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深化农业资金审计的思考

深化农业资金审计的思考

来源:爱go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年第4期 ’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No.4 2008 第7卷(总第37期) JOUBaNALOF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ELECTRONICS&INFORMATION TECHNOLOGY General No.37 Vo1.7 [文章编号]1671—802X(2008)04—0085—02 深化农业资金审计的思考 俞晓红 (巢湖市审计局,安徽巢湖238000) [摘要]农业资金是一项重要的资金,是党和政府安排用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专项支出。农业资 金是建设社会王叉新农村,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具有点多、面广、线长及政策性强等特点。因此,搞好农业资金审 计,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农业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贯彻落实国家的宏观决策,将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农业资金;审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9.61 【文献标识码]B 今年年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提出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观点,会议强调 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 长远大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全党要 高度重视,全社会要共同来做,与此同时,也给农业资金的 投入、农业专项资金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农业资金审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农业资金是党和政府安排用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及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专项支出,包括农业综合开发资 金、扶贫资金、水利专项资金等。其分配管理的特点:一是 政策性强,每项资金都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政策进行安 排,有明确的用途和使用范围;二是点多面广线长,资金 通过财政、农业主管部门和金融机构逐级下拨,最后到达 用款单位,项目遍及千万家农户;三是实效性强,要求每 笔资金都发挥其自己应有的效益,切实地为农业、农村和 农民办好事,造福于民。同时,农业资金审计作为对如此 重要的资金的审计活动,自然也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的。 农业资金审计是审计机关根据国家的有关法规,包 括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林水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支援下 发达地区发展资金、农林部门科技三项费用、农村社会救 济费、银行支农贷款等资金使用管理的财务收支及其经 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效益性进行监督评价 和鉴证,从而促进和加强宏观管理,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服 务。 1.监督各级财政部门按照人大通过的预算足额安排 农业资金。审计机关在预算执行审计中,对财政部门是否 总额安排农业资金进行审计检查,纠正挤占挪用农业资 金的行为,促使农业资金从源头上得到保证,同时也维护 了预算的严肃性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权威性, 跑冒滴漏;同时监督有关部门,按照资金既定的用途分配 使用,防止挤占挪用;严厉查处虚报冒领、贪污私分等违 法行为。 3 促进农业资金的合理使用,保证发挥应有的效益。 审计机关通过对农业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有资金安排 分配权力的部门,按照经过批准的数额向计划内项目分 配资金,不得层层截留抵扣,不得向计划外项目分配资 金;监督资金使用单位,厉行节约,加强管理;督促有关部 门加强对农民教育,确实将国家安排的资金用于指定的 项目,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最终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农村繁荣。 4.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的决策。审计机 关对农业资金的审计,除保证投入的足额、稳定、合规合 法之外,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检查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农 业政策的落实情况,从而促进各级政府及其主管部门重 视农业、重视农民、重视农村工作。 二、农业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盲目立项,造成资金损失浪费。一些地方领导受不 正确政绩观影响,在农业项目立项上,不能科学、客观地 分析当地自然条件、市场实际和项目的效益情况,一味地 争取资金,盲目申报建设项目。项目资金到位后盲目上 马,建成后又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益,造成资金的损失浪 费。 2.资金使用管理不规范。由于农业资金使用和管理的 对象大多分布在资源欠发达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基 层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政治素质较低,基础工作较差,资 金使用和管理普遍不规范。一是现阶段过多的管理环节。 造成资金相对分散,使用管理中政出多门,致使农业专项 资金管理先天不足。二是由于农业资金具有无偿性,个别 单位和主管部门领导法律意识淡薄,忽视国家专项资金 的严肃性,只考虑自身利益、地方利益和小团体利益,擅 自制定资金管理政策和办法,随意开口子,达不到预期目 标,使农业专项资金不能有效到位,项目得不到完整有效 2.严格农业资金的管理,防止挤占挪用。审计机关通 过对农业资金的管理、拨付进行审计,促进有关部门加强 管理,保证资金能够如数到达使用单位或农民手里,防止 女[收稿13期]2008—06—08 [作者简介]俞晓红(1968.09一),女,巢湖人,巢湖市审计局审计师。 2008.08.2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图瞄目园日 俞晓红——深化农业资金审计的思考 第4期 地实施。三是一些农业资金未按计划进行管理。资金在拨 付过程中,各种违纪违规问题时有发生,农业专项资金被 任意截留、挤占挪用于建房购车、弥补行政经费、出借等。 3.财政涉农资金投入渠道多,管理部门多,投入分散, 难以发挥整体效益。财政涉农资金投入渠道多,不同渠道 的资金在使用方向、实施范围、建设内容、项目安排等方 面存在一定的重复和交叉,造成政出多门、多头管理。某 地方涉及到农业资金的管理部门就达10个以上,在资金 的分配使用上,有的项目小的只有一、二万元,超过二十 万元的项目不多,涉农资金投入过度依赖中央财政,地方 配套不足,造成一些工程长期不能完工。一些项目和资金 分配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各渠道下达的资金难以捆绑 整合使用,责任不清、投资效益不佳。 4.地方财政不按计划进行配套,致使项目资金投入不 足。由于国家在下达项目计划时,均要求地方财政予以配 套,一些贫困和欠发达地区,由于自身财力困难,对于应 予配套的农业资金无法落实,因此,只有采取作假账或 “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瞒哄上级检查。实际上农业资金 不足,项目实施达不到工程设计的要求,项目质量不高。 5.农业资金实行同级审,弊多利少,审计职能难以发 挥。由于农业资金主要是中央财政投资,而项目实施单位 均为县级有关职能部门,加之我国地方审计机关实行双 重领导体制,要公正审计地方政府使用中央财政资金的 合规性,会触犯地方政府的利益,因而,不能真实反映立 2.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科学合理分配资金,建立以县 为主的投放机制,形成合力,发挥整体效益。实行项目管 理责任制,把支农惠农政策的执行和涉农专项资金的管 理使用列入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目标责任制, 制定量化指标,对项目管理、资金拨付与使用、项目实施 与效益等进行考核。 3.完善制度建设,规范支农资金管理,全面清理、完善 现有支农资金和农业财政管理制度,将支农资岔的使用 范围、分配、配套、拨付、使用、报账、监督及财政支出预算 编制、预算执行、绩效考评、监督管理等各环节以制度化 的形式确定下来,逐步建立科学合理、层次清晰、分工明 确、覆盖全面的支农资金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对项目建设 单位和资金管理部门的人员培训和业务辅导。 4.督促项目单位按期按设计要求建设完工,对项目资 金应拨尽拨,严格合同管理和招投标程序,发挥财政涉农 资金的使用效益,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财政等部门应对 涉农专项资金运作全过程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监 管。重点对项目计划落实、工程组织建设、项目施工质量、 工程验收结果、资金的管理使用等方面进行检查。 5.创新财政涉农资金监督体制,建立长效机制,逐步 实行由专门监督机关对财政涉农资金的分配、管理、使用 全程的跟踪监督。增强服务意识,强化资金监管,统筹兼 顾,突出抓好农村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调整农 业产业结构,全面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政 策。 项、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地方财政及项目实施单位 截留、挪用或违规等问题时有发生,得不到有效纠正。 6.涉农资金使用监督检查力度不够。从审计调查情况 看,绝大部分项目由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业务、鼓术上指 导,项目实施单位负责具体施工;财政部门只负责资金拨 付,在项目实施的各环节,财政部门监督检查不到位。同 时,按规定工程项目竣工决算后要经审计,以审计结果作 为工程价款结算依据,但由于涉农工程项目点多面广,审 计部门难以应对,项目竣工后不审或漏审现象普遍存在, 致使涉农专项资金的监督缺乏有效手段。 三、切实加强农业资金管理使用力度.落实国家农业 和农村政策及农业资金管理使用的对策 1.进一步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投入。对农村沼气、饮用 水等民生工程项目,建议中央、省级财政加大财政转移支 付力度,对基础设施和公益项目不再要求地方配套资金, 对生产性和竞争性项目可适当安排地方配套资金,减轻 6.切实加强对涉农资金审计调查出问题的整改,挤占 的专项资金要及时归还到位,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制度, 保证专款专用。切实保证项目实施工作经费,所有项目工 作经费应由各级财政纳入本级预算,不得在涉农专项资 金中列支,更不得违规提取工作经费。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若干意见[z]. [2]李金华.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依法有效履行 审计监督职责[N].中国审计报,2007—12—28. [3]董大胜.审计技术方法[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出版. 划. . [4]审计署.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 [5]审计署.16省农村公路改造效益显著. [6]江淼,等.深圳绩效审计的实践之路EJ 3.中国审计, 2006,(7). 基层财政和农民的负担。对支农惠农政策措施要认真调 查研究,加大宣传力度,选择农民参与意识强进行试点, 充分发挥民生工程的效益。 )(f,E8Ao_ 2oo8.08.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