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人口与城市
地理学科也是高考文科考生的必考科目,如果初中阶段没有学好地理的一些基础知识,必将影响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查字典地理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和人口自然增长。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生产力水平(根本因素)
3、人口发展模式:
人口发展模式人口特点原始型(“高高低”)极高的死亡率,平均寿命短,极低的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慢。传统型(“高低高”)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代表:尼日利亚)过渡型死亡率低,出生率高但开始下降,人口压力大(代表:巴西)现代型(“三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老龄化(代表:德国)
4、人口发展模式地区分布:
全世界属于“过渡型”,正处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发达国家“现代型” 德国、匈牙利等负增长,美、加、澳、新西兰等国自然增长率稍高,日本等大多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接近零增长发展中国家多为“过渡型”,但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中国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
人口一亿以上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俄罗斯、日本、孟加拉国、
尼日利亚、巴基斯坦
5、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
①人口增长阶段 人口问题
发展中国家――增长减缓阶段-—过渡模式--过渡型——人口压力大
发达国家――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模式——现代型-—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
②承受人口经济压力最大的国家是儿童与老年人比重大的国家。
③城市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的原因:人口老龄化问题更突出
6、人口迁移迁出区:发展中国家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发达国家的城市中心区。
人口迁移迁入区:发达国家西欧、北美、西亚(中东),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城市。
7、环境人口容量:即环境承载力,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人口消费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地域开放程度
8、合理人口容量—---人口适度规模,一般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9、城市化
①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②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的不同进程:
发达国家特点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70%以上);发展趋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原因?)发展中国家特点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50%以下);城市发展不合理(个别大城市畸形发展)?
③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根本原因:城市规模的无扩大、城市人口的过度集中)
④城市化问题解决途径:(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措施)
a.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b.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c.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10、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①工业化是推动城市化促进力量。
②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有:珠三角模式――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工业化、城市化;
温州模式――小商品经营→个私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苏南模式――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边贸发展的云南德宏模式;靠资源开发促进城市化发展的东北模式。
11、城市地域结构
功能区地位分布特点商业区占地小大多呈点状或条带状分布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道路口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之地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建筑物高大密集工业区占地较大分布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河流的下游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住宅区占地最广分布在最大风频的上风向、河流的上游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不同等级城市提供不同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
城市等级服务范围职能种类服务级别城市数目相互距离高级城市大多高少远低级城市小少低多近
查字典地理网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