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验 The Chinese Experience 如何突破县域经济小格局 ——金华探索启示 徐加爱 金华将大力实施五大行动,加快推进五个转型,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 加快推进经济形态由县域经济向都市 区经济转型 正确处理好“统”与“分”的关 系,金华正加快实施“群城聚市”战 略,突破县域经济小格局,拓展以“一 轴两带”为核心的都市区经济大格局, AJ 合力合拍打造全省第四大都市区。 统筹功能分区布局,让城市规划硬 起来。按照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 划》要求,积极研究规划国土空间功能 分区,进一步优化市域空间布局。抓紧 启动金华一义乌都市区规划编制,加陕 浙中城市群综合交通、重大市政设施、 水资源综合利用等各项专项规划编制, 并强化规划的空间管治作用。确保“一 张图纸管到底”。 统筹城市组团发展,让城市能级强 起来。首先,要做强“一轴”,即金义 主轴,真正把这一主轴建设成为浙中城 市群聚合发展的黄金走廊。其次,要做 大“两带”,即金兰永武和义东浦磐城 市带。树立“资源整合、共赢发展”的 理念,根据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发挥 优势、错位竞争,良性互动、放大亮 点。第三,要做活“节点”.即联结城 乡的中心镇、中心村。加强规划引导, 加大政策倾斜,加快设施配套,推进城 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培育做强一批中心镇、中心村。 74 1人民论坛I 201404上 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努力开创金华赶超发展新局而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由“低小散”格局 第三方物流,全力打造现代物流枢纽城 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 市。深度开发旅游经济,加大旅游资源 的整合力度,串点、连线、成圈、拓 提质发展先进制造业。坚定实施 面,策划包装可统可分的特色旅游项 “工业强市”战略,扎实推进“四大” 目,构建金华大旅游格局。 建设,集中力量抓好传统产业高新化、 提升发展生态高效农业。深入实施 新兴产业规模化,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 “三农稳 ’战略,坚持用工业 含=2殳 基地。增量提质方面,要突出主业,强 展设施农业,用企业 籀理、现代科技改 攻招商引资,筹建招商选资专家团,大 造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品 招项目、招大项目,以增量带动存量调 牌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推动“农业大 整优化。存量挖潜方面,要坚持“亩产 市”加}央向‘‘农 1 匿市”转变。 论英雄”,加强经济开发区(园区)整 合、改造、提升工作,抓好个转企、小 加快推进增长模式由外延扩张为主向 上规、规改股、股上市工作,扎实推进 注重内涵提升为主转型 “四换三名”工程。实施园区亩产产值 和税收“双倍增计划”,倒逼产业转型 认真谋划我市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 升级。 的思路和重点,以更大的决心和智慧推 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实施 进改革创新,向改革创新要资源、要空 “商贸富市”战略,扎实推进省级现代 间、要后劲。 服务业发展综合配套改革,选准突破 扎实开展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 口,带动服务业向高端化、规模化、国 点,努力创建外贸发展新优势。牢记国 际化发展。超常规发展网络经济,重点 家试点责任,以制定实施第二个三年 培育电子商务、信息软件、通信服务、 行动计划为抓手,加陕推动传统市场向 物流配送、互联网金融等五大产业,努 现代市场转型。重点强化四个方面的创 力打造全国网商集聚中心,争创中国软 新:一要创新贸易方式,做到市场采购 件名城,建设全国网络经济强市。下大 与国际结算两手抓。二要创新流通业 力气发展物流经济,抓紧完善物流业发 态,做到市场交易与网上经营两手抓。 展规划,以建设综合保税物流园区为突 三要创新营销模式,做到走出去与引进 破口,加强市域内物流基地鸯呈合力度, 来两手抓。四要创新服务功能,做到政 鼓励发展具 府管理与社会服务两手抓。深入推进备 项省部级改革试点,努力拓展资源要素 确保实现“一年灭黑臭、两年提水质、 三年可游泳”的目标。继续抓好公共交 通设施完善、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等工 作,加大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力度,让 道路通畅起来,让空气洁净起来。 着力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按照 “规划精品化、建设精致化、管理精细 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新空间。目前,我市正在实施的省部级 改革试点有1 7项。这些改革试点可争 取的政策和资金空间很大,但这不是我 们的最终目的,关键是要通过开展试点 创建体制机制新优势。要加快推进低丘 缓坡综合开发利用、现代农产品流通体 多办难事实事好事,让人民安居乐业, 使社会和谐平安。 健全广覆盖多层次的就业社保体 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千 方百计扩大就业渠道,努力解决农村困 难群众和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增收问题。 系、家政服务体系、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和中小商贸流通服务体系建设等试点工 作。 城市建设、新能源汽车推广、跨境电子商 务应用等国家试点,充分释放改革红利, 认真实]搅0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 增强科技人才新支撑。深入实施“科教 兴市”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 研经费投入,扎实推进浙中科技园、北 大科技园规划建设,全面深化产学研合 作。认真实施“双龙”计划,加决海内 夕 U业创新领军人才和团队集聚,努力 把金华由教育强市打造成为人才强市。 加快推进城乡建设管理由粗放式向标 准化转型 坚持软、硬件“两手抓”。积极推 动城乡建设管理由粗放向精细、静态向 动态、被动向主动转变,共同打造宜居 莹 宜游的美好家园。 坚决打好环境治理“组合拳”。 围绕“生态金华”建设,把“三改一 拆”、“三治一优”、“四边三化”、 “双清行动”等工作有效结合起来,综 合施策,全面整治,务求实效。积极开 展“无违建县(市、区)”、“无违建 乡镇(街道)”创建活动,努力拆出新 空间、改出新面貌。坚持铁腕治水促转 型,重点在“清河道、强基础、治重 污、控面源、保水源”等方面下功夫, 化、设施现代化、环境生态化、形象个 性化、产业高端化、行为文明化”的要 求,扎实推进“五城四边三化”行动, 认真实施“城市规划、市政设施、公 园绿化、环境秩序、综合管理、文明素 质”等“六大提升工程”,像做盆景那 样经营打造城市风景。 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抓好新一 轮农村污水治理、垃圾收集处理、赤膊 房整治工作。力争到2016年全市75%以 上的行政村达到“洁美村”要求。抓好 规模畜禽养 己宅 做鲤,有序 推进“平原绿化”、“双清行动”,进 扎实推进历史文 化名村建设,着力打造f寸点出彩、沿线美 丽、面 洁净的美丽乡村景观线。 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制由城乡=元结 构向城乡—体化转型 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 加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制度整合,研究解决一批社会保障历史 遗留问题,统筹提高各项社会保障待遇 水平。探索开展一些像金东农村居家养 老工作一样花小钱办实事、得到老百姓 交口称赞的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更多 更公平地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 健全均等化便利型的基本公共服务 体系。坚持以人为本、量力而行。根据 百姓需求办学校、办医疗、办文化,解 决好群众关心的上好学校难、看病贵、 健身活动场所少等热点难点问题。围绕 “人文金华”建设,深化教育文化卫生 体制改革,推动城市教育医疗文化等资 源向农村延伸覆盖,让群众在家r-] ̄n就 能享受到优质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健全网格化组团式的基层管理服务 体系。深入推进“法洽金华”、“平安 金华”、“和谐金华”建设,大力弘扬 和谐文化、诚信文化、责任文化,积极 总结、推广和完善像武义后陈村务监督 委员会这样的好经验好做法。切实维护 好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 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健全重大决 策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及时把各类社 会矛盾化解在基层。深入开展打黑除 恶专项斗争,始终保持对各类犯罪的 高压态势,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安 全感。厘画 (作者为中共浙江省金华市委书记) 责编/刘建美编/于珊 Apr,2014 I PEOPLE・S TRIBUNE I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