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旅游度假区发展策略研究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文化要求的增长以及交通发达、空间距离相对缩短,温泉旅游度假产业发展迅速。本文从温泉度假区历史和国内外的发展进程分析,阐述温泉旅游度假区资源特色及开发要素,以此为契机,对即墨温泉旅游度假区进行分析,提出温泉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应本着科学管理、可持续发展、重视人才培养等方面建议,进而阐述了只有采取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温泉旅游产品与高质量的温泉旅游服务的方法,才能使温泉旅游朝着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温泉;旅游度假区;即墨
1.温泉旅游度假区相关概念
1.1 温泉的概念
温泉的概念较多,总结起来大致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从地底涌出的天然热水。第二种是高于常温的涌泉、高于体温的泉水。第三种是从地下涌出时水温在以上或者在千克的泉水中含有一定量的规定矿物成份的泉水,即为温泉。关于温泉的定义,各国的标准稍有不同。如日本规定温泉泉源温度为25。C的矿泉水,而一公升的矿物泉水内还要含有一定物质,意大利、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是20。C,美国是21。C “,而南非则是25。C①。
1.2 温泉的形成②
大部分的温泉是因为岩浆在地壳内部冷却,形成水蒸气、气体,温度的变化产生温热
水。少部分的温泉属于“化石水”,也就是几亿万年前深埋入地底深处的动植物遗体,经过了长时间的分解后便形成了石油和水,具体说,温泉的形成原因如下:
第一方面是地壳里面的岩浆作用或是火山爆发时产生的,因为火山爆发后,就变成了不会爆发的死火山了,但是地壳运动高起来的地面,地底下还有没冷掉的岩浆,就会不停的冒出热气。如果热气很集中,再加上有缝隙的含水岩层,就会因为地热变成了高温的热水,而且还会有蒸汽。这种原因所形成的温泉叫做硫磺盐泉,又叫做硫磺泉。
另一方面是由于地面水渗透的循环作用产生的,雨水下到地面时向底下渗透,变成了地下水。但是地下水受到地壳里面的热气影响就变成了热水,当热水温度变高,就会冒出地面形成温泉。这种原因形成的温泉大部分出现在山谷中,叫做碳酸盐泉。温泉的种类大致分为硫磺泉、碳酸泉、食盐泉、放射泉等,或高温泉、低温泉。但就水质来说,基本上可分为碱性、中性与酸性三大类。一般而言,由于碳酸泉温和的中性与碱性较普遍,而且可以饮用,对胃肠极有助益。另外,又比较适合浸泡,故在国内最为盛行。
1.3 温泉旅游度假区
温泉旅游度假区是以沐浴温泉为主要内容,以体验温泉、感悟温泉文化为主题,从而达到养生、休闲、度假目的的旅游活动区域。根据与温度度假活动之休闲功能的关系紧密程度不同,温泉旅游度假区可划分为三个片区,依次为核心功能片区,辅助功能片区,配套功能片区。三个片区在功能上相辅相承,共同构建成为一个休闲度假功能完善的温泉旅游度假区。
核心功能片区是指承载着温泉度假区最为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温泉洗浴功能及体闲度假功能的区域,它是整个度假区的核心所在,亦是游客进行温泉度假活动的主要场所。
辅助功能片区,是指依托于温泉资源,提供除了温泉洗浴与理疗康体之外的休闲娱乐等相关度假产品的区域。这些度假产品不具有非常明确的独特性,在其他类型的度假区也能够开展。但在温泉度假区内起到辅助作用的休闲、娱乐、健身、会议等功能,由于温泉这一核心资源的存在,而显得更具吸引力,二者相得益彰,提升了温泉度假区的整体魅力。
配套功能片区,包括住宿接待、景观环境、后勤管理以及基础设施等功能。这些内容本身与温泉资源不存在必然联系,作为度假区正常运行的基础,它们为每位游客的安全及尽情体验提供了必要保障,也是提升温泉度假区的品质的要点所在,因而不能忽视。
2.国内外关于温泉旅游度假理论概述
2.1 国外理论概述
在国外,由于度假旅游发展较早,对于温泉旅游度假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较为深入,已经形成全面的理论体系。
世界温泉开发利用大致可分为亚、欧、美三大类。西欧、美国温泉主要体现休、疗养及消遣功能,消费气息比较强烈;中欧温泉具有浓厚的疗养、保养机能;东欧温泉强调在不同温泉地治疗不同疾病的商业效果;而亚洲又以日本最有代表性,其次为土耳其,日本一般将温泉称为“汤”,其利用也多少朝着娱乐方向发展。欧美学者研究的焦点是温泉旅游的历史、过程、各国的发展现状及 18 世纪末温泉旅游衰落的原因等;日本学者注重对本国温泉旅游地的类型、特点、客源市场及发展趋势作了系统的研究。
同时,温泉旅游开发方向研究逐渐引起重视。国际温泉疗养协会(ISPA)专门讨论了温泉旅游再开发问题,认为传统的温泉疗养正在向新型的保健旅游转变,温泉开发的方向
必须结合其潜在市场需求加以考虑,观光型温泉地成为温泉旅游度假发展的主流。③
2.2 国内理论概述
温泉,又称“汤上”、“古汤神泉”。因其独特的医疗价值,古已有之。有县志记载,西汉时,当地泉眼多而水旺:“大者如拳,小者如豆,喷喷汩汩,热气蒸蒸”; 常浴温泉,可疗“诸风筋骨挛缩及肌皮顽痹、手足不遂、无眉发、疥癣诸疾”。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在《温泉赋》中曰:“有病疠兮,温泉汩焉”。
近代时期为满足对温泉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人们开始了对温泉的形成、分布、来源、温度、水质、水量及其变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深入探索,逐步形成了对温泉的科学认识。随着对温泉认识的深化,对温泉的利用也从单纯的用于洗浴逐步向居室供热采暖、医疗洗浴、旅游休闲、康体健身、农业温室种植与养殖等的综合利用方向发展。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的不断增长及旅游观念的日渐成熟,目前旅游己从奢侈行为转变为生活必须。国民的旅游观念从观光型向度假型进行转变,休闲放松、有益健康、回归自然的度假理念逐步形成,传统的观光性旅游活动将让位于以休闲、放松、康体、娱乐为目的的度假旅游。温泉旅游集度假、休闲、健身于一体,并具有极明显的保健功能,这是其它旅游项目所无法比拟的,“泡温泉”正成为国内旅游市场醒目的亮点。值得一提的是海南省是近年来温泉旅游和温泉度假酒店发展最为迅猛的地方。3.温泉旅游度假开发的要素
3.1 温泉资源应踏勘清楚
温泉资源是地热资源的重要组成和主要利用形式。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十分重视地
热资源的勘查开发。通过勘查使我们对地热资源,特别是温泉资源的地理分布有了客观认识,这为温泉旅游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物质保障。据已勘探温泉分布特点来看,可供利用的地热资源分布不均,低热勘测单位不仅要明确温度、矿物质和位置,还要提出明确的保护范围,严禁开发建设。温泉的可开采量是衡量温泉可开发程度及可持续开发的重要指标,因而对可开采温泉资源量的调查也是至关重要的。
3.2 确定温泉合理开采方式
温泉作为一种能自然补给的可再生地热水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许多温泉度假区在对温泉资源的利用方面未能做到合理开发、有效利用,而出现盲目开采的混乱局面。
温泉资源的旅游开发与保护而言,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立温泉旅游资源管理监督机制,采取限量打井、限制开采量等措施,确保长期稳定开发。二是温泉的旅游开发应以探明资源量为依据,有计划地开采利用,以保持温泉的水质、水位、水量的相对稳定。计划分配限量开采,坚决杜绝资源开发中的短期行为。三是建立温泉资源开发利用申报制度,成立专门管理机构,严把开发与利用审批关,温泉旅游开发项目,必须经过科学地项目论证。四是在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旅游企业要采用梯级多次利用热资源,提高热水的利用率; 注重环境保护,使温泉旅游区的开发性建设与当地的环境地质条件完美结合。五是强化对当地居民和旅游者进行环境保育方面的宣传教育,增强他们的卫生观念和环保意识。
3.3 具有系统的规划思路和定位
优秀的开发思路是温泉旅游度假区开发成功的基础和保障。在进行温泉旅游开发时必须有系统的观念,既要考虑温泉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和保护,相关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
客源市场的开拓,又要紧密结合温泉旅游地所在区域的发展规划和区域发展目标,协调相关多种行业的配套发展,力求形成大旅游观念。许多温泉旅游度假区在开发初期容易陷入误区,缺乏清晰的发展思路,温泉旅游结构单一形式雷同,致使有特色的温泉旅游度假区无法发挥自己的特色,丧失温泉资源利用的市场机会。
温泉景区的构建应跨越温泉度假村行业间的约束,可以把温泉游与休闲产业有机融合在一起,促成一加一大于二之功效。可在度假村内科学合理地建构融游泳、冲浪、娱乐为一体,集度假、休闲、保健、养生、会议、美食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
3.4 依托温泉资源、更要保护温泉资源
温泉旅游度假区项目开发是近几年来投资热点,房地产利用植入温泉因素来提高楼盘竞争力,以“温泉—酒店—房地产”为模式,通过开发利用地热自然资源来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温泉度假区以其集旅游、休闲、娱乐、保健、商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独特魅力,迎合了旅游休闲的发展潮流,各开发商行业看准了这一市场,纷纷争抢开发温泉旅游市场,只注重经济回报,兴建大型星级酒店与高档社区,有些新建的建筑甚至就处于温泉保护带上,侵害了温泉含水层,忽视了对温泉资源的有效保护,如此发展下去,对温泉旅游可持续发展十分不利。因此当地政府与开发商等开发主体在进行温泉度假区项目建设时应该明确,温泉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高品质的温泉资源是度假区的一大资源优势,在规划建设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温泉旅游度假区应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及保护环境规划,以保障温泉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及利用。
4.即墨温泉旅游度假区现状分析
青岛市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的海
滨旅游胜地,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海湾、沙滩、海岛、城市风貌、温泉、湿地、山岳、宗教文化、海洋文化等旅游资源品级较高,层次感鲜明,组合优势明显,旅游发展潜力巨大。青岛良好的气候条件,丰富的人文资源,加上优质“3S”(阳光、海洋、沙滩)资源,非常适合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海洋旅游和文化旅游。
青岛市在国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的同时却没有摆脱季节性问题的困扰,这成为制约其深入发展与结构升级的重要瓶颈。近年来青岛市积极发展温泉旅游业,并提出相应的配套措施, 填补冬季旅游市场的空白,对青岛市国际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1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即墨温泉旅游度假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东部,东濒黄海,与省级田横岛旅游度假区相邻;南屏崂山,与青岛崂山风景区相邻;青岛即墨温泉旅游度假区是青岛滨海公路沿线城市组团之一,交通便利,规划轻轨3号线已开工建设,从青岛流亭国际机场到温泉需约40分钟,从青岛市区经滨海公路到温泉仅需30分钟,从即墨市到温泉仅需15分钟。随着泉海路与青威高速公路的对接,已辐射到了威海、烟台等周边地区,同三高速公路进一步打开了西南地区的门户,随着一系列交通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温泉交通已十分便利,可达性很强。
经分析青岛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黄金海岸海滨旅游线和崂山风景区为重点的旅游资源开发基本格局,主要包括前海海滨游览景区、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崂山风景名胜区、民俗文化以及文物古迹旅游区、凤凰岛旅游度假区以及大、小珠山风景区等,具有一定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而温泉旅游度假区的建设和发展将极大填补青岛市冬季旅游度假休闲的空白,发挥特有的泉、山、海、滩、岛等自然景观,以建设国际知名的疗养、休闲度假
胜地为目标,统一规划、严格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地热温泉资源;同时辐射周边山林、海滩旅游资源,拓展度假休闲活动内容和活动空间,拉长游客在青岛滞留时间,提升旅游文化品位,与滨海区域旅游资源互相补充,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4.2气候宜人,风景秀丽,地热资源独具特色。
即墨温泉旅游度假区属低山丘陵湿润温凉区,海洋性气候,常年平均气温1 2℃,极热时不超过30℃,无霜期达240天左右,年降水量700一800mm。境内少尘埃,无污染,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泉地貌各异,秀山丽峦自然起伏,有大小山头48座,其中四舍山海拔326米,是即墨市境内最高的山;钱崮山以其独特的风景、诱人的历史神话传说而闻名遐尔。海岸线蜿蜒回环,风光绚丽,自然浴场沙质细腻,荡身绿波,令人心旷神怡。即墨温泉地热矿泉水蕴藏丰富,可开采量1.87亿立方,每天可采量3500立方,涌泉中心水温最高达93℃,自涌地面达60℃,含有氯、氮、镁、氯化钠等30种化学原素,矿化度高达1 0.8 09克/升,对治疗风湿性、类风湿性、外伤性、肥大性关节炎、椎间盘脱出、腰肌老损、肩周炎、妇科病及各类皮肤病有显著疗效。特别是地热水沉淀形成的黑泥,含有多种矿物质,进行泥疗具有极佳的治疗效果。温泉地热水迥异于国内其它多数温泉,硫含量低,水质清澈,氯化钠含量接近于自然海水,对休闲娱乐性温泉浴极具魅力④。
4.3设施齐全,潜力巨大。
青岛滨海公路的建设开通后,即墨温泉旅游度假取的旅游资源最先实现了与大青岛的对接,沿海岸线蜿蜒而来、形成了一道优美壮观的风景线。青岛作为2008奥运会海上比赛地,知名度迅速提高,温泉旅游度假正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旅游产品,同时伴随着一批蓝色硅谷、世界园艺博览会等重大项目也相继在周边建成,包括青岛海泉湾度假城、温泉王朝五星级产权式酒店、领海国际游艇俱乐部、天泰温泉假日小镇、天泰生态公园、天泰
假日海滩、国家海洋中心、鹤山—豹山—天柱山“三山”综合旅游等开发项目。该区域已经形成了依托优美的滨海环境和海水温泉资源,兼具滨海旅游度假、高端国际会议会展、海洋科研、体育运动休闲等综合功能片区。
即墨温泉旅游度假作为青岛市冬季旅游的主打牌,对于城市品牌、旅游企业、区域经济以及旅游消费者都具有现实的意义。即墨温泉旅游度假区采取了将温泉海水资源统一管理,开发项目以养生度假为主题,配备相应的专业医疗保健机构,营造优美的旅游环境和完善的休闲健身系统,重视产品开发的个性化、品牌化,以法律法规、条例为保障等许多相关措施,其中以“政府主导、群策群力、公众参与”是使温泉旅游度假区朝着健康有序方向发展的最主要因素。面对远期产业发展前景,温泉旅游度假区开发潜力巨大。
5.即墨温泉旅游度假区发展策略及建议
在保护温泉资源的基础上,为使即墨温泉旅游度假区更合理有序开发,保证温泉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5.1合理定位客源市场
海水温泉作为青岛地区乃至山东省的特色旅游产品在省内有着较强的竞争力,温泉度假区综合开发利用已有相当的规模和历史,品牌宣传也非常深入人心,但是随着周边区域温泉的开发,像烟台艾山露天温泉的兴起,省外游客势必有非常多的选择余地。开拓省外和国外游客市场的工作显得任重而道远。根据温泉旅游度假区的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结合其在山东省,特别是在青岛市旅游格局中的地位,我们确定客源市场定位分为国内客源和国外客源,其中国内客源:
(1)以青岛市为基本客源,以周边县市3小时车程范围内为主,对象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家庭、学校及其他团体,旅游时间多为周末。
(2)以同三线、济青高速、青威高速沿线城市和辐射区域的半岛地区、鲁中地区和鲁南地区为次级客源,对象是团体游客、商务及会议游客等,旅游时间多为黄金周。
(3)以山东省周边省市——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河南省、江苏省、上海市为延伸客源,其他省市包括港澳台来青游客为机会客源,对象是团体游客、商务及会议游客等,旅游时间多为黄金周。
国外客源主要包括来青岛及周边地区投资的外商和来青岛的游客,全面开拓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市场,重点拓展欧美远程市场。
5.2提升温泉旅游档次、改善旅游环境
对于温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每个温泉点都有不同的方式阶段与层次,即墨温泉旅游度假区主要以海水疗养保健为主兼容休闲和度假功能,即“温泉中心+高级酒店+其他娱乐休闲设施”(如天泰高尔夫球场、滑雪场、跑马场)的模式.保健中心的设备较为齐全除温泉泡池外还配有个性化的水疗设备、健身房桑拿房美容室等,此外即墨温泉旅游度假区还注重温泉旅游产品及衍生产品的开发和推厂,主要有:
(1)康体保健系列
A、疗养保健:包括洗浴、美容、水疗、桑拿、查体等;
B、体育休闲:包括高尔夫、滑雪、滑草、赛马、登山、游泳、滑沙、沙滩排球等;
(2)生活体验系列
A、短暂自我空间:包括酒吧、自驾车、汽车旅馆、露天影院等;
B、周末家庭乐园:包括尊贵生活、亲子乐园、家庭比赛、农家乐、垂钓烧烤等;
C、企业团队游:包括水上欢乐、山野烹饪、登山健身、棋牌、沙雕等等;
(3)会议博览文化系列
A、会议度假:包括行政企事业单位各种规格的会议;
B、温泉文化展示:包括温泉养殖、栽培、温泉知识普及、化妆品和保健品研制成果等;
C、文艺演出:包括明星演出、团队文艺汇演、 戏曲曲艺、节会演出等。
5.3结合海水温泉特色,促进复合型旅游开发
自50年代开始即墨温泉旅游度假区先后建立了省市疗养院5处,96-98年,青岛邮电局、国家石油物探局等单位分别投资建设了度假村,2001年至今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大旅游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和运营,在突出温泉主题的前提下,即墨温泉旅游度假区还应拓展兼容的旅游项目,高档次的娱乐项目如高尔夫球场及其相配套的度假酒店.大众层面的如生态型探险乐园农家乐.观赏型如温泉主体公园.公务商务型如会议中心、商务酒店,积极引进国际国内知名旅游品牌借助品牌影响力提升自身知名度及吸引力。此外为了聚集度假区的人气,增添度假区的活力,让度假的人更多地了解当地的生活文化和历史方面,应加强与周边城镇的联系,共同打造旅游度假区;另一方面在度假区内增加一些城市的元素
如表演艺术中心,温泉酒吧街及少量的低密度开发的居住区。与我国许多温泉旅游度假区单纯以旅游为经济支柱的城镇成功相比,即墨温泉旅游度假区应采取的是以温泉疗养功能为主体、依托蓝色硅谷核心区的开发建设将该地区打造成为复合型综合配套建设开发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