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对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策略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对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策略

来源:爱go旅游网
2019年第1期

园丁视点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对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策略

李小娟

(广州市增城区荔江小学 广东 广州 511000)

摘 要:随班就读儿童与正常儿童身心发展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时常会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一定的困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如何对待随班就读学生,一直是个热点也是难点问题。教育孩子的首要条件就是要爱孩子,只有爱孩子,我们才会想方设法去帮助他们。随班就读儿童同样有受教育的权利和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引领帮助这些孩子融入普通孩子的群体,更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将来适应社会、立足社会,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这也是我们教师的职责。

关键词:爱;随班就读儿童;教育策略一、沟通——了解成因

小王是我四年级教的一个学生。在接这个班之前,我就已了解到他的“事迹”,上课随意跑动,敲打桌子,大声喧哗,打骂同学、老师,一发脾气就把自己全身的衣服脱光……

开学没多久,他就给我来了个连环下马威。上课,我音量稍大点,他以为我批评他,在班里大喊大叫,在地上打滚,表示;老师提问,没及时提问到他,他就跑上讲台来,在黑板上乱画;我批评违反纪律的同学,他拿着班里的铁垃圾铲跑上讲台砸我;他打同学,我批评他,他用粗口骂我,跑上讲台来用手抓伤我手臂后,竟发了疯似的跑到教室外面的走廊,作势要从5楼跳下去,我和学生把他紧紧抱住,叫他们三年级的班主任过来才把他劝回教室。回到教室,他又旁若无人地坐在座位上玩他的玩具。我将他的情况反映给家长,家长只是不断地跟老师道歉;反映给学校,学校也没有解决的办法,只是叫老师多理解他,多包容他,尽量不要让他伤害到同学和他自己。所以,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第一次遇到这样的特殊孩子,让我感到手足无措。几乎整天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身上,完全影响了我正常的教学工作,甚至扰乱了我的生活。因为他伤害、影响了其他孩子,所以家长找我投诉、理论,希望我跟学校沟通,把他调离这个班。我很苦恼,有时甚至抱怨,不知接下来该怎样做。

理解是需要沟通的,只有沟通才能增进理解。针对小王同学这种情况,我联系他父母,与几位科任一起反映小王在学校的情况,也向他们了解小王在家的表现,如果的确情况严重的话,建议家长把孩子送去特殊学校。没想到家长竟然说自己的孩子很好,在家一切正常,只是比较调皮,他回家会好好教育他。如果把孩子送去特殊学校,就相当于给孩子贴上了标签,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希望老师能多关注他、包容他。小王的父母都是公务员,家庭经济条件较好,而且他父亲还是单位里的领导。他们不肯承认、也不肯面对自己的孩子的“与众不同”。

面对家长的不配合,我向家长明确了我的想法:作为一名母亲,我能理解他们的心情,我找家长来了解情况,是为了更好的帮助孩子、教育孩子,而不是排斥他。家长看到了我是真心想帮助孩子,才跟我坦承:其实在小王很小的时候就发现他与别的孩子不一样,带他去医院检查,最后检查的结果是患有轻度的自闭症。家长一直都有带他看医生、作治疗,医生说他的情况已经好了很多了,在家他情绪也会波动很大,但只要开电视给他看或给手机他玩,他就会很专注,不会出现在学校这种行为。

二、分析——寻找对策

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我了解到家长对他的教育很重视,父亲对他是有点溺爱的,哪怕他做了错事,也从来不会责骂他,只是温和地和他讲道理。母亲对他则是严慈相济,但因为从小到大,是母亲管他的时间较多,对他有时也会情绪失控,狠狠地打骂

他。

从与家长的沟通和小王的表现分析,小王这样的表现一方面是因为他有轻度的自闭症,但另一方面也与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有关。我还了解到,之前老师都怕他会做出过激的行为,总是迁就他,哪怕他做错了事也不敢大声批评他,一批评他,他就发狂,打骂老师。而上了四年级,换了老师,新老师没有像以前的老师那样迁就他,所以他就一而再再而三地试探老师的底线,最后知道老师怕他跳楼,他就作势要跳楼。

摸清了小王的基本情况后,我和他父母一起,精心制定了个别教育计划,积极探索适合他的教育教学方法,将特别的爱给了特别的他。

三、学习——寻求方法

作为一名母亲,我很同情和理解家长。孩子特殊,并不是他的过错,他甚至对自己的特殊都毫无察觉与自我认知,我不应该拒绝他在健康的集体生活中学习。我向1-3年级教过他的科任老师请教,了解他这几年的学习、生活情况,学习安抚他情绪的方法;向家长了解医生的建议,结合医生的建议去帮助他;向学校特教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分析他的心理特点,并给出对策;向书本取经,看有关儿童孤独症及儿童心理学的书,如《孤独症儿童的行为教学》、《孤独症孩子希望你知道的十件事》《特殊儿童心理学》《学生情绪问题与教育方案》等,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维护、特殊群体的表现及其应用、家庭教育的引导和梳理,等等。此时,仿佛柳暗花明,原来一直的抱怨已荡然无存,相反,沉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我更加努力学习,理由很简单,我想帮助需要我帮助的人。

四、帮助——给予希望

为了使有特殊需要的孩子获得更好的发展,我把更多的爱心倾注在小王身上。

1.家校联盟

一个人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才会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才会勇于表现自我。为此,我抓住一切可以施教的时机,课堂上,我有意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有点滴进步,我就及时表扬,树立他的自信。但当他违反纪律时,我会课后单独批评教育他,从一点点细微的小事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偏爱。课后,我利用从书上学来的知识,从他的点滴言行中去寻求教育的突破口,不断地与他谈心,让我逐渐地走进他的内心。他会与老师分享他看的电视、玩的游戏,还会从家里带水果来给老师吃。另一方面,我也请家长配合老师的教育,在学校有点滴进步,家长也及时表扬。家长在家还要根据医生的建议通过游戏训练,提升他各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艳霞.浅谈对随班就读儿童教育的几点策略[J].知识文库,2018.(09):230.

14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