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2学年初三化学一模考错题整理一

2012学年初三化学一模考错题整理一

来源:爱go旅游网
错题整理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Cu-64

1.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化石燃料,关于天然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B.与沼气的主要成分相同 C.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发生爆炸 D.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 2. 下列哪种方法不可能用于分离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A.过滤 B.蒸发 C.蒸馏 D.结晶 3. 图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4. 有关“物质的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2gH2含lmol氢 B.1molN2约含6.02×10个氮原子 C.CO2的摩尔质量是44 D.lmolSO2含有3mol原子

5.医疗上用的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要配制0.9%的氯化钠溶液100g。其中选用仪器或操作正确的是

A.只需要天平和量筒两种仪器 B.用天平称量0.9g氯化钠 C.用量筒量取100g水 D.把食盐倒入量筒中搅拌溶解 6.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下列溶液,能达到目的的是

A.称取5.0g生石灰,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B.量取50mL浓盐酸,倒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C.称取5.0g氯化钾,溶解在95mL水中,充分搅拌 D.称取5.0g氢氧化钙,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7.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23

D 说明铁能在氧说明二氧化碳的密探究可燃物的说明二氧化碳气中燃烧 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燃烧条件,说明了白易溶于水,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磷的着火点比红磷具有酸性 低 8. 下图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 B.恒温时将NaCl不饱和溶液不断蒸发水 C.向饱和Ca(OH)2溶液中不断加入CaO固体 D.20℃时向蔗糖的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蔗糖固体

1

9.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生理盐水中的溶剂是 ; (2)自来水生产中使用氯气的作用是 ; (3)生石灰可作食品干燥剂,其化学式为 ;

(4)古代的字墨画能流传至今而不褪色,是由于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 (5)向食盐中添加适量亚硒酸钠(Na2SeO3)可防癌,硒的元素符号是 。

10.核糖C5H10O5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核糖由 种元素组成,碳、氧元素原子个数比

是 ;氢元素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0.2 mol 该物质中约含有 个碳原子。 11.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在日常生活和实验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① 从宏观组成角度看:水是由 组成的。

从微粒构成角度看:水是由 构成的。

② 图一是电解水的装置,科学家用通电的方法使水分解,从而证明

了水的组成,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 应的基本类型是 。电解水实验宏观上说明水的组成, 同时在微观上验证了 。

③ 科学家还用点燃氢气,证明燃烧产物的方法,证实了水的组成。

将尖嘴玻璃管喷出的纯净的氢气点燃,伸入充满氧气的干燥集气 瓶中(图二),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④ 图一电解水的装置a管内产生氢气,氢能将成为开发新能源的重

点,原因是 。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可大力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还有 (至少一条)。

12.某生态农业对农家废料进行综合利用,经发酵得到一种含甲烷的混合气体。该气体中的甲烷(CH4)

可用来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温CH4+4CuO高CO2+2 +4Cu

(1)上述 “ ”内对应产物的化学式为 ; (2)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黑色的氧化铜变为 色;

(3)该反应中,铜元素的存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 (填“是”或“否”);

(4)分别用足量的一氧化碳和甲烷还原两份等质量的氧化铜,则两个反应生成铜的质量比为 。 13.为了探究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

因素 实验温度 加入溶剂种类 加入溶剂质量 加入固体种类 加入固体质量 溶解固体质量 第一组 20℃ 水 20g 硝酸钾 10g 6.2g 20℃ 酒精 20g 硝酸钾 10g 第二组 20℃ 水 10g 硝酸钾 10g 20℃ 水 10g 氯化钠 10g 3.6g 第三组 80℃ 水 10g 硝酸钾 10g 10g 0g 3.1g (1)由上述实验可知,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是(填序号) ;

① 温度 ② 加入溶剂种类 ③ 加入溶剂质量 ④ 加入固体种类 ⑤ 加入固体质量

2

(2)在第二组实验中,该同学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实验(假设溶液损失不计)

① 用电子天平称取10.0g氯化钠,放入烧杯中;

② 量取10.0mL水,倒入上述烧杯中,称量烧杯、氯化钠和水的总质量为m1g ; ③ 搅拌至氯化钠不再溶解为止;

④ 过滤,称量所得氯化钠溶液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2g; ⑤ 计算:m1-m2= g(结合第二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将溶质改为硝酸钾,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实验。

由实验可知,20℃时食盐的溶解度 (17) (填“﹥”“﹦”“﹤”)硝酸钾的溶解度。

14. 实验室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A B C D E ① 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② 实验室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制得氧气。实验室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 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只可选用 装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图所示装置B属于

启普发生器简易装置,选用该装置制二氧化碳时,块状固体应放置在 处(填“M”或“N”),选用装置B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试管中能看见的现象是 。 ④ 实验室要制取0.5 mol CO2,需要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多少摩尔?若制得这些二氧化碳共消耗了一定质

量分数的盐酸365克,则该盐酸的质量分数为(假设忽略盐酸的挥发性,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并写出计算过程)。(H-1 Cl-35.5)

解题过程:

15.有一混合气体的成分中可能含有水蒸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探究混

合气体的成分。

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3

① 实验中,若A装置中无水硫酸铜粉末由_________色变为_______色,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水蒸气,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 若B中出现 现象,则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的

化学化学方程式 ;

③ 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的现象是 ;

④ 装置C中氢氧化钠的作用是 。

⑤ 若混合气体中含有CO,在F处尚缺少的实验仪器或采取的措施 。 ⑥ 如果将上述装置中的A、B交换,则不能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 。 ⑦ 若在⑤的改动基础上,将C装置撤去,依然能证明混合气体中混有CO,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⑧ 在装置气密性良好,气体流通顺畅无压强过大的情况,同时装置中不含有氧气的情况下,反应一段时

间后(装置左侧在不断通入混合气体),装置D处的玻璃管忽然裂开,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序号 实验 一 实验 二 实验 三 实验操作 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向盛有5mL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实验现象 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木条不复燃。 没有明显现象。 实验结论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 但是反应比较慢。 二氧化锰加入水中不产生 氧气。 溶液中有大量气泡产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生,带火星的木条迅的分解。 速复燃。 实验总结: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① 上述实验中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快速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 请你分析: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 ③ 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的实验总结,

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实验操作过程中将二氧化锰在实验前和实验后(烘干)进行了两次称量,

其目的是 。

第二: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倾倒掉反应后的液体,向剩余的固体中重新

加人过氧化氢溶液,仍有大量气泡产生,该补充实验说明了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