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鸣沙声响

鸣沙声响

来源:爱go旅游网
鸣沙声响

晕开的阳光,配衬着金黄色的沙尘,和着鸣沙山的鸣沙声响,印着三危山的厚重。有些萧声意味的静而空的天地,略有些空远,绵长。沙土向着前方蔓延,像极了春天里肆意疯长的草,看不到尽头,即使在地天交接处。太阳就在远处的沙丘上静静看着这略有些苍凉的自然。

风在时光里来回穿梭着,迷乱了探寻的眼睛。西北大漠里,天地旷远,四野苍茫。一个显眼的影子缓缓移动着,像极了一个虔诚的朝圣者。他叫三危,自中原西行而来的一个青年画家。背上的背篓里,长长的画笔伫立着,极力地说着行者的身份。两天前,他是有一匹马的,只是两个小时前已经渴死了。此时的三危,一脸的困顿和疲惫,嘴唇已干裂开了口,囊里的水袋已滴不下一滴水。三危努力地睁着沉重的眼皮,恍惚看着眼前的沙土流转。

在不远处的沙丘上,隐然站着一个白衣女子,有着几分神然。轻盈的脚步朝着三危倒下的地方缓缓移动着。三危迷糊的双眼只看得一袭白衣的掠动,之后便真的睡去了。当他再次醒来时,已是在敦煌了。放在背篓里的画作已不见了,倒是多了个署名\"鸣沙\"的水袋。

敦煌的集市上,熙攘往复,一片喧闹景象。三危穿梭在人群中,用手摸着还略略有些晕晕的头,想着他那些心爱的画,还有那一袭白衣。

临行敦煌,他将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携带,藏着自己中原记忆的作品,也是为自己留个念想。画作丢失,三危心里难免可惜,可是行至敦煌了,三危较多的是兴奋。敦煌,三危一直神往着。很小的时候,他就常听起太爷爷说敦煌。

传说很遥远很遥远的时候,这里曾经生活着一个叫\"月氏\"的民族,他们以游牧为生。生活之余,他们开始在岩壁上记下他们生活的点滴……然后一年接着一年的延续,形成一种默契。三危喜欢这样一种延续,可以看到生活,可以看到思想,可以看到领悟。

脑子稍稍清醒,三危就打听上山的路。店小二告诉他,山上最近又开了很多石窟,外来了好多远处的画家。

亭台轩榭,护栏轩窗,都集聚了一种清新脱俗。对面的亭子里,坐着一个一袭白衣的女子,她静静观摩着手头的画,看不清思绪。

\"鸣沙,什么时候画的画?\"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一边倒着茶水,一边无意地问着。女子轻轻收起画,似乎没被这突兀的闯入惊扰。

\"已经搁了一段时日了,这是偶然从一个路人手里拿来的。\"

山顶的石窟里,三危静静凝望着四周的岩壁,想着要画些什么。洞口,柔柔的月光倾洒着,在这夜里,一袭白衣清晰可见。突然,一幅画出现在三危面前,三危吓了一跳。看着那幅画,三危抬眼环顾四周,没有任何动静。三危俯身拾起,缓缓打开,正是一个月前在沙漠中丢掉的画。三危向洞口跑去,只见一袭白衣向远方飞去,留三危满眼的惊奇。

不知过了多久,三危揉着眼睛,睁开眼。\"原来是做梦!\",摸着有些不清醒的头,三危想着,手里却拿着那幅画。他急忙冲向洞口,只看到满天的星斗。三危转回洞中,心里却有着难以说出的好奇。端坐在地,仔细想着梦中的那一幕,不经意扫向岩壁,脑中闪出灵感。三危起身,毫不迟疑地拿起画笔,肆意在岩壁上挥洒着……当三危满意地点上最后一笔时,一幅飞天图骤然出现。

太阳已经升起,三危伸伸懒腰,懒懒地朝着洞口走去。日出好美啊!三危惬意地躺下,朦胧间,他又看见了那一袭白衣向天空飞去的样子。

亭子里,一个慈爱的声音对着一个女子,\"鸣沙,姥爷不是告诉过你,我们月氏族是不能让凡人看到的。\"

\"我知道,可是为什么?我曾经问过你,现在能告诉我吗?\"

\"不能,也没有为什么,你只要记住就行。一旦你执意要爱着那人,对你对他都是灾难。\"语气瞬间变得严肃起来。老人的身影似乎更加苍老,慢慢消失在路的尽头,风中呢喃着一串叹息,绵长而又空洞。

三危下了山,在山下里游荡着。这里的一切他可是一直想去探寻。他去市集,好玩的好吃的,这里可少不了的,他怎可轻易忽略掉。他去寺庙,这里佛学笼罩,他可不想错过,去听听大师讲学,也让自己心无旁骛一回。

当他再次回到石窟,已是三年后。他提起画笔,驰骋在岩壁上,任意东西。一幅幅饱含底蕴的画作显现,三危仍旧画着,雕刻着。每天晚上,一袭白衣都会准时到来,静静看着,然后飘走。三危不知道,他也不能知道。凝视着那幅飞天,三危睡了,梦中,又看见那一袭白衣飘过。岩壁上已站满了画。

三危站在山顶,望着满天的星斗,轻松而又惬意。风吹起三危的长发,一袭白衣迎合而出。点点星光,洒在白衣上,女子双眼含笑,却透着隐隐的哀伤,洁净的脸上还是那一份脱俗。

三危没有惊讶也没有惶恐,只是笑着,\"我知道,你是真的存在。\"两人

笑着,淡然一切。星光的亮度不落一丝矫饰,照着山崖上两个人的背影。

\"不会再让你到梦中去寻我,当听到鸣沙声响,就代表着我在那。\"

\"如果相见真如太爷爷口中的传说一样,也没什么好怕。\"

月氏族曾有一个这样的传说,如果月氏族人让凡人知道他们的真容,见或被见的人在第二天晨起便会随着朝阳凝固成自然的一部分,树也罢,山也好,抑或是江河。从此生生世世,永远静默。

依旧听得鸣沙声响,依旧看得三危山的伟岸。因画而遇,又因遇而画,即使凝固成鸣沙,三危,却永恒地相依相守着,共同守护着一片文化的疆域。

夜夜鸣沙作伴,三危该不会孤独。三危存之,鸣沙依然鸣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