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药物分析复习题一、单选题1.重金属检查中,加入硫代乙酰胺时溶液控制

来源:爱go旅游网
药物分析复习题一、单选题1.重金属检查中,加入硫代乙酰胺时

溶液控制

药物分析复习题 一、单选题

1.重金属检查中,加入硫代乙酰胺时溶液控制最佳的PH值是(D) A、1.5 B、9.5 C、7.5 D、3.5 E、11.5

2.干燥至恒重是指供试品连续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不得超过(D)

A、0.1g B、0.2g C、0.4g D、0.3g E、0.5g

3.薄层色谱法常用的吸附剂为(A )

A.硅胶B.硅藻土C.碳酸钠D.羧甲基纤维素钠 4.药物鉴别的主要目的是(B )

A.判断药物的优劣B.判断药物的真伪C.杂质限量检查C.确定有效成分的含量

5.药物的鉴别试验,其内容主要包括(C ) A.鉴别B.物理常数C.性状和鉴别D.杂质检查

6.薄层色谱法用于药物鉴别时,常须采用对照品是由于(D) A.质量标准的例行要求 B.硅胶性质不稳定 C.观察方法的需要

D.为了消除实验因素的影响,使结果稳定

7.中国药典中规定的一般杂质检查中不包含的项目是(D) A.砷盐检查B.氯化物检查C.重金属检查D.澄明度检查 8.采用比色法进行一般性杂质检查的项目是(C )

A.氯化物检查B.干燥失重检查C.重金属检查D.硫酸盐检查 9.水杨酸类药物与三氯化铁试显色反应,最适宜PH度是(B ) A.弱碱性或中性B.弱酸性或中性C.强碱性D.强酸性 10.下列药物中具有芳香第一胺结构的是(A )

A.盐酸普鲁卡因B.盐酸异丙肾上腺素C.肾上腺素D.盐酸苯海拉明

11.葡萄糖注射液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采用的方法是(C ) A.折光法B.分光光度法C.旋光度法D.色谱法

12.《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应检查的特殊杂质是(B)

A.对氨基酚 B.对氨基苯甲酸 C.对氨基苯乙酸 D.氨基苯 E.硝基苯

13.《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肾上腺素应检查酮体,其检查方法是(D)

A.比色法 B.旋光法 C.薄层层析法 D.分光光度法 E.折光法

14.肾上腺素与甲醛—硫酸反应显(A) A.红色 B.翠绿色 C.橙红色 D.深棕色

E.棕色—暗紫色

15.《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测定方法是(E)

A.比色法 B.紫外分光光度法 C.高效液相色谱法 D.溴量法 E.非水溶液滴定法

16.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芳香第一胺类药物含量时,加入适量溴化钾的作用是(C)

A.增亚硝酸钠的稳定性 B.防止生成的重氮盐分解 C.加速重氮化反应的速度 D.防止亚硝酸的逸失 E.防止偶氮氨基化合物的生成

17.下列磺胺类药物的反应中,不是芳香第一胺的反应是(D) A.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 B.重氮化—偶合反应 C.与盐酸成盐 D.铜盐反应 E.与香草醛反应

18.下列磺胺类药物中,不能与碘化铋钾试液发生沉淀反应的是(E)

A.磺胺嘧啶 B.磺胺甲噁唑 C.磺胺异噁唑 D.磺胺嘧啶钠 E.磺胺醋酰钠

19.磺胺甲噁唑在碱性溶液中,与硫酸铜试液反应生成的铜盐沉淀的颜色为(A)

A.草绿色 B.淡棕色 C.紫色 D.黄绿色 E.蓝色

20.《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磺胺甲噁唑含量测定方法是(C) A.分光光度法 B.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C.亚硝酸钠滴定法 D.非水溶液滴定法 E.高效液相色谱法

21.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盐酸氯丙嗪的含量时,可加入下列何种试剂消除盐酸的干扰(D)

A.醋酐 B.冰醋酸 C.氢氧化钠 D.醋酸汞 E.高氯酸

22.《中国药典》2000年版检查异烟肼中的游离肼采用的方法是(B)

A.纸色谱法 B.薄层色谱法 C.紫外分光光度法 D.高效液相色谱法 E.旋光法

23.溴酸钾法测定异烟肼的含量,是利用异烟肼的(B) A.氧化性 B.还原性 C.水解性 D.酸性

E.碱性

24.吩噻嗪类药物的制剂常采用的含量测定方法是(C) A.氧化还原滴定法 B.非水溶液滴定法 C.紫外分光光度法 D.比色法 E.酸碱滴定法

25.与氢氧化钠共热,放出二乙胺,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药物是(E)

A.诺氟沙星 B.地西泮 C.盐酸吗啡 D.盐酸氯丙嗪 E.尼可刹米

26.用铈量法测定吩噻嗪类药物的含量是利用吩噻嗪的(B) A.氧化性 B.还原性 C.水解性 D.酸性 E.碱性

27.加稀盐酸水解后能与亚硝酸钠和碱性β—萘酚生成橙红色沉淀的药物是(E)

A.吡哌酸 B.诺氟沙星 C.甲硝唑 D.地西泮 E.氯氮卓

28.为排除苯甲酸.苯甲酸钠对测定的干扰,《中国药典》2000年版对地西泮注射液的含量测定采用(E)

A.紫外分光光度法

B.非水溶液滴定法 C.比色法 D.酸碱滴定法 E.高效液相色谱法

29.具有酸碱两性的药物是(A) A.吡哌酸 B.阿苯达唑 C.甲硝唑 D.异烟肼 E.氯氮卓

30.含有硫元素的药物是(B) A.甲硝唑 B.阿苯达唑 C.吗啡 D.异烟肼 E.氯氮卓

31. 甲硝唑片剂和注射剂的含量测定采用的方法是(C) A.非水溶液滴定法 B.比色法

C.紫外分光光度法 D.高效液相色谱法 E.酸碱滴定法

32.黄嘌呤类生物碱的特征鉴别反应是(D) A.双缩脲反应 B.维他立反应 C.甲醛—硫酸反应 D.紫脲酸胺反应 E.绿奎宁反应

33.既可溶于酸又可溶于碱的药物是(C) A.阿托品

B.奎尼丁 C.吗啡 D.可待因 E.山莨菪碱

34.属于喹啉类生物碱的药物是(B) A.阿托品 B.奎尼丁 C.吗啡 D.可待因 E.山莨菪碱

35.在提取酸碱滴定法中,最常用的碱化试液是(B) A.氢氧化钠 B.氨水 C.乙二胺 D.碳酸钠 E.碳酸氢钠

36.下列药物中不属于甾体强心苷的是(B) A.地高辛 B.洋地黄皂苷 C.洋地黄毒苷 D.毒毛花苷K E.去乙酰毛花苷

37.钠光灯泡一般连续使用时间勿超过(B) 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5小时 E.8小时

38.连续使用钠光灯时不宜经常开关,以免(B) A.灯泡破裂

B.影响寿命 C.仪器受损 D.影响测定结果 E.产生误差

39.维生素A具有易被紫外光裂解,易被空气中氧或氧化剂氧化等性质,是由于分子中含有(D )

A.环已烯基B.伯醇基C.乙醇基D.共轭多烯醇侧链

40.维生素C能与硝酸银试液反应生成去氢抗坏血酸和金属银黑色沉淀,是因为分子中含有( D)

A.环已烯基B.伯醇基C.仲醇基D.二烯醇基 41.中国药典测定维生素E含量的方法为(A )

A.气相色谱法B.高效液相色谱法C.碘量法D.荧光分光光度法 42.下列药物的碱性溶液,加入铁氰化钾后,再加入正丁醇,显蓝色荧光的是( B)

A.维生素AB.维生素B1 C.维生素CD.维生素D

43.用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已知维生素C的分子量为173.16,每1ml碘滴定液(0.1mol/L)相当于维生素C的量为( B)

A.17.61mg B.8.806mg C.176.1mg D.88.06mg

44.维生素A在盐酸存在下加热后,在350-390nm波长间出现3个最大吸收峰,这是因为维生素A发生了( B)

A.氧化反应B.去水反应C.水解反应D.异构化反应

45.测定鱼肝油乳中的维生素A时,如维生素A的最大吸收波长不在326-329nm范围,须采用的测定方法是(B )

A.柱分离后测定维生素A醋酸酯 B.皂化后,经提取测定维生素A醇

C.改用提取重量法D.三氯化锑比色法直接测定

46.甾体激素类药物杂质检查中,检查下列哪个特殊杂质的限量是

最重要的项目(A)

A.其他甾体 B.游离磷酸盐 C.甲醇和丙酮 D.硒 E.乙炔基

47.维生素B1进行硫色素反应鉴别而显荧光的条件是( B) A.酸性B.碱性C.中性D.弱酸性

48.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含量时,为消除抗氧剂焦亚硫酸钠的干扰,加入下列哪个作掩蔽剂( D)

A.丙酸B.丙醇C.酒石酸D.丙酮

49.维生素E与硝酸反应,最终的产物是( A) A.生育红B.生育酚D.配离子D.硝酸盐

50.哪种药物能与三氯化锑的氯仿溶液显紫色(A)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 B2 D.维生素B6 E.维生素D

1.下列叙述与药物鉴别特点不符的是(D )

A.为已知药物的确证试验B.是个别分析而不是系统试验 C.通常选用不同方法鉴别同一种供试品,综合分析结果D.是鉴定未知药物的组成和结构

2.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的色谱峰面积(或峰高)可用于(D ) A.鉴别B.测试被分离物的疗效C.判定被分离物组成D.含量测定 3.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定量分析时,其精密度为(C) A.±2%B.±1%~3%C.±5%D.±10%

4.为了消除水杨酸、醋酸等酸的干扰,阿司匹林片的含量测定是采用(B )

A.直接滴定法B.返滴定法C.非水滴定法D.氧化还原法

5.水杨酸类药物的鉴别反应有(A )

A.与三氯化铁试液作用,呈紫色B.重氮化偶合反应呈红色C.与碳酸钠试液煮沸,再加酸酸化生成白色沉淀D.A和C6.葡萄糖与碱性酒石酸铜试液反应,生成的沉淀颜色为(C )

A.紫色B.黄色C.砖红色D.蓝色

7.下列药物中,不能采用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其含量的是(C) A.苯佐卡因 B.盐酸丁卡因 C.贝诺酯 D.盐酸普鲁卡因 E.盐酸利多卡因

8.下列药物中,能与三氯化铁反应的是(C) A.苯佐卡因 B.醋氨苯砜 C.对乙酰氨基酚 D.盐酸普鲁卡因 E.盐酸利多卡因

9.具有芳香第一胺的胺类药物,重氮化反应的适宜条件是(E) A.弱碱性 B.中性 C.碱性 D.酸性 E.强酸性

10.在酸性染料比色法中,最常用指示剂是(C) A.甲基红 B.溴麝香草酚蓝 C.溴麝香草酚酞 D.铬酸钾 E.酚酞

11.检查硫酸阿托品中的莨菪碱采用的方法为(D)

A.薄层色谱法 B.高效液相色谱法 C.比色法 D.旋光法 E.紫外分光光度法

12.氨茶碱中茶碱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采用(C) A.酸碱滴定法 B.非水溶液滴定法 C.置换酸碱滴定法 D.酸性染料比色法 E.紫外分光光度法

13.在凯氏定氮法中,蒸馏出来的氨用酸液吸收,通常采用的酸是(D)

A.硫酸 B.盐酸 C.硝酸 D.硼酸 E.冰醋酸

14.能区别盐酸吗啡和磷酸可待因的反应是(A) A.铁氰化钾反应 B.双缩脲反应 C.维他立反应

D.茜素氟蓝—硝酸亚铈反应 E.紫脲酸铵反应

15.《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采用双相酸碱滴定法测定含量的药物是(B)

A.苯甲酸 B.阿司匹林 C.水杨酸 D.苯甲酸钠

E.布洛芬

16.下列药物在硫酸氢钾存在下加热,产生特殊刺激性气体的药物是(C)

A.甘露醇 B.山梨醇 C.甘油 D.乙醇 E.二巯丙醇

17.硫喷妥钠与铜吡啶试液反应的生成物是(B) A.紫色 B.绿色 C.蓝色 D.黄色 E.紫堇色

18.硫酸—荧光反应为下列哪类药物的特征鉴别反应,此反应在紫外灯下所显荧光的颜色为(E)

A.吩噻嗪类 B.吡啶类

C.苯并二氮杂卓类 D.咪唑类 E.黄绿色

19.测定杂环类药物制剂的含量大多采用(A) A.紫外分光光度法 B.非水溶液滴定法 C.比色法 D.酸碱滴定法 E.高效液相色谱法

20.蔗糖加硫酸煮沸后,加氢氧化钠试液中和,再加(D)试液产生红色沉淀

A.硝酸银

B.硫代硫酸钠 C.高锰酸钾 D.碱性酒石酸铜 E.过氧化氢

21.葡萄糖的性质中不正确的是(C) A.由淀粉水解得到

B.具不对称碳原子而具旋光性

C.直火加热,先熔融膨胀后燃烧,遗留少量的碳 D.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E.可用红外光谱法鉴别

22.葡萄糖注射液中5—羟甲基糠醛的检查方法可采用(C) A.旋光法 B.折光法

C.紫外分光光度法 D.碘量法 E.薄层色谱法

23.旋光法测定葡萄糖注射液含量时,加入适量氨试液的目的是(B)

A.调节PH B.促进变旋平衡 C.促进葡萄糖溶解 D.防止葡萄糖水解 E.防止葡萄糖氧化

24.强心苷的甾体母核上多数含有一个不饱和的(E) A.五元内酰胺环 B.大环内酯环 C.内酯环 D.大环内酰胺环 E.五元内酯环

25.维生素A能与下列哪种试剂反应而用于鉴别(B)

A.盐酸

B.三氯化锑的氯仿溶液 C.硝酸 D.三氯化铁 E.氢氧化钾醇溶液

26.维生素D可用下列哪个反应鉴别(E) A.三氯化锑反应 B.三氯化铁反应 C.与硝酸反应 D.硫色素反应 E.与醋酐—浓硫酸反应

27.维生素C能使2,6—二氯靛酚钠试液颜色消失,是因为维生素C具有(B)

A.氧化性 B.还原性 C.酸性 D.碱性 E.两性

28.抗生素中可发生羟肟酸铁反应的是(C) A.链霉素 B.庆大霉素 C.青霉素 D.红霉素 E.四环素

29.红霉素水溶液遇酸、碱、热易发生(C)反应而失效 A.氧化—水解 B.聚合—水解 C.水解—脱水 D.沉淀 E.还原

30.可发生茚三酮反应的药物是(D) A.青霉素 B.氯霉素 C.四环素 D.链霉素 E.红霉素

31.糖类赋形剂对下列哪种定量方法产生干扰(C) A、配位滴定法 B、紫外分光光度法 C、氧化还原法 D、酸碱滴定法 E、非水碱量法

32.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注射用粉剂按规定应检查的项目(B) A、热原试验 B、澄明度 C、溶出度 D、装量差异 E、无菌试验

33.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时,在滴定前要加入丙酮,是为了(A)

A、消除注射液中抗氧剂的干扰 B、增加维生素C的溶解度 C、保持维生素C的稳定 D、加快反应速度 E、使反应完全

34.三磷酸腺苷二钠(ATP)的含量测定方法是(A) A、纸电泳法

B、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 C、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D、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E、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35.体内药物分析的对象主要是指(D) A、机体 B、动物 C、体液 D、人体 E、组织

36.进行体内药物分析血样采集时,一般取血量为(C) A、1ml B、1~2ml C、1~3ml D、2ml E、3ml

37.下列哪一步是体内药物分析中最难、最繁琐,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C)

A、样品的采集 B、样品的贮存 C、样品的制备 D、样品的分析 E、蛋白质的去除

38.不同药物在生物样品中的浓度相差很大,对于药物浓度越小,则样品制备要求(B)

A、越低 B、越高 C、一般 D、无关系 E、不一定

39.溶剂提取药物及其代谢物时,碱性药物在(E) A、酸性pH中提取 B、近中性pH中提取

C、弱酸性pH中提取 D、弱碱性pH中提取 E、碱性pH中提取

40.提取溶剂的一般选择原则是在满足提取需要的前提下(D) A、尽可能选用极性大的溶剂 B、选用极性适中的溶剂 C、选用极性溶剂

D、尽可能选用极性小的溶剂 E、选用水溶性溶剂

41.体内药物分析中下列哪个方法占主导地位(D) A、紫外分光光度法 B、荧光分光光度法 C、气相色谱法 D、高效液相色谱法 E、免疫法

42.《中国药典》每(E)年修订一次 A、1 B、2 C、3 D、10 E、5

43.从生理作用来看,药物中一定量的某些杂质如信号杂质的存在,则(D)

A、严重影响药品质量 B、使毒性明显增大 C、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D、并不妨碍用药效果 E、促使药物变质

44.药品的性状不包括(C) A、溶解度

B、外观性状 C、检查 D、臭 E、味

45.化学鉴别法不包括(A) A、气相色谱法 B、生成气体法 C、呈现荧光法 D、沉淀法 E、显色法

46.药品质量标准的起草说明不包括(E) A、概况 B、对比评价

C、对标准制订和修订的意见或理由 D、生产工艺 E、临床研究资料

47.原料药的含量测定方法一般首选(A) A、滴定分析法 B、紫外分光光度法 C、重量法

D、红外分光光度法 E、高效液相色谱法

48.用铈量法测定吩噻嗪类药物的含量是利用吩噻嗪的(B) A.氧化性 B.还原性 C.水解性 D.酸性 E.碱性

49.加稀盐酸水解后能与亚硝酸钠和碱性β—萘酚生成橙红色沉淀的药物是(E)

A.吡哌酸 B.诺氟沙星 C.甲硝唑 D.地西泮 E.氯氮卓

50.为排除苯甲酸.苯甲酸钠对测定的干扰,《中国药典》2000年版对地西泮注射液的含量测定采用(E)

A.紫外分光光度法 B.非水溶液滴定法 C.比色法 D.酸碱滴定法 E.高效液相色谱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