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年1 lYJ第8卷第21期Chin J Mod Drug Appl,Nov 2014,Vo1.8,No.21 ・221・ 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分析与对策 林云刚 【摘要】中药注射剂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发展起来的新剂型,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由 于临床的不合理应用,药品不良反应逐年增加。合理用药就是以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 达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这就需要医生、护士、药师之间相互配合,进一步重视中药注射剂的合 理应用,严格掌握适应证、剂量和疗程,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处方;合理用药;分析与对策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使用的领域越来越广。中 2中药合理用药 医药以其安全、副作用小、使用灵活等特点,也越来越被世 2.1临床医务人员要加强工作责任心,坚持认真、细致、 人所瞩目,但同时也发现,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也在不断上 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把好发药关,认真查对,防止差错事 升,究其原因,大多数为不合理用药所引起…。实际工作中, 故的发生;注意检查复方制剂的有效成分,避免重复用药; 不合理处方现象比较严重,其中以药名不规范居多,同名异 注意药品的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确保合理用药;注意药物 物混淆,炮制加工不同及同属不同品种 J。本文通过对临床 的性能特点,当好用药参谋;向患者介绍用药的时间、方法、 所见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情况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 禁忌、可能发生的反应。开设咨询窗口,定期发放介绍有关 参考。 药物的治疗、不良反应等资料;主动深入临床定期通报新药、 1造成不合理用药的原因 特药、复方制剂的药性、使用方法 。 1.1医师认识的误区临床医师对各类中药注射剂的特点、 2.2遵守中成药临床运用指导原则,《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 适应证和注意事项缺乏了解,对合理用药的意义缺乏全面、 基本原则》就规定: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禁忌与其他药 正确的理解,导致出现无指征用药、用法不正确等问题 。 品混合配伍使用。严禁同瓶配伍,谨慎联合用药,与其他药 1.2超时服用药皆有偏性,长期服用可能会造成伤害。 品序贯使用时,避免发生输液反应。 如久服牛黄解毒片可致白细胞减少;长期过量服用人参,可 2.3严格要求药剂人员调配处方必须认真核对,发现药方 出现兴奋、焦虑、胸闷、气喘、烦躁不安甚至精神错乱等“人 中字迹模糊或者存在可疑问题时立即与临床医师证实,对有 参综合征” 4 。超出说明书中的日用量,药品用法用量应当 配伍禁忌或超剂量的处方拒绝进行调配,经过临床医师更改 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 或重新签字确认后再进行调配 J。其余情况不得擅自更改药 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方或使用替代药物。 1.3配伍不合理违反“十八反”、“十九畏”,如同时使用 2。4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严禁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 海藻与甘草、丁香与郁金、附子与半夏,人参与五灵脂等, 用。谨慎联合用药,如确需联合使用其他药品时,应谨慎考 虽然“十八反”在临床应用中有不同见解,但如果不能掌握 虑与中药注射剂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其适应证和配伍比例,则应尽量避免使用,以防意外。有的 2.5用药前应仔细询问患者过敏史,对过敏性体质的老人、 处方根据药物性能堆砌或根据症状随便加减,不讲君臣佐使, 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 不注意药物配伍是否合理。如同一处方中同时用石膏、生地、 者应加强监测;对长期使用的,在每疗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 知母等凉性药和肉桂、干姜等热性药,冷热药性相抵,不能 间隔。 起到治疗作用 。 . 3小结 1.4个体差异不同的体质、年龄、性别,对中药的耐受 综上所述,临床药师要经常深入临床,宣传合理用药知 力也不同。如体弱的老人、幼儿、妇女月经期、哺乳期对许 识,引导医务人员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调配要求、给 多药物反应敏感,易产生不良反应。除中药本身的毒性外, 药途径、疗程使用中药注射剂,并随机抽查运行病例,发现 某些人先天不能耐受某些药物,个体差异也是引起中药不良 问题及时沟通,把临床所发现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 反应的原因之一。 析并以医院情况的形式反馈给科室,真正做到用药安全有效。 1.5用药时间过长临床上发现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急性期 使用醒脑注射液,当病程记录患者神志清楚,对答切题时, 参考文献 仍在继续使用,这样不但浪费医药资源,而且存在药品安全 [1]卢红星.中药不合理用药寻因.时珍国医国药,2006,l7(7): 隐患。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要“中病即止”。经治疗症状消 1361—1362. 失时,就要及时停药。 [2]章晓艳,凌益翔.中药不合理用药探讨.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 1.6其他不合理用药虽然对中药的用药安全越来越重视, 志,2006,230):896—897. 但仍有医师固执信奉“中药无毒说”,不重视中药的毒副作用, [3]石晓萍.不合理用药提高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风险.临床合理用 不考虑药典规定的剂量,依赖经验用药,经常超剂量用药, 药,2010,3U):65—67. 给患者带来潜在危险。也有部分问题是由于粗心所致失误。 [4]闵泽春.对中药不合理用药的分析与建议.时珍国医国药, 2003,14(1):61. [5]李亚玲,李俊,勾宗慧.中药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国际中医 作者单位:211700江苏省盱眙县中医院药剂科 中药杂志,2009,31 ̄):457—458. ・222・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年11月第8卷第2l药 chlin! P ! 生 : : : ! [6]Rozenfeld S,Fonseea MJ,Acurcio FA.Drug utilization and poly- pharmacy among the elderly:a survey in Rio de Janeiro City,Brazil. [7]尹剑辉,秦冰娜.探讨中药不合理用的药现状及对策.中国医 药指南,2012,10(15):617-618. [收稿日期:2014—07—30] Rev Panam Salud Publica,2008,23(1):34—43. 中药内外合治老年皮肤瘙痒症体会 李成明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内服与熏洗结合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老年皮肤 瘙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给予中药内服并结合熏洗治疗,对照组3O例只给予中 药内服治疗。结果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为1O.2 d,对照组平均治愈时间为16.5 d,治疗组治疗时间短, 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外合治老年皮肤瘙痒症方法简单,也易于 接受,值得临床选用和推广。 【关键词】皮肤瘙痒;中药;内服;熏洗 05),治 老年皮肤瘙痒症临床常见,病程长、治疗棘手,现代 停药,视为无效。两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O.2 d,对照组平均治愈时间为16.5 d, 医学常采用对症治疗,但容易复发。本科于2010年10月 疗组平均治愈时间为l2012年11月采用中药内服外熏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60例, 治疗组明显缩短了治疗时间,优于对照组总评分及平均治愈 ~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而且方法简单,也易于接受。 3典型病例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0月 2012年11月期间本科 患者,男,71岁,供销社退休职工,云阳县龙角场镇。 收治的老年皮肤瘙痒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患者“因反复全身瘙痒十余年,加重1月余”于2011年1O 治疗组30例,年龄62 81岁,平均年龄72岁;男l9例,女 11例。对照组30例,年龄6O~8l岁,平均年龄71岁,男13 月13日就诊。病史摘要:十余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引起全 身瘙痒,反复发作,以夜间尤甚,晚上睡觉时全身搔抓直至 出血或痛时方能止。曾到上级医院检查治疗,诊断为“老年 瘙痒症”,给予口服药物后症状缓解,但停药后复发。曾到 当地医院给予静脉及肌内给药以及中药综合治疗,病情好转, 停药后很快复发,时好时坏久治不愈。1个多月前瘙痒加重, 例,女17例,其中有4例是自己要求熏洗的,其余为随机抽 选。入选标准:临床符合老年皮肤瘙痒症诊断标准,所有病 例排除糖尿病、心、肝、肾及其他严重器质性系统疾病。 1.2治疗方法 1.2.1基本处方防风、威灵仙、煅龙骨、煅牡蛎、当归、 自买盐酸氯雷他啶、盐酸西替利嗪、强的松片服后有所缓解, 丹参、鸡血藤、苦参、白藓皮、乌梢蛇、蝉蜕、生地、制首乌、 甘草随症加减。外用方:薄荷30 g、陈艾30 g 徐长卿15 g、 川椒10 g。 但不能停药。来本院就诊,查体:T:36℃P:66次/minR: 2O次/airn BP:120/70 mm Hg(1 miIl Hg=O.133 kea),实验室检查: 心电图:窦性心律;胸片(cR):心肺无异常;腹部B超:肝、 治疗组:内服药,根据辨证运用基本方 胆、脾、胰、双肾未见异常;生化检查:血常规、肝功、肾功、 1.2.2运用方法GLU)5.26 mmol/L。全 加减,1剂/d,水煎3次, 昆合后分3次服。然后在药渣内加 血脂、心肌酶、胱抑素c均正常;血糖(入外用方,放入熏蒸仪(汽疗仪HH—QL—A型,无锡华亨医疗 身皮肤干燥松驰,可见抓痕,细薄鳞屑,血痂累累。大便干 设备有限公司),调至适宜温度进行熏蒸,一般20~30 min,每 结,数天一次。瘙痒以夜间为甚,彻夜少眠。舌质红边有瘀 2天1次。注意:头面部必须放在外面。对照组:只采用内 点,苔光中心有薄黄苔,脉弦细。中医诊断:风瘙痒…。西 服中药,根据辨证运用基本方加减,1剂/d,水煎3次,混合 医诊断:老年皮肤瘙痒症。治则:养血活血,祛风止痒。药 后分3次服。疗程: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 用:当归10 g、鸡血藤30 g、丹参10 g、生地15 g、玄参10 g、 防风10 g、苦参10 g、白藓皮10 g、乌梢蛇10 g、火麻仁10 g、 程后开始统计疗效。 1.3疗效标准①治愈:症状消失,皮肤恢复正常;未愈: 症状与体征均无变化。评分制方式:即1 ̄10 d为第1疗程, 治愈每人评3分;11 20 d为第2疗程,治愈每人评2分; >21 d为第3疗程,治愈每人评1分,无效为0分。再根据实 赤芍10 g、甘草10 g,5剂,水煎服,l剂/d,煎3次后,混合 后分3次服。药渣内再加薄荷30 g、陈艾30 g、徐长卿15 g、 川椒10 g,放入熏蒸仪熏蒸30 arin。每2天1次。 11月19日复诊:自诉服药3剂后,瘙痒明显减轻,熏 际治愈天数计算治愈平均天数。 蒸后全身舒畅,皮肤很光滑,自己要求熏蒸,1次,d。查体: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 全身无明显抓痕,皮肤偶尔出现虫蚁样感觉,饮食二便正常, 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 数资料采用 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睡眠可。舌光剥,中薄黄,脉弦。治疗在上方去火麻仁,改生 地为熟地30%赤芍为白芍,加麦冬15 g,共5剂。11月25日 复诊,患者主动要求停药,自己感觉症状完全消失,未复发。 4讨论 治疗组有2例患者中途停药,未坚持治疗,视为无效; 对照组有1例患者因其他疾病停药,1例外出投亲,1例中途 作者单位:404500重庆市云阳县第三人民医院 老年皮肤病患者常因此导致烦躁、失眠,烦躁、失眠又 能加强对瘙痒的感知,夜间较少的心理刺激也能诱发瘙痒, 形成瘙痒搔抓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