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健乐
(保定市莲池区利民街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科 河北 保定 071000)
【摘要】:目的:探析中医辩证治疗在糖尿管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2-2019.2,对本院接诊的72名糖尿病患者展开调研研究,分为X组和Y组,X组给予西医治疗,Y组在X组基础上增加中医辩证治疗,通过疗效评级为指标对比评价X组与Y组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Y组有效等级以上调研者占比为94.44%,显著高于X组(有效等级以上调研者占比为83.33%)。结论:中医辩证治疗在糖尿管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808(2019)23-162-01糖尿病具有病程长,难以治愈等特点,是困扰人类健康的一种主要疾病类型,临床上对于此类患者主要采用降糖药及胰岛素等西药治疗,但西医治疗存在治标不治本,疗效不佳等不足[1]。本医院临床上对此类患者应用辩证中医治疗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实验探析中医辩证治疗在糖尿管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8.2-2019.2,对本院接诊的72名糖尿病患者展开调研研究,按数字随机分为X组和Y组,均包含36名调研者。其中男女调研者占比:X组为19:17;Y组为20:16。调研者年龄X组处于34-77岁之间,平均数值为(52.5±5.4)岁;Y组处于33-78岁之间,平均数值为(52.3±5.6)岁。调研者病程X组处于2-13年之间,平均数值为(6.3±0.7)年;Y组处于2-13年之间,平均数值为(6.4±0.8)年。X组和Y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本次调研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所有调研者均同意接受本次调研研究,并签订同意书。
1.2研究方法,X组采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其采用的具体治疗措施为:按照每天0.5g的服用剂量给予所有调研者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同时针对患病时间大于3年的调研者给予胰岛素治疗,其中早上应用长效胰岛素一次,早晚各应用中效胰岛素1次,同时餐前半小时应用短效胰岛素1次。Y组在X组基础上应用中医辨证疗法,具体措施包含:针对肾阴亏虚型调研者,采用的治疗中药为六味地黄汤,其组方(一副)包含知母、茯苓、山萸肉、黄柏、山药、牡丹皮、泽泻和熟地各15g,麦冬、沙参、枸杞子和龟板各10g。针对燥热伤肺型调研者,采用的治疗中药为消渴方和二冬汤,其组方(一副)包含知母、麦冬、花粉和沙参各15g,竹叶、葛根、黄芩和玉竹各10g,生地30g,甘草5g及人参、黄连各6g。针对胃燥津伤型调研者,采用的治疗中药为消渴方和玉女煎合二冬汤,其组方(一副)包含知母、生地、麦冬和天冬各15g,花粉、黄芩、葛根和黄连各12g,玉竹、党参、五味子、牡丹皮和石斛各10g。针对阴虚阳浮型调研者,采用的治疗中药为一贯煎,其组方(一副)包含郁金、川楝子、生地、地龙、白芍和枸杞各10g,生草5g,首乌20g,沙参、丹参和赤芍各15g及当归9g。针对阴阳两虚型调研者,采用的治疗中药为金匮肾气丸,其组方(一副)包含泽泻、山药、茯苓、熟地、牡丹皮和山芋肉各15g,知母、覆盆子、蛤壳、肉桂、黄芪、桑螵蛸和金樱子各10g。
1.3评价指标,为有效对X组和Y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本实验选用疗效评级为指标进行测评。其中疗效依据调研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血糖指标情况划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其中调研者主要临床症状完全改善,空腹和餐后2h血糖指标检测结果均正常,将此类调研者疗效归为显效;调研者主要临床症状较治疗前一定程度好转,空腹和餐后2h血糖指标数值较治疗前下降大于20%,将此类调研者疗效归为有效,如果调研
者评分未达到上述标准要求,将此类调研者疗效归为无效[1]。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对结果进行分析,有效等级以上调研者占比等指标应用定性数据(%)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年龄等指标应用定量数据(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3]。
2.结果
X组和Y组疗效评级对比分析结果显示:Y组疗效评级中,其中21名占比58.33%调研者达到显效等级,13名占比36.11%调研者达到有效等级,2名占比5.56%调研者疗效评级为无效。X组疗效评级中,其中16名占比44.44%调研者达到显效等级,14名占比38.89%调研者达到有效等级,6名占比16.67%调研者疗效评级为无效。Y组有效等级以上调研者占比为94.44%,显著高于X组(有效等级以上调研者占比为83.3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糖尿病具有病程长,难以治愈等特点,是困扰人类健康的一种主要疾病类型,临床上对于此类患者主要采用降糖药及胰岛素等西药治疗,但西医治疗存在治标不治本,疗效不佳等不足。中医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由来已久,医院通过详细分析糖尿病患者的中医症型,根据患者中医症型进行辩证施药,与西药联用,有效提高糖尿病治疗效果。其中针对肾阴亏虚型患者应用六味地黄汤治疗具有温肾助阳的功效。针对燥热伤肺型患者,应用消渴方和二冬汤治疗具有清热复津的功效。针对胃燥津伤型患者应用消渴方和玉女煎合二冬汤治疗具有生津旺血、泻火清热的功效。针对阴虚阳浮型患者应用一贯煎治疗具有化瘀活血、养阴益气的功效。针对阴阳两虚型患者应用金匮肾气丸治疗具有温阳育阴的功效。上述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对糖尿病患者应用中医辩证治疗,有效等级以上患者占比为94.44%,显著高于西药治疗(有效等级以上患者占比为83.33%),说明中药辩证治疗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中医辩证治疗在糖尿管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刘紫凝,曾佳媚,卢海伟,等.社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及危险
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2(13):57-60.
[2]沈丽芬.中医辨体调质护理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观察[J].中
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44(17):99-100.
[3]王立强,周静鑫,苗桂珍,等.妊娠糖尿病中西医临床治疗的思考[J].中国实验方剂
学杂志,2019,16(06):10-17.
浅析便秘的中西医同步缓解疗法体会
徐成军
(思南县人民医院 贵州 铜仁 656000)
【摘要】便秘,意是闭塞不通。为“排便次数少,粪便干燥。“粪便干燥,大便困难而次数少的症状,也作便闭”。便秘是一个症状,是患者对排便状况不满意的一个主观表述,其可能是生理上的,也可能是心理上的,也可能是病理上的。
【关键词】便秘中西医、同步、缓解疗法【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808(2019)23-162-021.便秘的表现1.1排便次数少:正常的排便次数一日三次,一日两次,一天一次,两天一次,三天一次。1.2粪便干硬:粪便性状共7型:1、2、3型称为粪便干硬(羊粪球样粪便)。通常将1、2型称为干硬,3型称为比较干硬。
1.3排便困难:排便费力、排便时间长(>5分钟)、粪便不能排出、便后仍有便意,但能排出、运用开塞露、灌肠、洗肠、用手法协助。
1.4排便不尽:排便困难,便后仍有便意,自觉粪便没有排尽。肛门直肠炎症或其它因素刺激、便意明显、没有粪便、感觉异、心理因素。
2.便秘的病因2.1饮食因素:进食量过少、饮水量不够、纤维摄入不足、其它饮食因素(饮酒、嗜食辛辣、饮咖啡和茶等)。
2.1生活因素:不良排便习惯:包括不定时排便及排便时读书等、生活起居变化、缺乏体育锻练。
2.2精神心理因素:精神过度紧张、心理因素、惧怕排便。2.3滥用泻药:减肥、美容、排毒、追求排便时快感、寻找各种借口、夸大便秘的危害、医源性:食用剌激性泻药(含蒽醌类药物),如大黄、决明子、芦荟、番泻叶、果导片,易引起泻药型的便秘甚至黑便秘或导致结肠的炎症、息肉甚至结肠癌。
2.4药物因素:镇痛药:如吗啡、解痉药:如阿托品、抗酸药:硫糖铝、抗高血压药:硝苯地平、降血脂药:如消胆胺、抗心律失常药:如胺碘酮、镇咳药:如咳必清、可待因。
2.5神经激素因素:神经的损伤、神经系统疾患、消化道激素、类固醇激素。2.6疾病因素:肠道疾病、腹腔内疾病、肛管直肠疾病、直肠梗阻性疾病、肠道外疾病。3.便秘的分类:
3.1根据发病的部位①结肠传输功能障碍型(结肠慢传输型)②直肠排空功能障碍型(出口梗阻型)③混合型。
3.2根据病因分类①器质性便秘。②功能性便秘。3.3根据发病的时间:①急性便秘:粪嵌塞、肠梗阻等②慢性便秘。3.3根据便秘的严重程度:重:症状严重、持续。严重影响生活。不能停药或治疗无效;中:间于两者;轻:症状较轻,不影响生活,一般处理有效,无需或少用药。4.便秘的诊断4.1病史:排便频度、粪便性质、排便时间、排便持续时间、排便困难程度、发病的缓急、精神状况、伴随症状、诊疗过程、用药史。
4.2检查一般检查体格检查肛门指诊、内窥镜(直肠镜、结肠镜)、X线检查(结肠造影);特殊检查:结肠传输功能检查、排粪造影、肛管直肠压力测定、盆底肌电图检查、气囊逼出试验。
5.便秘的诊断标准:
目前国际有罗马标准和便秘诊断指南。国内有便秘诊治暂行标准和慢性便秘诊治指南。慢性便秘的罗马III标准:目前在临床、科研等工作中最常见的是罗马III标准。具备在过去6个月中至少12周连续或间断出现以下2个或2个以上症状:
5.1>1/4的时间有排便费力;
5.2>1/4的时间有粪便呈团块或硬结;5.3>1/4的时间有排便不尽感;
5.4>1/4的时间有排便时肛门阻塞感或肛门直肠阻;5.5>1/4的时间有排便需用手法协助;5.6>1/4的时间有每周排便<3次。在未服泻药的情况下不存在稀便,不符合IBS的诊断标准,同时可以除外器质性病变,可以称为慢性便秘。
6.便秘的治疗6.1一般治疗:认识便秘、足够的进食量、充分的饮水量、良好的饮食习惯、足量的纤维素、正常的排便习惯、良好的睡眠、适当的运动。
6.2中医辨证分型①实证:分为三种证型:第一、肠胃积热证,治法为泻热导滞、润肠通便,方用麻子仁丸。第二、气机郁滞证,治法为顺气导滞,方用六磨汤。第三、阴寒凝结证,治法为温里散寒通便,方用大黄附子汤。②虚证:分为三种证型:第一、气虚便秘,治法为益气润肠通便,方用补中益气汤。第二、血虚便秘:治法为养血润肠通便,方用四物汤、润肠丸。第三、阴虚便秘:治法为滋阴润肠通便,方用麻仁丸、增液汤。第四、阳虚便秘:治法为温阳通便,方用济川煎、温脾汤。③虚实夹杂证:
6.3中医外治:①针灸:治法为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寒证用灸法。选穴:主穴为大肠俞、天枢、支沟。随证配穴为热盛:加曲池、合谷;气滞:加中脘、太冲;气血两亏:加脾俞、胃俞、足三里;下焦虚寒:灸神阙,气海。②耳穴压豆:耳穴贴压疗法是用质硬而光滑的植物种子或具有一定形状和质地的药物及制品粘贴在耳廓表面的穴位上,并施加一定压力,以达刺激耳穴、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主穴为肺、脾、大肠、直肠、皮质下、便秘点。配穴为胃、腹、三焦。③穴位埋线:穴位埋线疗法,是将不同型号的羊肠线,根据需要埋入不同的穴位,通过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弱刺激作用(相当于持续留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选穴为天枢、腹结、足三里、支沟、大肠俞、会阳、委阳、腰奇。④中药敷脐:是将药物敷于患者的脐部,常用药物有沉香、炒莱菔子、生白术等。
7.外科治疗:
便秘除了外治治疗、药物治疗以及其它治疗方法以外,亦可以通过外科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主要应用于久治不愈的顽固性便秘通过保守治疗和其它方法都不能改善时考虑行手术治疗。
7.1结肠慢传输型:手术方法主要是全结肠切除术、次全结肠切除术、部分结肠切除术、结肠旷置术。
7.2出口梗阻型:主要包括直肠前突、直肠粘膜内脱垂(直肠内套叠)、盆底疝、会阴下降、耻骨直肠肌痉挛综合征、内括约肌失弛缓综合征。
8.便秘的预防:
不要夸大便秘的危害、不能滥用泻药、便秘的危险信号、咨询专科医生、去正规医院就诊、足够的进食量、良好的饮食习惯、充分的饮水量、足量的纤维素、正常的排便习惯(有规律的排便、不能忽视便意、不能蹲厕过久)、良好的睡眠、适当的运动。
—16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