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对“杜甫很忙”这个话题再熟悉不过了,由于语文课本上杜甫的诗作《登高》,右侧配有杜甫的半身画像,后掀起网友对杜甫像“再创作”的热潮,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时而摆摊卖西瓜,时而化身送水工……于是有网友为这一系列美名其为“杜甫很忙”。
自然“诗圣”画像被如此恶搞,大家争议连连。他的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直在我脑海中显现。对这样一位心忧天下的诗人,竟如此恶搞他的画像,不禁对国人的思想和信仰存在怀疑。
如今恶搞的事层出不穷,诗人这类就有李白、辛弃疾等,遭遇恶搞的还有我们的精神偶像雷锋!在其形象、尊严和声望被狠狠地丢到了一边的同时,其身上具有的强劲的人文情怀和精神力量也被无情地消解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但不少反对者认为,虽然恶搞者并非都有恶意,但毕竟是对历史、对古人乃至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而且,这种恶搞很无聊。杜甫忙完了,真不知下个遭殃的古人会是谁?把被人们尊崇的历史人物当成无厘头的取乐对象,是否越过了应有的文化底线?
应该说,文化名人和精神偶像们为我们灿烂、丰富而悠久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继承和传扬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身上也承载着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力量。随便对如此重量级的文化大家进行涂鸦、恶搞、丑化也就反映出了一些人对于文化的淡漠、精神的缺失与素养的不足。对于文化我们要怀有敬畏之心,对于为我们文化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名垂青史的个人更要心生敬重和感恩。
恶搞杜甫,固然可以博人一笑,但笑过之后,悲凉之情涌动心间。杜甫需要人们关注,他那不朽诗篇中蕴涵的伟大精神才是我们这个时代亟须弘扬的。所谓“杜甫很忙”,只是一种表象,这种表象被娱乐的泡沫充斥。在这个娱乐之上的时代,喧闹和嘈杂无处不在。热闹背后人文精神的迷失,以及悲悯情怀的淡漠,才是最让人忧心的。
希望能对大诗人杜甫多一些敬意,少一些亵渎吧!让“诗圣”从不堪的“忙碌”中脱离出来,不要让过度的娱乐使其形象破损!对传统的文化和名人保留那最原始的一份纯真与尊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