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自轮运转设备安全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21 次数剧增,给行车安全带来压力。 (7)路外企业轨道车辆管理难度大, 人员,工务和供电系统须停止使用。 质量。 (2)落实管理责任,实施干部包保和 (5)建立适当倾斜的奖励机制,提升 存在较大安全风险。一是路外企业轨道 责任追究制度。一是在现有管理机制的 职工工作积极性。在目前岗位档次难以 车辆自管能力普遍较差,管理制度不健 基础上,在站段两级安全管理干部中,全 调整的情况下,路局层面应抓紧制订政 全、教育培训几近失管、运行揭示不传 面实施轨道车辆和轨道车班组的安全包 策,指导站段在奖金分配上向轨道车司 递、运行数据不转储、安全装备超期检测 保,明确包保内容和包保责任,实施安全 机等稀有工种适当倾斜,缩小与线路工、 等问题尤为突出。二是部分路外企业在 事故联责制度,督促管理人员自觉强化 桥梁工、接触网工等单位主要工种岗位 局管内同时有多个施工地点,轨道车辆 现场管理。二是建立专业系统定期通报 收入差别,提升轨道车司机岗位优越性 常因施工任务需要而在营业线上长距离 制度,站段每月将本单位轨道车辆运行 和工作积极性。 运行,且缺乏有效的安全控制手段,运行 安全情况和干部履职情况报送路局,由 (6)严格路外轨道车辆运行,降低长 中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 3整改措施与建议 路局汇总、分析并编发通报,督促站段和 途运行安全风险。一是限定路外单位轨 管理人员不断强化轨道车辆安全管理。 道车辆的运行范围只能在施工线路至接 (3)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现场执标的 轨站,确需长距离运行时,应按自轮运转 (1)强化教育培训,建立培训与使用 监控力度。一是全面推行轨道车辆车载 货物办理,附挂运行。二是将路外单位轨 分离的教育体系。一是路局负责协调,在 视频系统管理,在轨道车辆上加装音视 道车司机的教育培训与属地工务段司机 不影响机务和车位站段正常运转的情况 频监控装置,建立无线网络传输平台,与 同培训、同考核,严格管理,不合格人员 下,工务、供电系统应统筹考虑,积极引 既有站段调度中心微机联网,实现轨道 停止在局管内上线运行。 进机务、车务行车人员,设立指导司机和 车辆运行过程实时监控。二是建立路局 行车专职教员,强化轨道车司机日常业 层面运行数据转储分析网络平台,实现 4结束语 务指导和教育培训,提升管理干部和职 站段层面运行数据的实时分析。 工素质。二是在轨道车司机中大力推行 (4)规范检修管理,建立完善的检修 一加强自轮运转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是 项系统而复杂的过程,不仅需要路局 “双证”(驾驶证、职工培训合格证)制,在 体系。本着安全、方便、实际的原则,整合 层面持续加强指导,还需要基层站段付 已经取得铁道部颁发的有效驾驶证件的 现有检修资源,按地域划分,由机务、车 诸于更多努力,只有上下协调一致,正确 基础上,正式上岗前,再次参加由路局组 辆站段具备检修能力的车间和异地车间 面对问题并切实加以改进,才能保证自 织的岗前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员,在其培 对周边单位的轨道车辆进行承修,既可 轮运转特种设备运行安全持续稳定。训合格证上注明,作为上岗依据。三是充 大幅降低长交路运行带来的安全风险, 分利用机务段的教育资源,在年审鉴定 也可保证设备故障能够得到及时修复和 和行车规章专题培训时,站段可组织司 处理。同时,路局层面应研究制定各型自 机分批到就近机务段进行脱产培训,并 轮运转设备、各类修程的检修范围和工 责任编辑:万宝安 来稿日期:2012—08—28 提升修车 由机务段发放成绩合格证明,对不合格 艺标准,做到检修有“法”可依,(上接第10页)谐稳定的内部劳动关系 保障与激励作用得以更好地发挥; 配提供科学依据,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 三是进一步完善岗位评价。铁路系 四是加强工资管理基础工作,各站 性,促进全局运输安全持续稳定和运输 统在1993年实行岗位工资时,对铁路各 段应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收入台账和统计 经营效益的提高。但是,站段内部分配机 工作岗位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确定了岗 分析制度,真实反映、动态掌握各类人员 制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完 位工资档序,也是当前内部分配的一个 工资收入情况,不断理顺内部分配关系。 善: 一比较重要的参照系。随着铁路技术装备 应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完善职工收入一张 是如何协调好工效挂钩清算工资 不断现代化,新增了很多新的技术岗位, 工资单发放。 一总量和内部分配的关系。建立站段工资 水平的自我机制; 些原有岗位的工作特性也发生了很大 责任编辑:万宝安 来稿日期:2013—01—15 变化。内部分配的科学性要求及时对这 二是如何处理好工资标准的调整和 些变化建立岗位分析机制,随时对一些 内部工资分配的关系,使工资标准的调 新增和性质发生变化的岗位进行岗位分 整和内部工资分配水平有机结合,工资 析和评价,重新修正核定档序,为内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