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精编)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两个因数的积是8.45,如果两个因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则积是( ).
2、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约是9.5,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3、丽丽每天晚上睡觉前要背诵成语6分钟,烧开水10分钟,泡好不烫的牛奶2分钟,喝牛奶5分钟,那丽丽在( )同时可以( ),做完这些事情最少用( )分钟.
4、三角形的三条边中,任意两边之和( )第三边.
5、一条新建的高速公路,长200千米,宽30米,这条公路占地面积为( )平方米,合( )平方千米。
6、一本少儿版西游记有245页,小明用了一个星期刚好看完,平均每天看( )页。
7、美美读一本425页的故事书,第一天读了126页,第二天读了174页,第三天把这本书读完了,第三天读了( )页。
8、两个数的积是42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10,则积是( ) .
9、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是( ).
10、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李林8时从甲地出发去乙地,前一半时间平均每分钟行1千米,后一半时间平均每分钟行0.8千米,李林从甲地到乙地共用了( )小时.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角的两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
2、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 3、大于1.6小于1.9的小数只有1.7和1.8两个.( )
1 / 6
4、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两个0,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 5、在一个只有乘除法的算式里要先算乘法,后算除法.( )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这个小数( )。
A.大小不变 B.扩大到原数的10倍 C.缩小到原数的
2、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线段
3、下面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B.平行四边形
C.等腰三角形
1 10A.
B. C. D.
4、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成直角时,这时的时间是( ). A.2时
5、用一个放大一百倍的放大镜来观察一个30°的角,则观察的角( ) A.大小不变
B.缩小了100倍
C.放大100倍
B.3时或9时
C.6时
四、计算题。(共28分)
1、直接写得数.
27×3= 84÷7= 50×60= 270÷30= 100÷25= 54×6= 78×5= 910÷70=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08×23= 645×12= 576÷18= 372÷54=
五、作图题。(每题4分,共8分)
1、过A点画直线BC的垂线。
2 / 6
2、以A点为顶点,画一个80°的角.
六、统计图表。(共5分)
1、某校四年级学生喜欢各类图书情况如下图
(1)女生喜欢四类图书的平均人数是11人,喜欢文学类的有( )人,并在统计图上表示出来。
(2)男生喜欢( )的最少,女生喜欢( )的最多。 (3)喜欢科幻类的比喜欢文艺类的人数多( )人。
七、解决问题。(每题4分,共24分)
1、李方花23.8元买了一盒圆珠笔(如图所示),每支圆珠笔多少钱?林老师想买100支这样的圆珠笔,需要多少钱?
3 / 6
2、动物园儿童票每张9元.李老师带100元钱,买点心用去28元,剩下的钱可以买多少张儿童票?
3、有五个数,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85,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80,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是81,第三个数是多少?
4、甲箱有280个梨,乙箱有40个梨,每次从甲箱中取出8个梨,放人乙箱,取出多少次后两箱梨个数相等?
5、西宁市郊外的森林公园有124公顷森林.1公顷森林一年可滞尘32吨,一天可从地下吸出85吨水.
(1)这个公园的森林一年可滞尘多少吨? (2)这个公园的森林一天可从地下吸水多少吨?
6、某停车场收费规定:大客车第一小时收费3元,以后每小时收费4元;小轿车前2小时收费4元,以后每小时收费3元. (1)一辆大客车停车5小时需要缴费多少元?
(2)一辆小轿车离开停车场时,付了19元,小轿车停车几小时?
4 / 6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845
2、9.54 9.45
3、烧开水 背诵成语 17 4、大于
5、6000000 6 6、35 7、125 8、4200
9、(a+b)c=ac+bc. 10、1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C 2、B 3、B 4、B 5、A
四、计算题。(共28分)
1、81 12 3000 9 4 324 390 13
2、9384 7740 32 6……48
五、作图题。(每题4分,共8分)
1、见详解 【分析】
用三角尺画垂线的方法:
(1)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5 / 6
(2)沿着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直角顶点和直线上的已知点重合; (3)从直角的顶点起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4)在垂足处标出垂直符号。 【详解】 画图如下:
2、
六、统计图表。(共5分)
1、(1)31;图见详解 (2)童话类;文学类 (3)4
七、解决问题。(每题4分,共24分)
1、2.38元;238元 2、8张 3、90 4、15次
5、(1)3968吨(2)10540吨 6、(1)19元(2)7小时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