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混凝土表面裂缝及蜂窝麻面等缺陷的形成原因和预防措施

混凝土表面裂缝及蜂窝麻面等缺陷的形成原因和预防措施

来源:爱go旅游网


混凝土表面裂缝及蜂窝麻面等缺陷的形成原因和预防措施

混凝土表面裂缝及蜂窝麻面等缺陷的形成原因和预防措施

随着现代施工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工程对混凝土的各种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混凝土工作性能好、强度指标高、耐久性长等,而且还要求混凝土有较高的观感质量和平整度,在后期装饰工程施工时,可省掉常规的混合砂浆找平层施工工序,在混凝土构件表面直接批腻子找平,从而节约大量的人工、材料和工期。

但是在混凝土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不论现场条件和管理水平如何,混凝土都不可能在非常理想的条件下进行,往往会由于种种原因,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或刚刚施工完不久产生表面裂缝、孔洞、蜂窝、麻面、露筋等表面缺陷。不管是哪一种表面缺陷,都会对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分析混凝土表面缺陷的形成原因,并在施工中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是减少表面缺陷、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混凝土常见表面质量缺陷中,孔洞、露筋等的形成原因比较直观且相对容易控制,本文不再进行赘述,下面对表面裂缝和蜂窝麻面的形成原因和预防措施作重点分析与阐述。

一、混凝土土表面裂缝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

混凝土表面的裂缝大都是因为混凝土的收缩引起的,混凝土的收缩主要分为两类情况,一类是刚刚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因表面水分蒸发引起的混凝土干缩,另一类是因为水泥水化热使混凝土内外产生温度差而引起的表面收缩。

刚刚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表面因失水蒸发而收缩,因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而产生收缩应力,当收缩应力大于表层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这类裂缝通常不连续,且

很少发展到边缘,一般呈对角斜线状,长度不超过30cm,较严重时裂缝之间也会相互贯通。对这类裂缝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在混凝土浇筑时保护好混凝土浇筑面,避免风吹日晒,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立即将表面加以覆盖,并及时洒水养护。另外,在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的引气剂也有助于减少收缩裂缝。

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水化热,使混凝土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水化热使温度上升更加明显,在混凝土表面与内部之间形成很高的温度差和相对变形。表层混凝土收缩时受到阻碍,混凝土受到拉应力作用,一旦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即产生裂缝。为了尽可能减少收缩约束以使混凝土能有足够强度抵抗所引起的应力,就必须有效控制混凝土内部升温速率。相应的预防措施有:采用低水化热水泥,降低水泥用量,在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的矿粉煤灰,能使水化热释放速度减缓;控制原材料的温度,在混凝土结构内部采用冷却管通以循环水也能及时释放水化热能。

二、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

(一)内部原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