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50道选择题达标强化测试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50道选择题达标强化测试及答案

来源:爱go旅游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50道选择题达标强化测试及答案

1、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峰,下列材料能够说明唐朝盛世局面出现原因的是( )

①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②忆昔开元全胜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③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④政由已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 2.被郭沫若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皇帝是( ) A、唐高宗 B、唐玄宗 C、唐太宗 D、武则天

3.在武则天墓前有一个无字碑,意为功过由后人评说,下列对其评价最恰当的是 ( )

A. 统治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史称“贞观之治” B. 打击政敌,任用酷吏,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C. 重用人才,重视农业生产,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D. 统治期间,国力强盛,进入全盛时期

4.“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

俱丰实。”杜甫的这首《忆昔》诗描绘的是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时的繁华景象?( )

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高宗 D.唐玄宗

5.王谠在《唐语林》中写到“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对史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留心理道”的“上”即皇帝唐玄宗 B.“河清海晏”指贞观年间政治清明 C.“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开元盛世 D.“革去弊讹”指玄宗废武则天时酷刑苛法

6.唐玄宗统治的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 )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贞观遗风 7.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A.最高统治者比较开明B.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C.统治阶级放弃了剥削D.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8.下列关于开元盛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出现于唐玄宗统治前期 B.这时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C.唐玄宗重用姚崇等人 D.出现于唐玄宗统治后期

9. 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 )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 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 D.重视人民群众的总用

10.成语“金榜题名”“独占鳌头”“三元及第”所反映的制度是(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11.“16世纪到19世纪,传教士向西方广泛介绍了中国的科举制度。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肯定地认为,英国文官考试制度曾效仿中国的科举制度。 ”据材料可知,科举制度( )

A.引发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B.直接推动了工业革命发展 C.对西方文明进程产生一定影响 D.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自由 12.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之句,“唐宗”是指( )

A.李世民 B.李渊 C.李白 D.李隆基

13.太宗曰:“人言魏征举止疏慢,我但觉其妩媚耳。”唐太宗“觉其妩媚”,是因为魏征( )

A.多谋善断,助皇帝处理朝政 B.设三省六部制,提高行政效率 C,创立科举制,进行制度创新 D.直言敢谏,有利于维护统治

14.《贞观政要》记载唐太宗曾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则材料反映出他的治国策略是( ) A.加强边疆管理 B.扩充国学规模 C.注重虚心纳谏 D.重视体恤民情 15.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皇帝。下列有关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弘扬了“贞观之治” ②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 ③爱惜人才,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 ④创立殿试制度 A. 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6.据统计,武则天时期,宰相之中科举出身者比例约占30%;唐玄宗时期这一比例约为50%;安史之乱后,比例约为60%。这说明( ) ①武则天时期开始实行科举选官制度②唐朝统治者比较重视科举制 ③武则天以后,科举出身的宰相逐渐增多④唐朝科举制逐步走向衰落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17.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B.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C.皇帝勤于政事,大臣廉洁奉公 D.人口大幅度增长

18.比较隋文帝和唐太宗,其相似之处有( )

①都是开国皇帝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③提倡节俭④都比较有作为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下列关于武则天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②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③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生产、选拔人才的政策④任用房玄龄和杜如晦为宰相 A. 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 A. 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B. 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21.下列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开元盛世 ②贞观遗风 ③贞观之治 A. 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②①③

22.英国史学家赫.乔.韦尔斯说:“在唐初诸帝时代,中国的温文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播,同西方世界的腐败、混乱和分裂对照得那样鲜明。”以下局面能佐证此观点的是( )

①开皇之治 ②贞观之治 ③贞观遗风 ④开元盛世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3.唐太宗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皇帝要想知道自己的过错,一定要借助忠臣。因此他( )

A. 重视教育 B.倡导节俭 C.轻徭薄赋 D.虚心纳谏 24.《贞观政要》记录的是哪位皇帝在位时的政绩?( ) A.汉武帝 B.唐高祖 C.唐太宗 D.唐玄宗

25.我国历史上曾出现“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盛世局面,它们的共同特征有( )

①社会比较安定 ②民族关系融洽 ③经济得到发展 ④科举制度完善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6.唐太宗“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认识,主要源自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深思?( )

A.春秋诸侯争霸 B.汉末军阀割据 C.魏晋北民南迁 D.隋朝暴政而亡 27.下列史实中不属于唐太宗在位时发生的是( ) A.任用姚崇、宋璟为相 B.重视文化教育,设州县学校 C.善于用人,重视纳谏 D.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28.唐诗往往折射了时代特点。下列诗句中直接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社会经济盛况的是( )

A.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日本晁卿辞帝京,征帆一片绕蓬 D.千歌百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29.唐太宗说:“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为此,唐太宗( )

A. 重视发展生产 B. 扩充国学规模 C. 注重虚心纳谏 D. 加强边疆管理

30.汉武帝、唐太宗都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他们采取的相似治国措施是( )

A. 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B. 加强对吐蕃的管理 C. 兴建佛寺 D. 传播佛教

31.《贞观政要》记载: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太宗曰:“任贤能、受谏诤,即可,何谓为难?”……(太宗)又谓(太子)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反映唐太宗的治国策略有( )

①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②任用贤才 ③虚心纳谏 ④合并州县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2.唐朝前期的几位皇帝,按其在位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唐太宗→唐高祖→唐高宗→武则天 B. 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

C. 唐太宗→唐高祖→武则天→唐高宗 D. 唐高祖→唐太宗→武则天→唐高宗

33.制度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下列关于中国唐朝政治制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实行分封制 B. 实行重文轻武的文官制度 C. 完善三省六部制 D. 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34.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1/10,进士科约为1/60;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1/10。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有( )

①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 ②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 ③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 ④科举考试基本每年都进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35.历史小论文的撰写一般需要先确定一个主题,请根据下列材料《贞观实录》《谈武周风云》《论开元执政得失》确定一个论文主题,该主题是( )

A. 浅议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 试论经济重心的南移

C. 简论民族交融的发展 D. 略谈大变革的时代 36.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写到:“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这里的“委员制”指 ( ) A. 三公九卿制 B. 科举制 C. 三省六部制 D. 内阁制 37.武则天于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 )

A. 严惩贪官污吏 B. 重视农业生产 C. 善于纳谏 D. 提倡节俭 38.《百家讲坛》是深受大家喜爱的节目,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孟宪实在《百家讲坛》作了“太宗即位”“魏征进谏”“以民为本”等系列讲座。由此推知他所讲的主题是()

A.“开元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光武中兴” 39.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人治理国家时共同注意的问题是( )

A.善于纳谏 B.轻徭薄赋 C.重用人才 D.减轻刑罚 40.唐太宗时,某地发生灾荒。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中书令,秉承皇帝的旨意起草了一份救灾计划,接下来你应该交给( )。 A. 尚书省裁决 B. 门下省审议 C. 尚书省执行D. 门下省执行 41.封建国家的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突出表现在下列哪些历史现象中?( )

①文景之治 ②光武中兴 ③贞观之治 ④开元盛世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2.在封建的男权社会中,武则天作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引发了时人和后人更多的关注和争议。下列评论中,最准确的是( )。 A. 严刑酷法,实行残暴统治

B. 颇有作为,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C. 奢侈腐化,心狠手毒 D. 选贤任能,政治清明,创“开元盛世” 43.如图是小明收藏的一枚钱币,经过同学们的认真判断,一致确认它发行于( )。

A. 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44.电视剧《贞观长歌》曾深受观众喜爱,你认为可能在剧中出现的画面是( )。

A. 唐太宗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B. 唐玄宗整顿吏治,进行改革 C. 唐玄宗诵读苏轼的词 D. 唐太宗鼓励大臣直言皇帝的过错 45.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④都重视农业生产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46.某班学生课余排演历史剧《唐太宗》,剧中不可能出现的情节是( )。 A. 某年大旱,唐太宗宣布免除赋税,并赈济灾民 B. 某位学子因考中进士而做了大官 C. 某位地方官员因为铺张浪费而被罢免 D. 魏征因为直言进谏而被杀 47.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图中①对应的朝代相关的史实是( )

A. 北魏改革,民族交融 B. 开凿运河,创立科举 B.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D. 闭关锁国,强化专制 48.贞观年间,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的顺序是( )

A. 尚书-----中书----门下 B. 中书-----门下----尚书 C. 尚书-----门下----中书 D. 门下-----中书----尚书 49.唐太宗即位后,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即位后,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由此可见,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之一是( )

A. 优秀人才的辅佐 B. 互相借鉴经验 C. 统治者的创新改革 D. 社会的统一安定

50. 现今国家公务员考试被称为“国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我国古代主要是采取科举制选拔官员,下列最早对考生采用殿试方式的皇帝是( )

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玄宗 D.隋文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50道选择题达标强化测试答案

1-5CDCDB 6-10CCDAD 11-15CADDA 16-20DDBCD 21-25BCDCB 26-30DAAAA 31-35DBCBA 36-40CBBCB 41-45CBDDD 46-50DCBCB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