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山村位于安吉县递铺镇西北部,西苕溪北岸。全村面积10平方公里,辖有13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人口2510人,其中党员98名。全村10年人均收入达14000余元,集体收入超过100万元。
康山村在成功创建“中国美丽乡村”过程中,按照“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把握发展机遇,发挥当地产业优势,坚持统筹规划,做强工业,做大农业,做亮中心村,做优环境,因村制宜搞创建,根据条件搞整治,抢抓机遇,创新破难,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实效。
康山村立足于本村实际,全力打造“中国美丽乡村”的精品村,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为创建“市级信息化示范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将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加强队伍建设,制定创建目标.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村庄基础建设和为民服务的一项重要工程。康山村两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2011年建立了创建市级信息化示范村工作小组。由支部书记鲁健民担任创建小组组长,陈政担任村信息化建设负责人,并由村大学生村官担任此次创建工作专职管理员,负责村综合服务平台、网页的日常维护及管理。并制定2011年度康山村信息化建设工作计划及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安全管理等相关制度。
二、加大投入力度,确保顺利开展。
2011年,康山村将信息化建设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到本村年度经费安排,总计划投入2万元作为信息化建设项目资金,确保信息化建设顺利开展。通过一年的努力,现已完成康山村信息化平台多功能厅建设,配备新的空调、电脑、投影仪等,并按上级要求,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并上墙,现总计已投入资金5万元。
三、加强管理力度,充分利用资金.
加强对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利用率的监管,结合农村党员干部远教平台,确保每月定期组织开展活动4次,并按群众需求适当增加活动次数,学用成效明显.按规定对定期学习内容要做好记录,组织学习完成度直接与管理员的年终奖励挂钩,并定期对学习记录进行突击检查。要求平台管理员,要严格按照群众需要学习什么,就播放什么的节目内容的原则,为群众提供良好的平台保障。
四、结合技术优势,拓展平台作用。
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万村联网、农民信箱等技术的优势,多次邀请镇农办相关负责同志,举办信息化技能培训,对相关农业知识进行现场指导。每月定期公布农产品的相关价格信息,给老百姓带来看得见的实惠。
通过农村信息化示范村建设,我村的信息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信息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村民的信息化观念得到增强,尽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还是看到有一些问题存在,如网络入户率还不高,普及还有一定的难度,远程教育和农民信箱管理和维护还不够完善。今后,我们将加倍努力,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围绕信息化示范村的建设目标,继续抓落实,为早日实现农村的信息化、网格化而奋斗。
康山村委会
2 0 11年1 1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