泛开展。 表5羽毛球课教学设施调查表(n=142) 项目 教学设施 内容 场地够用 百分比(%) 43.1 内容 场地不够 百分比(%) 56.9 由表1可以看出,30岁以下的教师占总体的50%,说明羽毛球教 师队伍比较年轻。这些精力充沛的年轻教师在羽毛球教学中担任着大 部分的教学任务。31~40与41~5O岁的羽毛球教师各占25%。统计结 果显示高级职称所占比例不高,这与羽毛球教师队伍年轻化相关,同时 也说明青年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素质修养,不断加强羽 毛球专业知识的学习,注重自身的继续教育、在职学习等培养途径。 由表2可以看出,闽南地区高校羽毛球教师中本科学历占主流,有 75%;根据国家教委对高校师资应该具有研究生和研究生以上的学历 的要求,闽南地区高校羽毛球教师学历层次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为适应 器材投资 教学设施 买球拍 天气影响 55.7 64.8 借球拍 天气不影响 443 35.2 器材投资 自己买球 62-2 自己不买球 37.8 调查如表5所示体育场地、器材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条件。 近年来学校虽然修建了一些体育场馆,但从表5可看出有56.9%的学 科技信息 音体美 生还是对运动场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说明仍不能满足羽毛球教学的 题。羽毛球教师在学历层次上存在很大差异,高级职称所占比例较小。 需求。羽毛球是极易损耗的教学必须品,消耗量非常大,有时需要学生 羽毛球专业的教师比例偏小,羽毛球科研能力和水平还有待加强。 自己购买一部分器材来补充完成。羽毛球课大多是在室外进行,有 3.1.4一专多能、高素质的教师不多,部分教师不同程度的存在教学 64.8%的学生认为羽毛球课受天气影响较大,经常改变教学计划,这严 方法运用过于死板、教学创新度不够、对新课程标准不适应等问题,存 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由于学校的体育经费大多都是由各学校自己掌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结合上困难更大。 控的,其数量有限。而羽毛球运动所用的球损耗极大,建设室内运动场更 3_2建议 是耗资巨大。没有条件在室内进行教学,羽毛球课就受到季节、气候等 3.2.1场馆设施的合理规划 因素的影响,甚至无法正常地进行羽毛球教学151。 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原有的场馆比较陈旧,光线、通风不好,不 2.2_2对羽毛球进行健身活动的条件认识不足 能满足广大师生的健身活动需要,所以,必须科学合理地规划运动场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深受广大师生喜爱的小型球类运动。由于运动 馆,加大场馆建设的投入。 器材简便,不受场地,两把拍子一只球,无论走到哪里或有无球网, 3.2.2调整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与健康意识,养成锻炼的习 无论室内、室外,只要有一小块空地,就能进行活动与锻炼,对特定的练 惯 习条件要求并不高,这正是羽毛球普及如此广泛的原因所在 。由于受 现有的羽毛球教学内容和考试方法是以提高学生的比赛能力来安 竞技比赛观念的影响,广大师生在开展羽毛球运动时,常常局限在正规 排的,技术传授占了一定的比例,但对学生未来健身活动实效性并不 的场地上进行,而且把室内场馆作为必备的条件,不利于羽毛球运动的 强,如果在教学中多注重步法移动的练习和高远球技术的掌握,让学生 开展。 了解在不规范的场地上如何开展健身活动,会更适合学生今后健身锻 2-3在教学上重视程度不够 炼的需求,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 在教学上,教学内容和考试方法是根据《吉林省体育课考试内容、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树立终身体育思想。 方法和评分标准》进行,课程设置仍依靠现有的场地和师资,安于现状, 3.23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 没有主动积极去挖掘潜力、创造条件,教学目标单一化、模式化,教学内 要建立和完善教师的培训机制,加强学习,通过举办各种短期培训 容以竞技化为主,与群众体育锻炼脱节,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不利 班,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及技术技能,力争多专多能尽快适应学校 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从选修课情况看,每学期选该课的学生人 发展的需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合理调配专业设置,尽可能改变现有师 数达150人左右,但只有50人选上,中签率不到50%,远远满足不了学 资专业结构比例。 生的选课愿望。 3.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3.1结论 [1]庄志勇.我国大学生羽毛球运动的普及与提高…中国体育教 3.1.1目前学校羽毛球课程的开课条件较差,羽毛球教学时数不足, 练员,2001,(2):53—55 根本无法保证系统教学按质按量的完成,羽毛球课堂内及有关课外活 [2]程勇民_中国羽毛球实力现状研究[7].体育科学,2000,(3):79 动的开展情况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3]马行风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学实效性探讨[I]福建体育科技, 3.1.2目前学校羽毛球教学存在内容单一、教材老化的现象,不利于 2004,(5):103—105 羽毛球课程的进一步开展。普遍存在“重技术、轻理论”的现状,羽毛球 [4]金文轩青海省羽毛球运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I]青海师范大 课程只设有很少的理论教学内容,这种情况不利于学校羽毛球运动的 学学报,2001,(6):112一】15 有效开展。 [5]曾五一,顾俊杰,王晓春.南京市高校羽毛球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 3.1_3羽毛球场地、器材配备情况不能保证学校体育活动以及羽毛 [I].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16(5):109—110 球教学的开展,场地、器材的修复与保存也是急需引起学校重视的问 (上接第299页) 用柔不可无刚。” 崩打、回手抓拿、分筋错骨、点穴闭气、翻转灵活、神形似鹰。整个套路动 从总体上看,刚柔相济、刚柔互补、互孕,是武术套路运动的主要特 则刚暴凶狠,快速密集;静则机智稳健,似鹰待兔,加之“雄鹰展翅”、“雄 征之一。在陈式太极拳中表现得尤其明显。以“掩手肱锤”为例,先看其 鹰捕食”等象形动作的配合,进可攻,退可守给人以机智、果断、勇猛、优 动作“左腿屈膝回收,合胯两掌划弧掩合与腹前,左脚跟擦地向左开步。 美之感。 上体微向左转两掌同时内旋向下,双手划弧交与胸前,左手为掌,右手 套路的技击更多地继承和发展了技击中的技术性因素,强调巧妙 攥拳,拳心与掌心向上,重心由右向左平移的同时,突然转腰发力,右拳 而灵活多变的招数,运用攻防结合和虚实转化的策略,体现了精湛的技 内旋向前冲出,带动左掌后收,掌心贴于腹部”。这一式的动作先是由静 艺中高度的灵巧和协调性,而灵巧本身就是表现身体动作并使其具有 变动、由柔转化为刚,充分体现了刚柔相济,快慢相兼的特点。再以“搬 一种精致和准确的“技击美”。套路技击使用过程中,那攻防有致、进退 拦锤”为例,首先由单鞭慢慢向右转腰,重心向右双手攥拳,蓄劲后,猛 有序的身法,那闪展腾挪、巧避锋芒的身形,那变化无常、惊险别致的场 地向左转腰蹬地,双拳由右向左甩出后,迅速地向右转腰放松,再向左 面,无不扣人心弦、引人人胜,给人以特殊的审美感受。 蓄劲后,蹬地向右转腰发力后,再次成放松状态,使劲力透人到敌人的 五、结论与建议 内脏。其特点是:发力前动作缓慢,但蕴涵劲力,瞬间发全身之劲力,速 (一)结论 度快,发劲后立即放松,给人的整体感觉是劲力浑厚,且蕴藏于内,即柔 1、本文通过对武术套路运动美中的形神美、节奏美、刚柔美以及技 中有刚、刚中与柔、动中有静,静中生动。将刚柔统一于一体,体现了刚 击美的分析,可以看到武术套路的运动美可以从不同的拳种、不同的角 柔相济的特点。八极拳也是如此,八极拳是以刚猛而著称的拳术之一。 度展现出来。 可是,如果我们注意观察的话会发现,在一个或是几个刚猛的动作前后 2、在套路演练过程中,做到形神兼备、快慢相间、刚柔相济、攻守俱 都会有一两个极其柔和的动作加一辅助,而这几个柔和的动作,往往作 全,才能充分体现出武术套路的运动美。 为刚猛动作的前提都会成为这一系列发力动作的核心。如果没有这些 3、本文对武术套路的运动美研究比较浅显,但是,在某种程度上, 阴柔动作辅助的话也就体现不出来以后阳刚的效果了,也使得整个套 有益于加深人们对武术套路与美学的了解,并且对武术套路的运动美 路因为显得发力不足,而导致浑厚有力的八极拳失去了刚柔结合、以刚 的具体、深入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主而形成的刚柔美的特点了。所以说有了刚与柔间相互的对立,才可 (二)建议 以充分地体现了武术套路运动中的那种刚柔相济的运动美。 我们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要有理论指导实践,但理论的 四、技击美在武术套路中的体现 东西必须经过实践反复检验。所以建议教练员和教师为运动员和学生 武术套路的演练形式,是以实用“技击”为核心的。武术中的技击是 开设几节美学的课程,以及在训练和教学的过程中,多讲解一下其中的 在身体的运动中运用徒手与器械的各种方法制约对方表现出来的一种 含义,也许会使运动员和学生们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武术套路运动的 攻击和防守的手段。武术套路的技击中通常都带有浓厚的原始、粗野色 美的含义,从而提高技术水平和演练水平。 彩,因为武术的技击来源于原始人类与自然界以及人类之间的搏斗。在 实用过程中,随着人们搏斗技能使用的巧妙化,有效的技击法则在运用 参考文献 巾唤起了对动作“美”的追求。但是,在“内意”上仍保留了技击法则的实 [1]孟庆袖.大学教育中的武术美学[1j_《搏击:武术科学》,2005年 肘【生格斗价值和精髓,在“外形”上进行修饰和创新,更加符合于技击原 第4期 则。 [2]陈平关于武术美学的若干问题论略[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在武术套路中讲求实效性和合理性,攻中有招,防中有势,攻防结 2004年第s1期 合,体现出威武、勇猛剽悍、巧力结合的技击美。巧运心力,招势转化,灵 [3]崔怀猛,刘晓青,吴光远.《体育文化导-l-1》…2007年第1期 活多变,虚实难料,以意变招,以招制敌是其中的关键。例如:鹰爪拳,爪 [4]谢辉.试论武术美学特征与武术教学的美育渗透[I]《考试周 法丰富、抓扣掐拿、上下翻转、连环快速、仿形造拳、形神兼备,要求出手 刊》,2009年第31X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