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 (2分) (2017九上·启东开学考) 下面关于《格列佛游记》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极具讽刺色彩的小说。
B . 《格列弗游记》被不少人看作是深得孩子们喜爱的儿童读物.例如格列弗仿佛是孩童——在小人国利力浦特,他随心搬移各种人和物,像是摆弄玩具。但尖锐深邃的讽刺才是小说的灵魂。
C . 小人国用跳绳比赛来选拔官员和在飞岛国与鬼魂谈话这些情节都具有鲜明的讽刺色彩。 D . 在第三节里,被描述的是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马成了理性的载体,而人则化作下等动物。
二、 书写 (共2题;共10分)
2. (2分)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词语 (1)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zhōu ér fù shǐ________。 (2)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cǎo zhǎng yīng fēi________,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3. (8分) (2017九上·抚宁期中) 请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①断章取意 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②脑羞成怒 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③鞠躬尽萃 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④根深地固 ________改为________
三、 默写 (共1题;共8分)
4. (8分) (2017七上·福州期中) 默写。
第 1 页 共 10 页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2) 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3) 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峨眉山月歌》李白) (4) 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5)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两岸宽阔,帆有悬空态势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7)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8) 《论语十二章》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
5. (2分) (2017八上·灯塔月考) 结合语境补写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友情是四季常开的花,它的美丽令人难忘;________,________.友情是曲折幽静的路,它的深远令人向往。
五、 名著导读 (共1题;共6分)
6. (6分) (2018八上·桐乡期中) 名著阅读。
(1) 《红星照耀中国》的第五篇简明扼要地记叙了长征这一件事,其中所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复杂。斯诺通过巧妙的结构控制,按照时间顺序,把记叙的重点放在战略转移的原因和长征途中几个重要节点上。他对“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重要事件加以特写,让读者充分了解红军当时艰难的处境。
(2) 加拿大著名外科医生白求恩在致友人的信中表明他为什么要下定决心前来中国参加抗战,曾动情地说:“请读艾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和史沫特莱的《中国红军在前进》吧,读后你们必将与我同感。”
根据这段话,请结合书本内容说说《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书为什么能给他们带来如此巨大的精神力量。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2分)
7. (12分) (2017七下·泰兴期中)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小题。 济上作 徐祯卿
第 2 页 共 10 页
两年为客逢秋节,千里孤舟济水旁。 忽见黄花倍惆怅,故园明日又重阳。
(1) 下列诗句中与本诗提到的传统佳节相同的一项是( )。 A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 .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D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 “千里孤舟济水旁”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其妙处。 (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8. (11分) (2017八下·长春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处①之不易
殷仲堪②既为荆州,值水俭③ , 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④率物,亦缘其性真素。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⑤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损其本!尔曹⑥其存⑦之。”
注:①处:居于高位。②殷仲堪:人名。③俭:荒年。④率物:为人表率。⑤豁:放弃。⑥尔曹:你们。⑦存:谨记。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辄拾以啖之________ ②焉得登枝而损其本_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⑤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
第 3 页 共 10 页
(3)
结合选文的内容,谈一谈殷仲堪给予了我们哪些生活的启迪?
八、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
9. (15分) (2017七上·秀洲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怀念叶圣陶先生 肖复兴
①一次偶然的机遇,能够改变一个人终生的命运。
②小时候,捏着可怜巴巴的一角七分钱,踮着脚尖从家门口对面的邮局里买来一本《少年文艺》时,我开始迷上文学。我渐渐沉浸在我国现代文学之中。鲁迅、冰心、叶圣陶、许地山……一位位相继闯入我的心中。他们的作品令我爱不释手。冥冥幻想里,我像今天的青少年朋友一样,想入非非地想像着他们的模样、为人及性格。但是,我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会结识他们当中的一位,并且能够聆听他的教诲。二十余年弹指飞去,当他白发如银时,我竟如他一样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在我的人生旅途中,他起的作用举足轻重。
③他就是叶圣陶先生。
④一九六三年,我正上初三,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一张画像》,是写教我平面几何的一位老师。这位老师教课很有趣,为人也很有趣,致使这篇作文写得也自以为很有趣。经我的语文老师推荐,这篇作文竟在北京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中获奖。自然,我挺高兴。一天,语文老师拿来厚厚一个大本子对我说:“你的作文要印成书了,你知道是谁替你修改的吗?”我睁大眼睛,有些莫名其妙。“是叶圣陶先生!”老师将那大本子递给我,又说:“你看看叶先生修改得相当仔细,你可以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⑤我打开本子一看,里面有这次征文比赛获奖的二十篇作文。我翻到我的那篇作文,一下子楞住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那篇作文简直像是动过大手术鲜血淋漓继而又绑上绷带的人一样。
⑥回到家,我仔细看了几遍叶老先生对我作文的修改。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即感到用字的准确性。类似这样的地方修改得很多,倒装句改得很多,长句子断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删掉原句中“包”这个动词,使得句子干净也规范多了。而“书皮”改成了“包书纸”更确切,因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的封面。我真的从中受益匪浅,隔岸观火和身临其境毕竟不一样。这不仅使我看到自己作文的种种毛病,也使我认识
第 4 页 共 10 页
到文学创作的艰巨。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⑦叶老先生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这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儿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这则短短的评语,树立起我写作的信心。那时,我才15岁,一个毛头小孩,居然能得到一位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文学家的指点和鼓励,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涨涌起的信心和幻想,像飞出的一只鸟儿抖着翅膀。那是只有那种年龄的孩子才会拥有的心思。
⑧这一年暑假,语文老师找到我,说:“叶圣陶先生要请你到他家做客!”
⑨我感到很意外。因为我一直觉得像叶圣陶先生那样的大作家,一定是深居简出,凡人不见的。见这样的作家如同国家元首一样难哩。现在叶圣陶先生居然要见见我这样一个初中学生,这自然成了我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⑩那天,天气很好。下午,我来到东四北大街一条并不宽敞却很安静的胡同。叶老先生的孙女叶小沫在先门口迎接了我。院子是典型的四合院,小巧而典雅。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使得夏日的燥热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似乎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⑪叶小沫引我到客厅,叶老先生已在门口等候了。见了我,他像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一下子让我觉得距离缩短不少。落座之后,他用浓重的苏州口音问了问我的年龄,笑着讲了句:“你和小沫同龄呀!”那样随便、和蔼,作家头顶上神秘的光环消失了,我的拘束感也随之消失了。越是大作家越平易近人,原来,他就如一位平常的老爷爷一样,让人感到亲切。
⑫想来有趣,那一下午,叶老先生没谈我那篇获奖的作文,也没谈写作。他没有向我传授什么文学创作的秘诀、要素和指南之类。相反,他几次问我各科学习成绩怎么样。我说我连续几年获得优良奖章,文科理科学习成绩都还不错。他说道:“这样好!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他又让我背背中国历史朝代,我没有背全,有的朝代顺序还背颠倒了。他又说:“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楚我们的历史更不行。”我知道这是对我的批评,也是对我的期望。
⑬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所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所包容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致不知黄昏什么时候到来,落日的余晖悄悄染红了窗棂。我一眼又望见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黄昏中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那时候,我刚刚读过叶老先生写的一篇散文《爬山虎》,便问:“那篇《爬山虎》是不是就写的它们呀?”他笑着点点头:“是的,那是前几年写的呢!”说着,他眯起眼睛,若有所思地望望窗外那爬山虎。
⑭我应该庆幸,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大作家,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他对
第 5 页 共 10 页
于一个孩子平等真诚又宽厚期待的谈话,让我十五岁的那个夏天富有了生命和活力。我仿佛觉得那个夏天变长了,总有回味的嚼头。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地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⑮在我的眼中,那一片爬山虎永远都那么绿着。 (选自《肖复兴散文》,有删改)
(1) 全文写了“我”回忆和怀念叶圣陶先生的哪两件事情?请概括回答。 (2) 请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那篇作文简直像是动过大手术鲜血淋漓继而又绑上绷带的人一样。
(3) 在作者的眼里,叶老是一位人品与文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请参照示例、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叶老具有怎样的人品和文品。
示例:叶老给“我”修改作文,“删掉原句中‘包’这个动词”,“而‘书皮’改成了‘包书纸’”,连题目也细细改过,“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可以看出叶老认真,用字力求准确、规范的文品。
10. (20分) (2016八下·射阳期末)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谢谢你舍我一些花籽 张丽钧
①初秋真好。走在公园里,花还在热闹地开着呢,却有花籽成熟了。我喜欢哪种花,就径直去采摘那植株上的花籽,不用担心采错。
②牵牛花我喜欢蓝色的。多年前在超市里买过一包牵牛花种子,包装袋的图片上显示的分明是蓝色的花,可开出花来,却是玫红的。怨着那花不遂我愿,也怨着自己太善挑剔,就这样纠结了好几个月;现在好了,我在开着蓝色花朵的牵牛花蔓上采了上百颗种子,我听见它们争着抢着跟我说:“这下你放心吧,我们保证都给你开出蓝色的花!”
③那年春天,我在菜市场买了两包秋葵的种子,回家种了满满一阳台,我跟我家先生说:“你信不信,等这些秋葵开花的时候,咱家的阳台将成为全楼最美的风景!”“秋葵”发芽了,长高了,绿屏风般,茂盛极了,只是迟迟不见有开花的迹象。公园里的秋葵早就开成花山了,俺家的秋葵却似乎忘了开花的使命。入秋了,一米来高的植株居然在顶部打了小花苞。我搬个小凳子,踩上去,端详那花苞,怎么看怎么不对劲,人家公园里秋葵的花苞是圆形的,我家“秋葵”的花苞却是一柄长长的绿色小穗。几天后,绿穗上开出花来,微白,小如米粒,细密排列。我知道自己买了“山寨秋葵”,却不清楚这被我精心伺候了好几个月的究竟是何等植物,心里这个闷啊!终于采下两
第 6 页 共 10 页
片叶子,拿到学校给生物老师看,结果,生物老师也不认识,只是反复说“这叶子跟秋葵的叶子可真像啊”。拈着那两片叶子,要扔到垃圾箱,打扫垃圾的师傅看见了,问我道:“从哪里采的粟子叶啊?”我一听,大喜过望,遂俯身请教。老师傅说:“这东西结的籽儿叫粟子,可以喂鸟;这叶子跟秋葵是有点像,可它有股清香味儿,人们吃烧烤时,拿它卷肉,可去油腻。”——老天!我居然养了一阳台粟子!
④有了“种错花”的经历,如今能够眼睁睁瞅着花朵、准确无误地采花籽,心里那个美、那个得意、那个解气啊!
⑤我采了蓝色牵牛的花籽,又采了粉色秋葵的花籽,还采了一些黄色草茉莉的花籽。当我去采红茑萝花籽的时候,碰上一个老园丁,他问我采这东西干嘛用,我回答:“种啊。”他笑了:“这小贱花有啥种头?”我没有回答他,而是在心里问自己:“你说你咋就这么近乎神经质地稀罕着这些‘小贱花’呢?是因为她们亲切,还是因为她们皮实?或者就是因为你自己原本就是一朵跟大富大贵无缘的花呢?”
⑥我是带着感恩的心采摘花籽的。边采摘边在心里说:“谢谢你舍我一些花籽!”——谢谁呢?谢天?谢地?谢植株?我说不太清,反正就是觉得该谢。
⑦“保真”的花籽带给人踏实的欣悦。在一粒花籽上想象花开,既是现实主义,又是浪漫主义。
⑧我家先生收拾出了一个三平方米左右的空调外机间,本想堆破烂用,我央他把这个空间送给我做花房,他慨允,却讥诮我道:“整个一个农妇转世!又要种一花房粟子?”现在,我骄矜地揣着一裤袋大地馈赠的花籽,突然有了想法——我要让花房的北篱笆上爬满蓝牵牛,西篱笆上爬满红茑萝,再把所有空花盆都种满粉秋葵和黄茉莉。等大雪纷飞的时候,我家花房花开正盛。到时候,我或许会拉上老闺蜜,得意洋洋地跟她说:“走,上我家的‘袖珍花房’喝杯咖啡去!我要让你亲眼看看,我怎样成功偷得三平方米的夏天……”
(1) 第①段画线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2) 联系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详写种“山寨秋葵”的经历。
(3) 对第⑦段划线句中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你是怎样理解的?
(4) 文章为什么说“谢谢你舍我一些花籽”?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19八下·莆田期末)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青春,是什么颜色?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新媒体推出微视频《青春的颜色,叫奋斗!》。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最好的传承。
第 7 页 共 10 页
青春,是什么颜色?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感悟,如青春的颜色,是责任,是担当,是使命,是拼搏,是上进等。 请以“青春的颜色”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请勿透露考生个人信息。
第 8 页 共 10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答案:略
二、 书写 (共2题;共10分)
2、答案:略 3、答案:略
三、 默写 (共1题;共8分)
4、答案:略
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
5、答案:略
五、 名著导读 (共1题;共6分)
6、答案:略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2分)
7、答案:略
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8、答案:略
八、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9、答案:略 10、答案:略
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1、答案:略
第 9 页 共 10 页
第 10 页 共 1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