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音乐与现代电子技术的融合●赵
玥
[摘
要]音乐是人类在精神上的高层次追求,但是传统音乐并非人人能够理解并接受,而新兴起来的由电子技术编制而成的通俗音乐却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就目前所流行的音乐来看,有不少电子音响的作品中都含有古典元素,也有不少古典音乐被改编为电子音乐,由此可见传统音乐与现代电子技术的融合是广大人群内心的需求,
二者的结合将有着长远的道路以及广阔的发展空间。[关键词]传统音乐;电子音乐;复古;音乐发展
一、传统音乐与电子音乐的概述
择相应的按钮就能产生各种奇妙的音乐。在电子音乐的构成中,各式各样的软件和器材也是重要讨论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不得的组成部分,并且现在以软件为主的虚拟机器已不首先提一下传统音乐与电子音乐的特点和概况。
成为主流,以Cubase为主的VSTPlugin平台、由首先,广义的传统音乐。在世界各国各地,软件模拟的混音器、Reverb混响、Chrous合声、EQ由于文化背景及地域的不同,每个地方音乐的均衡器、延迟Dely等效果器取代了早期的各种录音发展都有其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在时间的积效果器。早期用来记载音符时值、力度及速度等其累中渐渐形成了不同的音乐体系,这些历经年他控制数位讯号的机器,现在亦由软件代替。在代积累的属于一个民族或地域特有的音乐,称器材中,最主要的则是麦克风、监听耳机、调音之为传统音乐。中国的五声音阶,
日本的都节调台、MIDI键盘等专业器材的运用。
式,欧美地区的布鲁斯和爵士乐等都具有强烈如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通过各种电子的地域风格。既然是传统音乐,它就不仅仅只与设备来做音乐确实获得了便利,
同时也能满足音音符节奏有关,也与乐种的深厚的文化背景有乐制作者对更多新音色的开发和运用,单从我们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例如歌词反映的不同时代平时听到的流行音乐的数量以及众人对其歌手文化,或者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特有的乐器等,无们的追捧程度中就不难看出,电子音乐的市场将一不与其传统交相辉映。
会越来越广阔,并较之于我们的想象有过之而无再来说电子音乐。追溯其发展史,自1876年不及。基于满足市场的发展眼光,纯传统的音乐,亚历山大·贝尔发明了可以将声音转化为电子信人们也许会觉得过于乏味和老套,
而纯以电子技号的电话到1877年爱迪生发明的留声机,再到术开发出各种电子声响,不免会让人觉得过于抽1946年电脑的出现,都为电子音乐的开创奠定了象,以致无法理解和欣赏。市面上流行的音乐,虽基础。在1954年斯托克豪森制作了《习作ⅠⅡ》然因旋律悦耳或者节奏感强烈而受人喜爱,但此并灌成唱片之后,电子音乐开始流行。电子音乐类音乐产生量巨大,无突出特点,因此即便流行的制作是使用电子技术获得音源,也用人声或乐也是一闪而过,并不能够深入人心。由此设想,将器发出具体音乐或泛音之后,再经电子设备加以传统音乐元素加入到电子音乐中,也许更能引起剪截处理,使之再生、复合、组成新作品。在20世人们心中的共鸣。事实上,
电子音乐作品中传统纪50年代前期,电子音乐是经过计算后才制作元素的融入已有迹可循,尽管这样的音乐暂时还的。50年代末产生的电子音乐合成器,可以直接没有成为主流,但不可否认,越来越多的作曲家控制音调、节奏、力度和音色,制作者只要通过选
开始逐渐重视经典的重现,
越来越多的听众也开作者简介:赵玥,女,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
90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始接受并喜爱这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接下来笔者以《克罗地亚狂想曲》为例谈谈传统音乐元素与电子技术的融合。
二、《克罗地亚狂想曲》中传统元素与电
子技术的结合
《克罗地亚狂想曲》
是由作曲家TonciHujic专为马克西姆而作,由马克西姆演绎,收录于专辑《Thepianoplayer》2003,音轨号12。这首作品用音乐描绘了一幅饱受战争创伤后克罗地亚惨烈的景象。全曲前半部分为c小调,后半部分转为#c小调并结束。其曲式结构也并不复杂,主要有A和B两个主题,之后在这两个主题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变化反复。全曲共3分32秒,
除了用古典音乐常用的弦乐作为厚重支撑力量外,还加入了电吉他、贝斯、架子鼓这样的现代乐器,然而,这是一首以钢琴为主旋律作品,这样的音响组合确实让人耳目一新。
音乐首先以弦乐拉奏的和弦作为一个响亮的开头,之后紧接着进入钢琴旋律,开始了A主题深沉而有力的展开。在作品进行到22秒处,音乐背景进入贝斯,十秒之后,以架子鼓强有力的节奏感为划分,主题蓬勃的气势喷涌而出,情绪爆发。弦乐也跟随旋律情绪的发展由二分音符到四分音符,之后发展为两个声部的弦乐唱和进行,此时钢琴为辅助。音乐进行到大约42秒时,B主题出现。这时的音乐情绪稍稍欢快,钢琴与弦乐在旋律上平分秋色。钢琴以十六分音符有序的跳跃,弦乐则更旋律化,而贝斯与架子鼓、电吉他始终贯穿前后。1分24秒到1分34秒这部分的音乐以弦乐为主,在经历了由低沉的音域、紧凑的节奏形成的一个气氛紧张的链接之后情绪豁然开朗,开始了之前A、B两个主题的重复。2分
16秒,主题由c小调转至﹟c小调,再接着重复A、B两个主题直至最后在主和弦上所有音色干净有力的结束。
这首曲子分开来看,在乐器、曲式、和声、节奏型方面都不复杂,综合来看,它在写作手法上遵循了传统写作理念,只是在传统的配器上加入了新的元素。现代乐器的合理结合,
既丰富了原有的音响效果,又让原本千篇一律的古典风格注入了新的血液,更贴近现在人们的音乐审美。
品文论艺
三、流行音乐中的复古风未来前景之我见
古典音乐在音乐体系中的地位不可动摇,沉醉于古典音乐优美极富内涵的旋律之中的音乐爱好者也大有人在,但是,偏爱于现代风格的音乐爱好群体也不容小觑。从专业性较强的摇滚、爵士、布鲁斯到大街小巷随处哼唱的流行歌曲,都可看作是具有现代风格的音乐。热爱这些风格的人们大都是年轻者居多,但无论从音乐的推广程度还是消费程度来看,这个群体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西姆将古典与现代结合起来的演绎方式无疑是智慧的,他将自己的音乐以古典的底蕴作为强有力的支撑,
再融入能迎合现代人审美的乐器音响,这样一来,古典与现代交相辉映熠熠生辉,此举一箭双雕,必定能把这两种音乐爱好者的喜爱都收入囊中。以这种方式将古典和现代结合起来,对于听惯了喧嚣浮躁的流行音乐的人来说,或许也是一种追求音乐的好方法。
在现在这个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社会中,精神建设开始逐渐被各个阶层所重视,音乐也不再为专业人群独赏。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这种精神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种认识,早已深入无数人心中。作为中国最优秀的作曲家的张小夫,
深谙这种民族精神的力量,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引用了我国民族传统音乐,甚至有的是以发扬民族文化为目的而做音乐,这在电子音乐中是一个突破,也为现代音乐树起了新风。相信在中国,不止只有张小夫,还有很多优秀的作曲家也会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中国的传统元素,
发展新的音乐道路。如赵晓生的《太极作曲法》《阴阳乐理》等作品,也都将中国最古老最精髓的文化一并糅入了自己的创作观念中。在中国的华语乐坛,众多著名流行音乐作曲家,流行歌手,也都意识到民族力量在人们心中慢慢觉醒,
开始在自己的音乐中不断注入传统的元素。比如在《中国好歌曲》中脱颖而出的作品《卷珠帘》,这首歌的歌词氤氲,富有古文的气息,在旋律创作上也秉承了柔美悦耳的音响,袅袅动人余音绕梁。在伴奏上更是以民族乐器为主,清新淡雅,让听众好似真的看到了一幅美人盼人归的楚楚景象。除此之外,还有全球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曲《北京欢迎你》,这首将中国文化展现的淋漓尽致的歌曲刚开始就出现
91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歌海2015年第4期
了戏曲吊嗓的声调,
并在后来的伴奏中出现一段的音乐,也只有“万变不离其宗”,才能更迅猛的古筝音色,间奏时更是加入了京剧的念白。在MV发展。所以,传统中流露出现代的气息,现代中透中体现出的传统元素更多,歌手们身着唐装,写着传统的力量,这样的融合方式,对于音乐来说,书法,演皮影戏,茶艺展示等都被录入,取景则是可谓是一种长远之计。
在故宫长城等中国标志性建筑旁。这首歌乍一听是一首的流行歌曲,
但是无处不透露着中华民族参考文献:
的特色,作者以这种方式将中国的文化推向了全[1]王健健.通过脸谱透视张小夫电子音乐创作的特征
世界。
[J].电子测试,2013,(13).
道家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传统[2]张小夫.电子音乐的概念界定[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元素,就好比这里的“一”,是万物之根本。而现代2002,(4).
音乐,电子技术等,就好比是由“三”生出的万物[3]黄忱宇.电子音乐与计算机音乐基础理论[M].北京:
华文出版社,2005.
里的其中一个分支。一棵大树的枝繁叶茂,来自深深扎根于地下根茎的强大,
在当代这个音乐多元发展的社会中,想要在人们心中占得一席之地
责任编辑黄羽
(上接第63页)使得旋律显得较为柔和。
调性特征。《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广西卷》(广西各除常见的“四四组合“”四五组合”之外,还有族二声部民歌)共收录的94首壮族二声部民歌一些“四三组合”“四二组合”
等。中,具有“阳彩性”的徵调式和宫调式共有59首,谱例14:鸟自飞来树上啼
(融水县)约占总数的63%;少于五声的“二音列“”三音列”“四音列”二声部民歌(包括同时出现在两个声部或只是出现在其中一个声部)
共有72首,占了总数的77%。深入分析、研究徵调式、宫调式以及少于五声的“二音列”“三音列“”四音列”广西壮族二声部民歌对于广西壮族民歌以至广西壮族文化的挖掘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民间歌曲集成·
广西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广西卷(广西各族二声部民歌)[M].油印版。上例中的高声部以D宫为主音、
以“羽宫商[2]冯明洋.越歌:岭南本土歌乐文化[M].广州:广东人民
角”四音列构成,低声部只有“羽宫”两音,旋律只出版社,2006.
能以同度或小三度的音高关系进行简单的陈述。
[3]樊祖荫.中国民间多声部音乐论稿[M].北京:中央音
乐学院出版社,2004.
“二音列”“三音列”“四音列”是五声的省略[4]樊祖荫.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
形态,由二声、三声到四声直至完整的五声、六版社,1994.
声、七声音阶,是调式及其音阶的发展过程和规[5]范西姆.我的音乐人生[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
律。具有明确的民族调式色彩、
强调“阳彩性”的徵调式和宫调式以及强调五声省略形态的“二音责任编辑黄羽
列”“三音列”“四音列”是壮族二声部民歌的主要
92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