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当代高中生应以校服为美

来源:爱go旅游网


当代高中生应以校服为美

高中生在生理尤其是心理方面有着不同于其他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反映在他们的着装方面,更是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及风格。分析当代高中生的心理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浅谈当代高中生穿着校服对于增强其责任感的益处,指导高中生的日常着装,促进其思想的进步。

高中生 校服 审美观

当代的高中生通常为“90后”,是青年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初级阶段。高中阶段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不仅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同时又是增长知识和才干的重要时期,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合理着装,对增强其责任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当代高中生的心理特点

高中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的时期,渴望成长,在生活和个人成长过程中都有了自己的见解和判断力,正处于思想独立的阶段,容易接受新事物,在个人生活的安排上和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上,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如选择服装时不愿意让家长参与,自己决定自己的衣着与装饰。在这一时期,高中生的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发展却相对滞后于生理发展,他们的生理与心理、心理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不同步的,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高中阶段的学生逆反心理与盲目崇拜并存,对事物的看法具有较多的片面性,他们往往对小时候所形成的权威观念予以强烈否定而走向另一

个极端,对已成定论的事实都要投以疑问的目光。这都说明,他们没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责任感。另一方面,他们又显示出盲目崇拜的心态,且容易跟风,往往会被别人的追求所感染。一些学生在学业上无法做到出类拔萃时,往往会在其它方面标新立异,比如穿奇装异服、留怪异发型等。多数高中生不能体会家长赚钱的辛苦,十分喜欢花钱,这是当代高中生教养方式造成的消费特征。 二、当代高中生应清楚自己所肩负的责任

1.高中生对于自己的责任。作为高中生,年龄通常在15~18周岁,最重要的任务是致力于学业,更好地充实和完善自己,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应该沉迷于过分的打扮、盲目的攀比中,毕竟现在的高中生所有的一切物质性的东西都是来源于长辈,不是靠自己的能力,要懂得知恩和自制。 2.高中生对于家庭的责任。当代高中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是长辈们的“掌中宝”,也身负众多人们的期许和希望:学业有成、事业有成。作为家庭中最重要的角色,当代的高中生要明白自己的家庭角色和家庭责任,长辈们为自己付出了那么多,不管是出于对长辈的回报还是出于自我价值的实现,都要牢记自己现在的首要责任——学业。当你的父母面向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劳作时,你又怎能忍心走进那高档的名牌服装店,拿着父母那来之不易的血汗钱挥霍呢?

3.高中生对于学校的责任。作为高中校园里流动的风景线,每个高中生们都是学校的“形象代言人”。恰当、合体的服饰可以使

人扬美遮丑,使生活充满情趣,使你富有无比的魅力;相反,不合适、不得体的服饰往往弄巧成拙,使你显得粗俗、轻浮。如果你穿着怪艳奇特,即便不认识你的人一看就会知道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这等于给你自己贴上一个不文明的标签,给别人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从而使自己的特异在幽静秀美的校园显得格外刺眼。

4.高中生对于社会的责任。青春像朝阳一样明丽、灿烂,闪耀着无限的光彩,具有蓬勃发展的生命力,它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它属于人的只有一次。每个高中生都是祖国的栋梁和社会的储备力量,很快就会成长为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高中生的思想状况、社会责任感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当社会向我们发出呼唤时,我们又怎能以一种不负责任的心态去迎接这个巨大的责任呢?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社会对我们的期望都促使我们必须要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弄潮儿,使我们的青春永放光彩。 三、穿校服有利于高中生责任感的提升

一般说来,校服从布料到颜色,从质感到款式都基本上适合高中生的身份,又能突现高中生的特点。其实,穿校服也并非中国才有,日本学生穿校服已有60年的历史了,并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校服文化,人人以穿校服为美,学生们提起他们的校服无不骄傲地说:校服是他们的礼服,更是他们的纪念服。高中生穿着校服对于责任感建立很有帮助。

1.高中生穿着校服有助于彰显其身份。古今中外,着装从来都体现着一种社会文化,体现着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时间,穿着得体、适度的人,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穿着不当,则会降低人的身份,损害自身的形象。高中生穿着校服,能够很好地体现自己的身份,彰显校园文化。 2.高中生穿校服有助其朴素品质建立。不只我们国家提倡朴素,即使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高中生的衣着都以朴素为美。如美国,中学生的衣着非常随便,春秋季节,穿一身宽松的棉质运动衫,女生爱穿肥大的粗线毛衣,既舒适自然,又十分朴素,几乎看不到谁穿一身笔挺的西装或一身紧绷绷的美国西部牛仔服。高中生穿校服,有助于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的产生,有助于朴素品质的建立。

3.高中生穿校服有利于其学业发展。高中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成才,主要精力要用在学业上。如果学生穿上统一的校服就会避免出现那种用尽心思去穿着打扮,甚至互相攀比,分散精力,影响学业,影响人生大目标的实现的情况出现。 四、中国校服文化的现状及对策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中的校服,都以运动款式为主,已经延续了近20年的时间,目的在于舒适、彰显青春活力。早时,服装面料比较匮乏,只有做成运动的款式才能体现舒适。但是校服作为高中生上学时的着装,应以正装为主,并且现在已有大量的舒适、功能型面料。建议有关学校在设计和制作校服时,可以参照欧美及日

韩的款式,冬装男女生均为衬衫、毛衣、大衣、长裤,春夏装男生为衬衫或t恤、针织背心、长裤,女生为衬衫或t恤、针织背心、中长裙。还可以让高中生们自己设计或选择自己的校服,如果学校充分尊重高中生们的意见,那肯定会对校服的推行、学生责任感的提升以及校风的建设产生良性的影响。

人生的美,只有在对事业、对精神的不懈的追求中才能闪光。高中生是一个花季年龄,就像一只初绽的花蕾,是人生最美丽的时候,不必刻意打扮。中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世界观、人生观,趁青春年少好好的学习,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才能把握青春风采,充分展现出中学生最美丽的一面。学校也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推行校服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五彩的青春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褪色。 参考文献:

[1]冯伟一.服装流行的心理探讨——形式法则在着装审美心理中的现象[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4,(6). [2]袁仄.服装设计学[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