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大单元同步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大单元同步教学设计)

来源:爱go旅游网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大单元同步教学设计)

1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1.通过借助拼音、结合生活经验等方法正确认读“暴、喵”等6个生字,理解“暴风雨、孵小鸡、偶尔”等词语,学写“准、备”等13个生字。

2.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根据旁批、课后习题、课后“泡泡”提示语,学习根据题目、插图、故事内容线索等预测,了解预测要有一定的依据,预测的内容可能跟故事的实际内容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3.预测老师续编的故事,尝试根据故事情节展开想象续写故事,与老师预测的故事进行对比,进一步体验预测。

2课时

一、扫除生字障碍

1.根据词语或短语想象画面。 出示:暴风雨 吃力地眯起眼睛 孵小鸡

认读要点:先读准词语,再想象画面。可结合生活经验、图片等理解“暴风雨”“孵小鸡”,借助动作理解“吃力地眯起眼睛”。

2.根据词语猜一猜。

(1)认读象声词:喵喵、叽叽。猜猜这是什么小动物的叫声。说说这2个象声词的特点:都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2)出示:饿。根据字形猜猜这个字是什么意思,找出反义词“饱”。 3.仿照例句说句子。

出示句子:偶尔有虫子撞到网上,小蜘蛛马上爬过去把虫子吃掉。在具体语境体会“偶尔”的意思,并练习用“偶尔”说句子。

二、预测故事

1.初步感知。

出示故事题目:“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提出自己的疑问,猜猜故事会发生什么。说说猜

想的理由。

学生的猜想示例:

(1)我猜,老屋里住着一位老爷爷,他很爱护这间老屋,所以,老屋不会倒。因为很多东西只要好好爱护,使用期限就会比较长。

(2)老屋可能是用很结实的大石头做的,所以总也倒不了。

(3)这间老屋一定非常特别,也许比故事中的精灵和仙女还要神奇!因为我读了很多童话,童话里总有神奇的人物和事情。

出示课文题目的旁批:老屋总也倒不了,是被施了魔法吗?

提示一:引导学生猜想这个预测的理由。也许是想到老屋年代久远,一般会因为破旧而倒下,只有施了魔法才能永远不倒。

提示二:可引导学生懂得,这是看题目猜内容,运用了“预测”的阅读策略。板书:预测

在阅读中预测,就是在阅读中预先推想和猜测文章的主题、内容、写作方式等。 2.故事对对碰。

通读课文,说说有没有猜到后面会发生什么?故事的内容和自己读题目预测的内容有什么不一样。

提示:课文讲述小猫、老母鸡、小蜘蛛向老屋请求帮助,老屋为了它们坚持不倒的故事,老屋和小动物之间的互相关爱产生了奇迹,所以老屋总也倒不了。

三、阅读旁批,学习预测

活动:课文的旁批呈现了学习伙伴预测的思考过程。这些预测是怎么得来的呢?我们来寻找秘密吧。

1.根据课后第2题,引导学生说说预测的故事内容是怎样得出来的。 表达范例:

读到小猫刚刚离开,老母鸡又来请求老屋不要倒下,我想老屋可能会不耐烦了。因为不断地被别人打扰,可能会觉得很烦。

其他句式:

读到________________,我猜到了老屋会怎么回答。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旁批中的其他预测是怎样得出来的。

提示:可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发现,预测不是随意猜测,要有一定的依据。 3.说说预测的方法。

出示课后“泡泡”提示语,交流预测的方法。

话题一:文章的题目、插图、文章内容里的一些线索,都可以帮助我们预测。还有哪些线索能帮助我们预测呢?

提示:

可以联系上文中故事写作的结构预测:

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一读到这句话我就知道,一定又有谁来请老屋帮忙了。因为故事前面两次都是这样写的,老屋一说到这句话,就有小动物来请求老屋帮助。

可以联系故事中角色的特点、作者的美好愿望预测:

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讲完,因此,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边晒太阳,边听小蜘蛛讲故事。读到这个故事的结局,我估计老屋不会倒了。因为老屋为了帮助小猫和老母鸡坚持不倒,它那么慈祥善良,为了小蜘蛛也不会倒。作者也希望老屋不倒,善良的品质永远不倒。

话题二:预测的内容可能跟故事的实际内容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活动:读课文中的旁批,看看学习伙伴的预测是否和故事内容一样。如果一样,在旁旁边画★,如果不一样,在旁边画○,想想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如:

图中的老屋看上去那么慈祥,它应该会答应吧!★ 我想老屋可能会不耐烦了。○

提示:老屋没有不耐烦,它答应了老母鸡的请求,这样可以体现出它很善良。

四、续编故事,体验预测

1.预测老师会怎样续编故事。

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讲完,因此,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边晒太阳,边听小蜘蛛讲故事……后面又会发生什么,老屋会倒吗?猜猜老师会怎样继续讲故事。

提示:鼓励学生大胆预测,并说说预测的依据。 2.学生续写故事。 学生的预测故事(一)

有一天,小蜘蛛生病了没有给老屋讲故事,老屋觉得自己马上就要倒了。

忽然,一阵“叽叽叽”的声音响起来,像一首美妙的歌曲。呀,是一群小鸡来给老屋唱歌啦!又过了一会儿,一股香味飘来,让老屋直流口水,原来是小猫在老屋门外烤鱼。小鸟飞来,在老屋的屋檐下做了个窝,小狐狸跑过来,把自己最喜欢的一朵花种在老屋的门前。

老屋想:“小动物都需要我,我不能倒下!”他伸了伸腰,站得更直了。 学生的预测故事(二)

一天,小蜘蛛说:“老屋,你在这里待了一百多年了,出去旅行吧,去看看青山绿水。”“好呀。可是……”老屋说,“小蜘蛛,你还会给我讲故事吗?”

“放心吧!我会一直给你讲故事,还会陪你一起看风景。”小蜘蛛说。

老屋和小蜘蛛一起出发了。他们在路上遇到了大灰狼。大灰狼饿疯了,想吃小蜘蛛。老屋奋力一顶,把大灰狼顶到了树上,由于用力过猛,老屋都快散架了。小蜘蛛吐出好多好多丝,把大灰狼绑在树上。

他们继续往前走,终于来到了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老屋喘着气说:“小蜘蛛,我们就在这里住下吧。”话音刚落,老屋就倒下了。小蜘蛛流着眼泪说:“老屋,我会永远陪着你,给你讲故事。”

过了很多年,老屋倒下的地方长出了许多小树,小树又长成了大树。人们把树砍了,做成了很多大房子,人们在大房子里幸福地生活。小蜘蛛爬进大房子,继续讲故事。

3.分组交流,评一评,谁的预测最合理,谁的预测最有意思。

提示:预测一的故事很温暖。表现出老屋很善良,为了帮助小动物坚持不倒。预测二的故事很神奇。老屋居然会出去旅行,还能打败大灰狼,老屋倒下后,又以另外一种形式帮助大家。

提示:可在评价中渗透续写的有关要求,如续写是根据想象得来的;要注意故事的前后关联;续写故事要合情合理,符合故事逻辑和生活常识等。

4.听老师续编故事,说说自己的预测和老师的预测一样吗?猜猜老师续编的故事想表达什么?

老师的预测故事:

过了一天又一天,老屋实在太老了,真的要倒了。他对小蜘蛛说:“我快站不稳了,小蜘蛛你赶紧走吧。”小蜘蛛说:“老屋,你再坚持一会儿,我去叫我的小伙伴来帮你。”

小蜘蛛叫来了很多大大小小的蜘蛛。它们吐丝织出了一张结实的大网,网住了老屋,再把网牢牢地挂在四周的树上。老屋稳稳的,再也不会倒了。

小猫和老母鸡听到这个消息,高兴极了。它们来到老屋前对小蜘蛛说:“我们可以住在这里吗?”小蜘蛛说:“可以呀!”到了晩上,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给老屋讲各种有趣的故事。慢慢地,它们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老屋做了一个梦,梦里唱着一首歌:“我是永远倒不了的老屋,快来吧,我的屋里真快

乐……”

第二天,老屋一睁开眼,就看到屋里来了小鹿、小兔子、小猴子和小狐狸……他们快活地唱着歌:“我们住在永远倒不了的老屋,真呀真快乐,真呀真快乐!”

提示:老师预测的故事很欢乐,老屋和小动物互相帮助,快乐地生活在一起,说明有爱的地方就有快乐。

5.说说预测的好处。

提示:猜测与推想,使我们的阅读之旅充满乐趣。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能让我们带着思考走进故事,走进作者的心灵。

五、规范书写生字

1.寻找构字规律。

引导学生观察13个生字中“洞、漂”“暴、晒”“墙、壁”“饿、饱”“蜘、蛛”是同偏旁的字,字义有一定的联系。“准、撞”是左右结构,“备”是上下结构。

2.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同偏旁的字

提示:“洞、漂”“饿、饱”“蜘、蛛”是3组同偏旁、左右结构的字,均左窄右宽,可放在一起指导,帮助学生识记字形,理解字义。“暴、晒”的字义都与太阳有关,可引导学生观察“日”字的不同位置,“日”在上,要写得宽而扁,“日”在左,要写得瘦而长。“墙、壁”的字义与“土”有关,“土”在左,要写得略窄,最后一横变成提,“土”在下,要写得略宽,最后一横最长,稳稳地托住整个字。

(2)指导书写“准、备”。

提示:“准”字左窄右宽,要写得紧凑,“两点水”与中间的“隹”的撇要写得聚拢。“备”字上部交叉的位置在田字格中间,横撇与捺要写得舒展。

(3)指导书写“撞”。

提示:“撞”字左窄右宽,左右部件等高,右边“立”字的最后一横不要写得太长,要注意笔画的穿插避让,起笔的位置在“提手旁”的横与提之间。

3.学生练写,展示评价。

语文知识

古德曼“自上而下”阅读模式:美国语言学家古德曼(K·S Goodman)于1967年提出了“自上而下”阅读模式,之后史密斯(F·Smith)等予以补充。他们认为,阅读是一场心理语

言的猜测游戏,读者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他们根据自己已有的句法、语法和语义知识,并运用自己的有关背景知识对阅读文本进行猜测、证实。这种模式有四个阶段:①预测,读者预测读物中的语法结构,运用他们的语言知识和语义概念,从读物结构中获取意义。②抽样,读者从书面符号中抽样以证实他们试探性的预测。③验证,如果预测的意义被证实,读者对随之而来的内容将进行新的猜测。④修正,如果他提取的样品不产生意义,或者预测的书写符号输入没有出现,则需要从读物中提取更多的信息,以修正错误的预测。

13*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1.借助阅读,在观察、想象、发现中,让学生享受阅读的情趣。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并学会有理有据地预测故事将要发生的事情。

3.合理地续编故事或创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学会通过故事情节预测故事的发展。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有位特别的先生来到了我们的童话乐园里,他是谁呢?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在打开课文之前,让我们看看胡萝卜先生给我们布置了哪些任务? (1)自由读课文五分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真读课文,看看在胡萝卜先生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2.本课中出现了几个生字,谁能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读读看。 A.指名学生读。 B.加上拼音读。

C.让我们将词语送入句子读一读。

我们刚才不知不觉就完成了胡萝卜先生给我们的第一个任务,谁来完成第二个任务呢?能告诉我们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三、品读环节

1.孩子们,胡萝卜先生匆匆忙忙刮了胡子,因为近视而漏刮了一根。这根胡子蘸到了甜甜的果酱疯长起来。你觉得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怎么样?

浓密的胡子令胡萝卜先生很发愁,但这根胡子在别人看来却有着另一种意想不到的用处。(大屏幕出示这段内容)

A.读课文的时候根据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揣摩人物内心的想法,把自己当成其中的一份子,就能体会文章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自由练读)

B.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对自己来说是烦恼,对别人来说呢? C.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帮助了小男孩解决了什么难题?

D.帮助鸟太太解决了什么难题?

E.还有可能帮助谁解决什么样的难题?想一想,说一说。 所以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2.出示:“我的胡子真是太棒了。”谁来当胡萝卜先生夸夸自己的胡子? 3.设疑感悟: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真是太棒了,不仅帮助了自己更帮助了别人。 可是,胡萝卜先生是那么喜欢自己的胡子,当他发现自己心爱的胡子被别人用掉的时候,他会生气吗?为什么?想一想。

小结:我明白了,胡萝卜先生不会生气,还会很快乐,因为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快乐。可是假如有一天,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越来越少了,甚至用光了,没有了,他还会快乐吗?不管快乐还是不快乐,我们都能感觉到胡萝卜先生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

四、创编故事,绘写结合

(1)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真的很神奇啊,帮助了那么多人,让那么多人快乐。当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还会发生什么样神奇的故事呢?用你的画笔画下来并写一写你的故事吧。

(2)评价交流。

14* 小狗学叫

1.知识与能力:了解掌握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培养联想与想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蕴藏在作品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获得人生的启迪和教育。 重难点:

重点:1.了解掌握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培养联想与想象的能力。 2.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

难点:品味蕴藏在作品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获得人生的启迪和教育。

一、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出示与狗有关的童话故事,并让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与狗有关的故事。目的是让学生既能感知童话的特点,又能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从而有效地达到激情引趣的目的。

二、整体感知童话内容,理解童话形象

1.请学生根据预习简介作者,教师做以补充。

多媒体出示作者资料:贾尼·罗大里, 1920 年生于意大利,是 20 世纪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一生为儿童写出大量作品,其中 《洋葱头历险记》 、 《吹牛男爵历险记》 等已经被译成各种语言, 在全世界儿童中广为流传。 1970 年,罗大里被授予国际安徒生奖,这是世界儿童文学领域内的最高奖项。

2.请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达到整体感知童话内容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师要指导学生, 朗读要注意体会人物的心理、 说话的语气等, 使学生能初步感知形象的特点。在朗读结束后,对学生的朗读给以简单而准确的评价。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明确童话的第一个特点: 童话常常用人格化的手法。因此阅读童话要善于将各种事物看作活生生的人去理解、 去体会。

(多媒体出示童话的第一个特点。 )

3.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请同学复述课文,同时多媒体配以动画提示,使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形象特点。

4.师设计问题: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狗?你是从哪里发现的? 学生先思考,然后分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在这个过程中师要注意学生的回答,一定要有理有据。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仔细体会小狗的形象特点,明确童话的第二个特点:每篇童话都有一个重点刻画的对象,这就是童话的主人公。因此阅读童话要注意通过体味主人公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明确主人公的形象特征。

(多媒体出示童话的第二个特点。 )

三、拓展延伸,培养能力

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发挥你的想象力,为小狗设计第四种结局,并说一说你的设计理由。 (多媒体出示友情提示)学生可以大胆设计,只要能说明依据就可以,但师在评价时要使学生明确:童话中的幻想不 是胡思乱想,夸张不是不合逻辑的随意编造。童话中的幻想、夸张都是植根于现实生活的, 他们不能脱离社会现实而存在。这样的练习,培养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和创新能力, 使学生对童话的主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教师由学生设计的结局出发总结童话的特点及阅读童话的方法。 以此照应前面的导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童话的热爱。

五、板书设计

不会叫的狗 贾尼·罗大里

形象 性格特征 结局 小狗 不幸、勤奋、有追求 不要迷失自我 公鸡、杜鹃 乐于助人、不善思考 提供有效帮助 狐狸、猎人 猜忌、贪婪、霸道 存善意之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