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卷第5期 2014年O9月 唐山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ngshan College Vo1.27 NO.5 Sep.2014 城镇化进程中的阜南县农村承包地土地流转探析 谢荣珍 ,谢法忠 (1_安徽省委党校,合肥230022;2.安徽阜南县委党校,安徽阜南236300) 摘要:为了加速土地流转,对安徽省阜南县农村承包地土地流转的现状及问题进行调查与实证研 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安徽省阜南县农村承包地土地流转的条件、土地流转的理论模型即博弈模 型等,提出加速安徽省阜南县承包地土地流转的政策建议,如借鉴法国农村的土地流转政策等。 关键词:承包地土地流转;城镇化;安徽省阜南县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49X(2O14)05—0073—04 An Analysis of Rural Contracted Land Circulation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Funan County XIE Rong—zhen .XIE Fa—zhong。 (1.Anhui Provincial Party School,Hefei 230022;2.Party School of Party Committee of Funan County,Funan 236300,China) Abstract:The authors of this paper have carried out an investigation and empirical study of the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rural contracted land circulation in Funan county,Anhui Province,ho— ping to help speed up land transfer.Based on the study,they discuss,in this paper,the condi— tions of rural contracted in Funan county,propose a theoretical model of land circulation(game mode1)and make some suggestions for increasing rural contracted land circulation in the county, such as reference to French rural land circulation policies. Key Words:contracted land circulation;urbanization;Funan County,Anhui Province 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碎化的局限性日益显露,加 速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化农业,实现土地由细碎化经营 会,16O多万人,总耕地面积约有145万亩。 安徽省农村承包地土地流转的特征是小规模、小范围、 到成片的规模化经营的转变已经迫在眉睫。为从理论和实 践操作层面解决这个问题,本课题组对安徽省阜南县土地流 转现状及问题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并把重点放在该县农村承 包地的土地流转方面,对目前承包地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 短期化和不规范,近几年才开始加速发展。具体到阜南县, 县政府虽然成立了土地流转领导小组,专项管理农村土地流 转,但是,阜南县的土地流转与本省其他县市相比,规模、范 围更小,承包期限更短,流转速度仍然相当缓慢。 2009年5月调研显示,安徽省阜南县土地流转41 020多 亩,约占阜南县耕地面积的2.8 。从总量上来看,土地流转 成因及对策等等做了调查和实证研究。 一、安徽省阜南县承包地土地流转的现 状、问题及成因 (一)承包地土地流转的现状 安徽省阜南县位于淮河中游北岸,素有“皖西北南大门” 之称。该县辖29个乡镇和1个省级工业园区,345个村委 的发生率偏低。截止到2013年,阜南县的土地流转面积虽然 增长加快,但是与其他县市相比,还落后甚远。如表1所示, 与太和县相比相差2.7个百分点,与界首市相比相差1O个百 分点,与临泉县相比更是相差了24.5个百分点①。 ①阜南县的数据来自“阜南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领导小组”,其他县数据来自其县政府网站。下文涉及数字处不再标注。 收稿日期:2014—03—13 基金项目:2013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AHSK12—13D81);2013年安徽省阜阳市社科规划基金项目(FSK2013043) 作者简介:谢荣珍(1977一),女,安徽阜南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三农问题研究。 ・ 74・ 唐山学院学报 第27卷 表l 1013年阜阳市各县土地流转面积及占本县耕地比重比较 本l3],它为什么能流转呢?经过调查实证可知:第一,土地流 转转让的是经营权。“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含义是,拥有土地 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也 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l4]。第二,收益需求的推动。规 模经营土地收入的增加,会提高农民务农的积极性,一些农 阜南县l临泉县太和县界首市 土地流转面积(hm。) 5 800 34 600 10 000 7 446.7 土地流转占本县耕地比重( )6.0 30.5 8.7 i6 (二)承包地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1.土地经营收益与转让费用之间存在不公平现象 民就会转入农村承包土地,大规模地经营,提高流转后的效 率。因为原来土地是平均分配的,比较细碎,规模较小,收入 阜南县里具有土地承包权和使用权的农户在土地流转 中,所得的收益仅为流转时每亩地的转让费用,而不是源于 提高了的土地经营收益。比如阜南县的三塔镇大塘村,从 较少,农户要想增收,就得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从而推动了 土地流转。第三,政策的鼓励。 20i1年起,农民赵学广以每亩每年1 000元的价格承包大塘 村的6O多亩土地。仅就赵学广的春季西瓜经营收人来说, 每亩就收入15 000元,这与原本具有土地承包权和使用权的 农户所得转让费1 000元相比,相差甚远,显然是不公平的。 这种现象不仅阜南县存在,安徽全省均普遍存在。这正如全 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檀江林所 说:“就土地流转而言,农民所得到的收益仅为流转时每亩地 的转让费用,并没有分享到土地规模化经营而提高了的收 益。农民的收入增加是来源于从农村转到城市的劳动力收 入提高,而非源于提高了的土地经营收益,这对具有土地承 包权和使用权的农户而言,显得不公平。”l112。 2.土地经营投入受制于许多因素 大部分的土地流转期限较短。大部分具有土地承包权 和使用权的农户虽然离开了土地,但只是暂时的,他们大多 处于不稳定状态,一旦在城市里失业,就会回到自己的土地 上继续种地,为了便于收回自己的土地,他们宁愿低价转给 亲戚或朋友。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整个世界,民工返乡现 象普遍存在。阜南县的农民也一样,返乡后,从亲戚朋友那 里要回自己的土地继续种植的比比皆是。从心理上讲,在家 乡拥有几亩地,使他们觉得生活有保障。这些现实和心理因 素的制约,使得承包地土地流转期限根本无法太长。调查显 示,阜南县的承包地土地流转i年期占7o ,2至5年期占 2O ,5至10年期限仅有10 。 这种情况使种粮大户的发展遇到诸多难题。一是筹集 资金困难。种粮大户大多是农民,存款不多,为了以备不时 之需,还要有所留存,而“适度规模经营”种植却需要投入大 量资金l2]。如果申请贷款,农业信用额度又是有限的。二是 担心蚀本。由于土地流转期限的不确定,那些拥有国家扶植 创业无息贷款的农民,多数对大量资金投入也持谨慎或观望 态度。他们拥有的为期两年的3万元贷款,如果全部投入, 一旦土地承包者收回土地,就很可能得不偿失,更坏的结果 是期限到了,无力还贷。这些制约因素使种粮大户的经营发 展遭遇阻碍,使承包地土地良性流转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 响,进而影响的是土地的规模化、现代化经营。 (三)承包地土地流转的原因 “具有公共性、稀缺性和位置稳定的土地”是不动资 二、安徽省阜南县承包地土地流转的理 论分析 (一)承包地土地流转的条件 I.整户劳动力规模化非农转移是加速土地流转的前提 一般农户是三口之家,两个大人加一个孩子,也就是说 拥有两个劳动力的家庭极其普遍。按照非农就业状况,将阜 南县农户划分为三类:一人务农(此人非农就业机会极少), 一人在外县非农就业的农户为I类;两人既务农又能在阜南 县非农就业的农户为II类;整户在外县非农就业的农户为 III类。III类农户因为容易发生土地流转,在此暂且忽略,仅 对I类和II类农户的情况进行分析。 对I类农户来说:不流转的效益一一人的农业经营收 益;流转的效益一流转收益+一人非农就业的收入;流转的 净效益一流转收益一一人的农业经营收益+一人非农就业 的收入。 对II类农户来说:不流转的效益一二人的农业经营收 益;流转的效益一流转收益+二人非农就业的收入;流转的 净效益一流转收益一二人的农业经营收益+二人非农就业 的收入。 如果土地流转收益的机会相同,I类农户与II类农户就 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如果流转收益大于一人的农业经营收 益,I类农户会选择流转出土地;II类农户在流转收益大于二 人的农业经营收益情况下,也会流转出土地。但是只要流转 收益小于一人的农业经营收益,不管一人非农就业的收人大 于一人的农业经营收益,还是一人非农就业的收入小于一人 的农业经营收益,I类农户都不愿流转出土地,因为I类农户 中的一人非农就业机会极少,如果流转出土地,利益就会受 损。而II类农户则不同,如果流转收益小于二人的农业经营 收益,只要二人非农就业的收入加上流转收益大于二人的农 业经营收益,就有人愿意流转出土地,因为这类农户觉得利 益没有受损。 多于两个劳动力的家庭,有部分劳动力在家务农的,可 以划归I类农户。比如有两位老人在家,儿子儿媳和孩子都 在外地打工。这样的家庭:不流转的效益等于二人的农业经 营收益;流转的效益等于流转收益加上二人非农就业的收 第5期 谢荣珍,谢法忠:城镇化进程中的阜南县农村承包地土地流转探析 ・ 75 ・ 入;流转的净效益等于流转收益减去二人的农业经营收益加 上二人非农就业的收入。如果流转收益大于二人的农业经 营收益,这样的农户会选择流转出土地。但是只要流转收益 小于二人的农业经营收益,不管儿子儿媳非农就业的收入大 于二人的农业经营收益,还是儿子儿媳的非农就业的收入小 于二人的农业经营收益,这类农户都不愿意流转出土地。 多于两个劳动力的家庭,没有一个劳动力在家务农,全 部在外非农就业的,可以划归III类农户;如果农忙时全部劳 动力都在家干农活,农闲时都能非农就业的,可以划归II类 农户。农户是否流转出土地的选择,同上面II类和III类 农户。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三类农户的比例取决于非农就业 机会的多少。如果当地非农就业机会较多,II类农户就会较 多;如果外县非农就业机会较多,I类和III类农户就会较多。 如果增加阜南县非农就业机会,II类农户就会增多;如果增 加流转收益,I类农户就会增多。 如果不考虑土地流转转入方的利益,一味进行行政干 预,提高供给方的流转收益,那么土地的转入方就可能大规 模地非粮化经营,以提高效益,因为种粮食的效益不会因为 土地的规模经营而提高。这样就会造成粮食减产,不利于农 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单靠压低流转价格,则I类农户的利 益就会受损。 由此可见,只有在非农就业机会增多的情况下,才有可 能实现整户劳动力规模化非农转移,也才有可能产生可供流 转的足够的土地。 2.提高农户的非农收入是加速土地流转的根本 大多数农民往往以家庭效益最大化为驱动力,并据此决 定是流向城市还是驻守农村。非农收入与务农收入之差越 大,流向城市的农户越多。 3.提高非农就业的稳定性是延长土地流转时间的保障 阜南县大部分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不稳定,一旦失业即 回村种地的心理普遍存在。因此,他们宁愿选择亲朋好友作 为承包地土地转让的流入方,一亩地的转让费也就在100元 左右,图的是失业回家可随时收回自己的土地。这种现象的 普遍存在使土地流转期限呈现不确定性,转入者无法安心将 好不容易筹集的资金投入土地。因此,要加速承包地土地流 转,就必须提高非农就业的稳定性。 4.土地规模经营是土地流转的内在激励 土地流转的目的是促进农业现代化,而土地规模经营使 农业现代化成为可能。因为土地规模经营可以投资使用像 大型联合收割机一类的现代化农业机具。土地流转中的流 人方是主动需求方,一般需要一定的经营规模,以实现商品 化经营与利润最大化,这是增加农业投资的内在激励。 (二)承包地土地流转的理论模型:博弈模型 安徽阜南县的承包地土地流转基本上有两类。第一类 是流转给亲戚朋友(简称亲友小户);第二类是流转给种植大 户(简称种植大户)。第二类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一致。 以下来构建土地流转的理论模型。见图1。 种植大户 亲友小户 图1 目前的土地流转 农户流转给亲友小户的优点是:当失业时,可以随时收 回自己的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的优点是价格可以高一些, 但收回土地得有条件。 为了实现规模经营,种植大户需要维持一定的经营规 模,因此需与许多个农户签订合同。假设一户打算转给亲友 小户的,每年租金为F1;打算转给种植大户的,每年租金为 F2,种植大户答应这家农户第卜 1年后退给不影响规模经 营的相等质量和距离的土地。第1+1年这家农户转给亲友 的收益为s1,转给种植大户的收益为s2。第卜 1年的收益 比较如下: S1一(j+1)年的农业经营收益+J×F1, S2一(I+1)×F2。 种植大户1年的收益包括1年的农业经营收益、规模化 经营的节约成本、优化农业结构带来的效益,去掉1年租金。 如果S2<S1,这家农户明显会把土地租给亲友,如果S2> s1,这家农户就会把土地租给种植大户,这时,只有提高租金 才有可能让s2>S1,而提高的租金又要小于规模化经营的 节约成本与优化农业结构带来的效益之和,否则种植大户无 利可图,就没有租入土地的积极性。这时县政府可以确定一 个能够为大家所接受的地租水平。 如果种植大户违约,将需要付出违约金F3,那么农民的 收益S3一(J+1)×F2+F3,这时如果提高违约金,种植大户 就有可能不敢违约。但是这家农民可能不相信种植大户,害 怕无地可种,如果失业了怎么办?这时县政府可以出台一些 规章制度,妥善处理转让土地的农民和种植大户的关系,排 除不利于土地流转的因素。见图2。 守信 (s2¥>S1 ̄,土地易于向种植大户流转) 图2行政干预下。加速土地流转 三、加速安徽省阜南县承包地土地流转的 政策建议 实证调研和理论分析的最终目的在于,制定切实可行的 加速土地流转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应该是目前地方政 府所没有做到或尚未预见到的。 ・ 76 ・ 唐山学院学报 第27卷 (一)通过技能培训提高种粮大户的综合素质 从阜南县现有推动土地流转的对策来看,政府部门仅对 非农就业人员进行培训,而没有为务农就业人员提供培训服 务,尤其是关乎种粮大户提高经营能力的培训,更是未见开 展。“种粮大户是土地规模经营的主体,其经营管理素质的高 低直接影响农田的收益。政府可以通过组建种粮大户协会、 促进种植大户经验交流和举办各种培训班等举措,切实提高 种粮大户的整体素质。 ̄[1132因此,通过开展有组织、有计划、有 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来提高种粮大户的综合素质,是阜南县政府 为加速土地流转,提高土地经营效益所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二)政府给非农就业农民发放终身养老金,鼓 励农场式规模经营 阜南县目前的农村社会背景和二战后法国的社会背景 有类似之处:二战后的法国,许多农村年轻人涌向了城市,务 农人员大量减少,农业人口老龄化、兼业化现象普遍存在。 为此,法国政府在1962年专门颁布《农业指导补充法》,其中 规定:对离开农业的农民发放终身养老金,促使他们离开农 业,让出来的土地主要用于扩大农场规模。另一方面,在农 村实行退休金制度,以解决土地集中后带来的部分社会问 题。阜南县可借鉴这一时期法国农村的土地流转对策,由政 府给非农就业农民发放终身养老金,推动土地流转,鼓励农 场式规模经营。 (三)城市保障房要面向来自农村的非农就业户 凡是从农村出来且在城市就业的农户,政府通过综合考 量收入高低等条件为其提供福利性安置房,让农民工的老人 和孩子有房子住,有受教育的权利,帮助非农就业的农户在 城市中安家落户,促使这些进城务工的农民下决心离开土 地,使承包地土地流转的时间得到保障。 (四)土地流转的模式要多样化 理论模型可以推广,但是阜南县仅耕地面积就约有145 万亩,地域宽广,各个乡镇、村存在贫富悬殊和地区差异,在 土地流转中会有不同的问题出现。对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针对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切忌“一刀切”,保证 土地流转模式的多样化,才有利于公平和效率的提高。 (五)农村宅基地实行市场化,促使农户向非农 户转移 如果农户的原有宅基地可以买卖,一些农户将其卖掉之 后,就可以拿着这笔钱到城市里改善生活。调研显示,王堰 镇是阜南县较为贫困的乡镇,有很多农户在外打工多年,有 的还在城市里买了房子,但他们的宅基地却一直闲置着。如 果实行市场化,有偿流转他们的宅基地,土地的利用率就会 提高。这也符合了十八大的精神:“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处 理好,要尊重市场规律,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要注意的是 县政府“应该将宅基地退出后对农民的补偿和安置工作作为 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看待,在补偿安置时更多地考虑农民的 家庭常住人口数,优先保障和改善退出宅基地的农民的居住 条件,为农民进城提供有利的政策条件”_5]。 四、结束语 安徽省的农村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1987年,阜阳市 成为全国首个改革试验区。如今城镇化进程中的阜南县农 村土地流转,已被列为安徽省农村改革的焦点和难点问题。 本文试图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层面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 参考,以期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檀江林,王峰,赵金华.和谐社会视域中的新农村建 设——基于安徽省的调查与实证研究[M].合肥:合肥 工业大学出版社,2O10. [2]黄建新,姜睿清,付传明.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土地适 度规模经营研究[J].求实,2013(6):94—96. E3]王国敏,翟坤周,周庆元.我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面临 的矛盾及化解对策EJ].理论视野,2013(8):32—35. [4]张红宇.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EM].北京:中国农 业出版社,2002:140. [5]彭长生.农民宅基地产权认知状况对其宅基地退出意 愿的影响——基于安徽省6个县1413户农户问卷调 查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3(1):32. (责任编校:白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