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杨紫多年在演艺圈打拼,现在成了炙手可热的大明星。
B.在“世纪杯”作文大赛中,徐松的那篇可算是探骊得珠,被评为一等奖。
C.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D.经过了几年在文坛的摸爬滚打,他还是不名一文,几乎没有什么人知道他。
2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一篇新闻,主要包括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但有时也可以在叙事过程中插入简要的议论。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从小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了革命道路,锻炼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C.古代常用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年龄。 “垂髫”指童年, “加冠”表示男子年已十八,“花甲”指人六十岁,“耄耋”指人七八十岁。
D.《资治通鉴》是宋代司马光主持编写的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3 . 下面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神通广大 灵机一动 眉开眼笑 杞人忧天 B.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不可救药 怪诞不经 C.大相径庭 神彩奕奕 畏罪潜逃 哄堂大笑 D.淅淅沥沥 各得其所 不求甚解 美不胜收
4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第 1 页 共 10 页
A.有头脑的人类为了控制某些不受待见的生物,居然采取了一些污染整个环境的做法,而且这些做法甚至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
B.学校开展的“最美校园卫士”评选活动,发扬了校园正气,倡导了校园新风。
C.记者日前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人不爱运动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生活习惯还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相应改善所致。
D.中山陵风景区应当与玄武湖风景区连接起来,将中山风景区打造成世界一流,成为南京的核心景观。
5 . 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蕴蓄(yùn) 天罡(gāng)榛树(zhēn)朦胧(méng) B.龟裂(guī)踌躇(zhù)丢三落四(1à)温馨(xīng) C.恪尽职守(gè)憔(qiáo)悴怄气(òu)骸(hái)骨 D.绯(fěi)红抽噎(yē) 晨曦(xī)荣膺(yīng)
二、现代文阅读
课外现代文阅读 饺子记盛 谢冕
①中国人的主食,南方重米,北方重面。这是由于南方多产稻米,北方多产小麦的缘故。北方盛产小麦,因此面食的花样层出不穷,眼花缭乱:面条、烙饼、馒头……其中最主要的是饺子。北方人年节、宴客乃至日常居家,最常见、也最隆重的餐食活动是“包饺子”。
②包饺子是一场让人愉悦欢乐的活动,北方人居家想改善生活了,就说“咱们今天包饺子吃吧”。一说包饺子,就来了精神。物资匮乏的年代,不像如今可以随意上馆子,包饺子就是一件奢华之举。过年过节,亲朋来家,最富亲情的待客之礼,就是包饺子。一声令下,立即兴奋起来,揉面的,和馅的,准备停当,就围坐包起了饺子。边包边说笑,不觉间一切停妥,用笸箩摆放,如花盛开。饺子下锅,热气腾腾,饺子出锅,狼吞虎咽。有情,有趣,有气势。数十年北方生活,享受过数不清的这般热闹,可依然觉得好吃但包起来费事。
③我至今不会擀皮,却在北京乡间学会了包。双手一捏,就是一个,迅疾,结实,下锅不破。别人包饺子讲究花样,多少折,怎么折,图好看,玩花的。据说我包的饺子“其貌不扬”,但我很自信。这是包,即制作的环节,而饺子是否好吃,关键却是调馅。调馅的功夫其实蕴含了诸多中国烹调的道理,一是馅中的主客关系,肉和菜是主,葱姜等为辅,要适当;再就是肉和菜的搭配,肉为主,菜为辅,也需适当;就肉而言,就是肥瘦的搭配,一般说来,
第 2 页 共 10 页
不能全是精肉,二分瘦一分肥,比较合理。什么肉,配什么菜,这里有大学问,韭菜配鸡蛋,羊肉配胡萝卜,最家常的是猪肉白菜馅,加些海米,人见人爱。吃饺子,一般人爱蘸醋,而我谢绝,我深信只要馅调的好,无需借助“外援”。
④北方人吃饺子不仅是享受美食,而且是享受家的温暖。在记忆中,满含着亲情的饺子被替代,甚至等同于家乡、父母。游子离家远了,想家,连带着想起妈妈包的饺子,炊烟的味道,此刻,饺子就是乡愁。即使是身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遇到年节,想家,又不能回,相约若干同样怀乡的朋友一道包饺子,为的是一解乡愁。记得那年在维也纳,短期开会,不是什么怀乡情切,也说不上乡愁,倒是一位奥地利教授一顿“饺子宴”令我大为感动。
⑤在维也纳,那些奥地利红葡萄酒,那些名目繁多的奶酪、香肠、起司和面包,特别是烟熏三文鱼,这些异邦的美味都令我着迷。可是,接待我的汉学家李夏德却是别出心裁,带我进了维也纳中心区的一条小胡同吃饺子。铺子的名字记得是“老王饺子”,山东人老王开的,小门脸,不加修饰的若干桌椅,设有醋瓶,如同国内规矩。饺子是地道的,热腾腾的饺子上桌,捎带着一小碟大蒜。一切如国内乡间的小铺。一下勾起了亲切的记忆,浓浓的齐鲁乡音带着胶东半岛的气息。小店只有一个厨师(老王自己),一个收银的,外加一个“跑堂”。那跑堂可是高大上,一位在维也纳学音乐的留学生。
⑥李夏德介绍说,这里的饺子本色,地道,纯粹的中国味道。他经常在这里“宴客”,有时不接待客人,自己也来。这里也常有本地人光顾,那都是一些中国通。
2018年1月24日此日丁酉腊八(选自2018年2月23日《文汇报》,有删节) 6 . 标题“饺子记盛”的“盛”有哪些意思?文章围绕“盛”,写了哪些内容? 7 . 第②段中的画线句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8 . 为什么奥地利教授的一顿“饺子宴”会令“我”大为感动?并请用一句话说说曾经让你感动的美食和感动的缘由。
阅读《教你生病》,完成小题。 教你生病 毕淑敏
①儿子比我高了。
②一天,我看他打蔫,就习惯地摸摸他的头。他猛地一偏脑袋,表示不喜欢被爱抚,但我已在这一瞬间的触摸中,知道他在发烧。
第 3 页 共 10 页
③“你病了。”我说。“噢,这感觉就是病了?我还以为我是睡觉少了呢。妈妈,我该吃点什么药?”他问。孩子一向很少患病,居然连得病的滋味都忘了。我刚想到家里专储药品的柜里找体温表,突然怔住。因为我当过许多年的医生,孩子有病,一般都是自己在家就治了。他几乎没有去过医院。
④“你都这么大了,你得学会生病。”我说。“生病还得学吗?我这不是已经病了吗?”
他大吃一惊。“我的意思是你必须学会生病以后怎么办。”“我早就知道生病以后该怎么办。找你。”他成竹在胸。“假如我不在呢?”“那我就打电话找你。”“假如……你终于找不到我呢?”“那我就……就找我爸。”
⑤也许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是一种残忍。但我知道总有一天他必须独立面对疾病。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生病。
⑥“假如你最终也找不到你爸呢?”“那我就……我就忍着。”儿子说。“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一分钟是一分钟。得了病以后最应该做的事是上医院。”“妈妈,你的意思是让我今天独自去医院看病?”他说。虽然在病中,孩子依然聪明。“正是。”我咬着牙说,生怕自己会改变主意。“那好吧……”他扶着脑门说,不知是虚弱还是思考。“你到外面去打的,然后到X X医院。先挂号,记住,要买一个本……”我说。“什么本?”他不解。
⑦“就是病历本。然后到内科,先到分号台,护士让你到几号诊室你就到几号,坐在门口等。查体温的时候不要把人家的体温表打碎。叫你化验时就到化验室去,要先划价,后交费。等化验结果的时候,要竖起耳朵,不要叫到了你的名字没听清……”我喋喋不休地指教着。
⑧“妈妈,你不要说了。”儿子沙哑着嗓子说。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我拉起他滚烫的手说:“妈妈这就领你上医院。”
⑨他挣开来,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我要去找一支笔,把你说的这个过程记下来,我好照着办。” ⑩儿子摇摇晃晃地走了。从他刚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指点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虽说很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
⑾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我虽然知道医院是一个缓慢的地方,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虽然我几乎可以毫无疑义地判定儿子患的只是普通的感冒,如果寻找什么适宜做看病锻炼的病种,这是最好的选择,但我还是深深地谴责自己。假如事情重来一遍,我再也不会教他独自去看病。万一他以后遇到独自生病的时候,一切再说吧。我只要这一刻他在我身边!
⒀终于,走廊上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声,只是较平日有些拖沓。我开了门,他倚在门上。
第 4 页 共 10 页
⒁“我已经学会了看病。打了退烧针,现在我已经好多了。这真是件挺麻烦的事。不过,也没有什么。”儿子骄傲地宣布,又补充说,“你让我记的那张纸条,有的地方顺序不对。”
⒂我看着他,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我知道自己将要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
⒃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包括生病在内的许多苦难。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
9 . 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0 . 请赏析第⑾段画横线的句子。
11 . “我知道自己将要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这句话中“磨炼他”和“磨炼自己”分别有什么含义?
12 . 从这件事看,文中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请谈谈你的看法。(2)
13 .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母亲设想的另一种磨炼儿子的方法,与文中母亲实际采用的方法比较,你觉得哪一种更好?并说明理由。
三、句子默写
14 . 按原文填空。
(1)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江南逢李龟年》 (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______________”(《论语》)
(3)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4)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5)《观沧海》中含蓄地表达诗人博大胸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四、课外阅读
元子①家有乳母为圆转之器,以悦婴儿,婴儿喜之,母聚孩孺助婴儿之乐。友人公植者,闻有戏儿之器,请见之。及见之,趋焚之。责元子曰:“吾闻古之恶圆之士歌曰:宁方为皂②,不圆③为卿④,宁方为污辱,不圆为显荣。次山奈何任造圆转之器,恣令悦媚婴儿?少喜之,长必好之。教儿学圆且陷不义,躬自戏圆又失方正。嗟!嗟!
第 5 页 共 10 页
次山入门爱婴儿之乐圆,出门当爱小人之趋圆,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 吾岂次山之友也!”
元子召季川⑤谓曰:“吾自婴儿戏圆,公植尚辱我,言绝忽乎。吾与汝圆以应物,圆以趋时,非圆不预⑥,非圆不为,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
(有删改)
(注释)①元子:元结,字次山,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之一。②皂:皂隶,泛指从事低贱行业的人。③圆:圆滑。④卿:公卿,泛指高官。⑤季川:元结的堂弟。⑥预:参与。
15 .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闻有戏儿之器 闻:听说 B. 及见之 及:等到 C. 趋焚之 趋:追逐 D. 长必好之 好:喜欢
16 . 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悦婴儿
A. 何以战 (《曹刿论战》) B. 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 C. 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 D. 以中有足乐者 (《送东阳马生序》) 17 . 下列句子,与“及见之,趋焚之”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B. 山峦为晴雪所洗 (《满井游记》) C.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D.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观潮》)
18 . 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第 6 页 共 10 页
A. 元结家的乳母做了一个能团团旋转的玩具,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玩具。
B. “恶圆之士”认为,宁可行为方正地做个身份低贱的人,也不愿意圆滑地求得富贵。 C. 公植认为元结在家中教孩子学习图画,嬉戏玩耍,会让孩子玩物丧志。 D. 元结因孩子“戏圆”之事受到公植的责骂,公植甚至表示要与他断交。 19 .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 (2)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
五、名著阅读
(题文)阅读下列名著片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的,无精打采地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着些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与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的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晒化。街上异常的清静,只有铜铁铺里发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丁丁当当。
20 . (小题1)以上文段节选自____(作者)的长篇小说《___________》。
21 . (小题2)在这段写天气热的经典中,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所有这些细节有一个什么共同特点?(用文段中原文回答)
22 . (小题3)该部名著中男主人公生命中有两个重要的女人,请写出她们的名字及结局。
六、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
清晨滚着金边的红云,是美的。 午后飘着yōng( )懒的白云,是美的。黄昏燃烧炽( )烈的晚霞,是美的。有时散得干净的天空,也是美的。那密密层层包裹着青天的乌云,使我们带着冷冽的醒觉,何尝不美呢?
(节选自林清玄《云散》)
第 7 页 共 10 页
(材料二)
冬天行将退尽 春寒嫩生生 料峭而滋润 漾起离合纷纷的记忆如果骤( )尔明暖鸟雀疏狂飞鸣必定会吝悔似的剧转阴mái( )甚或雨雪霏霏春天不是这样轻易来
(节选自木心《魏玛早春》,有删改) 23 . 给材料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yōng(____)懒 (2)炽(____)烈 (3)骤(____)尔 (4)阴 mái(____) 24 . 参照原文,仿写句子。
原文:那密密层层包裹着青天的乌云,使我们带着冷冽的醒觉,何尝不美呢?
25 . 如果给诗歌《魏玛早春》加上标点,你认为最后一句可以加什么标点?结合诗歌内容说 说理由。 春天不是这样轻易来___ 理由:___
七、作文
26 . 写作练习
模仿《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结合自己的知识、生活体验,写一篇200多字的寓言,要通俗易懂,并能给人一定的启迪。
第 8 页 共 10 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二、现代文阅读
1
、
2、
三、句子默写
1、
四、课外阅读
1
、
第 9 页 共 10 页
五、名著阅读
1
、
六、综合性学习
1
、
七、作文
1
、
第 10 页 共 1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