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花蕙兰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来源:爱go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河南农业科学 大花蕙 厶古 =同 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梁新安 ,杨录军孙,王慧瑜。,孙新政 (1.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河南中牟451450,2.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5) 摘要:以大花蕙兰的不同部位作外植体,对其启动诱导;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等方法筛选大花蕙兰类原 球茎诱导、增殖与生根壮苗的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在大花蕙兰离体再生过程中,侧芽是最容易启 动的外植体;MS+6一BA 1.0 mg/L+NAA 0.1 mg/L+AC 0.1 g/L是类原球茎诱导的最佳培养基; 1/2MS+6一BA 1.0 mg/L+NAA 0.1 mg/L是类原球茎增殖和幼苗分化的最适宜培养基;芽分化后, 在1/2MS+NAA 1.0 mg/L+GA3 1.0 mg/L+香蕉泥150 g/L培养基中生根壮苗效果最好。 关键词:大花蕙兰;类原球茎;再生植株 中图分类号:¥68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268(2006)10—0085—03 Establishment of High-frequency Regeneration System for mbidium IAANG Xin—an ,YANG Lu—j un¨,WANG Hui—yu。,SUN Xin—zheng (1.Henan Agriculture Vocational College,Zhongrnu 451450,China; 2.Zhengzhou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Zhengzhou 450005,China) Abstract:The different parts O{cymbidium were used as the explants to select the optimal media for the induction,multiplying and the rooting and sprouting of protocorm—like—body of by the or— thogonal design.The results showed as follows:the axially bud was more easily started as ex— plants.MS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6一BA 1.0 mg/L and NAA 0.1 mg/L and AC 0.1 g/L was optimal for the induction of protocorm—like—body.The best medium for the propagation of protocorm—like—body and differentiation of shoots was 1/2MS+6一BA 1.0 mg/L+NAA 0.1 mg/I .Optimal medium for the rooting and strong sprout was 1/2MS+NAA 1.0 mg/L+GA3 1.0 mg/L+banana mud 150 g/L. Key words:Cymbidium;Protocorm like—body;Regenerated plantlet 大花蕙兰(Cymbidium)又名虎头兰,是一种观 立大花蕙兰高频植株再生系统,为规模化生产提供 赏价值很高的洋兰,其花朵硕大而鲜艳,枝叶俊秀而 依据,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 优雅,外型雍容而华贵,深受国内外兰花爱好者的欢 的。 迎。由于大花蕙兰多为杂交种,种子繁殖无法保持 其品种特性,且结实率也相当低,分株能力又很弱, 1材料与方法 因而繁殖系数低,繁殖速度慢[1],远远不能满足商品 1.1供试材料 化生产的要求。国外已经将组培技7 用于大花蕙 试验材料为大花蕙兰的根段、叶片、侧芽及花梗 兰的繁殖与生产_2 j,我国一些科研院所和企业也 等。 进行了这方面研究和生产[4 ],但普遍繁殖系数较 1.2 试验方法 低。本试验通过探究大花蕙兰组培快繁过程中各种 用75 酒精和0.1 升汞进行表面灭菌。不同 因素对其类原球茎诱导增殖及幼苗分化的影响,建 外植体的启动试验见表1。启动培养基MS+ 收稿日期:2006—06~23 作者简介:梁新安(1965一),男,河南新密人,讲师,主要从事园艺植物栽培、育种教学及研究工作。 通迅作者:杨录军(1978一),男,陕西眉县人,助理研究员,本科,主要从事植物组织培养工作。 ・ 85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第10期 6一BA 1.0mg/L+NAA 0.1mg/L,加0.1g/L AC 表2类原球茎诱导不同培养基及生长调节因子 正交试验结果(I一,3 ) 以防止褐化。如无特别说明,本试验均以MS为基 本培养基,添加蔗糖25g/L,琼脂7.5 g/L,pH 值5.3。 类原球茎诱导培养基的正交试验设计见表2。 采用L。(3。)正交试验设计进行类原球茎增殖 培养基的优选(见表3)。以继代培养40 d后的增殖 培数及幼苗分化率为考察指标。根据设计安排9组 试验,每组接种30个诱导出的类原球茎,试验重复 3次,取平均值。 生根壮苗试验设计见表4。培养基中添加蔗糖 30 g/L,琼脂7.3 g/L、pH5.3。将已分化长至3~4 cm的幼苗与原球茎切离,接种到4种不同处理的生 根培养基上,每处理接种2O瓶,每瓶接种25株,重 复3次,培养28 d后统计结果。 培养条件由人工气候箱调控,光强2 000~ 4 000 lx,光照时间12 h/d,温度(25±1)℃,湿度(65 ±5) 2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外植体的启动 从表1可见,侧芽的腋芽和顶芽启动率分别为 86.9 和94.6 ,而其他材料启动率均为0,这说明 大花蕙兰外植体启动时选用侧芽比较理想,启动率 高,且启动速度较快。这与芽具有很强的分生能力, 比较容易成活有关。 表1 不同外植体启动率 注:表中数据为接种30d时观祭取得 2.2 类原球茎的诱导 类原球茎诱导培养基的正交试验结果及其极差 分析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看出,B因子极差(R)最大,C因子和 A因子次之,D因子最小。这反映6一BA对类原球 茎诱导影响最大,其次是NAA和基本培养基,AC 的影响最小。 考察各因子水平平均值发现,A、B因子均以第 2水平值最大,C因子以第3水平值最大,D因子以 第1水平值最大,故最佳培养条件组合为 A B:C。D ,即最佳类原球茎诱导培养基为MS+ 6一BA 1.0mg/L+NAA 0.1mg/L+AC 0.1 g/L, 以该组合进行类原球茎诱导30~35d,诱导率 ・ 86 ・ 可达72.7 。 2.3 类原球茎增殖及幼苗分化 要提高大花蕙兰繁殖速度,必须加大其类原球 茎繁殖的系数,提高其幼苗分化的速度。从表3可 以看出,基本培养基对类原球茎增殖和幼苗分化均 有显著影响;6一BA对大花蕙兰类原球茎增殖有显 著影响,且对幼苗分化有极显著影响;而NAA对类 原球茎增殖有显著影响,却对幼苗分化无显著影响, 处理5所得到的增殖率和分化率最高。所以,适宜的 培养基应为1/2MS+6~BA 1.0 mg/L+NAA 0.1 mg/[ 。 表3基本培养基、6一BA、NAA对大花蕙兰类原球茎 增殖及幼苗分化的影响(L 3 ) 注:*表,下显著水平(P<o.05);**表尔极显著水平i P<0・01) 2.4 不同添加物对大花蕙兰生根壮苗的影响 大花蕙兰分化出的幼苗,继续接种在原有分化 培养基中可以长出新根,但根比较短小,且苗也比较 瘦弱,为探寻大花蕙兰生根壮苗的适宜培养基,设置 4种不同的培养基(表4)。 由表4可以看出,前3种培养基上瓶苗的根数 明显比第4种培养基上多,苗也明显高,说明GA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河南农业科学 和香蕉泥对大花蕙兰的生根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后类原球茎的增殖系数最高达5.70_8]。浙江宁波 且对幼苗的生长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添加GA。 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徐志豪_g]、沈阳北陵 的培养基上苗根较长,苗较高,而添加香蕉泥的培养 兰花公司徐大成l1 、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秘 基上根和茎明显粗壮。南此可见,GA。有利于根茎 彩莉 等人也开展了大花蕙兰类原球茎增殖的相 纵向伸长,香蕉泥更有利于根茎横向生长,两者合理 关研究,但未见与本研究相同的最高增殖率在40 d 组配才能促进大花蕙兰长出健壮、优质的瓶苗。 时可达l1.7的报道。 表4香蕉泥和GA1对大花蕙兰生根壮苗的影响 参考文献 序号培养基 j [1]谭文澄,戴策刚.观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M] 北京: l 1/2MS 1,0 1.0 1 50 4.7 2.5 0、23 4.7 0.23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237—239. 2 1/2MS 1 0 1.0 0 4.1 2 8 0、16 5 4 0 18 [2] Sagawa Y,Sengal O P.Aseptic stem propation of van— 3 1/2MS 1.0 0.0 150 3 8 0.8 0 26 4 2 0 25 da miss Juaqum[J].Iindleyana,1988(3):27—29. : 兰 : : : : : :! : [3]Winder D D.Clonal multiplication of cymbidium thro— ugh tissue culture of the shoot meristem[J].Am Or 3小结与讨论 chid Soc Ball,1963,32:105—1O7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在大花蕙兰高频再生体 [4] 曹孜义,刘国民.实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教程[M].兰 系建立的过程中,侧芽是最容易启动的外植体,细胞 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7O一177. 分裂素6一BA、生长素NAA和基本培养基均可促 [5]徐宏英,赵玉明,谢海军,等.大花蕙兰组培快繁影响因 素分析[J].园艺学报,2002,29(2):183—185. 进类原球茎的诱导和增殖,且6一BA对幼苗分化有 [6] 宋仪农,杜启兰,陈景秀,等.植物激素和大量元素对大花 极显著影响。三者的适宜组配,就成为大花蕙兰类 蕙兰组织培养的影响[J].山东林业科技,2001(5):l3一l5. 原球茎诱导和增殖及幼苗分化的最适培养基,即 [7] 杨玉珍,孙天洲.,孙廷,等.大花蕙兰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MS+6一BA 1.0mg/L+NAA 0.1mg/L+AC 0.1 技术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4(2):86—88. g/L;1/2MS+6一BA 1.0mg/I +NAA 0.1 mg/L。 [8]周丽,胡春根.大花蕙兰原球茎增殖研究[J].黔西南民 GA。和香蕉泥可明显促进大花蕙兰瓶苗生根壮苗, 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2(4):89—91. 从而确定生根壮苗培养基为:1/2MS+NAA 1.0 [9]徐志豪,翁学盎,俞伟国,等.大花蕙兰催花栽培试验 mg/I +GA。1.0mg/L+香蕉泥150 g/L。 [J].浙江林业科技,2003,23(6):23—25.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杨玉珍等人对大花蕙兰 [1O]徐大成,刘晓砚,曹伟,等.几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 大花蕙兰组培原球茎增殖的影响[J].植物研究, 适合类原球茎增殖分化的培养基、培养方式进行了 2004,24(1):76—79. 系统的研究,结果增殖倍数为4.1_7]。黔西南民族 [11] 秘彩莉,霍晨敏,冯全义,等.大花蕙兰快速繁殖技术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周丽等人采用5个处理,对大花 初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6 蕙兰的类原球茎增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0 d (2):26—28. ●…・●…・●…・●…・●…-●…・●…・●…・●…t●…・●…・●…・●…・●…・●…・●…・●…・●…・●…・●…・●…・●…・●…・●…・●…●…・●…・●…・●…-●…・●…・●…・●…t●…・●…t●…・●…・●…・●…・●…・●…・●…・●…・●…・●…・●…・●…・●・ (上接第84页) 3)蔬菜连作和菜粮轮作温室硝态氮在耕层都 [3] 王学军.El光温室土壤次生盐渍化分析[J].北方同艺, 有积累,但菜粮轮作积累幅度小,没有超标,而蔬菜 1998(Z1):15~16. 连作温室在调查期间的4月和7月超标。在垂直剖 [4]张春兰,张耀栋,周权锁.不同作物茬口对减轻蔬菜保 护地土壤盐害及连作障害的作用[J].土壤通报,1995, 面上,菜粮轮作在深层与粮田相比没有积累,而蔬菜 26(6):257—259. 连作温室土壤硝态氮积累是全剖面性的,从2005年 [5]杜连凤,刘文科,刘建玲.河北省蔬菜大棚土壤盐分状 9月的结果看,由于降水的淋洗作用,深层硝态氮含 况及其影响因素[J].土壤肥料,2005(3):17—19. 量高于表层,且20 ̄40cm层次超标,降水使硝态氮 [6] 吕福堂,司东霞.El光温室土壤盐分积累及离子组成变 向下迁移造成深层的富集,对深层土壤和地下水形 化的研究[J].土壤,2004,36(2):208—21O. [7]李先珍,王耀林,张志斌,等.保护地蔬菜大棚土壤盐离 成潜在威胁。 子积累状况研究初报[J].中国蔬菜,1993(4):15—17. 参考文献: [8] 童有为,陈淡飞.温室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形成和治理途 径研究I-J].园艺学报,1991,18(2):159—162. [1] 内海修一(日).保护地同艺一环境与作物生理[M]. [9]姚春霞,陈振楼,陆利民,等.上海市蔬菜的土壤硝态氮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 状况研究I-J].生态环境,2005,14(2):220—223. [2]冯永军,陈为峰,张蕾娜,等.设施园艺土壤的盐化和治 [1O] 杨丽娟,张玉龙.保护地菜田土壤硝酸盐积累及其调控措 理对策[J].农业工程学报,2001,17(2):111—114. 施的研究进展I-J].土壤通报,2001(2):66—69. ・ 87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