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56602 A(43)申请公布日 2014.04.30
(21)申请号 201410013570.4(22)申请日 2014.01.10
(71)申请人佛山市奥雅图胶粘实业有限公司
地址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右
滩工业区右滩大道6号(72)发明人谭信金
(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
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代理人汤喜友(51)Int.Cl.
C08F 220/28(2006.01)C08F 220/06(2006.01)C08F 4/04(2006.01)
C09J 133/08(2006.01)C09J 193/04(2006.01)C09J 11/06(2006.01)C09J 7/02(2006.01)C08F 220/14(2006.01)
()发明名称
一种保护膜用丙烯酸酯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护膜用丙烯酸酯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主要由以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混合而成:聚合物A100份;聚合物B5-50份;化合物C0.2-2份;聚合物A为含可交联官能团的聚合物,其玻璃化温度在-10℃到-65℃之间;聚合物B为不含可交联官能团的聚合物,它是由玻璃化温度低于零度的单体共聚或均聚而成,或者是由硬单体和软单体共聚而成;化合物C为含胺基的化合物、多价金属化合物或含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本发明使用醋酸乙酯合成具有橡胶型压敏胶性能的丙烯酸酯压敏胶,具有良好的初粘力、剥离力和持粘力,在加工过程中不必塑化能耗低,不要芳烃类溶剂溶解,降低对人的危害及避免失火,在受热和光照下不易老化。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CN 103756602 ACN 103756602 A
权 利 要 求 书
1/2页
1.一种保护膜用丙烯酸酯压敏胶,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制备而成:
聚合物A 100份;聚合物B 5-50份;化合物C 0.2-2份;其中,
聚合物A为含可交联官能团的聚合物,其玻璃化温度在-10℃到-65℃之间;聚合物B为不含可交联官能团的聚合物,它是由玻璃化温度低于零度的单体共聚或均聚而成,或者是由硬单体和软单体共聚而成;
化合物C为含胺基的化合物、多价金属化合物或含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用丙烯酸酯压敏胶,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合物A包括以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含烯键的不饱和酸0-30份,丙烯酸酯80-95份,含可交联官能团的单体0.5-10份;含烯键的不饱和酸为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或丙烯酸;含可交联官能团的单体为丙烯酸羟酯类单体;
所述聚合物B包括以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丙烯酸酯60-100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0-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膜用丙烯酸酯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A由以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制备而成:丙烯酸酯单体80-95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或丙烯酸5-20份;丙烯酸羟酯类单体0.5-10份;引发剂0.2-1份;醋酸乙酯100-150份;
所述聚合物B由以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制备而成:丙烯酸酯单体60-100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1-15份;引发剂0.2-1份;醋酸乙酯100-150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膜用丙烯酸酯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单体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膜用丙烯酸酯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膜用丙烯酸酯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羟酯类单体为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丙烯酰胺衍生物优选自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丁酯或羟甲基丙烯酰胺一种或两种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用丙烯酸酯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用丙烯酸酯压敏胶还包括增粘树脂和/或增塑剂,其中,增粘树脂的用量1-30重量份,增塑剂的用量为1-10重量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用丙烯酸酯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C为含胺基的化合物,具体为多元胺;或,所述化合物C为多价金属化合物,具体为钛酸丁酯及其缩合物;或,
所述化合物C为含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具体为含有两个以上的异氰酸酯基封端的的化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保护膜用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
CN 103756602 A
权 利 要 求 书
2/2页
1)聚合物A的合成:把醋酸乙酯加入到反应釜中,启动搅拌,加入由丙烯酸酯单体、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或丙烯酸、丙烯酸羟酯类单体组成的混合单体20份,同时加入0.1份引发剂;加热升温到78℃,保温0.5-1小时后,滴加含有0.2-0.4份重量份的引发剂的余下混合单体,加料时间3-3.5小时分钟;加毕,保温60分钟,每隔三十分补加一次引发剂;引发剂加毕保温1.5小时,降温出料;
2)聚合物B的合成:把醋酸乙酯加入到反应釜中,启动搅拌,加入由丙烯酸酯单体、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组成的混合单体20份,同时加入0.1份引发剂;加热升温到78℃,保温0.5-1小时后,滴加含有0.2-0.4份重量份的引发剂的余下混合单体,加料时间3-3.5小时分钟;加毕,保温60分钟,每隔三十分补加一次引发剂;引发剂加毕保温1.5小时,降温出料;
3)将步骤1)所制得聚合物A、步骤2)所制得聚合物B和化合物C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比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得到保护膜用丙烯酸酯压敏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护膜用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在步骤3中,所述保护膜用丙烯酸酯压敏胶还包括增粘树脂和增塑剂,增粘树脂的用量1-30重量份,增塑剂的用量为1-10重量份。
3
CN 103756602 A
说 明 书
一种保护膜用丙烯酸酯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1/6页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一种压敏胶,具体涉及一种保护膜用丙烯酸酯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压敏胶是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一种胶黏剂,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产量
最大的胶黏剂品种之一。从压敏胶黏剂的主要化学成分来区分,压敏胶可以分为橡胶型压敏胶、热塑弹性压敏胶、聚丙烯酸酯压敏胶、聚乙烯基醚压敏胶以及有机硅压敏胶等。目前,橡胶型压敏胶是以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配以适当的增粘树脂、软化剂等制成。橡胶是主体成分,它赋予压敏胶足够的内聚强度,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和延伸率;增粘树脂使压敏胶具有一定的粘合性,软化剂用于降低压敏胶的本体粘度,提高低温下的初粘力。其工艺都是采用天然橡胶经塑炼,溶解,在添加增粘树脂及塑化剂。此工艺难点在于:1、塑炼过程中,天然橡胶的塑化程度很难控制,并且能耗高;2、橡胶的溶解要使用甲苯等芳烃类溶剂。众所周知芳烃类溶剂对人体有危害,刺激大脑中枢神经,麻醉昏迷,尽管有些工艺采用降低芳烃的用量的办法,来降低对人的危害,但却因为使用溶剂型汽油,而带来新的危险,易发生火灾;3、由于天然橡胶分子链上存有不饱和键,在受热和光照下易老化,使得其性能发生变化,以至于不能使用。发明内容
[0003]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护膜用丙烯酸酯压敏胶,我们使用醋酸乙酯合成具有类似橡胶型压敏胶性能的保护膜用丙烯酸酯压敏胶,即具有良好的初粘力、剥离力和持粘力,同时在加工过程中不必塑化,能耗低,不要芳烃类溶剂进行溶解,降低对人的危害及避免失火的危险,在受热和光照下不易老化。
[0004]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护膜用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方法。[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0006] 一种保护膜用丙烯酸酯压敏胶,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制备而成:
[0007] 聚合物A 100份;[0008] 聚合物B 5-50份;[0009] 化合物C 0.2-2份;[0010] 其中,
[0011] 聚合物A为含可交联官能团的聚合物,其玻璃化温度在-10℃到-65℃之间;[0012] 聚合物B为不含可交联官能团的聚合物,它是由玻璃化温度低于零度的单体共聚或均聚而成,或者是由硬单体和软单体共聚而成;[0013] 化合物C为含胺基的化合物、多价金属化合物或含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
[0014] 玻璃化温度的高低是反映聚合物柔软性和硬脆性的重要指标。单体的均聚物玻璃化温度较高者称为硬单体,它可提高共聚物树脂的硬度和拉伸强度。常用的硬单体有丙烯酸甲酯(8℃)、醋酸乙烯酯(22℃)、苯乙烯(80℃)、丙烯腈(97℃)、甲基丙烯酸甲酯(105℃)、丙烯酰胺(165℃)等。一般将玻璃化温度介于-20℃~-70℃的单体称为软单体,
[0002]
4
CN 103756602 A
说 明 书
2/6页
常用的软单体有丙烯酸乙酯(-22℃)、丙烯酸丁酯(-55℃)、丙烯酸异辛酯(-70℃)等。[001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方案,聚合物A包括以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含烯键的不饱和酸0-30份,丙烯酸酯80-95份,含可交联官能团的单体0.5-10份;含烯键的不饱和酸为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或丙烯酸;含可交联官能团的单体为丙烯酸羟酯类单体;聚合物B包括以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丙烯酸酯60-100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0-20份;[001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方案,聚合物A由以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制备而成:丙烯酸酯单体80-95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或丙烯酸5-20份;丙烯酸羟酯类单体0.5-10份;引发剂0.2-1份;醋酸乙酯100-150份;聚合物B由以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制备而成:丙烯酸酯单体60-100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1-15份;引发剂0.2-1份;醋酸乙酯100-150份。[0017]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丙烯酸酯单体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0018]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0019]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丙烯酸羟酯类单体为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丙烯酰胺衍生物优选自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丁酯或羟甲基丙烯酰胺一种或两种以上。
[002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002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保护膜用丙烯酸酯压敏胶还包括增粘树脂和增塑剂,增粘树脂的用量1-30重量份,增塑剂的用量为1-10重量份;[002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增粘树脂为松香、C5、C9石油树脂、萜烯中的一种。其中,以松香为最佳,其次是C5石油树脂,萜烯性能最差。[002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方案,增塑剂是指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及矿物油等。
[0024]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方案,含胺基的化合物如多元胺,多元胺偶联剂等;举例如下:3,3–二氯–4,4–二苯基甲烷二胺(MOCA)与丙二醇双-(4,4’一二氨基)苯甲酸酯,聚氧化丙烯二胺,三乙烯四胺等。
[0025] 多价金属的化合物为钛酸丁酯及其缩合物等,举例如下:钛酸丁酯,钛酸丁酯和乙酰丙酮的缩合物,醋酸钙,乙酰丙酮铝等。
[0026] 含异氰酸酯的物质是含有两个以上的异氰酸酯基封端的物质,举例如下:聚氧化丙烯二异氰酸酯,1,6-己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等。
[0027]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保护膜用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0028]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0029] 1)聚合物A的合成:把醋酸乙酯加入到反应釜中,启动搅拌,加入由丙烯酸酯单体、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或丙烯酸、丙烯酸羟酯类单体组成的混合单体20份,同时加入0.1份引发剂;加热升温到78℃,保温0.5-1小时后,滴加含有0.2-0.4份重量份的引发剂的余下单体,加料时间3-3.5小时分钟;加毕,保温60分钟,每隔三十分补加一次引发剂;引发剂加毕保温1.5小时,降温出料;[0030] 2)聚合物B的合成:把醋酸乙酯加入到反应釜中,启动搅拌,加入由丙烯酸酯单
5
CN 103756602 A
说 明 书
3/6页
体、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组成的混合单体20份,同时加入0.1份引发剂;加热升温到78℃,保温0.5-1小时后,滴加含有0.2-0.4份重量份的引发剂的余下单体,加料时间3-3.5小时分钟;加毕,保温60分钟,每隔三十分补加一次引发剂;引发剂加毕保温1.5小时,降温出料;[0031] 3)将步骤1)所制得聚合物A、步骤2)所制得聚合物B和化合物C按照本发明第一目的所述的配比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得到保护膜用丙烯酸酯压敏胶。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方案,在步骤3中,所述保护膜用丙烯酸酯压敏胶还包括增粘树脂和增塑剂,增粘树脂的用量1-30重量份,增塑剂的用量为1-10重量份。[003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0034] 1、本发明由于使用了不可交联的聚合物,因此增塑剂使用很少,这样就减少小分子的渗出;两种聚合物共混在一起,一种交联成网状结构的聚合物,另一种聚合物在固化物种仍以热塑性状态存在,不参与交联聚合,这样就形成一种半互穿网络的新型聚合物,使固化后的物质具有韧性和刚性,确保形成的压敏胶有好的初粘力,剥离力,持粘力,三者保持良好平衡。同时在加工过程中不必塑化,能耗低,不要芳烃类溶剂进行溶解,降低对人的危害及避免失火的危险,在受热和光照下不易老化。[0035] 2、本发明所述的保护膜用丙烯酸酯压敏胶可涂布于各种基材包括PP,PE,OPP,PET,PVDC,PA,和纸张,铝箔上,做保护膜用于加工过程及运输,库存的保护。
[0032]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37] 一种保护膜用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方法,由聚合物A、聚合物B、化合物C,以及可选择性地加入增粘树脂和/或塑化剂为原料,按照配方比例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得到保护膜用丙烯酸酯压敏胶。[0038] 其中,[0039] 一、所述聚合物A的制备包括实施例1-5,具体如下:[0040] 实施例1:
[0041] 所述聚合物A由以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制备而成:丙烯酸酯单体70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12份;丙烯酸羟酯类单体3份;引发剂0.3份;醋酸乙酯100份。丙烯酸酯单体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羟酯类单体为丙烯酸羟乙酯;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
聚合物A的合成:把醋酸乙酯加入到反应釜中,启动搅拌,加入由上述单体组成的
混合单体20份,同时加入0.1份引发剂;加热升温到78℃保温0.5小时后,滴加含有0.2份重量份的引发剂的余下单体,加料时间3小时分钟;加毕,保温60分钟,每隔三十分补加一次引发剂;引发剂加毕保温1.5小时,降温出料;[0043] 实施例2:
[0044] 所述聚合物A由以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制备而成:丙烯酸酯单体65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5份;丙烯酸3份;丙烯酸羟酯类单体15份;引发剂0.8份;醋酸乙酯100份。[0045] 聚合物A的合成:把醋酸乙酯加入到反应釜中,启动搅拌,加入由上述单体组成的混合单体20份,同时加入0.1份引发剂;加热升温到78℃保温1小时后,滴加含有0.3份重量份的引发剂的余下单体,加料时间3.5小时分钟;加毕,保温60分钟,每隔三十分补加
[0042]
6
CN 103756602 A
说 明 书
4/6页
一次引发剂;引发剂加毕保温1.5小时,降温出料。[0046] 实施例3:
[0047] 所述聚合物A由以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制备而成:丙烯酸酯单体80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12份;丙烯酸5份;丙烯酸羟酯类单体15份;引发剂0.3份;醋酸乙酯100份。[0048] 聚合物A的合成与实施例1相同。[0049] 实施例4:
[0050] 所述聚合物A由以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制备而成:丙烯酸酯单体90份;丙烯酸3份;丙烯酸羟酯类单体15份;引发剂0.3份;醋酸乙酯100份。[0051] 聚合物A的合成与实施例1相同。[0052] 实施例5:
[0053] 所述聚合物A由以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制备而成:丙烯酸酯单体82份;丙烯酸羟酯类单体10份;引发剂0.3份;醋酸乙酯100份。[00] 聚合物A的合成与实施例1相同。[0055] 二、所述聚合物B的制备包括实施例6-7,具体如下:[0056] 实施例6:
[0057] 所述聚合物B由以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制备而成:丙烯酸酯单体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12份;引发剂0.3份;醋酸乙酯100份。丙烯酸酯单体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0058] 聚合物B的合成:把醋酸乙酯加入到反应釜中,启动搅拌,加入由上述单体组成的混合单体20份,同时加入0.1份引发剂;加热升温到78℃保温0.5小时后,滴加含有0.1份重量份的引发剂的余下单体,加料时间3小时分钟;加毕,保温60分钟,每隔三十分补加一次引发剂;引发剂加毕保温1.5小时,降温出料;[0059] 实施例7:
[0060] 所述聚合物B由以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制备而成:丙烯酸酯单体100份;引发剂0.5份;醋酸乙酯100份。
[0061] 聚合物B的合成与实施例6相同。[0062] 三、所述化合物C为:聚氧化丙烯二异氰酸酯,增粘树脂为松香,塑化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0063] 四、产品配方表及强度检测:
[00] 所用复合基材为经电晕处理过的聚酯膜,聚乙烯膜,聚丙烯膜及镀铝膜;[0065] 测试方法:用12毫米刮丝棒均匀涂布在塑料膜(如聚酯膜)上,用电吹风将水份吹干,用另一张聚乙烯膜复合在其表面成为PET/PE复合膜,于60度的恒温干燥箱中固化24小时取出,取样和测定按GB/T8808的规定执行。[0066] 同时对初粘力,剥离力,持粘力进行检测,具体产品配方及检测结果见表1-表5[0067] 表1
[0068]
7
CN 103756602 A
说 明 书
5/6页
[0069] [0070]
表2
[0071] [0072]
表3
[0073] [0074]
表4
[0075] [0076]
表5
8
CN 103756602 A
说 明 书
6/6页
备注:在表1-5中,△:膜贴到钢镜板上,80℃24小时,冷至常温撕膜,看是否掉
胶,有没有雾;√:无雾,不掉胶;1m:是指贴膜后,常温放置一个月。[0078] 从表1-表5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初粘力,剥离力,持粘力,具有类似橡胶型压敏胶性能。
[0079]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0077]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