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31例多发骨髓瘤CT表现分析

31例多发骨髓瘤CT表现分析

来源:爱go旅游网
实用医药杂志2010年10月第27卷第1O期Prac J Med&Pharm.Vol 27.2010—10 No.10 ・901- 示,较CT更为敏感:①横断位MR显示大脑半球间隙明显靠 床症状与体征多由合并的畸形引起。 近第三脑室前部,该征象最为重要,如前所述,胼胝体发育过 鉴别诊断:胼胝体发育不全偶可伴发半球纵裂囊肿,易 程中嘴部最晚.故无论是胼胝体不发育或是发育不全均累及 与前脑无裂痕畸形混淆[91。但后者的终板呈增厚状,丘脑呈隔 嘴部,这是因为在胚胎期间,两侧侧脑室之间的透明间腔呈 合状态,无侧脑室前角。而胼胝体发育不全终板常缺如。丘脑 束袋状,与半球间隙相通,以后被发育的胼胝体嘴部封闭,若 明显分离。缺血缺氧脑病可引起广泛的脑白质疏松,同时侵 肼胝体嘴部不发育,则半球间裂与透明隔问腔相通,直达或 犯胼胝体,使半球问裂增宽,CT表现很像胼胝体发育不全, 明显靠近第三脑室前部,本组16例均不同程度存在此种征 MRI矢状位并结合临床不难鉴别。 象,表现为12例接近,4例直接相通;②双侧侧脑室前角远 【参考文献】 离,细尖而狭窄,呈倒“八”字形或新月形,两侧室间孔扩大, [1】沈天真,陈星荣.中枢神经系统计算机体层摄影(CT)和磁共振 室间孔间距增宽.这是因为胼胝体膝部的缺乏,Probst束压 成像(MRI)f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103—106. 迫侧脑室内侧面所致,膝部的发育异常少见,Kier等总结了 [2】曹丹庆,蔡祖龙.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l13例DCC,竟无一例累及膝部:③DCC时常伴有深部白质 1993.196—198. 发育不良,所以当胼胝体体部缺乏时,脑室扩大,正常弧度消 【3]Pomeran SJ.Craniospi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ongenital 失,体部互相分离、平行或呈弓形外凸,严重者呈反抱球状. peditatric anomalies of the brain and spine[M].Philadelphia:W. 即侧脑室体部脉络丛轴线夹角<35~40。,因为脉络丛很少汇 B.Saundes Company,1989.131—132. [4】隋邦森,栾文中,陈雁冰.磁共振诊断学图谱[M】.北京:中国科 聚而趋于平行 同;④当胼胝体压部缺乏时则后角上移进入发 学技术出版社,1991.38. 病不良的白质内,侧脑室枕角及三角区呈不对称扩大(憩室 [5】Kedall BE.Dysgenesis of the corpus callolsum.Neuroradiology, 样),被称为Colpocephaly ̄。本组有4例表现为左侧侧脑室后 1983,25(2):239—241. 角及三角区扩大,l例为右侧扩大为著,2例为双侧几乎对称 【6]Magnotta Vincent A,Heckel Dan,Andreasen Nabcy C,et a1. 扩大。 Mea¥urement 0f brain structures with aniifcial nelJral Betworks. 有作者认为测量胼胝体与脑组织前后径之比很有帮助 tw0— applications.Radiology,1999,21 1 (正常人1>0.45,DCC<0.3) 一,毫无疑问,这种测量手段应当 781, 放在MR的T.WI矢状位上更准确、更有价值。在此基础上, 【7】沈天真,陈星荣.神经影像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最近Seung—Koo Lee等[81进一步提出采用MR的扩散张量成 2O04.285—286. 像——纤维牵引成像(fusion tensor imaging—fiber tracto— 【8]Seung Koo Lee,Dong Ik Kim,Dong Joon Kim,et a1.Difusion graphy,DTI—FT)来揭示DCC或胼胝体疾病时,失常和迷离 tensor MR imaging and fiber tractography:A new method of de— 的半球纤维连接,从而达到对白质纤维通道的直接显示。胼 scribing aberrnat fiber connections in developmental CNS ano— 胝体发育不全可单独存在,亦可合并其它颅脑畸形,如神经 malies.Radio Grophics,2005。25:53—65. 元移形异常,大脑半球纵裂囊肿,胼胝体脂肪瘤,脑膜脑膨 【9]班秀丽.胼胝体发育不全的℃T诊断(附l2例分析)[J1.实用放 出、扁桃体畸形、Dandy—Walker综合征、颅底脑膨出、皮质异 射学杂志,2001,17(1):49—50. [2OLO-O4—06牧稿,2010-05—10修回】 [本文编辑:李思睿】 位等。MRI能够很好的显示伴发的畸形。文献报道,患者的临 31例多发骨髓瘤CT表现分析 粱家明,郭建平,邢朋毅 [关键词】多发骨髓瘤;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MSCT [中图分类号】R738 [文献标识码】B 多发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原发于骨髓 选择2007~2009年笔者所在医院经骨髓涂片及CT引 浆细胞单克隆异常增生所引起的复杂的恶性疾病。由于起病 导下穿刺活检和(或)手术病理证实为MM的患者31例。其 缓慢,临床表现多样化,早期诊断十分困难,因此,早期病例 中男20例,女l1例;年龄41~77岁,平均59岁。临床表现: 易漏诊,临床误诊率极高。为进一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提高 骨痛30例,贫血21例,发热26例,左眼失明1例。实验室检 该病的诊断率,现将笔者所在医院经骨髓涂片及CT引导下 查:白细胞降低20例,血小板降低19例.红细胞与血红蛋白 穿刺活检和(或)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MM患者的MSCT表 不同程度降低l8例,血红蛋白升高l1例.红细胞沉降率升 现回顾性分析 高16例.血清球蛋白升高,致使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倒置 1资料与方法 13例,血钙升高lO例,尿本一周蛋白阳性21例。所有3l例 【作者单位】471031河南洛阳,150医院CT室(梁家明,郭建平,邢 做骨髓穿刺检查,骨髓涂片:骨髓瘤细胞l4.5%一79%。全部 朋毅) 均行头颅、脊柱和骨盆GE(Bright speed)4排螺旋CT扫描, 实用医药杂志2010年l0月第27卷第lO期Prac J Med&Phann.Vol 27,2010—10 No.10 l1例行胸部扫描,1例行眼眶和上腹部扫描。 2结 果 31例MM中,1例CT为阴性,1例锁骨头骨质破坏并周 围软组织肿块形成.1例眼眶外壁骨质破坏并周嗣软组织增 厚,1例鞍上池和小脑蚓部肿物转移,1例肝脏多发结节转 移,30例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骨质破坏。 头颅:颅骨单纯骨质疏松3例,“穿凿”或“虫蚀”样骨质 破坏16例;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直径2~15 mill的圆形或类圆 形骨质缺损区,大多边界清楚,无硬化缘;1例鞍上池和小脑 蚓部肿瘤转移,鞍上池肿块浸润左侧视神经,患者左眼失明。 脊柱:骨质疏松3例,骨质破坏19例,表现为多个椎体松质 骨斑片状溶骨性破坏,伴或不伴有软组织肿块;椎体破坏伴 病理性骨折例6例,骨质破坏中,6例椎弓根破坏,1例伴有 椎板、横突等附件骨质破坏。骨盆:骨质疏松10例,溶骨性破 坏3例。肋骨:肋骨单纯性骨质破坏ll例,并发病理性骨折 2例。其它骨损害:肩胛骨破坏1例,胸骨膨胀性骨质破坏2 例;锁骨骨质破坏并周嗣软组织肿块1例。脏器:肝脏多发结 节转移1例。 3讨论 多发骨髓瘤起源于骨髓的原始网状细胞,偶可起自骨 外、浆细胞骨髓瘤是最常见的一种,浆细胞单克隆性肿瘤样 增生是该病的本质。肿瘤可发生在多数骨骼,每一骨骼又可 发生多处病灶,故常称为多发性骨髓瘤。该病多见于40岁以 上的中老年人,男女比例约2:1 初期为肿瘤细胞在骨髓腔内 蔓延,骨外形正常,后期可破坏骨皮质,侵入软组织。最常受 侵犯的部位为中轴骨及四肢骨近端等红骨髓集中区,四肢末 端骨骼受侵少见ll1.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弥漫性骨质疏松和多 发性穿凿样骨质破坏。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骨痛、贫血、感染、 病理性骨折、血钙升高和尿中出现本一周蛋白等。 分类:骨髓瘤分类复杂,有以下四种常见分型_l_。镜下瘤 细胞分为两型,小细胞型:也称浆细胞型骨髓瘤,此型较多 见,且分化较好:大细胞型:也称网状细胞型骨髓瘤.此型较 少见.且分化差。根据瘤细胞能否分泌免疫球蛋白,可分为分 泌型,占90%以上和非分泌型.不到10%两类。再根据免疫 球蛋白的种类分为IgG、IgA、IgD和Bence-Jones(本一周)蛋 白等型。按发病数目,单发多发之分。 好发部位:以脊柱、颅骨、肋骨和骨盆多见。本组显示颅 骨61.29%(19/31)、脊柱70.97%(22/31)、骨盆41.94%(13/ 31)、肋骨35.48%(11/31)。本组显示其它少见部位:锁骨(1 例)、肩胛骨(2例)、胸骨(2例)。 典型X线和CT表现:颅骨的“穿凿”样骨质破坏是本病 的一个特征。本组31例半数以上有颅骨损害,根据颅骨的特 征性改变,可作出本病的初步诊断。CT能更早期显示骨质细 微破坏、骨质疏松和骨外侵犯程度,特别是脊柱和骨盆病变, 以CT显示清楚。MM累及脊柱以胸腰椎多见,常为多个脊椎 同时受累,也可一个椎体内有单发或多发病灶。CT以多椎 体受累的椎体松质骨斑片状溶骨破坏为特征,横突、椎板也 可有弥散性点状破坏.CT对显示椎弓根的破坏有明显优势, 本组6例CT显示椎弓根破坏。脊椎广泛性骨质疏松伴压缩 性骨折时.除外伤引起外应考虑该病。本组显示1例颅骨、左 锁骨、胸椎及肋骨多发骨质侵害,并颅内、肝脏多发结节转 移,如此广泛骨髓瘤病变为终末期表现。众多文献均认为 MM中极少数(约占1.5%)可表现为骨质硬化,又称为硬化 型骨髓瘤.可为单纯硬化或破坏与硬化并存[ 。MM可引起 多种组织淀粉样变,侵犯心脏时,可出现心脏增大 。本组31 例未见骨质硬化型骨髓瘤及心脏增大表现。 MM的典型影像学特征出现率不是很高,因此需要临 床、影像、实验室及病理相结合,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如果临床上发现成年人多处骨痛.不明原因的衰弱无力:病 因不清的贫血;肾功能不全,但血压不高;病理性骨折及血清 球蛋白增高,则应考虑MM的可能,应行骨髓穿刺。局部病灶 有软组织肿块的,最好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本组中6例患 者选择锁骨、胸骨、髂骨和肝脏病灶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证 实为浆细胞骨髓瘤,均先于临床其它检查取得明确诊断。因 此对于有单发或多发骨质破坏并软组织肿物的,可先于其它 临床检查而选择CT引导下穿刺活检,单发者更易误诊,及早 穿刺活检尤显重要。有报道称此种选择方式有时可获得比骨 髓穿刺更为安全可靠的资料 。另外查尿本一周蛋白及所有 痛骨尤其是脊柱、颅骨、肋骨的X线或CT检查,可以进一步 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①骨质疏松: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女性,年 龄愈大愈明显,骨皮质完整,无骨小梁缺损区,无短期内进行 性加重趋势,脊柱表现明显而广泛,颅骨一般无异常改变 ; ②骨转移瘤:转移灶表现为正常骨中溶骨性破坏,大小不一, 边缘模糊,周嗣无骨质疏松【引,发生于脊椎骨者,常呈跳跃式 分布,最早发生于椎体,并向后侵犯椎弓根,凡椎弓根阳性 者,必有椎体破坏,椎旁软组织肿块常见 ,经检查可找到原 发灶;③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青少年多见,常有全身骨质疏 松,齿槽骨及指骨骨膜下骨质吸收,颅骨有颗粒状细小透光 区,肾脏可有多发结石【 ,实验室检查有高血钙和低血磷,尿 中无Bence—Jones蛋白。 【参考文献】 [1]徐爱德,徐文坚,刘吉华.骨关节CT和MRI诊断学fM].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80—90. (2]田宗武,谢爱民.多发骨髓瘤的CT诊断IJ1.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8,9(1):0039-03. [3】郑浈浈,刘国瑞,陈振强.多发骨髓瘤的临床与X线诊断【J】.实 用放射学杂志,2003,19(1):70—72. [4]韦 波.弥漫性硬化型多发骨髓瘤并心脏增大1例fJ】.中华放 射学杂志,1991,25(6):371. [5】脊椎、脊髓MRI/[日】前原忠行编著.何志义主译.沈阳:辽宁科 学技术出版社.2005.5. [6]Avva R.CT-guided biopsy of focal lesions in patients with mu— hiple myeloma may reveal Dew and more aggressive cytogenetic abnormalities.AJNR Am J Neuroradiol,2001,22:781—785. [7】孟悛非.江波,陈应明,等.脊椎转移瘤的45表现研究—— 对椎弓根征诊断意义的再认识.中华放射学杂志IJJ.2000,34(6): 5l8-522. f2010—05—10收稿,2010—06—13修回] [本文编辑:李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