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制度创新经验交流近年来, 镇始终坚持把乡镇的制度建设放在乡镇建设的突出位置,一方面总结工作经验,对原有制度加以修订和完善,一方面根据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不断摸索和创新。现将镇制度创新方面取得的经验汇报如下 :一、建立领导制度,突出民主集中制,增强的凝聚力根据党章赋予乡镇的职能,围绕“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十六字方针,制订了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度,完善了乡镇议事规则,使领导功能的发挥做到有章可循。制度规定,凡涉及到贯彻落实上级的指示决议、乡镇改革发展稳定的目标规划、重大措施和项目,涉及群众利益的重要问题以及按规定应由讨论决定的重要事项,都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决定,同时,制度还对会议事的范围、议题的确定、会议的召开、议事的程序、表决的方式、决策的贯彻等做了进一步的规定,强调应由会集体讨论决定的事项,不得以碰头会或党政联席会代替,更不得由少数人说了算;凡集体研究决定的事项,个人必须自觉地贯彻执行,不允许擅自更改集体决定,不允许超越本人工作职责范围另行其事。从而保证了议事的规范,决策的民主,保证了领导的核心地位和集体整体功能的发挥。二、建立工作制度,突出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机制方面,为促使乡镇真正把党建工作摆上位置、形成合力,健全完善了管党工作例会制度,即专题研究党建工作例会、党群口例会、支部例会,明确了各个例会的时间、参加人员、例会内容、责任人和有关要求。管党例会质量的高低是衡量管党议党水平的重要标尺,为此,镇除安排党务人员记录、整理外,还统一下发专题研究党建工作例会的参考议题,要求各支部就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如何结合实际合理设置组织机构、如何进一步强化党的建设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党建课题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解决面上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管党议党水平。在工作作风方面,制订出台了领导干部联系点、机关干部联系村组、解决乡镇领导干部“走读”问题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对乡镇干部深入基层、联系群众、驻镇值班、开展夜访等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收到良好效果。群众有事,一个电话就能找到联系的干部,如果需要,干部和机关干部主动上门为群众排忧解难。在工作评价方面,针对一些地方存在的“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在充分调研、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建立起以党政领导干部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为核心内容,以目标编制、目标监控、目标考核为主要环节,把上级考评、同级互评、下级测评有机结合的实绩考核制度。将乡镇的年度工作任务,逐项分解落实到每一位成员,年底按照这一指标实施考核,以硬性的考核得分来区分实绩大小,明确规定连续两年考核综合得分处于末位的必须实行组织调整或改任非领导职务。同时推广了麓棠村支部对村干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实施办法,使各支部从到每一位村组干部肩上有目标,心中有标尺,真正形成“以位次定奖惩,凭实绩用干部”的良好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