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试题库及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45题)
1.以下不属于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一般要求是( A )。 A.防护用品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B.使用前应首先做一次外观检查
C.劳动用品的使用必须在其性能范围内,不得超极限使用 D.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很复杂,在采取措施时,就应分清轻重缓急,优先解决事故树的关键基本事件和最重要事件。反映基本事件重要程度的是 ( C ) 。
A.事故百分比 B.临界重要度 C.结构重要度 D.关键重要度
3.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评价工作,属于安全评价类型的( A )。
A.安全验收评价 B.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C.专项安全评价 D.安全预评价
4.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是:( B )
A.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C.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5.某工人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后, 仍然未戴安全帽就进入现场作业施工。 从事故隐患的角度来说,这种情况属于 ( A )
A.人的不安全行为 B.物的不安全状态 C.管理上的缺陷 D.环境的缺陷
6.发现有人触电后,应立即切断电源,同时用木棒、皮带、( D )等绝缘物品挑开触电者身上带电物品。 A.铁棒 B.铜棒 C.玻璃 D.橡胶制品
7.指令标志的基本型式是( C )。
A.正三角形边框,颜色为图象是白色,背景是蓝色
B.正方开边框,颜色为图象是绿色,文字是白色,背景是绿色或红色 C.圆形边框,颜色为图象是白色,背景是蓝色
8.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机构执法人员,对辖区内列为重大事故隐患实行挂牌整治的生产经营单位,在挂牌整治期间的安全生产检查每月不得少于( A )次。 A.1 B.2 C.3
9.《浙江省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暂行规定》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障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 A )投入,保证和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A.资金 B.技术 C.人力
10.从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进行相应的
( C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A.专门的 B.厂级 C.车间级 D.班组级
11.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 B )方向疏散。 A.下风 B.上风 C.顺风
12.企业单位 ( A ) 依法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A.主要负责人 B.技术负责人 C.安全部门负责人
13.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 C )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A.经过评估 B.存在 C.可导致事故发生 D.不容忽视
14.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脏停止跳动,应竭力施行( C )和胸外心脏挤压。 A.按摩 B.点穴 C.人工呼吸
15.下列控制措施中不属于从源头控制粉尘危害的措施是( A )。 A.佩戴防尘护具 B.湿式作业 C.密闭 D.改革工艺过程
16.《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C)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A.本企业工作 B.本岗位工作 C.本职工作
17.职业病指( B )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D.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
18.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 A )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C.预防为主、治理整顿
19.制止“双违”是指制止( B )。
A.违反劳动纪律、违反企业制度 B.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C.违反作业规程、违反企业纪律
20.修改后的《刑法》第229条规定,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等职责的中介组织的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的,处( B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A.3 B.5 C.7
21.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机构执法人员,对辖区内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矿山、船舶修造等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每年不得少于( B )次。 A.1 B.2 C.3
22.一个完整的应急体系应由组织体制、运作机制、( D )机制和应急保障系统构成。
A.属地为主 B.公众动员 C.法制基础 D.分级响应
23.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A )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 A )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A.30,7 B.20,5 C.15,3
24.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评价工作,属于安全评价类型的 ( A ) 。
A.安全验收评价 B.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C.专项安全评价 D.安全预评价
25.指令标志的基本型式是( C )。
A.正三角形边框,颜色为图象是白色,背景是蓝色
B.正方开边框,颜色为图象是绿色,文字是白色,背景是绿色或红色 C. 圆形边框,颜色为图象是白色,背景是蓝色
26.影响人的安全行为的环境因素是( C )。
A.气质、性格、情绪、能力、兴趣等 B.社会知觉、角色、价值观等 C.光亮、气温、气压、温度、风速、空气含氧量等
27.《安全生产法》第九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 B )。
A.行政处罚 B.处分 C.追究刑事责任
28.各种气瓶的存放,必须保证安全距离,气瓶距离明火在(B)米以上,避免阳光暴晒。 A.2 B.10 C.30
29.《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 C ),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A.生活设施 B.福利设施 C.安全设施
30.安全生产“五要素”是指:( C ) A.人、机、环境、管理、信息 B.人、物、能量、信息、设备
C.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 D.监察、监管、教育、培训、工程
31.对于工作岗位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生产单位应该( B )。 A.不告诉作业人员,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惊慌 B.如实告知作业人员 C.有选择地告知作业人员
32.不属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的是( A )。 A.工伤保险的政策、法律、法规 B.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和方法 C.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等 D.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33.关于呼吸防护用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不要将呼吸器放在污染环境中
B.组装好后,放在干净的塑料袋中,保存在个人工具或指定位置:清洁、潮湿的地方
C.检查各零部件的状况,更换损坏部件 D.检查滤盒,如必要则更换
34.抢救烧伤人员时,不应把创伤面的水疱弄破,是为了避免 (C ) 。 A.身体着凉 B.扩大影响 C.伤面污染
35.全国消防宣传日是哪一天?( A ) A.11月9日 B.1月19日 C.12月9日
36.若皮肤沾上化学品,应( A )。
A.立即用清水缓缓冲洗患处 B.立即用布抹干 C.尽快完成工作后,就医治疗
37.化学品进入眼睛后应立刻(C ),并尽可能请医生诊治。 A.滴氯霉素眼药水 B.用干净手帕擦拭 C.用大量清水洗眼
38.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D ) A.4学时 B.6学时 C.12学时 D.24学时
39.焊机二次回路线的接头可采用( C )方式。 A.搭接 B.缠绕 C.压接
40.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 C )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A.经过评估 B.存在 C.可导致事故发生 D.不容忽视
41.发现有人触电,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 )。 A.立即用手去抱触电者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进行抢救 B.先拉开开关或拔出插关,再进行抢救
C.可用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或干燥木柄斧头切断电源线,再抢救 D.若触电者衣服干燥,又未紧缠在身上,可用手抓住其衣服,将其拉离电源。但不能触及皮肤及鞋子
42.安全标志分为四类,它们分别是 ( B )
A.通行标志、禁止通行标志、提示标志和警告标志 B.禁止标志、警告标志、命令标志和提示标志 C.禁止标志、警告标志、通行标志和提示标志 D.禁止标志、警告标志、命令标志和通行标志
43.在金属设备内和特别潮湿作业场所作业,其安全灯电压应为:( C ) A.36V B.24V C.12V D.以上都可
44.从安全生产来看,危险源是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 C )。 A.本质 B.重点 C.根源 D.关键
45.下列哪种灭火器适于扑灭电气火灾?( B ) A.二氧化碳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 C.泡沫灭火器
二、单选题(5题)
46.企业安全生产制度规定,管生产必须管( A )。 A.安全 B.效益 C.生活
47.熟练掌握个人防护装备和通讯装备的使用,属于应急训练的( A ). A.基础培训与训练 B.专业训练 C.战术训练 D.其他训练
48.关于呼吸防护用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不要将呼吸器放在污染环境中
B.组装好后,放在干净的塑料袋中,保存在个人工具或指定位置:清洁、潮湿的地方
C.检查各零部件的状况,更换损坏部件 D.检查滤盒,如必要则更换
49.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 A )方面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二是( A )面各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A.纵向 横向 B.横向 纵 向 C.生产 管 理 D.直接 间接
50.在金属设备内和特别潮湿作业场所作业,其安全灯电压应为:( C ) A.36V B.24V C.12V D.以上都可
三、单选题(10题)
51.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实施建设项目劳动( C ) 。 A.安全认证 B.安全评估 C.安全预评价 D.监督管理
52.一个完整的应急体系应由组织体制、运作机制、( D )机制和应急保障系统构成。
A.属地为主 B.公众动员 C.法制基础 D.分级响应
53.从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进行相应的( C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A.专门的 B.厂级 C.车间级 D.班组级
54.用灭火器灭火时,灭火器的喷射口应该对准火焰的( C )。 A.上部 B.中部 C.根部 D.火苗的外围
55.安全生产管理是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有关( B )等活动。
A.计划、组织、控制和反馈 B.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 C.决策、计划、实施和改进 D.计划、实施、评价和改进
56.从安全生产来看,危险源是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 ( C ) 。 A.本质 B.重点 C.根源 D.关键
57.关于呼吸防护用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不要将呼吸器放在污染环境中
B.组装好后,放在干净的塑料袋中,保存在个人工具或指定位置:清洁、潮湿的地方
C.检查各零部件的状况,更换损坏部件 D.检查滤盒,如必要则更换
58.手持式电动工具、移动电气设备的电源线必须用橡套软线(橡胶电缆),长度不得超过( )m,且中间不能有接头及破损。 A.2 B.3 C.6 D.15
59.“保护人员安全优先”是应急预案六要素中 ( D ) 要素的内容。 A.应急响应 B.目的与意义 C.应急策划 D.方针与原则
60.(C )工作环境是不适合进行电焊的。 A.空气流通 B.干燥寒冷 C.炎热而潮湿 参考答案 1.A 2.C 3.A 4.B 5.A 6.D 7.C 8.A 9.A
10.C 11.B 12.A 13.C 14.C 15.A 16.C 17.B 18.A 19.B 20.B 21.B 22.D 23.A 24.A 25.C 26.C 27.B 28.B 29.C 30.C 31.B 32.A 33.B 34.C 35.A 36.A 37.C 38.D 39.C 40.C 41.A 42.B 43.C 44.C 45.B 46.A 47.A 48.B 49.A 50.C 51.C 52.D 53.C
54.C 55.B 56.C 57.B 58.C 59.D 60.C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