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车间应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但可以不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X ( )
10、电工可以穿防静电鞋工作。( X )
11、有人低压触电时,应该立即将他拉开。( X ) 12、( ) 在使用手电钻、电砂轮等手持电动工具时,为保证安全,应该装设漏电保护器。 √ 13、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六个月以上重新上岗者,应进行车间(工段)、班组安全教育培训,X 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
14、通常所说的“三同时”是指安全设备设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 )
15、楼梯扶手末端必须做弯曲处理。( √ )
16、煤堆场、煤粉制备系统、油库、仓库和稀油站不属于防火重点部位。X ( ) 17、熟料破碎机运转时可直接加油。X ( ) 18、磨体两侧护栏应齐全,严禁人员从运转磨底穿越靠近磨体。( √ ) 19、检修状态预热器的翻板阀必须锁紧。( √ ) 20、50毫安以上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 √ ) 毫安以上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
21、在充满可燃气体的环境中,可以使用手动电动工具。( X ) 22、进入潮湿管道内作业要使用12伏照明灯具。( √ )
23、任何电气设备在未验明无电时,一律认为有电,不能盲目触及。( √ )
24、开关箱应防雨、防尘、加锁:一般安装高度(距地)为1.5m,与其控制的固定电气设备的距离不超过3m。( √ )
25、灭火器压力表用红、黄、绿三色表示压力情况,当指针指在绿色区域表示正常.( ) √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分)
1、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冷却灭火法、隔离灭火法、抑制灭火法和( A )。 、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冷却灭火法、隔离灭火法、抑制灭火法和( A、窒息灭火法 B、沙土覆盖法 C、干粉灭火器灭火法 、窒息灭火法 、沙土覆盖法 、干粉灭火器灭火法 2、施工现场“三宝”是安全帽、安全带、A ( )。 A、安全网 B、安全靴 C、安全面罩 D、手套 、安全网 、安全靴 、安全面罩 、手套
3、煤磨作业现场必须设置( A )警示标志,安装防静电装置。 、煤磨作业现场必须设置( )警示标志,安装防静电装置。 A、禁止烟火 B、必须戴手套 C、当心烫伤 D、必须系安全带 、禁止烟火 、必须戴手套 、当心烫伤 、必须系安全带 4、预热器上不允许堆放( D )。 、预热器上不允许堆放(
A、浇注料 B、钢管 C、灭火器 D、油漆 、浇注料 、钢管 、灭火器 、油漆 5、高空作业时不可以:D ( )
A、栓安全绳 B、戴安全帽 C、穿防滑鞋 D、向下抛物 、栓安全绳 、戴安全帽 、穿防滑鞋 、向下抛物 6、漏电保护装置主要用于( D ) 、漏电保护装置主要用于(
A、减小设备及线路的漏电 B、防止供电中断C、减少线路损耗 D、防止人身触电事故及漏电、减小设备及线路的漏电 、减少线路损耗 火灾事故 火灾事故
7、消防工作的方针是:A ( )
A、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B、预防为主,灭火为辅 C、先消后防,消防结合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预防为主,灭火为辅 、先消后防,消防结合 8、目前在手提式灭火器和固定式灭火系统中,广泛应用的灭火剂是(C)。 A.水灭火剂B.干冰灭火剂C.干粉灭火剂D.泡沫灭火剂 泡沫灭火剂 9、雷电不会直接造成的危险和危害是(B)。
A. 火灾、爆炸 B. 中毒 C. 触电 D. 设备设施损坏 火灾、爆炸 中毒 触电 设备设施损坏
10、生产性噪声对人体有多种危害。下列疾病,不会由噪声引起的是(C)。 A. 内分泌系统疾病 B. 心血管系统疾病 C. 血液系统疾病 D. 神经系统疾病 内分泌系统疾病 心血管系统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11、当有电流在接地点流入地下时,电流在接地点周围土壤中产生电压降。人在接地点周围,两脚之间出现的电压称为(A)。
A. 跨步电压 B. 跨步电势C. 临界电压 D. 故障电压 跨步电压 临界电压 故障电压
12、6、任何单位、A)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 )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A、成年公民 B、个人C、公民D、职工 、成年公民 、职工
13、9、以下对报警电话描述不正确的是( C )。
A、119报警电话是免费的 B、发生火灾时任何人都可以无偿拨打119 C、为了演练,平时 报警电话是免费的 可以拨打119
14、工伤事故是指( A ) 、工伤事故是指(
A.职工在工作时间内、生产岗位上发生的与生产或工作相关的人身伤害事故,包括轻伤、重伤、死亡、急性中毒等。 伤、死亡、急性中毒等。
B.职工在生产岗位上发生的与生产或工作相关的人身伤害事故 .职工在生产岗位上发生的与生产或工作相关的人身伤害事故 C.指轻伤、重伤、死亡、急性中毒等 .指轻伤、重伤、死亡、急性中毒等 15、2014年安全生产月的主题是( D ) 年安全生产月的主题是(
A、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 B、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 、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C、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D、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