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种悬挂式电动汽车充电站[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悬挂式电动汽车充电站[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爱go旅游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9833388 U(45)授权公告日 2019.12.24

(21)申请号 201920587586.4(22)申请日 2019.04.26

(73)专利权人 郑州昌原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451100 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薛店镇

中德产业园23-3号(72)发明人 杨建玺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616

代理人 蔡奂(51)Int.Cl.

B60L 53/16(2019.01)B60L 53/30(2019.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悬挂式电动汽车充电站(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挂式电动汽车充电站,包括充电站和顶箱,所述充电站包括遮阳

所述顶箱固定安装板和两组对称分布的支撑桩,

在遮阳板底部,所述顶箱内腔固定安装有蓄电池,两个所述支撑桩焊接在遮阳板两侧中部,两组所述支撑桩相向的一侧下部均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顶箱固定安装在遮阳板底部,这样既可以保证顶箱内蓄电池的安全性,又节省了占地面积,安全性更强。

CN 209833388 UCN 209833388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悬挂式电动汽车充电站,包括充电站和顶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站包括遮阳板(1)和两组对称分布的支撑桩(3),所述顶箱(2)固定安装在遮阳板(1)底部,所述顶箱(2)内腔固定安装有蓄电池(9),两个所述支撑桩(3)焊接在遮阳板(1)两侧中部,两组所述支撑桩(3)相向的一侧下部均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7),所述支撑桩(3)与顶箱(2)的贴合面中部开设有穿线孔(6),所述穿线孔(6)内贯穿有线(10),所述线(10)的首端与蓄电池(9)电连接,且线(10)尾端密封固定贯穿于支撑桩(3)内侧下部,两组所述支撑桩(3)相向的一侧中部均竖直向上固定安装有充电收纳筒(11),所述线(10)尾端电连接有充电(12),且充电(12)置于充电收纳筒(11)内,位于两组所述支撑桩(3)之间的地面上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停车位(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挂式电动汽车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箱(2)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三组等距分布的通风扇(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挂式电动汽车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板(1)顶部固定安装有与蓄电池(9)电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板(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挂式电动汽车充电站,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支撑桩(3)底部均水平固定安装有底板(4),且底板(4)与地面锚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挂式电动汽车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7)距地面高度为1.2m,且控制开关(7)集成电连接于充电(12)和通风扇(13)。

2

CN 209833388 U

说 明 书

一种悬挂式电动汽车充电站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悬挂式电动汽车充电站。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电动汽车充电站和汽车加油站相类似,是一种“加电”的设备,是一种高效率的充电器,是一种可以给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设备,现有技术中将充电桩和蓄电房并排设置地面上,占地面积大,且容易受到碰撞,易发生安全性问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挂式电动汽车充电站,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悬挂式电动汽车充电站,包括充电站和顶箱,所述充电站包括遮阳板和两组对称分布的支撑桩,所述顶箱固定安装在遮阳板底部,所述顶箱内腔固定安装有蓄电池,两个所述支撑桩焊接在遮阳板两侧中部,两组所述支撑桩相向的一侧下部均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支撑桩与顶箱的贴合面中部开设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内贯穿有线,所述线的首端与蓄电池电连接,且线尾端密封固定贯穿于支撑桩内侧下部,两组所述支撑桩相向的一侧中部均竖直向上固定安装有充电收纳筒,所述线尾端电连接有充电,且充电置于充电收纳筒内,位于两组所述支撑桩之间的地面上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停车位。[000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顶箱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三组等距分布的通风扇。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遮阳板顶部固定安装有与蓄电池电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板。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组所述支撑桩底部均水平固定安装有底板,且底板与地面锚固连接。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开关距地面高度为1.2m,且控制开关集成电连接于充电和通风扇。[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0010]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顶箱固定安装在遮阳板底部,这样既可以保证顶箱内蓄电池的安全性,又节省了占地面积,安全性更强。

[0011]2.本实用新型由于在顶箱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三组等距分布的通风扇,通风扇对顶箱内的蓄电池进行散热,保证其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

[001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3

CN 209833388 U[0013][0014][0015]

说 明 书

2/3页

图1为本实用新型悬挂式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悬挂式电动汽车充电站的线在支撑桩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悬挂式电动汽车充电站的通风扇在顶箱上位置立体结构示意

图。

[0016]

图中:遮阳板1、顶箱2、支撑桩3、底板4、停车位5、穿线孔6、控制开关7、太阳能电池

板8、蓄电池9、线10、充电收纳筒11、充电12、通风扇13。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0018]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悬挂式电动汽车充电站,包括充电站和顶箱2,所述充电站包括遮阳板1和两组对称分布的支撑桩3,所述顶箱2固定安装在遮阳板1底部,这样既可以保证顶箱2内蓄电池9的安全性,又节省了占地面积,安全性更强,所述顶箱2内腔固定安装有蓄电池9,两个所述支撑桩3焊接在遮阳板1两侧中部,两组所述支撑桩3相向的一侧下部均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7,设置的控制开关7通过支撑桩3进行布线对充电12和通风扇13进行控制,控制开关7可以选择市面上常见的触屏式开关,所述支撑桩3与顶箱2的贴合面中部开设有穿线孔6,所述穿线孔6内贯穿有线10,所述线10的首端与蓄电池9电连接,且线10尾端密封固定贯穿于支撑桩3内侧下部,两组所述支撑桩3相向的一侧中部均竖直向上固定安装有充电收纳筒11,所述线10尾端电连接有充电12,且充电12置于充电收纳筒11内,充电收纳筒11可以在冲完电时将充电12进行收纳,避免线10拖在地上,位于两组所述支撑桩3之间的地面上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停车位5。

[0019]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顶箱2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三组等距分布的通风扇13,通风扇13对顶箱2内的蓄电池9进行散热,保证其安全性和使用寿命。[0020]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遮阳板1顶部固定安装有与蓄电池9电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板8,在白天太阳能电池板8可以将电能传输到蓄电池9进行存储。[0021]本实施例中,两组所述支撑桩3底部均水平固定安装有底板4,且底板4与地面锚固连接。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开关7距地面高度为1.2m,方便绝大多数人群进行操作控制开关7,,且控制开关7集成电连接于充电12和通风扇13,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集成开关,操作起来更加方便。

[0023]在一种悬挂式电动汽车充电站使用的时候,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悬挂式电动汽车充电站,包括遮阳板1、顶箱2、支撑桩3、底板4、停车位5、穿线孔6、控制开关7、太阳能电池板8、蓄电池9、线10、充电收纳筒11、充电12、通风扇13,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0024]使用时,操作人员将电动车停在充电站的停车位5上,将充电12从充电收纳筒11内取出并插接在电动车上,然后操作人员在控制开关7上操作,蓄电池9通过线10和充电12对电动车进行充电,通风扇13对顶箱2内的蓄电池9进行散热,保证其安全性和使用

4

CN 209833388 U

说 明 书

3/3页

寿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

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6]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0025]

5

CN 209833388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图2

6

CN 209833388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3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