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分子生物学简答攻略

分子生物学简答攻略

来源:爱go旅游网
1.组蛋白具有如下特性:①进化上的极端保守性②无组织特异性③肽链上的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④组蛋白的修饰作用⑤富含氨基酸的组蛋白H5

2.真核基因组的结构特点:①真核基因组庞大,一般都远大于原核生物的基因组②存在大量的重复序列③大部分为非编码序列,占整个基因组序列的90%以上④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而原核生物以多顺反子存在⑤存在大量的顺式作用元件,包括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等⑥真核基因是断裂基因,有内含子结构⑦存在大量的DNA多态性⑧具有端粒结构

3.增强子的特点:①远距离效应②无方向性③顺式调节④无物种和基因的特异性⑤具有组织特异性⑥有相位性⑦有的增强子可以对外部信号产生反应

4.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mRNA的特征比较:①原核生物常以AUG作为起始密码子,而真核生物几乎永远以AUG作为起始密码子②原核生物mRNA半衰期短,真核生物较长③许多原核生物mRNA以多顺反子存在,真核生物是以单顺反子存在④原核生物mRNA的5’端无帽子结构,3’端没有或只有较短的多(A)结构,真核生物mRNA的5’端存在帽子结构,绝大多数真核生物mRNA具有多(A)尾巴

5.建立cDNA文库的一般程序:①mRANA的分离与纯化载体DNA片段的制备②双链cDNA的合成③cDNA克隆载体的制备④ds-cDNA与载体DNA相连⑤重组cDNA分子的导入与克隆

6.重组DNA技术的基本过程:①目的基因的获得②目的基因连接到载

体上③将载体导入受体细胞④筛选、检测

7.原癌基因特点: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②在进化上高度保守③是调节细胞生长、发育和分化的重要蛋白质④在结构上与病毒癌基因相近⑤正常情况下表达水平很低⑥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激活成癌基因 8.PCR原理:是以单链DNA为模板,4种dNTP为底物,在模板3’末端有引物存在的情况下,用酶进行互补链的延伸,多次反复的循环能使微量的模板DNA得到极大程度的扩增. 过程:变性-退火-延伸 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

9.双脱氧末端终止法(Sanger法)测定DNA一级结构的原理与方法:原理 是采用核苷酸链终止剂—2’,3’-双脱氧核苷酸终止DNA的延长。由于它缺少形成3,5磷酸二脂键所需要的3-OH,一旦参入到DNA链中,此DNA链就不能进一步延长。根据碱基配对原则,每当DNA聚合酶需要dNMP参入到正常延长的DNA链中时,就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参入ddNTP,结果导致脱氧核苷酸链延长的终止;二是参入dNTP,使DNA链仍可继续延长,直至参入下一个ddNTP。根据这一方法,就可得到一组以ddNTP结尾的长短不一的DNA片段。

方法 是分成四组分别为ddAMP、ddGMP、ddCMP、ddTMP反应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按泳带可读出DNA序列。

10.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蛋白质,32P标记DNA。宿主菌细胞分别放在含35S或含32P的培养基中。宿主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就被35S或32P标记上了。然后用分别被35S或32P标记的细菌,并在这些细菌中复制增殖。宿主菌裂解释放出很多子代噬

菌体,这些子代噬菌体也被标记上35S或32P。接着,用分别被35S,或32p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没有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宿主菌,然后测定宿主菌细胞带有的同位素。被35S标记的噬菌体所感染的宿主菌细胞内很少有35S,而大多数35S出现在宿主菌细胞的外面。也就是说35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在感染宿主菌细胞后,并未进入宿主菌细胞内部而是留在细胞外面。被32P标记的噬菌体感染宿主菌细胞后,测定宿主菌的同位素,发现32P主要集中在宿主菌细胞内。所以噬菌体感染宿主菌细胞时进入细胞内的主要是DNA。

11.证明DNA的半保留复制:首先,以含有N15标记的NH4Cl培养液来培养大肠杆菌,让其繁殖几代,将其一部分转移到含N14的普通培养液中。然后在不同时刻收集大肠杆菌并提取DNA,再将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记录其位置。若离心后有两条带(自上而下为N14,N15/N14),另一部分提取DNA将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记录其位置,然后再与上面的条带对比,该部分DNA条带位于最下方,则可证明其为半保留. 12.试比较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翻译过程: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翻译比较如下:仅述真核生物的,原核生物与此相反。(1)起始Met不需甲酰化;(2)无SD序列,但需要一个扫描过程;(3)tRNA先于mRNA与核糖体小亚基结合;(4)起始因子比较多;(5)只一个终止释放因子

13.色氨酸操纵子调控机制:①色氨酸操纵子结构:色氨酸操纵子包含操纵基因O,启动子P,及5个结构基因A、B、C、D、E.E与O之间有一段前导序列L.色氨酸操纵子上游存在调节基因R,编码阻遏蛋白.

②阻遏调控:当培养基中无色氨酸时,R编码的阻遏蛋白不与O结合,结构基因表达催化合成色氨酸的酶.当培养基中有大量色氨酸时,阻遏蛋白与色氨酸结合而改变构象,形成活性阻遏物,与O结合,阻遏结构基因转录.③衰减调控:L中含有4段特殊序列:序列1编码一个前导肽,前导肽的第10、11位是色氨酸;序列2-3或序列3-4可形成茎环结构.3-4茎环结构是一个转录终止子结构,称为衰减子.当色氨酸缺乏时,前导肽的翻译停滞于色氨酸密码处,序列2-3形成茎环结构,使序列3、4不能形成衰减子结构,结构基因得以完全转录;当色氨酸充足时,核糖体快速翻译前导肽,并对序列2形成约束,使序列3-4形成衰减子结构,下游的结构基因不被转录.

14.乳糖操纵子调控机制:包括正负调控两种(—)阻遏蛋白的负调控①当细胞内有诱导物时,诱导物结合阻遏蛋白,此刻聚合酶与启动子形成开放式启动子复合物转录乳糖操纵子结构基因。②当无诱导物时,阻遏蛋白结合与启动子与蛋白质部分重叠不转录。(二)CAP正调控①当细胞内缺少葡萄糖时ATP→CAMP结合,CRP生成CAP与CAP位点结合,增前RNA聚合酶转录活性。②当有葡萄糖存在时CAMP分解多合成少,CAP不与启动子上的CAP位点结合RNA聚合酶不与操纵区结合无法起始转录结构基因表达下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