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评述电影《黄金时代》的“间离”叙事

评述电影《黄金时代》的“间离”叙事

来源:爱go旅游网
——影视文学 评述电影《黄金时代》的 “间 离向’’叙事  司 张荣佩重庆邮电大学 摘要:“问离”这一概念来自于布莱希特创造的叙述体戏剧概念。间离效果强调理性的介入,往往让观众抽离剧 中人物情绪,带给观众惊愕和新奇感。这一概念后逐渐超越戏剧范畴,在影视、文学等艺术形式中有所应用,发展出不 同的表现形式与特征,影片《黄金时代》正是独辟蹊径采用间离化叙事。本文旨在分析《黄金时代》中间离化叙事的具 体应用、原因及效果 关键词:黄金时代;间离;叙事理论 影片《黄金时代》作为一部在商业电影的“黄金”时 一“突兀”的形式,也有将创作者阐释重点提示给观众的 代的异类,其极具实验性的叙事风格与结构引起了不少争 效果。 议。分散的剧情结构,频繁跳越的时空,《黄金时代》采 间离打破了电影“凝视”的特性,进一步消解故事的 用“他者”直白、碎片化的的呈现或转述出发,淡化了完 完整性。“黄金时代”是给观众的一个幻觉,继而打破这 整的故事线,与如今大多数强调“体验”,追求情感共鸣 个宣扬自由,实则“在笼子里”的印象,这种反差会 的电影不同,她试图远离电影带给观众的幻梦。本文通过 让观众思考。间离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营造距离感,而是让 对“间离化”这一叙事手法在影片中的具体的四种应用形 观众以理性旁观、克制的心理距离去审美,继而直接沟通 式、创作原因及效果做出评述。 观众与导演意图。 一、《黄金时代》中的间离叙事的运用 只是,作为一种并不普遍的影视语言,间离的距离把 最常见的即片中大量的对镜独自和旁白,达成的演员 握如果合适,可以成就影片的艺术特色与理性审视;但如 与角色的间离:有如《阮玲玉》中的间离效应,让演员脱 果把握不好,缺少共情的距离感则会疏离观众。 离角色进行评述;也有《黄金时代》中演员仍作为故事角 三 《黄金时代》间离效应的评述 色,但超越当下的时空,对于片中事件的发展做出陈述。 《黄金时代》中所把握的距离,在笔者看来,对于萧 其次,以视点转换来解构完整的故事情节,是对于 红作品及其生平有所了解的观影者来说,这个距离首先有 故事真实性的间离:主要表现采用“罗生门”式的视点转 必要的,不至于使电影过分渲染情绪而落入爱情八卦之 换,对于二萧分手,晚年萧军、端木蕻良和聂绀弩的不同 流,但影片对于萧红在时代压力下做出选择、价值与情感 说法,呈现各自角度的还原,不替观众选择“”。 的冲突并没有深入表现,也就是说,没有在“打破幻觉后 再次,在镜头语言方面,避免“正反打”等让观众 给予更有意义的内容”,@去弥补“间离”所导致情绪的消 对萧红本人具有代入感、交流感的镜头,以达到影像叙事 解和情节的断裂,仅仅成了视觉化的文字; 的间离。片中萧红镜头多来自他人的主观视角,明确显示 而对于萧红不甚了解的观众来言,《黄金时代》谨慎 影片是他人眼中萧红形象的聚合,并非作为一个真实的客 保持的距离感,必然让这一群体无法对片中人物的所思所 体。最典型是在与端木结婚的片段,只有两人的对白,没 感有更深入的理解,更为甚者可能抹杀他们探究的兴趣, 有其他人的反应镜头; 没有发挥出间离直接沟通导演与观众这一效果。 另外,书面化的语言也奠定了本片冷静叙事的基调: 总的来说,《黄金时代》的间离叙事的确避免电影流 片中台词几乎每一句都有出处,节选自友人及她本人的回 于讲述个人传奇,有着时代群像的宏图壮志,极具试验 忆录或文章中,包括鲁迅的台词,几乎全部有所考证,甚 性;但作为日益大众化的电影艺术,间离手法的确干扰了 至端木在火车上说“北方是悲哀的”一句,也是来自北岛 部分传播效果;诚然,普通的影像叙事难以做到对历史的 在《北方》一诗中的记录。细节上如此的谨慎,虽然显示 真实还原,但影视艺术的的目的也并不在于彻底真实,作 了制作团队的严谨,但也间离了真实人物的自然与生动, 者声音既然不可避免,创作者应该考虑真实之外,如何呈 有学者评《黄金时代》是“一篇被史料压垮的论文”∞。 现给观众有意义的思考与丰盈的感染力。 二、野心的实验——采用间离叙事的原因 对于质疑,编剧李樯回应:“所谓历史,你很难看见 注释: ……我宁可被史料压垮,也不愿意杜撰一个自以为是 ①《黄金时代》:一篇被史料压垮了的论文杨早《现代中文 的个人化的自诩的人物形象 。”导演和编剧一再宣称,他 学刊》2014-06期 们希望借由萧红来展现一个时代的面貌。而间离化与历史 ②李樯:电影《黄金时代》纪录片:《她认出了风暴》 感的若即若离,成就了影片表现年代风貌和文人群像这一 ③《小说修辞学》韦恩’布斯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野心。但事实上,保持距离,避免私人化的解读很难真正 20页 实现。维恩・布斯的叙事理论中提到,作者声音不仅是专 ④许鞍华:第7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中国媒体专访 断的讲述、评论,转换叙事视点、时空压缩及剧中人的叙 ⑤《试论问离效果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边佳琪《传媒与教 述与选择,都是作者加工的标志 。如此看来,片中选择 育 ̄20i2-03期 胡风、聂绀弩等多位“萧军党”的视角,貌似客观,实则 参考文献: 扩大他们陈述所具有的倾向性。 [1】黄新炎.论黄金时代对镜独白的是非得失叨.电影新 间离在本片中的另一效果在于带来新鲜感。在对影片 作2o15(o3). 的叙事手法的热议中,间离所营造的新鲜感在引起受众的 [2】王捷.从审美鉴赏的角度看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 . 审美注意上作用很大。许鞍华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观 戏剧文学,1988(11). 众尤其是年轻观众觉得这个戏好看,是因为它很特别…… 作者简介:张荣佩,重庆邮电大学传媒学院编导改革 我觉得现在的观众就是喜欢拍一些比较新的东西” 。这 试验班。 北方文学杂志欢迎投稿:http://www.bfwx. ・1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