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一):明代画家周臣简介
《流民图》,周臣 长卷纸本水墨纵31.9厘米横244.5厘米 (美)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周臣,中国明代中期的著名职业画家。他生活在成化至嘉靖年间。字舜卿,号东村,吴(今江苏苏州)人,生年不详,卒于明世宗嘉靖十四年(即1535年)。擅长画人物和山水,画法严整工细。他有两个学生特别著名,一个唐寅,另一个仇英。唐寅、仇英青出于蓝,风格上极为接近,但当时名气已超过老师。
清代画家华冠绘《周臣像》
(二):《流民图》创作背景
1516年,正德十一年。明武宗,即大名鼎鼎的朱厚照,尚有6年活路。这位被视为明朝最荒唐的皇帝,无论现代人如何为其洗白,依旧无法掩盖在他治下,百姓的苦难与悲惨。
明武宗行乐图 来源网络
权宦刘瑾为首,八虎登台,朝政荒废,贪官大肆敛财。
各省各地起义纷纷,百姓流离失所。周臣所生活的苏州,自古便是富庶之地,鱼米之乡。流民自是向着有生的希望处前行,尤其是在江西宁王朱宸濠叛乱后,大量因战争而逃难的农民们涌入江南。
(三):周臣如何看待此画
“正德丙子秋七月,闲窗无事,偶记素见市道丐者往往态度,乘笔墨之便,率尔图写,虽无足观,亦可以助警励世俗云。东村周臣记。”
《流民图》题跋
这组画,尤其是每个人物的细节与神态,绝非一时之功。在没有模特的情况下,他依靠着在街市上极短时间的目识心记,抓住对象最为关键的特点,艺术家自身的高超水平可见一斑。 “亦可以助警励世俗耳”表明作者用意不只在绘画本身,也有对自我、对社会警醒,警示之意。
《流民图》局部
(四):如何欣赏《流民图》
在所有人物的塑造上,周臣都使用一种中国画中少见的夸张之势,
将骨骼与肌肉突出,令那些流民乞丐们的棱角直抵观者,令人不禁心生悲悯之情。
跪地乞讨的流民
沿街乞讨的流民
残疾乞丐流民
杂耍乞讨的流民
杂耍乞讨的流民
杂耍乞讨的流民
背井离乡乞讨的流民
饥饿难忍的乞丐流民
从《流民图》中可以反映明武宗正德年间政治腐败,导致的人民痛苦,是一副敢言敢绘抨击时政,为人民倾诉的传世名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