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 2016年 第5期(总第523期)
电视节目与普通民众的关系探讨
赵梓亥
(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0)
摘 要:电视节目是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传播方式,电视节目对于普通百姓的生活起着调节的作用,所以探讨电视节目与普通民众的关系,对有针对性地促进电视节目在大众百姓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电视节目,传播,文化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6)05-0257-02电视节目与普通民众属于电视节目传播过程的两个终端,分别代表的是传播过程的两个主体。电视节目所代表的是一种电视媒体文化,而普通民众所代表的则是普通大众的文化。因此,对电视节目与普通民众关系的探讨,亦是对电视节目所代表的文化与普通民众所代表的文化之间的关系的探讨。
其原因,都是他所面对的受众只是本地区内的普通民众,节目制作的目的就是要服务好地区内的一部分人,具有该地区地域特性的一部分人,为这一部分普通民众抒怀。当然无论是全局性的普通民众还是局域性的普通民众都是电视节目的终端受众,通过局域性与全局性终端受众的不同来进行对比,比较能够直观的反应出上述内容,将普通民众的两个不同代表群体进行对比,就更能清晰地体现普通民众作为电视节目终端受众这一特殊的身份和电视节目与普通民众之间的关系。例如同样是音乐竞技类节目,河北卫视的《大地飞歌》所服务的受众就是河北地区的普通民众,来自于河北各地的代表团来参赛,其中参赛代表有衡水地区代表队,唐山地区代表队,秦皇岛地区代表队等,节目中所涉及的内容也大多与河北当地的特色和民风有关。而中央电视台的《梦想合唱团》同样是音乐代表队竞技节目,但是中央电视台所面对的受众是针对全国而言的,它所服务的受众就是全国范围内的普通民众,所以它在参赛队伍的设置上就是“上海代表团”、“北京代表团”等等,是立足于全国的视角而言的,节目中所涉及的内容也具有全国范围的代表性。通过这两个同类型的电视节目的对比来看,很容易将普通民众做为电视节目终端受众的这一特殊地位体现出来。可见电视节目中归根结底是为普通民众服务的,电视节目的制作和传播最终是根据接受这一传播信息的群体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即普通民众需要什么,电视节目就提供什么。
一、普通民众是电视节目创作的源头
电视节目内容的创作源于社会、源于普通民众,是普通民众在百姓生活中大众文艺的集合呈现。电视节目的创作是在普通民众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凝练创作的,电视节目想要更好地发展,就必须要深入民众生活。只有电视节目所呈现的内容是反映大众百姓所熟悉的大众生活和大众百姓所熟知的大众文艺时,这些源于普通民众的电视节目作品才能代表普通民众,才能抒发普通民众的情感。在电视节目传播的过程中,电视节目的内容多是来源于普通民众的大众生活和要求,也就是大众生活中的普通民众需要什么,电视节目就在普通民众需求的基础上提供什么,即普通民众是电视节目的创作源头。同时只有源于普通民众的需求所制作和传播的节目,才能够满足普通民众的需求,获得普通民众的接受和喜爱,即普通民众又是电视节目传播的终端服务对象,需要最大化的满足普通民众。所以无论是从电视节目创作素材而言还是从普通民众需求而言,普通民众都是电视节目的创作的源头。例如中央电视台的音乐类节目《星光大道》所选择的参赛嘉宾本身就是社会大众生活中普通的民众,这些民众所代表的恰恰就是普通民众中某一部分人,这些嘉宾所展现的也正是普通大众生活中所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可以说无论是从《星光大道》的创作而言还是从星光大道所面向的受众群体而言,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就是将普通民众生活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文艺作为素材进行电视节目的创作,再进一步传播给更多的普通民众。同样的因为这些创作都是源于普通民众,并且反馈于普通民众的,所以星光大道才能够吸引更多的普通民众关注,被如此之多的普通民众所接受和认可。
三、普通民众是电视节目最终的评判员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电视节目制作的好不好,能不能被大众接受,能不能够继续存在于电视行业中进一步发展,最直接的评判标准就是这个电视节目能不能得到普通民众的喜欢。能不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喜欢就是在看电视节目是否能够在源于民众大众文化创造的基础上,反馈给普通民众的过程中获得普通民众的喜爱。因为只有能够反馈出普通民众诉求,能够满足普通民众审美需求的电视节目,才能够被普通民众接受和认可。在接受的基础上,普通民众还会根据自己大众生活的体验来对节目做出评判,如果电视节目制作的价值观、主题等脱离普通民众生活,是不会得到普通民众好评的。这也就从另一个角度体现,电视节目的发展是离不开普通民众的,只有普通民众接受之后,该电视节目才能够有生存的余地,因为普通民众才是电视节目的最终接受者,普通民众的评价就决定了电视节目能不能够继续生存。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只有能够满足人民在群众需求的电视节目,能够获得人民群众认可和喜欢的电视节目才能够经得住审核和考验,才能够
二、普通民众是电视节目的终端受众
电视节目最终端的服务对象就是普通民众,普通民众需要什么,电视节目就需要提供什么,当然这是要在符合政策法规的基础上来实现的。但是总的来说,电视节目想要进步和发展,就要不断的进行探索,要满足当地的普通民众的要求。只要得到普通民众的认可,能够为普通民众抒怀,才能够让普通民众接受它,才能够有可生存的余地。例如很多电视台的节目都是建立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来进行创作的,究
收稿日期:2015-12-14
作者简介:赵梓亥(1994-),女,满族,辽宁锦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电视节目与普通民众的关系。
257CHINESE & FOREIGN ENTREPRENEURS【广角镜】 Wide-angle Lens
2中 2016年 第5期(总第523期)
在电视行业中继续发展,所以电视节目要去迎合普通民众,要与普通民众产生共鸣,使其接受电视节目所传播的内容。
四、普通民众是电视节目的主体构成
电视节目的创作是源于大众生活的,大众生活的创造者就是以普通民众为主体的。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选择了以明星作为节目嘉宾来进行节目的制作,但是从某种角度而言,明星也是社会大众生活中的一部分普通民众的代表,他们也生活在大众生活当中的电视媒体环境下。另外电视节目的创作内容素材是来源于普通民众生活的,也就是说电视节目不是架空形成的,是以普通民众为主体构成的。同样的,电视节目的创作主体等也是源于社会生活的普通民众。例如现如今的各类型电视节目,在前期筹备和研发之前都要深入到大众生活中,去了解普通民众,进而有代表性的将大众文艺、群众文艺进行提炼整合,换言之也就是将普通民众有代表性的融入到电视节目的创作当中。所以无论是从主体构架、创作主体而言,还是从节目的文艺性、内容的素材来源而言,电视节目的主体构架都是以普通民众为主的。
五、电视节目与普通民众所代表的大众文化密不可分
“大众文化通常指一个地区、社团或国家中新近出现的、
被一般人所信奉和接受的文化。是大众社会的产物,往往通
过大众文化媒介(如电影、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来传播和表现。”上述是大众文化的概念,通过对大众文化概念的分析,很容易可以理解到,大众文化就是大众社会普通民众在生活中所创造的文化,而电视媒体则是将这种大众所创造的文化进行整合,再通过电视这一大众媒体传播给普通民众,虽然传播媒介存在多样化,但是在众多媒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电视节目这一传播途径。
实**总书记系列讲话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文艺发展为了人民、文艺发展依靠人民、文艺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文艺创作生产硕果累累,群众文艺活动遍地开花,文艺惠民服务蔚然成风。**总书记的讲话中谈到“文艺发展为了人民,文艺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即普通民众,他们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是文艺创作的受用者,是文艺创作的归宿,而在大众生活中“为了”“依靠”“共享”等环节都是建立在以媒体为媒介的链接和传播基础上完成的,同时电视节目又是这种传播媒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所以电视节目与普通民众之间的关系就是电视节目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将大众百姓生活中集普通民众文艺创作于一体传播给更多的普通民众,让更多人感受到了来自群众的大众文艺。
(责任编辑:陈丽敏)
(上接第256页)面对受众采访新闻事件和新闻当事人等等,要及时的对事件进行陈述和评论,这也就是对节目把控的一种即兴应变的能力体现,他们的采访活动,往往都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提出具有深度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而且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分析也需要在很短时间内做出应对和解答。所以说,如果不是具备足够的文化素养,怎么才能够淡定的暴恐节目流程的同时还能够即兴的完成这么多的工作。
五、文化素养影响节目主持人信息传播效果
在节目主持的过程中,主持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主持人需要将节目信息传递出去,所以主持人的表现和态度等因素都是能够影响大众对所传递的信息的解读的。这种情况下为了不使受众对信息错误的解读和接受,就必须要主持人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化影响力。主持人需要借助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影响力来准确的传播信息,能够顺利地完成正确引导受众思想、价值观、审美观的任务。但是现如今的很多主持人在这一点上就严重不足,一来他们本身的文化素养不够,所以在信息的过滤、解读、传播等方面本身就会存在偏差甚至是错误。所以就会严重的影响信息的传递,从而影响到节目的传播效果。
六、文化素养是主持人深度发展的需求和底蕴
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必然需要强大的心理素养作为支撑的,心理素质的强弱往往对主持人是否能够更好的参与到工作当中和是否可以优秀的完成工作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主持人
基于自身工作的特性,所承受的压力是远远超过其他工作的,所以就需要很强的心理素质来进行自我调节,而这些心理素质的培养除了天生的因素之外,更多的则是需要自己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培养和锻炼。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锻炼是离不开厚重的文化修养作为底蕴的,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强大的知识理论基础是培养心理素质,形成坚强的心理素质的强大基础。
一个人的气质不是扮演和模仿就可以体现出来的,一个人是否具有气质修养,举左手投足之间就会展现的一览无余,当然一个有气质、有修养的主持人时更容易获得大家认可和赞赏的,所以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良好的气质修养是不可少的。那么气质修养是如何形成和积累的?其实更多时候气质修养得培养和积累就是文化底蕴的一种体现,主持人想要拥有独到的气质修养是需要不断地进行读书、学习、知识积累的,因为只有这样才何以让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让自己是一个有深度的主持人,而不是肤浅的只有一些简单的主持技巧,就没有什么气质和修养可言了,现在活跃在电视荧幕中的著名节目主持人例如汪涵,人们都知道王涵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工作之余他会不断地读书来丰富自己,所以它能够有气质、有修养,能够成为一名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再比如杨澜,当年《正大综艺》主持人杨澜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已经是一名成功的知名主持人,但是在工作的中途他还是选择了暂时停止工作而去进一步的读书和学习,所以现在杨澜才能够成为中国访谈节目主持第一人,他才会被观众冠以知性、高端的形象代名词。可见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是必须要具备气质和修养的,而气质和修养的培养就来自于主持人对自身文化修养的培养和积累。
(责任编辑:王兰爽)
CHINESE & FOREIGN ENTREPRENEURS25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