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识点:
1、理解年、月、日。 2、24时计时法。 3、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1、使学生理解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建议:
1、注重学生的对的生活经验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时间。教学时,教师要充分使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展开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对事件与时间关系的体验,初步建立时间观点。
2、为学生创设自主构建知识的活动和思考空间。
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是在时、分、秒的基础上实行学习的,但是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了一些感性的理解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理解和数学思考的过程。所以,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教材内容在设计时着重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构建知识的平台。教学时,教师能够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组织探索性的学校活动。如观察年历时,让学生思考“一年有几个月“等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钟面探索外圈和内圈的关系等。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来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和24时计时法。
3、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
因为学生平时很少使用24时计时法,所以在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或晚上几时,学生往往感到不太习惯。教学时,应使用钟表模型等教具或学具,增强对钟面的观察操作,引导学生观察一整天时针正好走两圈,体会钟表外圈与内圈的数的关系,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理解24时计时法。在教学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从出发时刻开始,转到到达时刻,把直观观察和路线图对应起来,并口算出经过的时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