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及讲稿
课程名称 教 师 题目章节 教材名称 出 版 社 教 学 目 的 要 求 教 学 难 点 年级 职称 授课专业 授课方式 消化内科 大课 学时 1 第四章第十二节便血 《诊断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 版次 陈文彬,潘祥林 第7版 1 熟悉便血的病因。 2 掌握便血颜色与出血部位的关系。 1 便血的临床表现。 2 便血常见的伴随症状及其相关的病因。 3 便血的问诊要点。 1 消化道出血的一些基本定义,如便血、隐血便、柏油便等。 2 便血的常见病因。 教 学 重 点 3 便血颜色与出血部位的关系。 4 用隐血试验结果判断便血应注意的问题。 5 便血常见的伴随症状及其相关的病因。 外语全英文 要求 教学方法多媒体幻灯和图表 手段 1 《现代胃肠病学》.潘国字,曹世殖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4. 2 Walter L. Peterson.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M]. TEXTBOOK of MEDICINE, 18th edition, 参考edited by James B. Wyngaarden and Lloyd H. Smith. 1988, W.B. Saunders company. 796-799. 资料 3 Loren Laine. Acute and Chronic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Sleisenger& Fordtran’s Gastrointestinal and Liver Disease, 6th edition, volume 2, edited by Mark Feldman, Bruce F. Scharschmidt and Marvin H. Sleisenger. 2001, W.B. Saunders company. 198-219 教研 室意制表时间:2005年8月 1 见 教学组长: 教研室主任:陈建斌 2009年 09 月 01 日 制表时间:2005年8月 2
教学内容 辅助手段 时间分配 便 血 概述 是指消化道出血,血液由肛门排出。便血颜色可呈鲜红、暗红或黑色。少量出血不造成粪便颜色改变,须经隐血试验才能确定者,称为隐血(occult blood)。上消化道出血常表现为黑便,下消化道出血表现为暗红色血便。 注意: 与假性便血鉴别 大便颜色受药物、食物影响而呈红色。如:酚酞类泻药、大量番茄等。 8:50am (5min) Example Example 8:55am (8min) Picture 3
病因 A: 下消化道疾病 小肠疾病:小肠感染、憩室炎 结肠疾病:结肠息肉或结肠癌,炎症性肠病 直肠肛管疾病:痔、肛瘘 血管病变:血管畸形 B: 上消化道疾病 消化性溃疡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Mallory-Weiss 综合征 制表时间:2005年8月
C:全身性疾病: 出血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 常见病因: (a) 憩室炎 (b) 血管畸形: (c) 肿瘤: (d) 炎症性肠病 临床表现 1、临床症状轻重与出血量、速度相关。消化道出血每日在5ml以下者,无肉眼可见的颜色改变,称为隐血便,隐血便需用隐血试验才能确定。 2、便血的颜色取决于消化道出血部位的高低、出血量大小、在肠内停留时间的长短。 部位越低,颜色越鲜红,部位越高,颜色越暗黑。 出血部位 出血量 出血速度 在内脏停留时间 伴随症状 红/棕色 低 大 快r 短r 黑色/柏油样 高 小 慢 长 9:03am (15min) Form Example Example 9:18am (7min) Example 9:25am (5min) 制表时间:2005年8月 4
1、 腹痛:便血伴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应见于消化性溃疡,腹痛时排血便或脓血便,便后腹痛减轻见于细菌性痢疾。 9:30am (End) 2、 里急后重:腹痛伴里急后重提示直肠肛管疾病,见于痢疾、直肠炎、直肠癌 3、 4、 发热:便血伴有发热见于传染性疾病。 全身出血倾向:便血伴有皮肤黏膜出血者见于传染性疾病及血液疾病。 5、 6、 问诊要点 皮肤改变:便血伴有蜘蛛痣及肝掌,见于肝硬化门脉高压有关。 腹部肿块:肿瘤(肠道淋巴瘤)、结核、肠套叠、Crohn病。 1、是否便血 2、便血的病因和诱因:如不洁饮食史 3、便血量: 4、患者的一般情况
制表时间:2005年8月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