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的管理
作者:郑士杭
来源:《新课程·教师》2014年第11期
摘 要:班级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这项工作的好坏影响到学校的发展,也会影响到学生个人身心健康、学习等各方面的发展。当了多年的班主任,从中专到高职等各层次学生,有些体会写出来与各位班主任同仁分享。
关键词:学生管理;三级管理体系;班主任;班委 一、学生管理工作
学生的管理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又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特别是在新的形势下,学生受家庭、社会的影响很大,这对学校特别是职业学校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
我校已经形成了学工处、系部、班主任很好的三级管理体系,为学校严格的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营造良好的学管氛围,这样做有以下几点好处。
1.为班主任的管理找到了很好的理由和切入点。如果只是班主任管理,即使他再是为了学生好,日久了,学生也会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反而会降低班级管理的效率。
2.现在的班主任都是兼职班主任,其他的工作量很大,而学生的管理要花费很大的时间和精力,有了这样的管理方式,就大大地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量,也会提高班级的管理效率。
3.为班主任的管理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切实的依据。学生也感觉到严格的管理是学校的大环境、大气候,从而提高了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不管是哪一级的管理都应该是对学生人文的管理,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执行的难易程度,只有这样,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拔苗助长式的管理效果是甚微的,甚至有时还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二、班主任的管理
班主任站在学生管理的第一线,对学生的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可分为四种类型,即班干管理、经验管理、制度管理、人文管理。
1.班干管理是指一切交由班干处理。如经常听到有的老师这样说:“我已把学生领上路了,一切交给班干啦。”这种的管理起初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也会发挥班干管理班级的积极性、主动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作用会渐渐减弱。如果班级里有一个或几个比较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学生,班级会很快乱起来。因为有的学生会这样想,大家都是学生,你凭什么管我。这样下去,班干也会渐渐失去积极性,歪风邪气也会渐渐抬头。班主任要想再抓起来,又得费较大的力气。
2.经验管理是指管理班级不做系统的工作,凭生活的经验,凭过去管理班级的经验,去处理学生出现的问题。这种管理的缺陷是管理跟着感觉走,往往顾头顾不了尾。也往往会因班主任心理的波动而使处理问题的差别很大,学生的意见逐渐上升。这种方法管理班级缺乏计划性、预见性和前瞻性。有时问题出来了才感觉到十分被动,管理效率低下,效果差。 3.制度管理是指建立健全班级的各种规章制度。对于学生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用制度规定下来,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这种方式看起来很正规,但执行一定时间后,班干会因执行时学生的意见很大而难于执行。班主任会因得不到准确的信息而无法执行,制度就变成了一纸空文。即使班主任能得到准确的信息,不分青红皂白,不管学生的内心感受,一律绳之以法,这样有的学生就会产生逆反心理,进而破罐子破摔,把老师的一切指示、安排当成了耳旁风,甚至与老师产生了对立情绪。
4.人文管理是指班主任管理班级关怀在先、教育在先、计划在先、预见在先、制度在后。班主任接手一个班级后,为了体现管理班级的公平、公正、公开,为了体现班规面前人人平等,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可是却使得班级管理生硬,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紧张。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学生对新的环境不适应,对学校规章制度的不适应。因此,管理班级应做到关怀在先、教育在先、计划在先、预见在先、制度在后。所谓关怀在先是指班主任在接手一个班级后应先关心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情况、困难,为学生排忧解难,缩短与学生的距离。紧接着就对学生进行大量的校规校纪的宣传教育。宣传教育并不是简单的宣读规章制度,这其中要加入大量的解释工作,要解释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规章、这样的制度,对学生本身会起到什么作用,这样学生会易于接受,也易于遵守。这次的教育仅仅是开始,它要贯穿于班主任的大部分工作日程。它的形式可多样化,比如,学校的“六心”教育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所谓计划在先就是在前期班主任与学生经常接触的过程中,要心细,要善于察言观色,注意研究和了解学生,摸清每个学生的性格、脾气,然后分门别类,建立学生的档案。十六七岁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思想活跃的阶段。不可能不犯错误,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处理的方式方法应该有所区别。对于很少违反纪律的性格内向的学生应该点到为止(原则性错误除外),而且还要肯定以前的成绩。对于纪律性差的自由散漫的学生,要依据规章制度,严肃处理,而且还要与家长一道做好处理后的思想工作,防止自暴自弃,鼓励上进。预见在先是指针对本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如男生女生比例情况、调皮学生多少情况、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做一些预防性的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制度在后是指班主任在班级建立一定的威信后,在学生思想通、班级和谐的基础上,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班纪班规。班纪班规也必须首先在遵守校纪校规的基础上。班规既已制定应坚决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发现不合理的地方还可以修改。制定班规发扬民主,吸取班干与部分学生意见,修改也应取得他们的意见,以取得执行效率的最大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班级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抓好班级干部队伍建设。班干在班级的管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必须建立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有的时候班干建立起来后不是不敢管理就是有些盛气凌人,同样是管不好班级。班干应该既有工作能力敢于管理,又是在遵守纪律方面能起到带头作用且有责任心的人。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具有伯乐的眼力。班委建立起来后,应当对班委成员作如下的教育:(1)明确当班干部的目的。当班干部是一种荣誉,但更重要的是使自己的能力得到锻炼、提高,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才干。(2)端正态度。树立为同学为班级服务的思想。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班级的火车头,是班级同学的服务者,与普通同学是平等的,没有什么特权,如有,那就是参加的活动多,办的事情多,提高了自己的工作能力。(3)耐心指导,教会班干部工作方法。班干部在工作上要多采取班干之间相互团结、支持,与同学之间采取管理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班干部应常与班主任沟通,争取得到班主任更多的支持和指导。班干部应学会公正客观地处理事情,这是当班干部最基本的准则。(4)加强管理,增强班干部的凝聚力。对班干要严格要求,要求同学做到的,班干部一定要首先做到,做好。班干部必须有很强的责任心,只要有工作、有事情,不分什么时候,一定要去完成。 只要做到了以上的几个方面,班级的管理工作一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誗编辑 董慧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