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学基本信息

教学基本信息

来源:爱go旅游网


课题 作者及工作单位 教学基本信息 《函数单调性》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数学第一册第二章第三节 重庆市万州三中 李艳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函数单调性是研究函数概念基础上学习的第一性质,依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和《数学教学大纲》,教学重点确立为:判断或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步骤。又因为教学对象是高一新生,准确进行逻辑推理比较困难,所以把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判断或证明函数单调性确立为教学难点。

教材分析

《函数单调性》是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定义域、值域及表示法,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高中数学中相当重要的一个基础知识点,是研究和讨论初等函数有关性质的基础。掌握本节内容不仅为今后的函数学习打下理论基础,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函数的单调性是学生在了解函数概念后学习的函数的第一个性质,是函数学习中第一个用数学符号语言刻画的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函数其它性质提供了方法依据. 对于函数单调性,学生的认知困难主要在两个方面:(1)要求用准确的数学符号语言去刻画图象的上升与下降,这种由形到数的翻译,从直观到抽象的转变对高一的学生是比较困难的;(2)单调性的证明是学生在函数内容中首次接触到的代数论证内容,而学生在代数方面的推理论证能力是比较薄弱的.根据以上的分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增函数、减函数及其几何意义。 2.学会应用函数的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及其几何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2.通过探究与活动,使学生明白考虑问题要细致,说理要明确。 情感与态度: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理性的描述生活中的增长、递减的现象。

2.通过生活实例感受函数单调性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数形语言转化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函数单调性概念的理解及应用。

难点:函数单调性的判定及证明。

教学流程示意

【教学过程设计】

(一)问题情境

1.海宁潮,又名钱江潮,自古称之为“天下奇观”。“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海宁潮是一个壮观无比的自然动态奇观,当江潮从东面来时,似一条银线,“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潮起潮落,牵动了无数人的心。

如何用函数形式来表示,起和落?

2.教师和学生一起举出生活中描述上升或下降的变化规律的成语:蒸蒸日上、每况愈下、此起彼伏。

如何用学过的函数图象来描绘这些成语?

设计意图:创设海宁潮潮起潮落,成语→图象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用朴素的生活语言描述他们对变化规律的理解,并请学生将文字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这样做可使教学过程富有情趣,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起点的设定也比较恰当,学生的参与度较高。

(二)温故知新

1.问题1:观察学生绘制的函数的图象(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而定),指出图象的变化的趋势。

观察得到:随着x值的增大,函数图象

有的呈上升趋势,有的呈下降趋势,有的在一个区间内呈上升趋势,在另一区间内呈下降趋势。

2.问题2:对“图象呈逐渐上升趋势”这句话初中是怎样描述的?

例如:初中研究yx时,我们知道,当x<0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0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回忆初中对函数单调性的解释:

图象呈逐渐上升趋势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图象呈逐渐下降趋势数值y随x的增

2

大而减小。

函数这种性质称为函数的单调性。

设计意图:学生在函数单调性这一概念的学习上有三个认知基础:一是生活体验,二是函数图象,三是初中对函数单调性的认识。对照绘制的函数图象,让学生回忆初中对函数单调性的描述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概念的符号化建构,与学生的认知起点衔接紧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建构概念

问题3:如何用符号化的数学语言来准确地表述函数的单调性呢?

对于区间I内的任意两个值x1,x2,当x1x2时,都有f(x1)f(x2)。 单调增函数的定义:

问题4:如何定义单调减函数呢? 可以通过类比的方法由学生给出。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及学生讨论,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用严格的数学符号语言定义函数单调性的全过程,让他们亲身体验数学概念如何从直观到抽象,从文字到符号,从粗疏到严

密。让他们充分感悟数学概念符号化的建构原则。问题4则要求学生结合图象化单调增函数的定义,通过类比的方法,由学生自己得到单调减函数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数学概念是如何扩充完善的。

(四)理解概念

1.顾名思义,对“单调”两字加深理解

汉语大词典对“单调”的解释是:简单、重复而没有变化。 2.呼应引入,解决问题情境中的问题

如:y2x1的单调增区间是(,);y3.单调性是函数的“局部”性质 如:函数y上上减函数?

引导学生讨殊值代入验证否定

论,从图象上观察或用特结

1

在(0,)上是减函数。 x

11在(0,)和(,0)上都是减函数,能否说y在定义域(,0)(0,)xx

1x11,x2)。

2

设计意图:学生对一个概念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教师要善于从多个角度,通过概念变式教学和构造反例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在学习如何证明一个函数的单调性之前,先与学生一起探讨怎样才能否定一个函数的单调性对帮助学生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尤为重要,可以加深学生对“任意”两字的理解。

(五)运用概念

通过两例,教师要向学生说明:

1.判断函数单调性的主要方法:①观察法:画出函数图象来观察;②定义法:严格按照定义进行验证;③分解法:对函数进行恰当的变形,使之变成我们所熟悉的且已知其单调性的较简单函数的组合。

2.概括出证明函数单调性的一般步骤:取值→作差→变形→定号。 练习:作出函数y|x1|1、y|x1|的图象,写出他们的单调区间。

设计意图:单调性证明是学生在函数内容中首次接触到的代数论证问题,通过本例,要让学生理解判断函数单调性与证明函数单调性的差别,掌握证明函数单调性的程序,并深入理解什么是代数证明,代数证明要做什么事。

(六)回顾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单调区间的概念,能利用(1)图象法;(2)定义法来判定函数的单调性,从中体会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学会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思维方法来研究问题。

2(七)布置课后作业 教科书第39页,习题1.3,第1,2,3题. 板书设计

1.函数单调性的定义.

一般地,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的某个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当x1<x2时,都有f(x1)<f(x2),那么就说函数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对于定义域I内的某个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当x1<x2时,都有f(x1)>f(x2),那么就说函数f(x)在区间D上是减函数.

2.判断函数单调性的主要方法:①观察法:画出函数图象来观察;②定义法:严格按照定义进行验证;③分解法:对函数进行恰当的变形,使之变成我们所熟悉的且已知其单调性的较简单函数的组合。

3.概括出证明函数单调性的一般步骤:取值→作差→变形→定号

教学反思

1.给出生活实例和函数单调性的图形语言,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直观图形得出结论,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学生思维的开始,问题是学生兴趣的开始。这里,通过问题,引发学生的进一步学习的好奇心。

2.给出函数单调性的数学语言。通过教师指图说明,分析定义,提问等办法,使学生把定义与直观图象结合起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渗透数形结合分析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

3.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的模仿与记忆,数学思想的领悟和学习过程更是如此.利用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亲身经历和实践体验,师生互动学习,生生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4.通过安排基本练习题,使学生在完成必修教材基本学习任务的同时,拓展自主发展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符合自身实践的感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潜能,从而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的形成。

教学设计最根本的着力点是“为学习设计教学”,而不是“为教学设计学习”。 通过专家的评

议,我对“为学习设计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如果让我重上这节课,我将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1.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应该成为这节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

2. 函数的单调性的定义是对函数图象特征的一种数学描述,它经历了由图象直观感知到自然语言描述,再到数学符号语言描述的进化过程,这个过程充分反映了数学的理性精神,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数学教育载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