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维新派的目的是要在中国建立( B )。 A.民主共和制度 B.君主立宪制 C.开明君主 D.汉族皇帝的新王朝
2.在我国近代最早出现的近代企业是( C )。 A.洋务派创办的企业 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外商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3.洋务运动中,李鸿章率领的用洋装备的是( B )。 A.鄂军 B.淮军 C.新军 D.川军
4.运动前夕,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到( C ) A、100多万人B、150多万人C、200多万人D、300多万人
5.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是( C )。 A.兴中会B.光复会C.同盟会D.华兴会
6.1919年10月,孙中山将中华党改组为( C ) A.中国党 B.党 C.中国 D.
7.近代割去中国全岛及所有附属的岛屿和澎湖列岛的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B )。 8.近代帝国主义侵华,所谓“国中之国”是指( C )。 A.帝国主义在华的势力范围 B.帝国主义强迫我国开放的通商口岸 C.租借地
D.帝国主义强迫清割让的土地
9.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在中国设立的第一块租界是在( A )。 A.上海 B.广州 C.福州 D.宁波
10.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的经济状况是( B )。 A.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较快,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 C.对外贸易发达,财政收支状况良好 D.中国已经开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1.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尤其是四大发明更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杰出科技成果,它们是:( A )。 A.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B.天文学、数学、农学、医学 C.丝绸、瓷器、万里长城、大运河 D.诗词、书法、雕塑、园林
1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 C )。 A.是完全对立,坚决反对的 B.是完全依赖,坚决追随的
C.既有矛盾,斗争的一面,又有依赖,妥协的一面 D.只反对本国封建主义,不反对外国资本主义
13.《海国图志》和《资政新篇》有相似之处是都主张( B )。 A.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改革 B.向西方学习
C.进行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 D.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14.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 )。 A.社会制度、经济技术落后。
B.清廷消极备战、积极求和。 C.文官贪财、武将惜命。 D.素质差、军事装备落后。
15.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都给中国带来严重危害,这两次错误路线产生的根源在于( C ) A.国际错误指导 B.错误领导人排挤
C.处于幼年时期,理论思想尚不成熟 D.分化破坏活动
16.( C )失败后开始转移战略方向,决心向力量薄弱的农村区域转移,开始创建井冈山农村根据地的斗争。 A.南昌B.广州 C.秋收D.土地
17.导致长征的根本原因( C )
A.实行战略转移B.反围剿失利C.左倾错误一时泛滥D.领导武装斗争
18.“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地有计划地尽可能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总……工人阶级应时刻领导并参加武装。”上述中国党“八七”会议决议表明( C )
A.中国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 B.中国党正式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C.中国党确定了武装反抗的方针 D.中国党的思想理论基础发生了根本变化
19.同盟会发动的中,影响最大的是( D ) A.刘道一领导的萍浏醴 B.秋瑾、徐锡麟领导的浙皖 C.孙中山、黄兴领导的镇南关 D.孙中山、黄兴领导的广州黄花岗
20.从大失败到土地战争兴起的转折是:( D ) A、遵义会议B、瓦窟堡会议C、六大D、八七会议
21.中国的主要形式是( D ) A议会斗争B群众斗争C地下斗争D武装斗争
22.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的是( B ) A.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B.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 C.瞿秋白的“左”倾盲动主义D.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
23.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其将不远”, 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C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粹主义
24.孙中山领导的辛亥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A A.推翻了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君主制度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予了人们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25.\"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无人足迹所到,凡认识者,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孙中山论述资产阶级之初的状况反映出当时社会C
①封建思想根深蒂固②改良主义是当时的思潮③民主思想违背历史发展潮流④资产阶级群众基础差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
26.全国土地改革完成后实行的土地制度是 A.农民个体所有,个体经营B.集体所有,集体经营 C.集体所有,个体经营D.国家所有,个体经营 答案A
27.从1956年到1966年,我国处于。
A、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B、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时期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答案B
28.建国以后,没收国民财产和官僚资本,这一措施 A.兼有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性质B.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 C.兼有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性质D.属于社会主义性质 答案C
29.中间道路的实质是()
A旧民主主义的道路B新民主主义的道路 C代表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D新旧民主义道路之间 答案A
3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党制度是() A一党制B两党制
C多党制D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D
31.1950年除夕,上海《新民报》报道:“和斯大林元帅给我们带来了过年礼物,教我们全国人民在大年夜欢欢喜喜高高兴兴过个年。”文中的“礼物”指的是 A.苏共将派代表到西柏坡B.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苏联支持中国抗美援朝D.苏联援助中国实施“一五”计划 答案B
32.全国抗日战争开始的事件是( C ) 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33.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进行经济掠夺,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推行“统制事业”,“统制事业”的主要范围包括( D )
A.火柴和造纸业B.纺织、烟草和水泥制造业 C.面粉和制糖业D.矿产、钢铁和交通运输业
34.关于平型关战役的属性的正确表述是( A )
A.防御阶段配合正面战场的战役B.防御阶段敌后战场的战役 C.相持阶段配合正面战场的战役D.相持阶段敌后战场的战役
35.中国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标志事件是 A、运动的爆发B、中国党的诞生 C、抗日战争的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答案D
36.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 )。
A.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风化,最终达到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改革开放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7.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 B )。
A.《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 B.《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
C.《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D.《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8.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党的中心任务是( C )。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 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39.我国成功的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是在( A )。 A.19年10月16日 B.1967年6月17日 C.1969年9月23日 D.1970年4月24日
40.资产阶级派迈出的中国民主的第一步是:( D ) A.发展资本主义 B.展开了收回利权的斗争 C.建立政治团体 D.发动武装
41.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主张的资产阶级团体是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日知会
42.北伐战争中,中国人民取得的反帝斗争最大成果是 ( A ) A.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B.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胜利 C.北伐战争在全国取得胜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43.造成太平天国与古代农民有新的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C ) A.领导阶级不同 B.组成成分不同 C.指挥思想不同 D.所处时代不同
A ) ( 44.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是( B ) 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制度》 C.《万大洪告示》 D.《原道醒世训》
45.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D )。 A.虎门销烟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46.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 D ) A.顽固派的阻挠破坏 B.领导核心的乏力、软弱 C.西方列强的敲诈勒索 D.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
47.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依法办事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这种局面出现在:( B ) A.新中国成立时 B.共和国第一部颁布时 C.确立时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48.1927年“八七”会议上,提出了开展土地的方针( D ) A.这表明决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 B.主要是为了配合夺取大城市的武装 C.这是人民战争路线的正确反映 D.是开创夺取胜利道路的开端、
49.中国党在民主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大会是( B )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七大
50.20世纪30年代,中国党内最早提出反对教条主义任务的领导人是( D ) A.
B.刘少奇 C.周恩来 D.张闻天
51.中国历史上制定的第一个土地法是( B ) A.兴国土地法 B.井冈山土地法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土地问题
52.“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地有计划地尽可能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总……工人阶级应时刻领导并参加武装。”上述中国党“八七”会议决议表明( A )
A.中国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 B.中国党正式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C.中国党确定了武装反抗的方针 D.中国党的思想理论基础发生了根本变化
53.标志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运动是() A.洋务运动B.戊戌维新运动C.国会运动D.保路运动 【答案】B
.在1946年挑起全面内战的起点是大举围攻(答案B) A.东北区B.中原区C.陕北区D.山东区
55.1930年成立的中国临时行动委员会的主要领导人是( A ) A.邓演达B.梁漱溟C.黄炎培D.左舜生
56.15年,日本迫使清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C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57.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后,在经济上处于领导地位的是( B ) 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B.国营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D.合作社经济
58.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在重庆签署《与代表会谈纪要》是在( C ) A.1945年8月15日B.1945年9月3日 C.1945年10月10日D.1945年10月25日
二、多项选择题
59.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这是因为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 ABC )。 A.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C.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 D.中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的组成部分
60.鸦片战争前,中国虽是一个自主的封建国家,但已处于封建社会晚期。下列对中国当时经济社会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有( ABCDE )。 A.经济上,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并不断发展。 B.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君主已不堪。 C.军事上,国防空虚,军备废弛。
D.文化上,实行严厉的文化,钳制人们的思想,禁锢人们的反抗意识。 E.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严格对外贸易,使中国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
61.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BC )。 A.“公车上书”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B.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 C.慈禧太后了戊戌变法
D.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62.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为抗击英国的侵略而以身殉国爱国将领包括( ABC )。 A.关天培 B.陈化成 C.海龄 D.邓世昌 E.林永升
63.《临时约法》的内容包括( ABCE ) A.中华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C.参议院对临时大总统有权 D.实行总统制,总统有行政、立法、司法权
E.国民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等自由,选举与被选举权等民主权利
.运动发生的时代条件有ABD
A.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B.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潮流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D.十月的影响
65.辛亥的历史局限性主要是( ACD ) A.没有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B.没有坚持长期的武装斗争 C.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
D.没有建立坚强的政党及其领导核心
66.下列哪些改革内容是清末“新政”中的内容?( ABCD ) A、鼓励留学 B、建立新军 C、废除科举 D、奖励工商
67.下列选项中,属于对早期新文化运动的正确认识的是( AC )
A.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要想从根本上改造国民,仅依靠少数人改选国民性,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是不可能的
B.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回避反对军阀的斗争 C.新文化运动的参加者基本局限在知识分子的范围内 D.为中国人民提供一种正确认识中国国情的思想武器
68.提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实现对被领导的阶级、政党的领导,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BCD )
A领导的阶级和政党有充足的力量
B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斗争,并取得胜利 C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 D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
69.中国党在新民主主义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的共同点是( ACD ) A.体现中国党的民主纲领B.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C.维护农民基本利益D.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70.1945年8月25日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的口号有 A.和平B.民主C.团结D.统一
答案ABC
71.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党主办的( AB )报刊在统治区公开发行,及时宣传党的主张,鼓舞和激励群众的抗战热情 A.《新华日报》
B.《群众》周刊 C.《向导》周报 D.《热血日报》 E.《日报》
72.九一八事变日军进攻沈阳同时,也对南满路沿线的( ABC )发动了进攻。 A长春B四平C公主岭D哈尔滨E大连
73.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地评价了思想( ABCD )。 A.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是被实践证明了关于中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C.是中国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74.在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它们是( ABC )。
A第一次是辛亥,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制度 B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的建立 C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建设和谐社会而奋斗
75.党的十五大( ABCD )。 A.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C.提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 D.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76.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是() 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B、没收官僚资本
C、没收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 答案AB
77.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强调,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
A、民主的方法B、说服的方法C、教育的方法D、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E、解决敌我矛盾的方法 答案ABCD
78.“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与这幅农家春联中的两次“分田”直接相关的是()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道路B.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AD
79.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一次会议上正式宣布,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是实现( ABCD )。 A..工业现代化 B..农业现代化 C.国防现代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
80.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社会的三种政治力量是( ) A.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农民
D.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答案】ABD
81.日本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和在中国部分地区的殖民统治,犯下了空前严重的罪行,其主要表现是() A.制造惨绝人寰的大 B.实行“三光”
C.肆意掠夺矿产资源、土地及农产品 D.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答案】ABCD
82.下列关于“八七”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B.会议避免了“左”的错误
C.提出“政权是由杆子中取得的” D.会议确定土地和武装斗争的方针 【答案】ACD
8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答案BCD)
A.主张社会B.提倡民主和科学C.主张文学D.提倡白话文和新文学
84.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制定的纲领是() 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D.平均地权 【答案】ABCD
三、判断题
85.张之洞认为,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是“心腹之患”。(ⅹ)
86.1851年洪秀全在广东花县领导了著名的金田。(ⅹ)
87.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表现出两面性。(√)
88.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90.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万国公报》。(√)
91.民权主义就是孙中山所说的政治。√
92.新文化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93.辛亥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所以说辛亥取得了胜利。×
94.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外国垄断资本的控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
95.美国陆军航空队退役军官陈纳德还曾组建美国志愿队(即“飞虎队”)来华参加对日作战。√
96.南方谈话时强调,是生产力,改革也是生产力。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97.1950年2月,中国与苏联签订( B )A.《中苏友好条约》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C.《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D.《中苏互不侵犯条约》
解析:1949年12月毛访问功联。1950年,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2年10月,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37个国家的370多名代表出席会
议,会议号如亚太地区和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反对美国的战争,保卫世办和平
98.到1997年,中国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达到235个,二类口岸达到350个,逐步形成了从沿海到沿江,从沿边到内陆,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99.1973年8月召开的中国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继续了九大的“左”倾错误方针。
100.“”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