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
1.艺术活动:《贪吃的大猩猩》
一、设计意图
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唱歌技能是音乐教育的任务之一。我们不能一味追求单纯的技能技巧。我们进行唱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给幼儿提供享受美的机会,使幼儿获得快乐的源泉,掌握表达感情的工具,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使幼儿能在快乐的唱歌活动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贪吃的大猩猩》这首歌曲是一首旋律生动活泼、有趣、幽默,能力节奏感较强的幼儿都能够通过看图谱学习歌曲掌握歌词的一个音乐教材。不管是动物还是人类都有喜、怒、哀、乐,又有不同的外在表现方式,有的高兴了就拍手,就大笑,就跳起来,而幼儿处在一个模仿力很强,对刺激很敏感的时期,让他们在学习歌曲时模仿各种动物的表情和动作,幼儿是很有兴趣的。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儿童教育实践中,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幼儿刚从小班升入中班,节奏方面的接触还比较少,而幼儿在这个年龄对看图理解歌词处于敏感阶段,根据以上的指导思想,我设计以下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能享受唱歌的乐趣,知道歌曲的名称,感受歌曲诙谐、欢快的风格,体验参与歌唱的乐趣。
2、学习用歌声表达诙谐的歌曲,大胆表现大猩猩的动作、神态,有初步的音乐表现力。
1 / 15
3、培养幼儿学会看图谱自学歌曲及歌词的能力。
三、 活动准备:
1、猩猩头饰、图谱、水果及洋葱图片或食物若干 2、布置场景、mp3
四、 活动过程:
1、律动进场。
以参观果园的形式带领孩子边听音乐边模仿各种小动物入场坐好。
2、猜猜谁来了。
(1)引导语:今天果园里来了许多小动物,有小老鼠有大象有兔子有小鸟,还有一只大动物呢,听听它是谁?(播放mp3,出示猩猩图片)
(2)师:真棒!就是大猩猩。那谁能告诉我大猩猩最爱吃的是什么呀? 幼:香蕉、苹果~
师:大家都说了很多大猩猩爱吃的东西,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有关大猩猩的歌曲,小朋友想听吗?
3、欣赏歌曲理解歌曲。
1)教师清唱歌曲一遍,提出倾听的要求。A、在听的过程中要安静,带着问题听。
2 / 15
B、歌曲里的大猩猩是一只什么样的大猩猩?它喜欢吃什么?为什么大猩猩最后哭了?(教师一一出示图片及洋葱食物,简单介绍洋葱皮剥到最后里面就没东西)
C、你听了这首歌心里觉得怎么样?
师:好!现在老师再用一些图片把它们连起来。
4、看图谱学习歌曲及歌词。
1)、出示图谱
A、让幼儿看图尝试说出歌词,师给予指导。
B、结合图谱按节奏分段朗读歌曲。
2)尝试看图谱听伴奏学唱歌曲。
A、跟着琴放慢速度完整跟唱歌曲,点出特别难掌握的歌词或者节奏。
B、听伴奏带再次歌唱歌曲。
5、表演歌曲。
A、请个别幼儿尝试用动作来表现歌词。
B、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大猩猩吃东西的动作及神态。
3 / 15
C、鼓励幼儿与教师一起用歌声来边唱边表演来表现这首诙谐的歌曲
6、请幼儿边唱边表演“到果园摘果子”的情形。
7、教师讲评。
8、活动延伸。
师:刚开始时小朋友说了大猩猩还喜欢吃xx,下节课我们将用小朋友说的这些水果进行创编,要求你们回家问自己爸爸妈妈这些水果是什么味道的?
9、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贪吃的大猩猩》是一首带有幽默曲风的歌曲童谣,歌曲活泼有趣,并有韵律感,深受幼儿的喜欢。整个活动分了三个层次展开教学。在活动中,我一直以幼儿熟悉的动物形象---大猩猩,贯穿于整个活动,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整堂课的气氛活跃,幼儿
的积极性很高,特别是前半部分及用动作表现歌曲的环节。活动准备得较充分,以图谱的形式,让幼儿学习歌词,使无形的歌词变成有形的动物形象,不仅形象、生动,而且使幼儿掌握得更快、更好。在整个活动中,能够将感情投入到教学当中,及时鼓励幼儿,活动能够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且环节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基本达到了所预期的效果。
但是在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
4 / 15
1、在学习歌曲的时候,时间太短,活动结束后还有一半的幼儿未真正的掌握歌曲。2、在活动延伸环节,匆匆的介绍了歌曲的拍子、音调,这个环节有些多余以及播放音乐mp3让幼儿跟唱,由于旋律太快幼儿都没跟上,其实自己弹唱更好。
3、活动目标3未达到。
我将吸取教训,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善自己,提高自己,使自己更上一层楼!
2.数学教案《球和圆的不同》
活动目标
1、能说出球体的名称,知道球体的外形特征,即不论从哪个方向看球体都是圆的,不论向哪个方向它都能转动。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1、ppt课件:球和圆
2、幼儿观察用乒乓球、圆片纸、圆柱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观察比较“球和圆”。
5 / 15
1、课件演示:球和圆
小朋友,看看图片上是什么?
(球,乒乓球)
再看看这张图片上是什么?
(圆片,圆形图案)
2、请幼儿拿乒乓球,从上(下)面、前(后)面、左(右)边等方向看乒乓球是什么形状的。
请幼儿观察后回答。
小结:乒乓球从各个方向看,它都是圆的。
3、请幼儿拿圆片纸,比较圆片纸和乒乓球的不同,进一步了解球体的特征。
引导幼儿从各个方向看圆片纸,从旁边看是一条线,幼儿观察回答。
二、通过操作,感受球体。
1、把球放在桌子上,让幼儿玩球。
注意不要让球离开桌面,引导幼儿把球向前(后)、向左(右)等方向滚动。
6 / 15
2、启发幼儿知道,球能向各个方向滚动。
小结:球体的外部特征,从各个方向看都是圆的,能往各个方向滚动的,这样的形状叫球体。
三、找球体
1、课件演示
找找哪个是球体,为什么?
让幼儿互相说一说。
2、找找哪些东西是球体的?
请幼儿想想并找找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的球体形状的?
说说为什么要做成球体形状?
3.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圆形与球体
活动目标:
1.观察、比较圆形与球体的不同。
2.尝试制作球体并用球体进行多种滚动游戏,体验其乐趣,进一步了解球体的特征。
7 / 15
活动准备:
1.各种球体玩具和圆形玩具。
2.橡皮泥及各种可以制作球体的材料:报纸、手绢、沙子、毛线、绳子、各种插塑玩具、气球等。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受球体和圆形的不同特点
1.出示玩具(球体和圆形的玩具),提出要求,请幼儿自选玩具玩耍。
2.请玩球体和玩圆形的幼儿展示自己的玩法。
3.请幼儿根据滚动方式的不同对玩具进行分类(有的玩具能向各个方向滚动,有的玩具只能立起来滚动)。并进行“球体”命名。
二、启发幼儿根据对“球体”的感性认识,寻找生活中常见的球体。
球体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鼓鼓的、没有边)
动起来什么样子?(前后左右到处滚动)
三、通过制作,进一步区分球体和圆形。
8 / 15
1.用橡皮泥制作球体,调动幼儿多种感官进一步感受球体的特点。
2.把橡皮泥做好的球体利用压扁的方式,变成圆形,在观察圆形的基础上感受二者的区别。
3.尝试更多球体变圆形的方式(球体的橡皮泥可以压扁变圆形;球体的苹果可以切片变圆形),让幼儿感受球体和圆形的关系。
四、利用多种材料创造球体
1.让孩子利用老师提供的各种材料制作球体,体验创造的乐趣。
用报纸团出球体;用手绢装沙子系起来变球体;毛线或者绳子团起来变球体;身体缩起来变球体;雪花片拼插出球体;小手握起来变成球体;气球吹起来成球体等。
2.互相交流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创作的球体。
3.利用自制的球体进行创造性游戏(投掷、滚动等)。
4.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关心生病的朋友小伙伴》
活动目标:
1.体验生病小朋友的情绪、情感;
2.学习用各种方式关心、帮助生病的小朋友;
9 / 15
3.发展幼儿思维想象,口语表达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录音机、空白磁带、信笺、笔、制作礼品的材料等。
活动过程:
1. 引出情境。
(1)用“点名”的方法让幼儿意识到某某小朋友今天缺席。
(2)请幼儿猜测某某小朋友缺席的原因。
(3)事先安排好一教师来班告知某某小朋友因病请假一周的消息。
2. 启发提问。
(1)你生病时是怎么样的?心里会感到怎么样?会想些什么?为什么?
(2)现在某某小朋友生病在家,他心里会怎么样?
(3)人在生病时最需要的是什么?
3. 分组讨论:怎样帮助生病的小朋友?
10 / 15
4. 请幼儿按意愿选择“关心病人”的方式,参加相应的小组活动。
(1)幼儿口述,教师代笔,共同给病人写一封问候信,送上大家的祝福。
(2)把自己想与生病小朋友说的话录音,通过录音带把问候和快乐传递给生病小朋友。
(3)为病人制作一些有趣的小礼品,祝他早日康复。
5. 教师把写好的信读给幼儿听,并让幼儿听录音、看礼品,对孩子们的每一种“关心”予以表扬和鼓励。
6. 活动结束,推举一名幼儿代表随另一位教师把信、录音带、小礼品转送给生病的小朋友。
评 析
本次活动运用移情训练法引导幼儿结合实际生活事件设身处地地体会生病同伴的心情,为生病的同伴着想。活动一开始,以点名方式让幼儿知道某个同伴因生病没能到幼儿园参加活动,并用提问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生病的经历或想像生病时的心情及想做的事,促使幼儿实现情感换位,即转换角色去体验特定的社会情感和事件并产生移情;做到急生病小朋友之所急,想生病小朋友之所想,在理解生病同伴心情的基础上,纷纷表示愿意通过写信、送礼品、说安慰话等具体行动来关心生病的同伴。最后运用巩固深化的方法,让幼儿把想法付诸实践,强化行为练习,使幼儿正确对待情景中他人的情绪反应并采取积极的行动。
5.小班健康《好朋友生病了》
11 / 15
活动目标:
1、了解疾病对人的危害,知道有些病是会传染的,获得勤喝水、多锻炼等预防疾病的经验。
2、知道关心生病的朋友。
3、感受健康的快乐。
活动准备:
画有幼儿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等发病时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活动。
师:最近几天,我们班里的越越小朋友没来幼儿园,知道为什么吗?
师:为什么会生病呢?生病了感觉怎么样?”
让幼儿讨论讲述生病的原因及自己生病时的感受。
二、创设情境,引出活动
师:越越从小就不好好吃饭,水果、蔬菜更不爱吃,还不喜欢锻炼身体,所以他的身
12 / 15
体一点不好,经常生病,这次呢,他可不是平常的感冒,他的手上、脚上都长了好多小红疙瘩,而且还发烧,可难受了,医生还不让他去幼儿园了呢……(出示手足口病图片)
1、师幼共同来讨论
师:越越为什么生病了?
幼:因为越越得了手足口病,这种病会传染,所以不能上幼儿园。
2、了解各种传染病
师:那你们还知道哪些病也会像手足口病一样会传染给别人?
师:传染病有很多。比如水痘、麻疹、腮腺炎……
1、 介绍传染病危害
教师向幼儿介绍传染病对我们身体健康的危害。
师:得了这些病也会传染给别人,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得了水痘、腮腺炎会是什么样子?(出示水痘等图片)
2、 说说生病后办法
师:得了水痘或其他传染病,应该怎么办?
13 / 15
小结:要及时去看医生,听爸爸妈妈和医生的话,要积极配合治疗。
师:怎样预防生病?
小结:要勤喝水,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手指,不去脏、乱、臭的地方,加强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师: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身体变得棒棒的,做一个健康宝宝呢?
小结:多运动,多锻炼,多吃水果、多吃蔬菜,不挑食,并且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这样你就会是一个健康的宝宝。
三、 交流经验,关心同伴
1、说出生病感受
师:你生病的时候,心里觉得怎么样?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照顾你的?
鼓励幼儿说出生病的时候的感受,如身体很不舒服,不想吃饭,老想躺着,爸爸妈妈很耐心很细心的照顾,让我觉得很温暖,在爸爸**的悉心照顾下我的病会很快好起来。
2、关心生病朋友
师:孩子们看一下,今天我们班谁没来幼儿园?生病的小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关心他呢?
小结:宝宝们,刚才你们说的真好,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宝宝都是懂事的好孩子,知道
14 / 15
关心别人,在家时如果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身体不舒服,也要多关心他们。
四、 音乐律动,体验快乐
随音乐《健康歌》与宝宝一起做动作,自由活动身体。
五、活动延伸,关心家人
15 /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