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入学考试《财务会计》
考试大纲
一、 考试目的
本科目要求在明确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各种方法与程序,能够比较全面、系统地分析与处理主要财务会计问题。本科目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对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考试范围
(一)财务会计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 1、主要内容
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会计等式、财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原则、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会计报告。
2、考试要点
理解我国规范的会计要素;充分认识会计等式的基本原理;深刻把握会计假设、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原则等概念;掌握会计确认的步骤、标准、条件;掌握会计计量的尺度、方法和基础;掌握会计的手工和电子记录方法;掌握会计报告的时效、内容和原则。
(二)财务会计的主要方法与程序 1、主要内容
会计科目、账户及其结构、借贷记账法、账户分类、会计凭证、账簿、财产清查、成本计算、会计循环。
2、考试要点
熟悉会计科目的基本概念、设置和科学分类;掌握会计账户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结构;熟练运用借贷复式记账法处理会计事项;掌握账户按经济内容、用途和结构的分类;熟悉主要的基本账户、业务账户和调整账户;理解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掌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种类、内容、编制、审核、传递和保管。理解会计账簿的种类和基本内容;掌握日记账、分类账的设置方法和错账更正方法;熟悉会计账簿的对账和结账。理解内部会计控制的概念、方法和应用;熟悉财产
1
清查的概念和方法;熟练掌握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掌握资产形成、发出材料、基本生产成本、权益等的成本计算方法;掌握会计循环与会计核算形式的概念、流程与方法。
(三)货币资金 1.主要内容:
现金的管理与控制及现金的会计处理;银行存款管理的有关规定;银行存款业务的会计处理;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存款、信用卡存款、在途货币资金等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和核算。
2.考试要点:
理解资产的定义和特征、货币资金的性质与范围、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掌握库存现金收支的核算、库存现金清查、银行存款收付的核算、银行存款的核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四)应收款项 1.主要内容:
应收账款的范围、确认与计价;应收账款的账务处理及坏账的确认及核算;应收票据的特点、分类、与计价;应收票据取得及收回的核算;应收票据贴现的核算;逾期应收票据的帐务处理;预付帐款和其他应收款的内容及帐务处理。考试要点:
2.考试要点:
掌握应收账款发生和收回的核算(包括)、应收账款的明细核算、坏账的核算、收到应收票据和票据到期的核算、应收票据贴现的核算。
(五)存货 1.主要内容:
存货的范围、分类及存货数量的确定方法;存货入帐价值的基础及其构成;存货取得的核算;存货发出的计价与核算;存货按计划成本法计价核算方法及其帐务处理;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含义帐务处理;存货清查的方法及帐务处理。
2.考试要点:
理解自制存货的核算、委托加工存货的核算、包装物的核算、低值易耗品的
2
核算、存货清查的核算、存货清查结果的处理。掌握存货的入账价值、原材料采购和发出的核算、商品采购的核算、成本与市价孰低原则。
(六)长期股权投资 1.主要内容:
投资的概念、特征和分类;长期股权投资的定义及特点;长期股权投资的类型;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确定;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权益法;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转换;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减值。
2.考试要点:
掌握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成本法和权益法互换的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期末计价的核算。
(七)固定资产 1.主要内容:
固定资产的概念及特点;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分类和计价;固定资产取得的会计处理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固定资产折旧的帐务处理;固定资产使用中支出的分类;固定资产的维修、改良的核算;固定资产的报废、出售和固定资产的对外投资的核算;固定资产的清查;固定资产的减值。
2.考试要点:
理解固定资产的性质、分类、计价方式;计提折旧的原则及范围;不同折旧方法对企业纳税及现金流动的影响、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对折旧的影响;掌握构建固定资产的核算、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核算、盘盈固定资产的核算、折旧计算方法、折旧的账务处理、固定资产出售的核算、固定资产报废的核算、固定资产盘亏的核算。
(八)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1.主要内容:
无形资产的特点、分类与无形资产的内容;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和计价;无形资产取得、摊销、转让、出租、减值的会计处理;长期待摊费用的概念、种类、账户设置以及账务处理
2.考试要点:
理解开办费的性质与内容、开办费的核算、长期待摊费用的内容、长期待摊
3
费用的核算;掌握无形资产取得的核算、无形资产摊销的核算、无形资产转让的核算、无形资产减值的核算。
(九)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1.主要内容: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概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资产的确认与计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不涉及补价情况下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涉及补价情况下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同时换入多项资产的帐务处理。
2.考试要点:
理解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资产的确认与计量;掌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十)流动负债 1.主要内容:
应付账款、短期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应付股利等应付金额肯定的流动负债的核算;应交流转税、应交所得税、应付工资等应付金额视经营情况而定的流动负债的核算;应交财产税、产品质量担保负债等应付金额需要估计的流动负债的核算;预计负债的概念、内容和会计处理方法。
2.考试要点:
理解负债的定义和特征、流动负债的计价、或有事项与或有负债、或有负债的种类及核算;掌握业务的核算,职工薪酬业务的核算,其他流动负债的核算。
(十一)长期负债 1.主要内容:
借款费用的概念及会计处理方法;应付债券的种类、债券发行的方式;公司债券发行价格的确定因素和计算;掌握应付债券发行、溢价和折价的摊销、应付债券的应计利息以及应付债券还本付息、可转换债券的账务处理;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其他长期负债的账务处理。
2.考试要点:
理解公司债券的特点(与股票、借款相比)、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应付款的核算、补偿贸易引进设备应付款的核算、其他长期负债的核算;掌握长期负债取得和偿还的核算、借款费用的核算、公司债券发行的核算、溢价折价摊销的核算、
4
公司债券偿还的核算、偿债基金及其会计处理、可转换债券转换为普通股的核算。
(十二)债务重组 1.主要内容
债务重组的概念、方式与债务重组核算的一般原则;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债务重组的信息披露。
2.考试要点:
理解债务重组的概念、方式与债务重组核算的一般原则;掌握各种方式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十三)所有者权益 1.主要内容:
实收资本的概念及其帐务处理;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及其特点;不同组织形式企业实收资本的核算;库藏股票的概念及其账务处理,股份有限公司减资及其账务处理;股利和股利的种类及其账务处理;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制企业及其帐务处理;资本公积的概念、内容以及账务处理;留存收益的概念、内容以及账务处理。
2.考试要点:
理解所有者权益的特征及构成、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及其特点;不同组织形式企业实收资本的核算;掌握企业接受投资和接受捐赠的核算、库存股的核算、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制企业的核算、股利和股利的种类及其账务处理、其他所有者权益的核算。
(十四)收入、费用及利润 1.主要内容:
收入的概念、特点与分类;收入的确认与计量;商品销售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内容及帐务处理;费用的分类;费用的确认与计量一般原则;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程序、方法;利润分配的一般程序;利润的形成与分配的账务处理。
2.考试要点
理解利润总额及其构成、营业外收支的核算、利润分配的顺序;掌握主营业务收入与成本的核算、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的核算、其他业务收入与支出的核算、
5
期间费用的核算(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利润总额的核算、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利润的年终结转及上年利润调整。
(十五)会计、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1.主要内容:
会计、会计变更的含义;会计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及方法的选择;会计估计、会计估计变更的含义及其会计处理;前期差错的概念及会计处理。
2.考试要点:
理解会计及其变更、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的会计处理,掌握会计差错更正会计处理,掌握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处理。
(十六)会计报告 1.主要内容: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和分类;财务报表列报的基本要求;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与内容;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利润表的格式及编制方法;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格式及编制方法;会计报表附注的编写内容与要求;财务状况说明书的内容与要求。
2.考试要点:
理解资产负债表的性质、作用和结构、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的性质、作用与结构、现金流量表的作用与结构;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方法。
(十七)所得税会计 1.主要内容:
所得税会计的概念;暂时性差异的概念及分类;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与计量;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与计量;亏损弥补的所得税会计处理;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所得税的列报方法与披露内容。
2.考试要点
理解所得税会计的有关概念、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差异的原因及类型、各种差异的特点;掌握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原理、列报方法与披露内容。
(十八)企业合并与合并会计表报 1.主要内容
6
企业合并的概念与类型;购买法、权益结合法的基本原理、要点及其应用情况;商誉、负商誉的处理方式及其应用情况;合并财务报表的目的、特点与内容;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合并理论与合并方法;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程序与原则;合并工作底稿的编制程序、合并数的计算。
2.考试要点
掌握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基本方法与原理、合并理论与合并方法;掌握合并范围和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一般程序、主要抵消分录、合并工作底稿及合并报表的编制。
三、 内容分布及题型结构
本科目满分为150分,分数分布的大体情况如下: (一) 内容分布
本大纲第二部分(一)、(二)为初级财务会计的内容,(三)至(十六)为中级财务会计的内容,(十七)、(十八)为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各部分分数范围如下:
1.初级会计学,40-50分 2.中级会计学,70-80分 3.高级会计学,20-30分 (二) 题型结构 1.简要论述题,25-30分 2.单项选择题,20-25分 3.多项选择题,20-25分 4.实务分录题,50-60分 5.案例分析题,15-20分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