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梁单元的常用操作

梁单元的常用操作

来源:爱go旅游网
梁单元的常用操作 (1)

一、梁截面和实常数

梁单元是用有限元法进行梁柱体系分析时最常采用的单元类型之一。

梁单元是个线单元,需要另外定义其截面特性。

在ANSYS 中,梁单元的截面特性通常通过实常数来定义,但是,对于 BEAM44、BEAM188 和 BEAM189 也可以通过截面 (Section) 来定义梁单元的截面形状,或者定义 Section 后再由软件计算相

应的截面特性,再作为实常数输入。 下面叙述定义Section 的具体操作。

1 定义标准截面-菜单:

Main Menu > Preprocessor > Section > Beam > Common Sections > 出现标准截面定义对话框:

在对话框中:

(1) 给截面命名、选择标准截面形状;

(2) 选择节点偏移方法;

(3) 输入截面数据和选择截面网格粗细程度:

如果需要,可以修改截面的横向剪切刚度和添加分布质量(单位是质量/ 长度):

然后可以显示截面的形状和截面上的网格划分情况,以及有关的截面参数。截面上的网格是软件自动

划分的,用于计算截面的几何参数。 首先选择要显示的截面和是否显示截面网格:

然后显示所选择的截面形状和几何参数:

也可以对截面列表:

列表结果:

右图显示了列表的部分内容:

对于不能使用截面的梁单元,可以将列表数据作为实常数输入到相应的梁单元类型定义中。

需要时,可以删除已定义的截面:

2. 定义用户截面–需要先绘制相应的截面形状,然后将相应的AREA 定义为截面。操作过程如下:

(1) 绘制截面形状 - AREAs

(2) 对各线段设置网格尺寸: 对本例设置所有线段的单元长度为 4

设置网格尺寸之后:

(3) 然后定义用户截面:

ANSYS 并不马上生成新的截面,而是将新截面的数据写到一个“截面”文件中,如图,点击 OK 后将

在工作目录中生成截面文件

2-C18.sec:

(4) 为了使用新定义的截面,需要读入该截面文件:

然后可以绘制该截面:

3. 定义变截面梁 (锥形梁):

定义锥形梁之前,必须先定义锥形梁两端的截面,比如我们先定义两个矩形截面 beam-4 和 beam-5

如下:

然后定义锥形 (Taper) 截面:

采用 By XYZ Location 方法,定义截面 7:

使用截面7 对线段划分梁单元:

二、 为划分网格设置单元属性

在对实体划分网格之前,需要设置单元属性。一般有两种方法:设置默认属性和对实体设置属性。前者用于此后划分网格的所有实体,直到重新设置默认单元属性为止;后者只适用于被设置属性的实体。如

果同时采用了这两种设置,对实体设置的属性优先于默认属性设置。

下面分别叙述这两种设置单元属性的方法。

1 设置默认属性:

设置内容包括:单元类型、材料编号、实常数号、单元坐标系以及截面号。其中截面号和实常数号设

置一个即可,若同时设置,则以截面号优先。

然后选择线,划分梁单元:

为了显示梁单元的截面形状和方位,执行菜单:

Utility Menu > PlotCtrls > Style > Size and Shape > 弹出相应的对话框,在其中激活:Display of

Element

在显示梁单元时会显示其截面形状:

2 对实体设置单元属性: 下面选择一根线段设置单元属性:

对所选择的实体设置单元属性:注意:这里有一个方向点的设置。激活该选项,在对线段设置单元

属性兵点击 OK 后,将要求用户选择方向 KP 点。

选择线段的方向 KP 点:

对该线段划分网格,然后绘制单元,包括其截面形状。注意:由于定义了线段的方向 KP 点,所以

梁截面的方向与前面是不一样的,二者相差 90°:

看一下截面 C-180:

比较可见:

对于本例,由于线段平行 x 轴,如果不定义方向点,梁单元截面的 y、z 轴分别平行总体坐标系的

y、z 轴;如果定义了方向点,则截面 z 轴位于线段两端点与方向点组成的平面内。

如果线段是任意方向,不定义方向点,截面的方位较难控制;定义方向点,则截面的方位很容易确定。

因此,一般情况应该定义方向点,除非截面形状是圆形,则可以不定义方向点。

三、在梁单元上施加分布载荷

虽然梁单元是对线段划分网格得到的,但是在梁单元上施加分布载荷却不是在线段上施加分布载荷,

而是直接对梁单元施加分布载荷,菜单如下:

上页的对话框中,点击 ok 后出现如下对话框,定义具体的梁单元载荷。梁单元分布载荷的

方式有多种,以下是最简单的,均布载荷:

所定义梁单元均布载荷如下:

以下为在梁单元上施加分布载荷(压力) 时的有关选项:

1 分布载荷作用位置–上面对话框中的 Load Key 值–压力作用面 (face) 编号:

根据帮助文件中的有关内容 (如 BEAM4):

face 1 (I-J) (-Z normal direction) face 2 (I-J) (-Y normal direction) face 3 (I-J) (+X tangential direction)

face 4 (I) (+X axial direction) face 5 (J) (-X axial direction) (对于反向载荷使用负值)

或见下页图。 图 4.1 BEAM4 几何

图中带圆圈的数字对应分布载荷定义对话框中的 Load Key;

右下角小图中的 T1~T8 为单元节点 I 和节点 J 处的各四个温度定义值。

2 定义线性变化的分布载荷

在定义梁单元分布载荷的对话框中,如果 VALI 不等于 VALJ,则定义沿梁长度方向成线性变化的

分布载荷:

3 分布载荷作用范围及梁单元中间的集中力

梁单元上的分布载荷可以值作用在梁单元的部分长度上,或者是个集中力,由定义梁单元分布载荷

对话框中下半部分的三个参数确定:

其中:

Ioffset 表示分布载荷的起始点到节点 I 的距离(从节点 I 到 J 的方向),Joffset 表示分布载荷的结束点到节点 J 的距离 (从节点 J 到 I 的方向);该“距离”可以是实际长度,也可以是与单元长度的比值。在 12 版之前,由相应梁单元的 KEYOPT(10) 设置 (0 表示距离为长度,1 表示距离为与单元长度

之比);在 12 版中由参数 LENRAT 设置。如果不输入 VALJ,默认等于 VALI。

如果 JOFFSET = -1,则 VALI 表示单点集中力,作用位置由 Ioffset 确定,而 VALJ 则被忽略。

在施加梁压力载荷对话框中设置线性变化的分布载荷:

在施加梁压力载荷对话框中设置单元中间的集中力载荷:

四、梁单元的后处理

梁单元的节点位移可以直接通过 Plot Result 输出:

但是梁单元的节点应力不能直接通过 Plot Result 输出:

同样,梁单元的单元应力也不能直接输出:

梁单元的应力必须以“单元表”的方式输出:

为进行单元表操作,首先需要从相应单元的帮助文件中找到应力项的标识,如 BEAM4 单元表

4.3 中的有关项:

有关项的一些解释如下:

假定要输出单元的最大、最小应力,首先定义单元表,在对话框中点击 add 添加单元表项:

注意:虽然要求输出应力,对梁单元却不能使用 Stress 对应的项。

从上面的表 4.3 中可以查到,Smax、Smin 的 item (项标识) 为 NMISC 它 (以及 LS、SMISC) 属

于“序列项”,以下添加节点 I 处的最大应力,序列号为 NMISC,1:

同样添加节点 I 处的最小应力,序列号为 NMISC,2:

而节点 J 处的最大和最小应力的序列号分别为 NMISC,2 和 NMISC,4。最终单元表的定义如下:

为了绘制或列表单元表数据,应当先在定义单元表操作中,点击 Update 按钮,以读取当前单元的结

果数据:

然后选择一个单元表数据项进行绘图: 如果选择在节点上不平均,显示为彩色的:

如果选择在节点上平均,显示看不出彩色:

也可以绘制应力变化云图:

或者弯矩沿梁长的变化曲线:

也可以对当前梁单元的单元表数据进行列表–一次可以列出多个数据项:

列表结果:

在列表的最后,会给出各表项的最大和最小值及单元编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