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CTA联合血浆D-D、MMP-8表达水平在主动脉夹层Stanford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CTA联合血浆D-D、MMP-8表达水平在主动脉夹层Stanford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来源:爱go旅游网
山菡轵1§章较嗲版2018年第28卷第1期

胫束筋膜条重建组均显著小于掌长肌肌腱重建组(P < 〇. 05 ); 掌长肌肌健比较纤细,和掌长肌肌腱相比较,在将髂胫束条制 作成圆条状后明显增粗,力学强度增大,因此术后随访结果显 示,體胚束筋膜条重建组患者的喙锁间距和肩锁间距増加较 小。术后18个月时,两组患者的KarlSS[参考文献]

[1]

安维军,孙建斌,叶鹏,等.喙锁韧带重建联合钩钢板固定或缝 合销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对比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 2013,51(4) :349-353.

[2] 杨林平.掌长肌腱重建喙锁韧带联合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肩锁关

节脱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8) :3146-3147.[3] 李赞.锁骨钩钢板固定加橡:肩®带转位重建瞭锁®带治疗肩锁

关节脱位[1].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133-134.

[4] Browe,D. P. ,Voycheck,C. A. ,McMahon,P. J. et al. Changes to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Glenohumeral Capsule during Anterior Dislocation[J]. Journal of Biomechanics,2014,47(2) :464-469.

本文编辑:王霞

Constant - Murle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05)。

总之,在对肩锁关节脱位进行治疗时,选择髂胫束筋膜条 重建喙锁軔带,固定比较牢固,而且强度大,在术后维持肩锁间 距和陵锁间距方面,效果比掌长肌肌腱重建更加理想。然而在 取材方面,掌长肌肌腱却更加方便。在实际的临床治疗工作 中,临床医生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 让临床疗效显著提髙,促进患者疾病康复,让其生活质量显著

提高。

CTA联合血浆D - D、MMP - 8表达水平在主动脉夹层 Stanford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校艳

s

王淳正2

(1.中牟县人民医院,河南郑州451450;2.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郑州45_)

[摘要]8 46 :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联合血浆D -二聚体(D - D)、基质金属蛋白酶-8( MMP - 8)检测在 主动脉夹层(AD)诊断中的价值。方回顾性分析70例AD患者临床资料,均同时接受CTA及血浆D-D、MMP-8水平检测,鉴 别其发病类型(Stanford主动脉夹层细化分型标准)。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CTA、血浆D -

D、血浆MMP-8分别检测及三项联合检测诊断准确性差异。《•* :70例患者经由DSA检查诊断出25例,Stanford A型AD患者及

45例,Stanford B型AD患者。CTA、血浆D - D、血浆MMP -8分别检测及三项联合检测诊断AD类型的准确率为78. 6%、75. 7%

70.0%及91.4%。三项联合检查对诊断鉴别AD类型的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单独CTA、血浆D -D、血浆MMP -8检查(均尸<0. 05),而单独检查方法准确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褚铪:CTA联合血浆D -D、MMP-8检测可获得较高的鉴别AD 类型诊断准确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D-二聚体;基质金属蛋白酶-8;主动脉夹层 [中图分类号]R56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l\"0126(2018)01\"0〇7(M)3

作为心血管外科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主动脉夹层(aortic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diSSecti〇n,AD)具有起病猛、进展快、致死率高等特点。目前主 要通过包括超声、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数字 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核磁共振成像(MRI)等在内的影像学 检查手段对进行诊断,其中DSA是临床公认的AD诊断“金标 准”,但检查费用较为昂贵,多用于术中造影而在诊断中应用较 少,此外CTA也可从多角度观察主动脉情况,然而在鉴别AD 发病类型方面仍有所欠缺。D-二聚体(D-D)及基质金属蛋 白酶-8 (MMP - 8)均是主动脉受损的主要标志物,其释放浓度 在不同类型AD患者血浆中存在一定差异,对此,本研究旨在 采用CTA联合血浆D - D及血浆MMP - 8对AD患者发病类 型进行鉴别,取得一定成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简介]校艳,女,主治医师,从事影像临床工作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中牟县人民医 院收治的70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8例,女22例;年 龄37 ~ 72岁,平均(54.1 ± 15.7)岁;合并高血压65例,合并糖 尿病11例,马凡综合征6例。纳人标准:a)DSA检查结果符合

AD相关诊断标准者[1] ;b)年龄为30 ~75岁者;c)同意接受研 究内各项检查者。排除标准:a)诊断出主动脉瓣病变者;b)合 并胸部损伤性感染者;<0外伤导致的继发性AD患者;d)临床 资料不全者。

1.2方法

采用light Speed GE 64CT进行CTA检查(设置层厚为

.70 •

校艳等:CTA联合血浆D-D、MMP-8表达水平在主动脉夹层Stanford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2018年第28卷第1期

0.625 mm,重建厚度5 mm,电压120 kV,矩阵512 X512,扫描范

围锁定主动脉弓上方约3cm至耻骨联合上沿,较造影剂延迟约

2〇S),令造影剂经患者肘静脉进行注射(剂量1.5 ~2.5 mL/kg,

注射速度为3 ~4 mL/S,),兴趣区域触发CT阈值为130 Hu,扫 描时间为6 ~ 12 S,所得影像数据均导人工作站中进行后处理, 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 (VRT)[1],由2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分 析。

1.3评估标准

1.3.1分型标准采用Stanford主动脉夹层细化分型标准[2],

A型:内膜破裂处位于升主动脉;B型:内膜破裂处位于近端降主动脉。

1.3.2检査结果判定标准根据《主动脉夹层外科学》[3]中提 及的相关标准进行鉴别,升主动脉存在破口且分支血管受累、 血浆D - D水平為2. 0 mg/L、血浆MMP - 8水平為260 ng/mL 可判定为Stanford A型AD,反之则判定为Stanford B型AD。1.4观察指标

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査结果作为“金标准”,分 析CTA、血浆D - D、血浆MMP - 8分别检测及三项联合检测诊 断准确性差异。1.5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 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i ±s表示,采用*检验,以尸<〇. 〇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1 DSA检查结果

70例患者经由DSA检查诊断出25例(35. 7% ) Stanford A 型AD患者及45例(64.3% )Stanford B型AD患者。

2.2各项检查结果准确性分析

CTA、血浆D - D、血浆MMP - 8分别检测及三项联合检测 诊断 AD 类型的准确率为 78.6% (55/70)、75.7% (53/70)、70. 0% (49/70)及 91.4% (64/70)。见表 1~4。

表1 CTA与DSA检查结果比较

CTA检查DSA检查

Stanford A 型

Stanford B 型

合计

Stanford A 型211132Stanford B 型

43438合计

25

45

70

表2血浆D -D与DSA检查结果比较

血浆D-D

DSA检査

检查

Stanford A 型

Stanford B 型

.合计

Stanford A 型231538Stanford B 型

23032合计

25

45

70

表3血浆MMP-8与DSA检查结果比较

血浆MMP-8

DSA检査

检查

Stanford A 型

Stanford B 型

合计

Stanford A 型181432Stanford B 型

73138合计

25

45

70

表4三项联合检查与DSA检查结果比较

三项联合

DSA检查

检查

Stanford A 型

Stanford B 型

合计

Stanford A 型24529Stanford B 型

14041合计

25

45

70

2.3各检查结果诊断准确率比较

三项联合检査对诊断鉴别AD类型的准确率均高于单独

CTA、血浆D -D、血浆MMP -8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单独检查方法准确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5。

表5各检查结果诊断准确率比较 %检查方法

Stanford A 型 Stanford B 型

诊断准确率

诊断准确率

总体鉴别

诊断准确率

CTA

84.075.678.6血浆D-D92.066.775.7血浆MMP-872.068.970.0三项联合

96.03)

88.92)3)

914卿)

注:1)与CTA比较,P<0. 05;2)与血浆D -D比较,P<

0.05 ;3)与血桨 MMP - 8 比较,P < 0.05

3

讨论

由于AD临床症状仅表现出胸背部突发性的撕裂样或刀 割样疼痛,且随着疾病进展呈现复杂多变的趋势,因而诊断时

极易与主动脉瘤或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混淆,造成误诊或漏 诊,可能延误患者治疗时机,甚至危害其生命健康。目前临床

主要通过外科手术对主动脉内膜破裂处进行置换或修复主动 脉瓣进行治疗,由于AD的病变部位对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 方案的设计甚至手术预后的判断均具有指导性意义,因而选择 准确的诊断方式至关重要。

主动脉内膜破口位置描述是Stanford主动脉夹层细化分型 标准的主要内涵,据相关文献报道,随着CT造影成像技术的不 断进步,CTA可通过多种影像后处理技术,实现直观、立体的对

夹层部位、范围及假腔内部血栓发生情况进行分析,不仅分辨 率较高,且扫描速度也较快[4],影像结果可同时用于诊断及术 中参考,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CTA对AD 类型的诊断准确率较低,仅有78. 6% ,且明显对Stanford B型

AD存在误诊,这表明CTA还应结合其他检查手段提高诊断准

• 71 •

山通轵2® 旅2018年第28卷第1期

确率。部分学者认为,胸部CT通常自上而下进行扫描,极易在 上腔静脉的位置出现伪影,且造影剂剂量过多可造成主动脉瓣 成像不清晰,造成窦部径线及瓣膜撕裂处模糊或重叠[5],进而 对分析效果造成负面影响。

主动脉内膜撕裂后血液进入主动脉中膜并扩张形成动脉 腔两层分离是AD的主要病理变化,相关研究显示,AD发生 后,主动脉壁细胞受到损伤,释放组织因子可造成内源凝血的 级联反应,进而激活纤溶系统,提升血浆D - D水平,而升主动 脉壁受损时,假腔接触面积较大,且撕裂范围广[6],对纤溶系统 产生影响更为剧烈,因而促进D-D的分泌。本研究中,CTA 联合血浆D - D、MMP -8检查对AD类型的诊断准确率可达 91.4%,且明显髙于上述任一检查手段,提示3项联合诊断可 明显提高对AD类型的鉴别准确率,有利于准确选择外科术式 及改善预后。王峦等[7]认为,MMP-8作为血管平滑肌细胞产 生用于修复主动脉壁的主要激活因子之一,与基质金属蛋白酶 组织抑制因子(TIMP)表达的平衡状态对主动脉内膜撕裂的容 易度有较大影响,可作为筛查AD的辅助检测手段。

综上所述,CTA联合血浆D - D、MMP - 8对AD发病类型 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独的检查方式,3项联合诊断有利于 提高准确性。

[5 ][3] [4]

陈良万.主动脉夹层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肖子亚,王豪俊,姚晨玲,等.主动脉夹层患者多层螺旋CT血管成

[参考文献]

[1 ]

汪玲玲,刘啸峰.胸腹血管CTA在胸腹主动脉夹层诊断价值中的 研究[J].安徽医药,2014,18(5):909-911.[2]

俞卫东,杜国庆,田家玮,等.超声及CTA对主动脉夹层Stanford

细化分型的诊断价值[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像表现及其与院内死亡的关系[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7,45(3) :217-222.

郭志军,訾学荣,王建新,等.CT血管成像评价主动脉夹层转运风 险与休克指数的相关性[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2(2): 134-138.

[6] 杨霄,杨霞,谢辉,等.低主动脉夹层评分联合D-二聚体

阴性对排除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的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 2017,33(13) :2213-2216.

[7] 王峦,严中亚,章庆春,等.基质金属蛋白酶-8在急性Stanford

dA型主动脉夹层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4(3) :330-333.

本文编辑:王知平

1例肺曲霉病合并肝功能不全患者的抗真菌药学监护

徐雅贞、宋艳2

(1.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山西太原030012;2.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太原030001)

[摘要]SI蝣:探讨临床药师在肺曲霉病合并肝功能不全患者治疗中药学监护的作用。方战:临床药师参与肺曲霉病合并肝功 能不全患者的抗真菌药物治疗过程,通过分析各类抗真菌药物的特点以及对肝脏的影响,协助医师从抗真菌的治疗、护肝等方面进 行药物治疗方案优化,并配合医师密切监测患者肝功能及抗真菌药物治疗效果。砝票:对肝功能不全患者的抗真菌治疗实施药学 监护和干预,患者真菌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痔發:临床药师参与肺曲霉病合并肝功能不全患者的药物治疗,能提高抗真菌药物治疗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使患者得到更好的药学服务。[关键词]肺曲霉病;肝功能不全;临床药师;药学监护[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七126(2018)01_0072-03

肝脏是许多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当肝功能不全时,其代 谢、分泌、合成和免疫功能发生障碍,药物代谢受到影响,容易 发生毒副反应。因此肝功能不全患者用药时,应密切监测血药 浓度和肝功能,做到给药方案个体化,使药物治疗更加安全有 效。本文中临床药师参与1例肺曲霉病合并肝功能不全患者 的抗真菌药物治疗,并对抗真菌药物治疗过程进行监护和分 析,现报告如下。1

病史摘要

患者,男,59岁,体重55 kg。,因“反复咳嗽、咳痰、气短20

[作者简介]徐雅贞,女,药师,从事临床药学工作

余年。2016年4月6天症状加重,咳嗽剧烈,痰量多,为黄色脓 痰,体温最高达39. 2T:”入院,入住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 内科。该患者有吸烟史40年,饮酒史40年。入院体检:体温: 36. 6冗,脉搏:90次/min,血压:130/80 mmHg。有肝掌。唇甜, 桶状胸,双肺呼吸音弱,可闻及散在干、湿性啰音。肝大,叩诊 有移动性浊音。辅助检査: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可见肺型P 波。血气分析:pH 7. 461,氧分压94. 7 mm Hg,二氧化碳分压 43.4 mm Hg,HC03_ 30.5 mmol/L,氧饱和度 97.3%,氧合指数 379。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人院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

• 7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