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旅游+”创新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的通知》,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目标 通过实施“旅游+”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全产业融合,形成多点支撑、多业融合的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格局。到2***年,基本建成美丽中国的先行区、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接待量突破***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亿元。
二、主要任务
(一)“旅游+农业”,壮大乡村旅游。建设一批有山水依托、乡土记忆、地域风情的特色旅游名镇名村,构筑全域化乡村旅游目的地。(责任单位:***)
1、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加快提升**景区等品质,培育一批以生态风光、采摘休闲、乡村田园风貌和自然生态景观等为代表的休闲农业产品。着重提升**等休闲观光农业基地。
2、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围绕“体验”做产品,提高乡村旅游的参与性。让游客下地干农活,上树摘蔬果,下河捕鱼虾,体验乡村生活方式,提高参与性,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围绕“特色”做产品,塑造乡村旅游品牌。依托乡村所在地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等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塑造地方特色乡村旅游品牌。精
第 1 页 共 11 页
心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市场前景好、吸引力强的乡村旅游特色产品,重点扶持***旅游小镇。
3、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进一步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乡镇、村和村民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各自的作用,理顺关系,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并推广形成“公司+农户”、“公司+协会+农户”、“景区景点+农户”等乡村旅游组织管理模式。成立**乡村旅游经营者协会,制定卫生、安全标准,规范服务,提高乡村旅游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旅游+工业”,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围绕我县丰富农特产品和非遗资源,加大旅游商品研发力度,推出一批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责任单位:***)
1、大力发展农特旅游商品。大力发展***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打造知名品牌。以***等企业为主要支撑,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增加综合效益,努力构建华东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
2、大力发展旅游工艺品。以**为平台,加大研发以***为代表的旅游工艺品;进一步提升**等旅游商品市场,加快产业集聚,打造集产品研发、参观、销售、体验于一体的工业旅游产品。
(三)“旅游+文化”,发掘地域文化内涵。加强地域文化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突出文化、旅游的深度结合,传承历史文化,打造文化旅游品牌。(责任单位:****)
第 2 页 共 11 页
1、打造文化产业发展集聚区。以**为核心,以历史文化遗存、古街巷、古民居等文化资源为依托,谋划打造文化产业发展集聚区,形成文化旅游集聚区,使之够成为传承和演绎文化、并吸引旅游者的文化旅游产品。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积极打造***等新的旅游观光点;打造民宿客栈群及文化产业精品,提升文化旅游品牌的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提高文化旅游影响力和竞争力。
2、加大非遗文化保护利用。以***为窗口,提升***等非遗项目的传承展示基地,将传承基地打造成文化体验游窗口。继续举办***活动,将****等非遗表演有机融入景区,提高景区的体验度,打响**非遗品牌。整合编排“旅游+文化”系列文化旅游产品线路,塑造良好的文化旅游品牌形象。
3、推进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结合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特点、功能和品位,开发民宿、茶吧、酒吧等新型业态,打造文旅结合型、乡村体验型、休闲度假型、摄影采风型的旅游产品,提高文化旅游体验度。打造**研学基地,力争xx年建成省级研学游基地。
(四)“旅游+体育”,发展体育产业。坚持走地方特色体育之路,拓宽体育发展渠道,增强体育发展活力,促进体育事业与旅游经济密切融合,实现体育促进**旅游经济的大发展。(责任单位:***)
第 3 页 共 11 页
1、大力发展户外运动。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条件、一流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田园风光,科学规划户外运动营地建设和线路设计,开发徒步、登山越野、攀岩等系列产品,努力把**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户外运动基地。全力推进户外运动基地建设,完善健身步道、山地车赛道、岩壁、瀑降场地等建设。整合我县古道资源,塑造**古道品牌。
2、打造知名赛事品牌。抢抓我市跻身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机遇,加快融入长三角及中部地区健身休闲体育产业集群,着力提升品牌赛事影响力。持续打造**品牌赛事,力争成为全国品牌赛事。通过举办山地车越野赛、帐篷大会等,进一步提升**“旅游+体育”的品牌形象。
(五)“旅游+休闲度假”,丰富新兴业态。依托我县生态、文化等优势特色资源,加大旅游新业态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开发民宿、房车营地等旅游新兴业态,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度假产业。(责任单位:**)
1、加快休闲度假区项目建设。以**为核心,以弘扬*文化,延续**生活为出发点,以特色住宿,发展过夜经济为买点,满足中高端游客文化体验、康养、度假的需求,将***打造成国际度假区。以**为核心,整合上下游及两岸丰富村落资源和特色资源,以人文山水为理念,以慢旅游、轻生活、深体验为目标,打造集水上漫游、水上观光、水上休闲、养老养生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旅游区。
第 4 页 共 11 页
2、加快休闲度假新业态建设。利用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积极发展度假休闲项目。发挥新安医学优势,形成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产品。结合养老服务业、健康服务业发展,积极开发多层次、多样化的老年人休闲养生度假产品。积极开发民宿等旅游新产品,持续推进***项目;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进一步提升**项目;。
(六)“旅游+扶贫开发”,增强山区库区造血功能。积极探索扶贫开发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的新途径、新方式,支持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开展乡村旅游创业就业,分享旅游发展红利,实现稳定脱贫。(责任单位:**)
1、突出乡村旅游扶贫示范。以***省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为突破口,科学编制**规划,积极探索我县扶贫开发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的新途径、新方式。力争到**年,全县建成**个重点乡村旅游扶贫乡镇,新增星级农家乐**家。
2、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加大重点村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接待条件。优化重点村乡村公路、停车场、标识牌等交通服务体系,支持重点村建立、提升游客服务中心、游步道、摄影观光台、旅游购物点、休憩场所等乡村旅游基础服务设施。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加强重点村村容村貌整治,改善供电、供水、通讯、消防、环境卫生等基础条件。
第 5 页 共 11 页
(七)“旅游+互联网”,发展智慧旅游。推动旅游业和互联网加速融合,加快推进全县智慧旅游的布局和应用。(责任单位:***)
1、智慧旅游建设。建设**旅游数据中心,推进主要场所旅游信息互动终端建设,为**旅游服务、管理、营销、创新等提供大数据支撑。推进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到xx年5A级旅游景区建成智慧旅游景区;到2020年,实现4A级旅游景区免费WIFI、智慧导游、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实现酒店、旅游购物点、乡村旅游点及其他旅游区域等的WiFi无线网络、3G/4G无线网络的全覆盖。
2、智慧旅游宣传。整合腾讯网、腾讯视频、携程、阿里旅行等优质全媒体资源,通过全面、覆盖式传播渠道,将**优质旅游资源向全国进行推广。进一步推广**旅游官方微信,及时发布和更新各类旅游相关信息,让游客即时有效地得到旅行信息,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优质服务。
3、旅游电子商务建设。与阿里巴巴、携程网、同城网、去哪儿网等合作,打造**旅游官方旗舰店。进一步完善***等线上平台,通过线上推介**的各类农特产品。
(八)“旅游+国际化”,提升旅游国际化水平。借鉴国外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经验,打造具有鲜明城市个性和魅力的高品质旅游环境,积极转变旅游管理理念,加快推进**国际化水平。(责任单位:***)
第 6 页 共 11 页
1、推进目的地产品国际化。深化“旅游+”战略,推进旅游全域化发展,开发休闲度假旅游、商务会展旅游、文化体验等多样化旅游产品,形成品种丰富多样、特色鲜明的差异化、全天候旅游产品新格局。重点推出***等具有国际品牌效应的旅游体验区、旅游体验带和旅游体验线路。深度挖掘***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打造具有观光、体验、参与等形式的旅游产品项目;扩大***等节庆的国际影响力,探索创新举办其他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节事活动和体育赛事。
2、深化休闲产品的国际化。着力建设****等一批精品国际休闲旅游度假项目。挖掘传统的民俗,借助**等平台,引入晚间高雅音乐表演及**本土文化表演。
3、提升宣传营销的国际化。完善**旅游政务网的国际服务水平,提升**旅游官方网站国际化水平,开通英语、日语、韩语等专业旅游服务网站,建立海外宣传的平台;开通依托知名媒体及国内外各大门户网站,推出**旅游广告和宣传片,扩大国际知名度,邀请外国作家、摄影家等来**采风。在日韩、港澳,以及部分欧美国家等重点客源市场的合作旅行商销售架投放**旅游宣传折页。建立**海外老乡、**侨眷微信群,聘请**海外华侨华人为**文化旅游大使,宣传推广**。
(九)“旅游+摄影”,发展摄影旅游产业。打造融自然、人文、生态、经济于一体的特色摄影产业,打造**“皖南摄影天堂”。(责任单位:**)
第 7 页 共 11 页
1、夯实产业基础。结合“十三五”规划,制定全县摄影产业发展规划;围绕**皖南国际摄影天堂的目标,谋划编制一批项目做好对上争取支持;按照百佳摄影点“十有”标准,抓好“百佳摄影点”的品质提升工程。
2、开发摄影产品。依托现有摄影点,开发新的摄影点,壮大摄影点群,推动成熟的摄影点转型升级为旅游景区;强化策划创意,推进“旅游+摄影”的进一步融合,培育赏花晒秋、民俗展演、户外骑行等系列摄影旅游产品;开发摄影工艺品、纪念品,丰富摄影旅游商品市场。
3、扩大品牌效应。充分运用“中国摄影之乡”品牌效应,聚集摄影产业发展合力。继续提升***等乡村旅游摄影基地内涵和品质;举办油菜花、杜鹃花、晒秋等大型摄影展赛等活动;利用各级各类媒体开展营销宣传工作。
(十)“旅游+交通”,提升旅游可进入性。完善**旅游交通格局,加大旅游交通服务设施建设,构建游客满意的无障碍旅游交通服务体系。(责任单位:***)
1、完善道路交通体系。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启动****旅游公路改建工程,***等路面改造工程。
2、完善特色交通体验系统。推广新能源公交车的应用,新建**公用站、客运站;提升**内部绿道循环系统,完善城区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自驾车风景道、旅游景观大道、绿道体系,形成特色交通体验系统。
第 8 页 共 11 页
3、完善旅游交通服务。完善全县交通标识系统,围绕重点景区、重点乡村旅游点、新建旅游项目的交通标识进行建设和提升;完善乡村旅游点客运站布局,新建**客运站;完善城市公交系统、高铁公交专线,推进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
(十一)“旅游+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旅游服务。提升城市布局,完善城市旅游功能,努力营造良好的旅游城市环境,实现旅游与城市建设的一体化。(责任单位:***)
1、科学编制规划。启动《**建设规划》编制,充分考虑旅游项目用地的预留,界定旅游发展的用地范围并进行详细规划;结合《**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在我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特色小镇规划等规划编制过程中,结合村落旅游资源特征,突出文化内涵,强化特色定位,打造有吸引力的特色休闲旅游。
2、加强城市特色塑造。保护**优美的自然环境,深化城市特色意识,结合城市性质、规模和尺度,启动编制城市特色风貌规划。重点针对城市大门、主要干道、城市中心等节点进行分析打造。
3、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发展紧密结合,确定各项基础设施的合理规模、数量和等级,为旅游发展提供优质有效的服务,体现城市吸引力,提升城市旅游价值。实施新安路拓宽改造、贯通二环路及布射大道,打
第 9 页 共 11 页
通县城主要交通干线,同步实施“三线下地”工程。完善城区公共自行车系统,鼓励绿色出行。
三、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进一步发挥**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对旅游业发展重大制定、旅游管理改革、旅游发展规划、重大旅游项目建设等重要工作实施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县直各单位、各乡镇要成立相应的组织体系,抓好工作的推进和落实。
2、机制保障。继续实施“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大旅游发展战略。建立旅游工作目标责任制、旅游工作协调机制和旅游发展协作机制,进一步形成发展合力。每年底,由**会对旅游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和奖惩。
3、资金保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根据财力情况逐年增加旅游发展专项基金,主要用于旅游宣传营销、智慧旅游建设、行业创建奖励等支出。同时,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通过财政贴息、以奖代补、股权投资等方式,扶持有前景的旅游企业发展。
4、保障。进一步贯彻《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和完善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扶持、鼓励,对各类资本投资重大旅游项目,在规划、建设、用地、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抓好省、市、县有关文化旅游业优惠的落实,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为旅游企业快速成长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第 10 页 共 11 页
5、人才保障。建立完善旅游经营管理、服务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加强政校企合作,把旅游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训纳入全县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训计划,突出做好旅游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努力解决旅游人才对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制约。
第 11 页 共 11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