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数学书第87页例1、第88页课堂活动、第90页练习十八第1、2题。
二、教学目标1.掌握按两个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2.通过认真观察、比较,分析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属性,提高观察、分析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通过认真观察、比较,分析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属性,提高观察、分析能力,掌握按两个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四、教学过程(一)分类感知1.师:孩子们,你们去过书店吗?课件对比书架图:分类整理使我们的环境变得很整洁!把同类的物品放在一起就叫做分类。(板书课题:分类)2.师:黑板上这么多的图形,看起来十分凌乱,你能想个办法把它们归一下类,让人看起来更清爽,怎么分?独立观察思考半分钟。
小小组合作:两人交流分法。
汇报: 生1:可以按形状把这些图形分成两类,把三角形分为一类,圆形分为一类。
生2:也可以按颜色分,把黄色的图形分为一类,蓝色图形分为一类。
小结:给物体分类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板书),比如按颜色、形状等等。
(二)探索新知师: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分?生:还可以按颜色先分两类,再按形状分,就变成4类了。(预设)师生一起摆一摆教具和学具,按两种要素分类的区别,感受不同分法导致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师:点评,补充学生小结: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三)探究例题(分数字)小组合作: 要求: 1.想一想分类的标准,并像这样说一说:“我是按来分的,分成了和”2.把你的分法在组内说一说。
3.分工,做好准备。
预设: 生1:我是按单双数来分的……生2:还可以按照位数来分,一位数有…..分成一类,两位数有……分成另一类。
生3:先按单双数分再按位数分成4类。
生4:调换顺序,与生3分类的结果相同。
师:小结:要把物品分类,首先要确定标准,再分。同样的物品按照不同分类标准来分,结果是不同的!(四)课堂练习闯关1:找出不同类的物品。
闯关2:分类,说一说。
(五)拓展练习1.人民币分类:按照单位分、面值、材质2.生活中的分类现象:带给我们生活的便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例子。
3.动手实践:整理书包。
(六)课堂总结你这节课有哪些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板书设计: 分一分分类标准不同,结果就不同。
数字卡片区域颜色教具摆放教具摆放形状教具摆放五、教学反思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