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8年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2018年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来源:爱go旅游网
21狐假虎威

导学案设计

课题 狐假虎威 课型 新授课 《狐假虎威》是一则寓言故事。讲了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 里的百兽,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不能做像狐狸一样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 其 实自己根本没有什么本事的人。《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阅读目标中指 出:指导学生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由于课文的插图生动逼真, 现了课文的内容。本教学设计根据文本特点,按照课程目标要求,在教学中 设计说明 形象地再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借助课文的插图讲述故事的内容, 图文结合不仅有利于 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初步了解,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自己的语言。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3个多音字“转” “闷” “呀”(重点); 理解“狡猾、违抗”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复述课文。 理解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难 点) 课前准备 1. 预习课文,能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 制作多媒体课件和动物头饰及生字卡片。 (学生) (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一、头饰展 示,设置悬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说说在你心目 1.出示狐狸和老虎的头饰。 中狐狸和老虎是什么样的。 1.学生自由交流,说出各自的 观点。 念(用时:3 2.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在一处相遇, 分钟) 你说谁厉害?可是有这么一个故事,讲狐 2.学生猜测,发表自己的观点。 —1 —

狸和老虎碰在一起,老虎不但没吃掉狐狸, 反而被骗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3.教师出示课文题目,引导学生读题目, 认读“假”和“威”,说说课题的大意。 3.学生读题目,读准字音,在 理解“假”和“威”的基础上, 简单理解课题。 1. 学生听读,思考并交流:课 文主要讲了狐狸借着老虎的威 风,吓跑森林里的百兽的事。 2.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文,标 出课1. 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一边倾听,一 边思考课文的9个自然段,对不熟 悉的句子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多读几遍。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二、初读课 文,3. 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展开小组合作, 检测课自学生 字(用前预习情况,进行自学,教师相机 指导。 时: 3. 学生小组活动: (1) 学生自己逐一认读书中的 15个生字和3个多音字“转” “闷” “呀”,圈出读不准的生 字。 (1) 组织学生利用书中识字表自我检测。 (2) 小组成员利用生字卡片互相检测。 (3) 组长对不认识的生字进行归纳,再读再 认。 4. 教师指导学生按自然段读文,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15分钟) (2) 认读生字,相互纠正。 (3) 归纳不认识的生字,会读的 同学大声范读,认不准的同学 认真倾听。如果遇到小组同学 都读不准的字可以到书中找拼 音,拼一拼,再读一读。 4. 学生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努 力做到读准字音,不断句。 三、精读课 文,随文识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认读并理解生词“食 物”,想一想:老虎是在什么情况下抓住狐 1.通过查找工具书和联系生活 实际理解: 2 —

字(用时: 狸的? “食物”指吃的东西,说明老 虎是在饥饿的情况下抓住狐狸 的。 10分钟) 2. 引导学生画出描写狐狸和老虎的动作的 词,思考:老虎和狐狸谁更厉害? 2. 狐狸的动作是“蹿”,老虎的 动作是“扑”和“逮”,说明老 虎更厉害。 3. 指导朗读。 3. 有感情地朗读。 1. 学生认读生字并组词,比一 比谁组得多。 1. 课件出示本课生字“食、物、眼、爷”, 再次认四、认真观 察,指导书 写(用时: 读,并练习组词。 2. 学生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 格中的位置和书写注意点。 2. 指导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交流书与注意点,并指导临与。 3. 老师范写时,学生一边观察 一边做书空练习。 10分钟) 3. 教师范写,边写边讲解。 4. 利用投影仪展示同学的书写成果,组织 交流反馈。 4. 同桌、全班相互交流,指出 书与的优点,再看看不足,并 改正。 五、课堂小 结,1. 教师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鼓励学 生采用多布置作 业(用种方法识字。 时:2 分钟) 2. 布置作业:将课文正确、流利地读给家 人听。 1. 学生从老师的总结中知道学 习生字要多动脑筋、想多种方 法。 2. 学生完成作业,并请家长对 自己的作业做出评价。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 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学生开火车读,并 选择合适一、复习回 顾,的词语说说故事大意。 导入新 课(用时:4 分钟) 1. 学生读词语,口头叙述故事 内容,尽量用上教师出示的词 语,说完整的话。 2.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全文,并说说“狐假 虎威”的2. 学生朗读,用文中的话说出 成语意思。 “狐假虎威”的意思。 3 —

二、抓住重 点,读中感 悟

(用时:

26分钟)

1. 引导学生轻声朗读课文第二、三、四自 然段,思考并交流: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句子,感受老虎 和狐狸的心理,指导朗读。

(1) 思考并交流:狐狸在被抓时,是怎么做 的? (2) “眼珠子骨碌一转”是什么样?他为什 么要

“扯着嗓子问”?

(3) 指导朗读第二、四自然段。

(4) 老虎为什么会“一愣”? (5) 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2. 自由读文章第5〜8自然段,思考:老虎 真的被

骗了吗?狐狸是怎么做的?

(1)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老虎被骗了?

(2) 狐狸的哪些动作表现出他骗人成功后 的得意?

⑶森林里大大小小的野兽真的怕狐狸 吗?

3. 学生分角色练习朗读对话。

4. 引导学生想象狐狸和老虎还会想些什 么,并加上

适当的表情、动作进行表演。

4 —

1. 学生读文后小组交流,总结

出:狐狸用“老天爷”来吓唬 老虎,不让老虎吃掉他。

狐狸被抓时眼珠子骨碌一转, 扯着嗓

子问老虎:“你敢吃 我?”

狐狸“扯着嗓子问”,是因为他 心里害怕,用大声喊来掩盖恐 惧,同时也想吓住老虎。

老虎半信半疑,所以“一愣”。

2.老虎真的被骗了!从“蒙住

了”“松开” “半信半疑” “东张 西望”这几个词语可以看出来。 “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这两 个词语表现出了狐狸骗人成功 后的得意。

3. 注意读出不同动物的特点。 4. 学生先自由练习,再进行表 演。

1.指导书写生字:“爪”“神”“活”“猪”。 (1) 指导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 指导“神”字的写法。 三、认真观 察,指导写 字(用时:8 分钟) 左窄右宽。顶部“礻”低,底部“申”低; 第一笔横撇与第三笔竖相交于横中线;最 后一笔竖在竖中线右侧。 指导“活”字的书写。 “氵”第二点偏左,收在横中线上;“舌” 下面的“口”上宽下窄。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 置。 2.说说“神”和“活”的写法。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练习书写。 4.学生评议展示的字。 1.根据图画把故事讲给家人 2.反馈评议。 四、布置作 业,拓展延 伸(用时:2 分钟)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收集一些成语故事,准备举行“寓言故事 会大赛”。 听。 2.请家人帮忙,收集一些成语 故事,把它们变成自己的话在 “寓言故事会大赛”上讲给大 家 听。 22狐狸分奶酪 导学案设计 课题 狐狸分奶酪 课型 新授课 5 —

情境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块“绿洲”。它给课堂教学带来活力,给学生带来生 机,给老师带设计说明 来希望。它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热情,融声 像、动画于一体,艺术地再现教材内容,变抽象为形象,变繁复为简明,化 静为动,化难为易,消除情感阻隔,点亮思维火花,使教学过程别有一番新 风景。 本篇课文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可读性强。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本本身具备 6 —

的能动性,创设表演情境,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帮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和 语言特点,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会“人物”的性格、语言和动作的特点。 学生在读中领悟,在演中体验,在议中鉴赏。 1. 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结”;理解“仔细、公平” 等词语。(重点) 教学目标 2. 分角色朗读课文。(重点) 3.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与人相处不要斤斤计较,计较太多失去更多的道理。 (难点) 课前准备 1. 预习课文,能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学生) 2. 制作多媒体课件和动物头饰及生字卡片。(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 学生读题目,读准字音“酪”,在图 片的一、出示课 题,导入新 课1. 出示课题,认读“奶、酪”两个字, 借助图片理解“奶酪”。 帮助下理解“奶酪”。 2. 学生先说说自己知道的民间故事, 然后教师再介绍。 (用时:3 分2. 齐读课题,简单介绍匈牙利民间故 事。 钟) 3. 读题目,猜一猜这篇课文的主要人 物是谁,他干了一件什么事。 3. 根据题目找到主人公“狐狸”,了解 事件“分奶酪”。 1. 教师范读,注意生字的读音以及句 子的二、初读课 停顿。 1. 学生听读,可以把不认识的字圈出 来。 2. 朗读并交流:课文讲了小熊兄弟俩 因为奶酪分配不匀而吵嘴,被狐狸钻 了空子,把奶酪都吃光了的事。 文,解决字 2.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 文。说词(用时: 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5分钟) 3. 小组合作识字。 出示小组学习要求: 3. 学生小组活动: —7 —

(1) 轮流指读生字表中的生字。 (2) 分别说一说生字的字音和结构。 (1)学生自己逐一认读书中的11个生 字和一个多音字,圈出读不准的生字。 ⑶ 对识记有困难的字,在小组内交 流,一起想办法。 ⑵ 认读生字,同桌相互纠正。 (3)整理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卡,请小组 会读的同学示范读,认不准的同学认 真倾听同学为自己所做的示范。如果 遇到小组同学都读不准的字可以到书 中找拼音,拼一拼,再读一读。 (4)小组内开火车读字,并组词。 4. 鼓励学生汇报学习成果。 (1) 汇报简单字的识记方法。 (2) 汇报识记起来较难的字,并说一 说自己的办法,再听一听别人的办 法。 4. 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 方法。 5. 游戏巩固,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识记 生字。 (1) 说一说识记了哪些生字,用的什么 (2) 说一说在学习中有没有动脑解决 难题或者帮助了别人。 5. 积极参与识字游戏活动,并认真倾 听他人的发言,与他人一起思考。 1.快速扫读,标出自然段。 1.扫读并按要求标出自然段。 2. 一边听朗读,一边思考老师提出的 问题。回答时要尽量避免啰嗦。 2.指名按自然段读文,思考:狐狸是 怎样分奶酪的? 3.默读课文,标出与狐狸分奶酪相对 三、精读课 文,体会情 感(用时: 应的自然段,读一读。 3.按要求默读,画出对应的自然段并 读一读。 4.学习第5〜9自然段。 (1)指名读第5自然段,想一想:狐 狸为什么“笑”?他是真的来帮小熊 兄弟俩的吗?(指导朗读) 4.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抓住关键语句 理解课文,并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10分钟) (1)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了解狐狸不 是真的来帮小熊兄弟俩的,他的笑是 狡猾的笑。 ⑵读第6 8自然段,理解两次“嚷”, 从这个字我们可以看出小熊兄弟俩 (2)利用生活经验理解“嚷”的意思之 后,发表自己的见解:小熊兄弟俩有 的什么特点?(指导朗读) 8 —

(3)狐狸听到小熊兄弟俩的叫嚷是怎 么说,又些自私,生怕自己吃亏。 是怎么做的呢?指名分别读 第7、9自然段。 (3) 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读好第7和 第9⑷利用教具演示分奶酪的过程。 自然段。 (5)分角色朗读表演第5〜9自然段。 (4) 按课文内容演示过程。 (5) 一生扮演狐狸,一生扮演小熊哥 哥,一生扮演小熊弟弟,老师旁白, 师生配合表演。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奶、仔、急、 1.学生认读生字,注意读音并组词, 比一比谁组得多。 咬、始。认读后练习组词。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字形特点及 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认真观察“奶、仔、急、咬、始” 几个字的书写特点。在小组中发表自 己的观点,并练习书写。 四、认真观 察,指导书 写(1) “奶、仔、咬、始”这几个字是左 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书写要紧凑。 (用时: 3.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12分钟) 引导学生在书写练习中体会怎样把 (2) “急”字是上下结构,上面的“刍” 要占多半格。 3.观察老师范写,一边观察一边做书 空,然后落笔练习书写。 字写得规范、美观。 4.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成果, 4.同桌、全班相互交流,指出书写的 优点和不足,并改正。 组织交流反馈。 5.学生展示自己练习书写的成果并 5.大胆展示自己的书写成果,勇敢接 受同学的质疑。 学生活动 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教学环节 一、谈话导 入,激发兴 趣(用时:4 分钟) 教师指导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 字、组词,并适时运用词语练习说话。 1.学生读生字、组词语,在说句子的 过程中尽量说完整,尝试着说不同语 气的句子。 2.狐狸假装帮助小熊兄弟俩分奶酪, 结果把奶酪都吃光了,你们觉得狐狸 9 —

分得公平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狐狸分奶酪》这篇课文。 2.学生回忆课文,回答问题。 1. 一边读一边思考问题,交流读后感 受。 1.学习第10、11自然段。 (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第10自然段, 思考并交流:奶酪被吃光,两只小熊 (1)两只小熊很生气。用生气的语气读 第10自然段。 有什么样的表现?(指导有感情地朗 读第10自然段) (2)狐狸说自己分得公平的原因是抓 住了两只小熊自私的心理,说“谁也 没多吃一口,谁也没少吃一口”,是在 嘲笑两只小熊。 (2)看到小熊兄弟俩生气了,狐狸是 怎么说的?引导学生朗读取后一个 自然段,思考:狐狸为什么说他分得 很公平?狐狸又一次“笑”了,这次 (3)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小熊生气,狐 狸得意、嘲弄的语气。 他为什么笑? 二、抓住重 点,读中感 悟(用时: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自 然段。 2.学生读第1〜4自然段,分析人物心 理。 2.学习第1〜4自然段(故事的起因)。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小 (1)两只小熊的情感变化。 捡到奶酪一一高兴 怕对方多吃而吵架 生气 26分钟) 熊兄弟俩的感情变化是怎样的?(指 导朗读) 用换词法理解“拌嘴”。想一想:两 认真读文,与同桌模拟两只小熊吵 架的过程,感受“拌嘴”的原因。 只小熊会怎么吵? (2)自由读第3、4自然段,理解狐狸 (2)狐狸之所以叫两只小熊“小家伙 们”是要和他们套近乎,迷惑他们。 叫两只小熊“小家伙们”的用意。 (3)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狐狸和兄弟 (3)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 的话。 (4)分角色朗读第1〜4自然段。 3. 一人扮狡猾的狐狸,一人扮憨厚的 熊弟弟进行分角色朗读。 3.学生分角色练习朗读对话。 4.再读课文,思考交流:如果你是小 4.先小组内各抒己见,再汇报自己的 10 —

熊,你会怎么做? 想法。 1.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注意“吵、第、 公”这几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到 关键笔画或者易错笔画。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三、认真观 察,指导写 3.重点指导书写“第”字。 “第”的部首在上面,是竹字头,“竹” 2.跟着老师书空,注意笔顺。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字(用时:8 的竖、竖钩都变成点;书写时上扁下 分钟) 长;整个字是11画,第七笔是横折、 第八笔是横、第九笔是竖折折钩。 3.注意老师强调的部分,认真仿写。 4.学生仿照书中例字进行书写。 5.评议展示的字。继续练与一遍。 4.教师随机指导学生书写其他生字。 5.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反馈。 四、布置作 业,拓展延 1.布置作业: 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1.认真书写并识记本课的生字、新词。 2.用自己的话把课文讲给家人听。 3.请家人帮忙,收集几个自己喜欢的 民间故事,可以试着讲给别人听。 伸(用时:2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分钟) 3.继续收集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 23纸船和风筝

导学案设计

课题 纸船和风筝 课型 新授课 课文记叙的是小熊和松鼠之间的一个生动而暖心的小故事。语言洋溢 着童真童趣,在娓娓的叙述中拨动着孩子们的心弦,正是学生体验情感、 丰盈思想的绝佳文本。因此设设计说明 计本课教学时,我以友谊为灵魂,以纸船和 风筝为线索,以主人公“快乐一一伤心一一激动”的情感变化为链条,以 体验朗读、情境朗读、对话朗读为主要手段,引领学生在情感与文本的碰 撞中获得思想的熏陶和感染。 —11 —

1. 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幸福、飘荡、漂流”等几个词语。 (重点) 教学目标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 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难点)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争取把课文读通、读正确。 课前准备 (重点) (学生) (学生) (教师) 2. 在家人的帮助下制作一只纸船或一只纸风筝。 3. 制作本文相关的课件,以及松鼠和小熊的头饰。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齐读课文题目,同桌互议,注意 “风筝”的“筝”的读法。全班 同学再读一读。 名称后,一、实物展 示,1. 相继出示纸船、风筝,引导学生说出其 直接入 题(用教师设疑揭题。 时:2 分钟) 2. 教师板书课文题目。 1.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遇到生字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尝试着 读准字音,读通长句。 二、初读课 文,2. 课件出示句子中难读的6个生字:鼠、 折、扌交流识字的好学习生 字(用L、抓、祝、幸。引导学生在小组里 时:26 分钟) 方法,教师参与小组活动, 发现好的识字方法予以推荐。 1. 自由朗读,同桌互相评议。遇 到不认识的字请教书下的“树 叶”,遇到难读的句子可以画下 来,听一听同桌是怎样读的,再 自己试一试。 2. 开展小组识字方法交流:并把 好的识字方法主动和伙伴分享, 互相采用好的识记方法再记一 记牛字。 3. 设置识字情境。开展游戏活动,巩固生 字。 4. 重点指导“抓”和“扎”两个字的写法。 (“抓”字要注意“爪”第一笔平撇要短, 3. 游戏识字:先在心里认一认果 子上的生字,注意分清平舌音和 12

第二笔竖撇要“竖”起来。)

翘舌音。当同学摘果子读字音的 时候,听清他的读音,读正确的 时候再找出自己桌面上相同的 字卡,最后举起字卡大声读一 读。

5.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其余6个会写字。

4. 对比“抓”和“扎”,观察并 交流,找出相同点。

5. 学生书写:先描红,再练写。

学生在看图过程中自动纠正坐 姿及握笔姿势。完成其余会写字 的书写。

1. 朗读课文。

1. 引入:快速地读读第2〜6自然段,看 看小熊

和松鼠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象小熊此刻快乐的心情, 有感情地朗

2. 学生填写学生活动卡第一部 分,想

2. 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引导学生填写学 生活动

卡第一部分,指导读出小熊“乐坏 了”的心情。

三、朗读课 文,品读感 情(用时:12 分钟) 体会“乐坏了”的心情,老师发问, 小熊拿到纸

读第3自然段。

3. 学生根据教师的语言描述想 象画

面:小溪里漂来一只纸船, 纸船上有松果,还有亲切的祝 福,小熊心里“乐

3. 引导学生再次观察并模仿小熊的表情、 动作,

船,乐坏了,他乐得……

坏了” ,他乐 得……再观察小熊图片,4. 教师板贴松鼠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松 鼠的表

模仿小 熊微笑的表情和手舞足蹈的样

情,猜测他的心理,指导学生体验 并朗读第5自

子,表演出小熊“乐坏了”的样 子。

然段。

4. 学生观察松鼠,模仿他的表 情,体

验到松鼠内心的快乐,有 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

13 —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开火车朗读词语时要读准字 音,尤其要读准“风筝”的“筝” 0 知道1.课件出示“我会读”导学图片,认读词 “漂哇漂” “飘哇飘”的用 法。 语: 一、复习引 入,整体感 知(用时:5 分钟) 说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教师 松鼠山顶山脚幸福但是愿意 取下折纸船扎风筝抓风筝受不 了乐坏了 漂哇漂飘哇飘 2.引导学生根据课件中出示的词语说一 2.根据课件中的词语提示,练习 简单复述课文的前6个自然段, 说出纸船和风筝让小熊和松鼠 成为好朋友的经过。 相机板画小溪,板贴小熊、松鼠、纸船、 风筝图片。 1.教师范读课文第7〜11自然段,设疑: 1.倾听范读,自主到书中寻求答 案:小熊和松鼠为了一点小事吵 架了,所以纸船和风筝都不见 了0 为什么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 小 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呢? 2.引导学生带着“松鼠和小熊吵架之后心 二、情境创 设,体验朗 读(用时:28 分钟) 情怎样”这一问题尝试有感情地朗读第 7〜11自然段。 3.(1)指导学生利用图片区别“飘荡”和 “漂流” o 2.自由朗读,边读边体会,说出 自己读文后伤心难过的心情。跟 随教师的指引仔细体会语句情 感,练习朗读。3.(1)学生轻声 朗读课件中出示的段落,根据老 师的提示,学生将“飘荡”板贴 在风筝边,将“漂流”板贴在纸 (2)引导学生语言交流:空中飘荡着风筝, 小溪里漂流着纸船,该是什么样的画面? (3)导读:可是这么美丽的画面消失了, 风筝不见了,纸船也不见了,小熊和松鼠 14 —

的心情怎样? 船边,并结合词义说出这两个词 语的用法。

4. 让我们带着难过的心情读读第 8 9自 然段,请

学生分别扮演松鼠和小熊,老师 进行采访:松鼠,(2) 学生边做动作边朗读“飘荡 的风你为什么还折纸船?小 熊,你为什么还扎风筝?

筝”“漂流的小船”。

5. (1)讨论交流,体会小熊看到“如果你

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这句话的感 受。

(3) 学生在欢快的音乐中,根据 老师

的语言提示描述画面。

⑷在教师的引读中体会小熊和 松鼠吵架之后的难过与伤心,有 感情地朗读。 (2) 情境体验:如果你是这只松鼠,你会 主动放

这只纸船吗?

(3) 生活感知:你和小伙伴吵架又和好的 时候,

心情怎样?

4. 学生在老师的采访中能够说 出小熊

和松鼠想要和好,可是不 好意思的心理。带着这种心理分 角色朗读第8、9自然段。

(4) 想象表达:松鼠看见一只美丽的风筝

朝他飞来,该是多么快乐呀,可他为什么 哭了呢?请你扮演松鼠,把你的想法说出 来。

5. (1)朗读这句话时能够体会松 鼠渴

望和好,主动和好的心理。

(2) 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吵架的 经历,体会到主动和好对维护友 谊的重要性。

(3) 学生联系生活体会到松鼠和 小熊

和好后快乐、激动的心情。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4) 学生扮演松鼠,能够说出吵 架之

后盼望和好,终于和好之后 的激动心情。朗读出这种心情。

三、课外延 伸,实践活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1.学生按照“成为朋友一一吵架

――和好”的顺序复述故事。

15 —

动(用时: 7 2•将自己制作的带有祝福的小纸船送给 2.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纸船,根 据老师的提示,在纸船上与上祝 福的语句。 分钟) 你身边的人。 16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