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临床特点分析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临床特点分析

来源:爱go旅游网
・106・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年6月第18卷第12期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ervous Diseases Ju n_2015,Vo1.18 No.I2 2.2 c组ET患者用药后疗效观察 53例接受长期药物治 疗的ET患者,治疗前震颤评分14.8±2.1分,治疗后震颤评 分4.6±1.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药物安全性比较治疗过程中2例应用B一受体阻滞剂 普萘洛尔的患者发生低血压,1例应用普拉克索的患者出现 幻觉,药物减量后消失。 3讨论 系,普拉克索治疗ET的最佳剂量为1.5mg/d,可作为ET的 一线用药。当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丘脑深部脑刺激术。 综上所述,不同的ET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基础 疾病及用药禁忌,应根据其震颤评分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程 度,给予个体化治疗,以有效缓解震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 量,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是否对ET患者进行治疗,主要取决于ET患者震颤评 分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轻微震颤的ET患者,对生 4参考文献 [1]Louis ED,Ottman R,Hauser WA.HOW common is the most common adult movement disorder?Estimates of the prevalence 活及工作未产生任何影响,可不予以治疗。轻到中度震颤的 ET患者,可带来外表及社交尴尬,这部分患者需要接受临时 治疗。而重度震颤患者,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则需要接受长 期治疗。本研究根据每个ET患者的特点,给予个体化治 疗。 of essential tremor throughout the world[J].Mov Disord, 1998,13(1):5-10. [2]Louis ED.Clinical practice.Essential tremorEJ].N Engl J Med,2001,345(12):887-891. [3] Sur H,Ilhan S,Erdogan H,et a1.Prevalence of essential tremor{a door—to—door survey in Sile,Istanbul,Turkey[J]. Parkinsonism Relat Disord,2009,15:101—4. 本研究共有120例ET患者,根据震颤程度及对生活质 量的影响程度,46例不需接受治疗,21例接受临时性治疗, 53例接受长期治疗。短期随访6周,疗效满意。但是近期有 研究发现,ET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具有一 [4]Louis ED,Ford B,Wendt KJ,et a1.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ssential tremor:data from a community based study[J].Mov Disord,1998,13:803—8. 定相关性,部分ET患者会进展为PD[7],故需进行长期随 访,动态观察。 酒精的主要药理学机制是作用于GABA受体_8],大多 [5] Rajput AH,Rajput A.Medical treatment of essential tremor [J].J Cent Nerv Syst Dis,2014,6:29—39. r6]Bain P,Brin M,Deusohl G,et a1.Criteria for the diagnosis of 数ET患者服用酒精后症状会有所改善。但是长期服用酒 essential tremor[J].Neurology,2000,54(11 Suppl 4):s7. r 7] LaRoia H,Louis ED.Association between essential tremor and other neur0degenerative diseases:what is the epidemio 精会造成依赖性并导致其他疾病发生,故不宜长期使用。目 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治疗ET药物为 受体阻滞剂和抗癫痫 药物。本研究应用普萘洛尔、阿罗洛尔及托吡酯治疗ET患 者。普萘洛尔常见的副反应为低血压,本组有2例患者出现 此副反应。阿罗洛尔对肾上腺8一受体有较高的选择性,且对 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小,相对更加安全。对普萘洛尔、阿罗洛 尔有禁忌的患者,可选择抗癫痫药物。扑痫酮、加巴喷丁、托 吡酯、普瑞巴林、苯巴比妥、唑尼沙胺、左乙拉西坦等抗癫痫 药物治疗ET都有较好的疗效I9]。本研究应用托吡酯治疗 ET,取得较好的疗效。托吡酯治疗E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可 能优于普萘洛尔[1 。普拉克索是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 剂,Herceg等[1”报道普拉克索可有效控制ET的症状,并显 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有1例 患者应用普拉克索后,出现幻觉,推测与应用剂量较大有关。 周道友等_1 ]发现,普拉克索剂量与疗效之间存在一定的联 logical evidence[J].Neuorepidemiology,2011,37:1—1O. r8] Knudsen K,LoreDz D,Deuschl G.A clinica1 test for the alco— hol sensitivity of essential tremor[J].Mov Disord,2011;26 (12):2 291-5. [9]王谟兰,张桁忠,徐耀等,特发性震颤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脑 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2013,3(6):53—55. [1O]孙浩,范小艳.托吡酯治疗特发性震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 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9):93—94. [11]Herceg M,Nagy F,P61 E,et a1.Pramipexole maybe an effec— tire treatment option in essential tremor[J].Clin Neurophar— macol,2012,35(2):73—76. [12]周道友。何思陈.普拉克索治疗特发性震颤的疗效观察[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4,13(2):181—184. (收稿2014—08—13)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临床特点分析 赵琚 鹿邑477200 河南鹿邑县真源医院内科【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中枢神经;转移 【中图分类号1 R73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 1673—5110(2015)12—0106—02 中枢神经系统是非小细胞肺癌晚期转移的主要部位之 超过1O 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发生中枢神经系统转移 (CNS),超过4O 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中枢神经系统转 移。由于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患apzJ,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carcinoma,NSCLC)的患者存活时间不断延长,因此发生 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概率也不断增加。本研究对我院收治 的非小细胞肺癌合并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患者进行回顾分 析,探讨其临床特征,并对其治疗进展进行探讨。 一,诊的NSCLC合并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患者82例。 1.2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表格,详细查阅或 询问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既往史(吸烟史、饮酒史、高血 压、糖尿病、冠心病)、临床表现、肺部CT、肺组织病理、脑部 CT、肿瘤转移情况等资料,录入计算机进行汇总分析。 1.3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以百分率( )表示, 检验,对 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采用Logisc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特征 见表1。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8一O1—2O14一O6在我院住院治疗确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年6月第18卷第12期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ervous Diseases Jun.2015,Vo1.18 No.12・107・ 表1 合并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特征 而无法到达脑内的缺点,损伤和危险程度又低于手术,且预 后好,因此I临床上作为非小细胞肺癌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标 准治疗方案,也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案。但全脑放射治疗有一 定的局限性和不良反应。其对疾病的控制仅为适度效应,超 过5O 的非小细胞肺癌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患者死于脑部肿 瘤的进展。(2)手术治疗:对于只有孤立转移灶、临床状态较 好的非小细胞肺癌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患者可通过手术进 行治疗,切除脑转移灶。手术治疗是向目前早期非小细胞肺 癌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患者推荐的治疗方法。(3)化疗:有研 究表明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有效,化疗新 药吉西他滨、长春瑞滨和紫杉醇对非小细胞肺癌中枢神经系 统转移治疗的有效率为38 ,化疗药物顺铂对非小细胞肺癌 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治疗的有效率为5O 。(4)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一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EGFR-TKI治疗 是一种靶向治疗方法。当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EGFR—TKI 为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其作用原理是通过竞争ATP的结 合点防止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磷酸化,切断肿瘤细胞信号向下 传导,使肿瘤细胞无法增殖和转移,最终凋亡。近年来的临 床治疗证明EGFR-TKI可以治疗化疗无法治愈的非小细胞 肺癌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患者,疗效安全有效[2]。研究 表明不吸烟、腺癌、女性以及发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 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患者应用EGFR— TKI剂的治疗效果优于化疗。此外EGFR—TKI可能对于非 2.2 多因素分析 年龄<6O岁、肿块类型为中央型和具有 肺内转移与非小细胞肺癌合并中枢神经系统转移密切相关。 见表2。 表2 合并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危险因素 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有预防作用。有研究表 明,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经过1~2 a后较接受 其他传统治疗方法的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进展率显著降低, 但其确切的预防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5)联合治疗: 由于许多因素影响非小细胞肺癌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患者的 治疗,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基因突变情况、有无进行过全 脑放疗和EGFR—TKI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情况及颅外病变症 状等,所以临床上经常需要多种治疗方式联合治疗。全脑放 射治疗作为非小细胞肺癌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标准治疗方 法,可控制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症状,必要时需要进行二次 全脑放射治疗¨3]。如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有敏感突 变,就需要进行EGFR-TKI治疗。如患者颅外症状和中枢神 3讨论 经系统症状均明显需考虑全脑放疗联合化疗治疗,或者全脑 放疗联合EGFR-TKI治疗。 总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转移具有自身的 临床特点,多见男性、<6O岁患者,病理上具有腺癌为主,转 移突出的临床特点。这对于我们识别和早期发现非小细胞 癌中枢神经系统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4 参考文献 [1]傅华,张雪淋,肖瑜,等.吉非替尼联合放射治疗在非小细胞肺 癌脑转移患者治疗中的作用EJ3.中华医学杂志,2012,92(8): 524—527. 非小细胞肺癌的中枢神经系统转移主要分为脑转移和 脑膜转移¨1],主要症状为颅内压升高,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和 头痛等现象;其中脑转移主要发生在脑白质和灰质交界区, 引起多个功能区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出现走路不稳、单肢 运动或感觉异常等症状,通过头部增强MRI的方法做出来 诊断,即脑实质异常影像;而脑膜转移即表现出脑膜刺激的 症状,增强MRI能在CSF中发现肿瘤细胞或者出现脑膜异 [2]Andrews DW,Scott CB,Sperduto Pw,et a1.Whole brain radia— tion therapy with or without stereotactie radiosurgery boost for patients with one to three brain metastases:phase 3 results of 常增厚。非小细胞肺癌的中枢神经系统转移不仅降低患者 的生活质量,而且缩短患者的生存时间,脑转移患者治疗后 的中位生存时间基本为3~6个月,而未治疗的患者仅为4~ 11周。 the RTOG 9508 randomised trial[J].Lancet,2004,363 (9 422):1 665—1 672. [3]陈闽江,王孟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靶向治疗EJ].国 际呼吸杂志,2013,33(12):957—958.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临床治疗,目前 主要有:(1)全脑放射治疗:可以克服化疗药物由于血脑屏障 (收稿2014—08一O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