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土墙总体按由低至高顺序施工,即先开挖低洼深基,后进行高处矮墙施工。基础开挖采用机械施工。砌石砂浆采用机械拌制,砂浆搅拌机用10KW柴油机发电,集料过磅计量,人工小斗车运输。挡土墙与墙背后路基填土结合进行,墙高与填土高度高差不超过3.0m。一般砌高3米,砌体砂浆强度达到70%以上,即安排墙后回填。浆砌片石按挤浆法施工。 5.1.2 材料要求 片石:取自合格的料场,石质坚固。结构密实,色泽均匀,不易风化,无裂纹,具有耐冻性。片石强度不小于40Mpa。片石中部厚度应不小于15cm。宽度和长度不应小于厚度的1.5倍。 片石表面不得带有妨碍砂浆正常粘接的泥土、油渍或其他有害物质。
砂浆所用的水泥,砂和水等应符合规范的要求。砂采用洁净的中粗砂,最大粒径不应大于 5mm,含泥量不大于5%,有机质含量不大于1%。砂砾:采用材料洁净,最大粒径不大于 5cm,含泥量不大于5%,含砂量不大于40%,为非塑性材料。 5.2施工方法
5.2.1.基础开挖及地基处基础开挖前放样测量,基础轴线控制桩应延长至基坑外加以固定,撒出开口线,并通知监理工程师,以便检查、测量基础平面位置和现有地面标高。基础开挖用挖掘机挖装,自卸车运至指定弃土场,人工配合清底。挖基如遇基岩,要求基底嵌入岩层不小于50cm。如为河流冲淤积低液限粘土,需设置厚度不小于1m的砂砾垫层。砂砾按15cm分层摊铺,用蛙式打夯机或用冲击汽油夯夯实。普通土地基应在开挖后及时用轻型触探仪进行地基承载力检验。如不满足设计承载力,及时报请监理工程师另行提出地基处理方案。 5.2.2基础砌筑及地下部位回填
基础开挖验槽并进行必要的地基处理后,及时进行圬工砌筑,严禁晾坑。依伸缩缝为界,按设计分段砌筑。对较长设计段落,可依地势标高情况在10~15m长度内作适当调整。砌筑时,留出伸缩缝,如基底为土质时,则应先铺设10cm厚的砂垫层;如为基岩应先将其表面清洗、湿润,然后坐浆,依放线资料,摞好底层石,应先角石,后边石,最后腹石,角石安好后,向两边的中心进行,然后由边向中。底层石用座浆法砌筑,以后的每层砌石都需按挤浆法操作。按照设计,挡土墙内侧基坑不设工作面,砌筑时,用砂浆将砌体与内侧坑壁的缝隙塞满。挡土墙外侧在基础出地面后,立即回填,用打夯机分层夯实,要求不低于原基底周围土的密实度。 5.2.3墙身砌筑
墙身砌筑要求按设计尺寸做模架,拉杆挂双线,依准线砌筑,并辅以标准坡度尺、水平尺、靠尺做施工自检。挤浆法操作要领:每砌一块石料,均应先铺底浆,再放石块,经左右轻轻揉动几下后,再轻击石块,使灰缝砂浆被压实。在已砌筑好的石块侧面安砌时,应在相邻侧面先抹砂浆,后砌石,并向下及侧面用力挤压砂浆,使灰缝饱满挤实,砌体被贴紧。砌体外围定位行列与转角石应选择较平,尺寸较大的石块。砌筑时,长短相间并与里层石块咬紧,上下层竖缝错开,不得重合,缝宽不大于4cm,分层砌筑将大块石料用于下层,每处石块形状及尺寸应合适,竖缝较宽者可塞以小石子,但不能在石下用高于砂浆层的小石块支垫。排列时,应将石块交错,坐牢挤紧,尖锐凸出部分应敲除。砌筑上面时不得振动下层,不得在已砌好的砌体上抛掷,滚动石块。浆砌挡土墙的墙顶可采用5号砂浆抹平,厚2cm ,以便稳定。砌体墙面一般应勾缝,勾缝前应认真清理缝槽并用水清洗湿润,应采取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勾缝工具,勾缝采用凹缝形式。浆砌勾缝凹缝嵌入砌缝内约2cm。勾缝砂浆的标号应比砌筑砂浆的标号高一级。当勾缝砂浆初凝后,及时清扫干净并养生,养生用湿润的草袋(帘)覆盖。养生时间不少于7天并洒水。墙身设置泄水孔,尺寸为10×10cm,间距2-3m,上方
交错布置,泄水孔在墙背后的位置用砂砾局部回填,以利透水。沉降缝设置间距10-15cm ,缝宽2cm,缝用沥青麻絮填塞。 5.3挡土墙背后路基填土
为保证挡土墙稳定,墙后路基填土及时分层填筑,浆砌挡墙在砌体砂浆强度达到70%以上, 逐层回填夯实,背后填土与锥坡填土同时进行。墙后2~3m内用蛙式打夯机或振冲汽油夯夯实。
5.4施工要点
5.4.1施工前应做好地面排水,基底和侧坡不能有松土,如有必须夯实,土质基槽防止浸水。 5.4.2松散堆积层地段宜分段跳槽开挖,完成一段砌筑一段。
5.4.3墙身砌出地面后即将基坑及时夯填,并做成4%的向外流水坡,以免积水下渗影响墙身稳定。
5.4.4砌筑时片石咬扣紧密,嵌缝饱满,勾缝饱满无脱落。 5.4.5随着墙身砌筑待圬工强度达到70%后进行墙背回填。
5.4.6浆砌工程采用挤浆法挂线施工,控制好石料质量、分层砌筑,砌筑较长的砌筑体除分层外,还应分段砌筑,相邻段的高差不应超过1.2m,分段位置宜设置在沉降缝或伸缩缝之处。
5.4.7应做到砂浆饱满,表面平整,勾缝平顺,杜绝通缝,均为凹缝。满足规范要求。 5.5 常见质量通病
5.5.1石材强度等级和规格不符合设计要求,尺寸形状偏差过大。预防措施:①选用符合要求的料场,进料前对料场进行认真调查;②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加强石料验收与保管工作;③外形尺寸不合格的石料重新加工修整,合格后方准使用。 5.5.2石料未坐实或坐稳,砂浆不饱满。预防措施:①认真清理基底;②先铺砂浆后坐浆砌石;③砌筑时大面朝下,对于较大的缝隙用石块填充。 5.5.3砌体垂直通缝预防措施:①正确选用石料,砌筑中注意左右、上下、前后的错 缝搭接;②对不符合要求的石料,经修凿改形后方可砌筑;③边角处用较大块石料。 5.5.4砌体内外搭砌不良,形成里外两层皮。预防措施:①大小石块搭配使用,每砌一块要与上下、左右错缝搭接,防止平面上石块形成十字缝;②每层石块砌筑时,按规范要求施砌拉结石。
5.5.5石砌体厚度误差过大。预防措施:①砌筑前对基底、坡面尺寸认真检查,合格后方可砌筑;②随砌随检查纠正。
5.5.6砂浆拌合不匀,沉降缝填塞不深。预防措施:加强质量监督检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