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电子政务平台 创新政务公开方式
全面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
江苏省委 江苏省人民政府
2006年全国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深化政务公开工作座谈会后,我省认真贯彻会议和何勇同志重要讲话精神,迅速作出部署安排,并在南京等4个市和省科技厅等3个部门进行试点。为进一步创新公开方式,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今年我省全面推开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明确提出到2010年底,使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逐步成为各级政府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基本建立权责清晰、程序严密、运行公开、制约有效的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机制。
一、切实抓好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关键环节
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主要是在依法对行政权力进行清理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行政权力运行过程固化为计算机程序,实现全程电子化运行,并进行实时监督。实践中,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四个关键环节:
(一)依法清理规范。按照权力取得要有据、配置要科学、运行要公开、行使要依法、监督要到位的要求,从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方面,对行政权力进行全面清理。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职权一律取消,对涉及多个部门的职权重新加以明晰。经审核确认后,编制行政职权目录,通过政府门户网站等载体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同时明确规定,凡不在职权目录范围内的行政权力,一律不得行使。目前,全省行政权力清理工作基本完成。
1
(二)科学编制流程。对核定的行政权力运行流程进行优化再造,从行使依据、内容、程序、时限等方面,逐项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和工作标准,进一步优化权力路径,简化办事程序,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同时实行行政事项受理和办理相分离的工作模式,受理和反馈统一在外网进行,办理统一在内网进行,强化分权制约,防止权力滥用。南京市将核定保留的3731项行政执法事项逐项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明晰权责关系,规范权力行使。
(三)全程网上办理。依托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按照“外网受理、内网办理、外网反馈”的要求,建立内外网信息交互机制,将行政权力运行流程统一固化上网,接入网上政务大厅,实行事项办理全程网上运行,所有工作人员均在网上审阅材料、填写意见、制作文书、作出决定,每个环节的操作时间和内容均由计算机进行记录,实现行政权力运行数据电子化、流程标准化、办公网络化、信息公开化,既为企业和公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又做到全程留痕、可查可控、便于监督。2008年,全省近7000个科技项目,全部实现网上申报并主要通过网络进行专家评审,受到广泛好评。
(四)实时监察监控。在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信息系统中,分别建设政府和各部门网上行政监察和法制监督模块,使网上监察监控系统与网上政务大厅无缝链接,对行政权力运行实施流程监控、自动预警、绩效评估、异常处理,形成政府对各部门监督和部门内部监督的两级监察监控体系,确保行政行为依法、透明、廉洁、高效运行。苏州市开发应用的联合国廉政建设项目“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对行政审批事项实现全程电子监督,大大提高了行政效能。
二、着力构建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保障机制
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是对政府传统管理模式的一次重大变革,为确保顺利有序
2
推进,我们主要抓了四个方面的保障工作。
(一)思想保障。省委书记梁保华、省长罗志军在省委全委会、省纪委全会、省政府全体会议、省政府廉政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上多次强调,要大力推进政府施政方式和管理手段创新,积极推行权力阳光运行,不断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省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先后两次召开全省大会,进行动员部署,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等形式,对分管负责同志和具体操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为这项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组织保障。省委、省政府把推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省政府年度重点工作,进行责任分解和检查考核。建立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省里成立了由政府办、监察、法制、编制、信息产业等部门领导组成的工作小组,具体负责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组织协调、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分别牵头负责行政权力清理、电子政务建设、网上监察监控等各项工作。各地各部门也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明确具体工作要求,为构建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机制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制度保障。为确保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规范有序进行,我省先后制定了《关于开展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的意见》、《关于开展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意见》、《关于清理审核省级行政权力的实施方案》、《关于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信息系统建设的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目前,正着手制定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考核评议以及过错责任追究等项配套制度,逐步建立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的制度体系。
3
(四)技术保障。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电子政务经费投入,加快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据统计,从2004年到2006年,全省电子政务建设年投入超过11亿元,其中省本级年投入达4亿元。目前,全省基本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左右衔接、上下贯通的政务网络平台,构建了以省政府门户网站为龙头,覆盖62个省级政府部门、13个省辖市和106个县(市、区)的政府网站体系。今年各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行政权力清理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信息系统建设,为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注重发挥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综合效应
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涉及面广,关联性强,必须与其他工作协同推进,充分发挥其综合效应。
(一)坚持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相结合。围绕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充分发挥网络公开、便捷、高效的特点,着力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转变到推进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上来,有力促进了政府机关施政方式、管理方法和办事作风的转变,增强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提高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的水平。在我省组织的省级机关作风“万人评议”活动中,基层和群众对省级政府部门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二)坚持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相结合。从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出发,对行政权力进行全面清理,进一步削减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再造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能。通过前两轮清理,全省共清理行政审批事项2099项,减幅为67.8%。结合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今年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再一次进行清理,全省共取消和停征123项,减少收费38.98亿元,进一步减轻了企业的社会负担,优化了投资环境。今年前三季度,在国
4
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我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6%,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增长13.9%和16.8%,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三)坚持与建立健全惩防体系相结合。将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作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防止“暗箱操作”,促进反腐倡廉建设。2007年我省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的满意度达到72.3%,呈逐年提高的趋势。今年围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工作规划》和省委《实施办法》,把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作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列入省委《实施办法》责任分解及考核范围,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
(四)坚持与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相结合。一方面,积极利用现有网络设施和信息资源,有效实现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另一方面,通过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加快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增强电子政务建设实效。在国信办组织的全国政府网站测评中,我省政府网站的整体水平一直位居全国前列。
经过努力,我省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有力促进了民主政治建设、服务政府建设、廉政勤政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但从总体上说,这项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方面还有待完善提高。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精神,特别是何勇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借鉴兄弟单位好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拓展工作领域,提高工作实效,推动我省政务公开工作再上新台阶。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